简介
想要寻找一本充满奇幻与冒险的历史古代小说吗?那么,大曜谋嫡将是你的不二选择。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林轩轩创作,以朱翊英戚明玥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更新138750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加入这场奇幻之旅吧!
大曜谋嫡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养心殿内,鎏金兽首香炉吐出袅袅龙涎香,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凝重。耀帝朱洪阖目倚在软榻上,指尖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紫檀小几,听着影卫统领低沉而毫无情绪的禀报。
南宫太子疑似中毒,症状初显;皇后动用了坤宁宫旧人,暗查端敬太后旧宫与林昭仪;东宫与戚贵妃加紧了对南宫太子妃的掌控,并有进一步灭口、下毒的迹象;甚至西郊道观的老宦官案、驿道中断的蹊跷……一桩桩,一件件,巨细无遗地汇入这帝国权力中枢的顶点。
影卫退下后,殿内只剩更漏滴答。朱洪缓缓睁开眼,眼底一片深沉的平静,不见波澜。
“‘雪中春信’……老五倒是比他那个沉不住气的兄长多了几分耐性和嗅觉,竟能循着这味儿找到皇后门下。”他唇角牵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似是赞赏,更似居高临下的评判,“可惜,羽翼未丰,手段也嫩,身边漏得跟筛子一般。”
他目光转向窗外层叠的宫阙飞檐。“戚家,李家……都按捺不住了。斗吧,斗得越狠,水越浑,藏在底下的东西才看得越清。只是这分寸……”他敲击桌面的手指顿住,“不能真折了朕的皇子,尤其是老五。”
那独特的香料,勾起了更深远的思绪。“前朝旧事……阴魂不散。有些人,安逸太久了,莫非忘了谁是主子?”他眼神倏地一冷,闪过一丝帝王的锐利与无情。
……
翌日,皇帝突然接连下旨,如同无形的手骤然搅动了压抑的棋局。
旨意一:皇帝听闻南宫太子殿下微恙,圣心忧切,特派太医院院正亲自前往南宫请脉。院正乃是皇帝心腹,医术通神,自然诊出了那隐秘的慢性毒症,虽未声张,却已密报御前。旋即,皇帝以“伺候南宫太子不周,致使殿下劳心伤神”为由,雷霆手段,将南宫两名负责茶饮的近侍、东宫一名采办太监、甚至戚贵妃宫中一名掌管杂物的老嬷嬷,悉数拿下,打入暗狱,罪名模糊却处置极快。此举既敲山震虎,警告了双方,又保全了皇室颜面,更无声地向所有人宣告:朕,洞若观火。
旨意二:皇帝于御书房同时召见皇后李秀婷与戚贵妃。对皇后,他和颜悦色:“朕观皇后近日似颇费心神,可是宫中琐事扰攘?中宫乃六宫之主,维系内廷平和乃首要之责。李家世代忠良,国之柱石,当以国事为重,内帷些许纷扰,不必过于挂怀。”言辞温和,却暗含告诫,令李秀婷心中凛然,知其意是让她暂收手脚。对戚贵妃,朱洪面色稍淡:“戚氏,朕一向觉你聪慧识大体,方予你贵妃之尊。莫要忘了本分,更莫要恃宠而骄,行差踏错。须知戚家满门荣宠,皆系于朕一念之间。”语气平淡,却字字千钧,砸得戚贵妃面色发白,冷汗涔涔。
旨意三:皇帝似不经意间问起:“南宫太子妃近来为何久不露面?”得知“抱恙”后,便下旨:“既如此,当好生将养。传朕旨意,派两名稳妥精干的嬷嬷去南宫‘悉心伺候’太子妃,一应用度,皆按制从朕的内库支取,务必使其安心静养。”名为关怀体恤,实则是将戚明玥直接置于皇帝的监控与保护之下——既暂时隔绝了东宫(朱翊宇)与戚家对她的直接逼迫,也因嬷嬷守在南宫,使得朱翊英难以再轻易与她私下接触。
……
数日后,朱翊英体内毒素渐清,身体稍愈,便被传召至养心殿。
殿内温暖如春,朱洪神色慈和,先细细问了他的病情,叮嘱了好些保养之法,俨然一位关怀备子的寻常父亲。
然而,话锋悄然一转:“朕听闻,你近来不仅勤于政务,对香料古玩雅事,也颇有兴致?甚至不惜远足京郊,探访僻静之地?”他语气平淡,仿佛闲谈,目光却深邃如潭。
朱翊英背脊瞬间沁出一层细汗,连忙垂首:“儿臣惶恐,只是偶感好奇,闲时略作涉猎,不敢耽误正业。”
朱洪微微一笑,摆摆手:“年轻人,好奇并非坏事。只是……”他语调微沉,“有些东西,年代过于久远,沾染的是非恩怨太多,知道得多了,未必是福气,反而容易引火烧身。目光还需多放于当下,思量如何为君父分忧,为朝廷效力,方是正理。”言语间的警告与敲打,不言自明。
末了,他又似想起什么,淡淡道:“南诏战事虽了,然朔方部族,狼子野心,未必长久安宁。朕需要的,是能洞察大势、安邦定国的储君,而非沉湎于故纸堆、纠缠于细微末节之人。老五,你当好自为之,莫负朕望。”这番话,既是警示他停止追查前朝旧事,又似将一份模糊的期待与任务抛给了他——将注意力转向更具“正当性”的国事,比如,朔方。
朱翊英心中巨震,只能恭敬应答:“儿臣……谨记父皇教诲。”
……
走出养心殿,朱翊英只觉得秋风拂面,竟带着刺骨的寒意。皇帝的每一次敲打、每一个眼神,都让他深感天威难测,自己的一切仿佛都暴露在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下。他必须更加谨慎。
东宫与戚贵妃一派亦被皇帝的连番举措震慑,暂时收敛了气焰,行动转入更深处。
皇后李秀婷领会圣意,将伸出的手悄然收回,支持转为更极致的隐秘。
而被皇帝“保护”起来的戚明玥,处境变得微妙,暂时获得了喘息之机,却也失去了自由。
皇帝朱洪,凭借其绝对的权威和深沉的心术,成功地将即将失控的争斗强行压制下去,重新平衡了局势,并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引向了他所期望的方向。
……
回到南宫书房,朱翊英反复咀嚼着皇帝的话语。“朔方……朔方……”他猛地想起朱翊谦那封未能顺利送达的密信中,似乎正提及了军械流向与朔方部族可能存在关联!父皇此言,是暗示他知晓此事,甚至希望自己从这方面入手,以“国事”之名打击朱翊宇?还是另有更深层的用意?
正在他沉思之际,副总管太监赵伴伴悄然而入,低声道:“殿下,老奴奉命暗查林昭仪宫中之事,略有进展。林昭仪宫中一名心腹宫女,近月来曾数次借口出宫采买,与宫外一位身份特殊的居士有所接触。那位居士常在京西‘玄真观’挂单,而玄真观……与前朝旧宫苑遗址,相距不远。更蹊跷的是,咱们的人发现,那位居士似乎与一些隐秘的民间香会道门,有所牵连。”
朱翊英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