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阳光带着一种穿透性的清澈,将酒店大堂照得通亮。秦振闵已经等在楼下,正低头看着手机里的日程安排。
盛以清一夜未眠,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抱着厚厚的图纸和笔记本电脑,脚步有些虚浮地走向电梯。
电梯门开,她迈步出去,许是精神不济,又或是怀里的东西太多太沉,脚下不小心绊了一下,一个踉跄——
“哗啦——”
怀里的图纸夹脱手而出,设计图纸、计算书、现场照片……雪片般散落一地,铺满了光洁的大理石地面。
“哎呀!”她低呼一声,蹲下身,手忙脚乱地想要收拾,越急却越是凌乱。这狼狈的景象,引来了不远处秦振闵的目光,他正要上前帮忙。
然而,有人比他更快。
一抹绛红色的身影不知何时已来到近前,悄无声息地俯下身。是南嘉意希。
他没有说话,只是沉默地、极其耐心地,一张一张地拾起散落的图纸。他的动作很慢,因为弯腰牵动了伤口,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依旧仔细地将卷边的图纸抚平,将顺序错乱的文件理好。
盛以清蹲在原地,看着他修长的手指——那曾沾染血迹、也曾为她拾起过私密衣物的手指——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她的工作成果。他离得很近,近得她能闻到他身上那股清冷的、混合着药味的檀香。
她没有动,也没有抬头,只是盯着他移动的手指,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每一次他拾起一张图纸,都像在她紧绷的心弦上轻轻拨动了一下。
终于,所有的图纸都被整理好,叠放得整整齐齐。南嘉意希双手捧着那摞图纸,递到盛以清面前。
他的目光落在她低垂的、带着疲惫的眼睫上,声音低沉而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盛建筑师,早。”
盛以清猛地回过神,几乎是抢夺一般接过了图纸,抱在怀里,像抱住一面脆弱的盾牌。她终于抬起头,撞进他那双深邃的眼眸里。
“……早。”她几乎是嗫嚅着回应了一声,声音干涩。随即立刻站起身,避开了他的视线,快步走向等在那里的秦振闵。
“师兄,我们走吧。”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仓促。
秦振闵点了点头,对南嘉意希礼貌地颔首示意,然后与盛以清一同朝酒店外走去。
南嘉意希站在原地,望着她几乎是落荒而逃的背影,晨曦为他周身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却照不透他眼底的深沉。
项目推进的时候,盛以清接到了一个电话,是公司老板杨长生打来的,“小清,西藏风电大楼这个项目,我们还是觉得参与一下。你和振闵商量一下,争取一下。”
电话挂断,办公室内仿佛空气都凝滞了一瞬。西藏风电总部大楼——这不仅是建筑设计行业王冠上亟待镶嵌的明珠,更是一个象征,一种标志。此前公司评估认为投入产出比不佳且竞争过于激烈,战略上并未倾斜。如今老板亲自下令,风向骤变,这已不仅仅是一个项目,更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关乎公司未来的战略布局和行业声望。
秦振闵很快推门而入,脸上是同样的凝重。“接到通知了?”他问,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
盛以清点头,将电脑屏幕转向他,上面是项目最初的、已被搁置许久的初步构想文档。“时间不多了,我们需要立刻重新评估,推翻重来。”
自此,昼夜的界限变得模糊。
巨大的项目资料像山一样堆在办公桌一角,另一角是喝空了的咖啡杯。显示屏的光芒映着盛以清日渐疲惫却异常专注的双眼。她负责技术方案的核心部分,每一个结构参数、每一套抗风抗震模拟数据,都需要在西藏极端特殊的气候地理条件下反复验算、推敲至毫厘。
“这个基础承重方案不行,高海拔冻土层要考虑得更极端。”她指着屏幕上一串复杂的数据,对身边的工程师说,声音因缺乏睡眠而有些低哑,“重新建模,把所有地质报告里的细节参数全部加进去模拟一遍。”
另一边,秦振闵带领的团队则在攻坚投标策略和创意呈现。会议室的白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关键词:“藏地风骨”、“现代性与地域性融合”、“可持续性标杆”……每一个词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头脑风暴、争论与推翻。他们不仅要技术过硬,更要故事动人,要打动那些评审专家。
夜深人静时,整层楼往往只剩下他们房间还亮着灯。键盘声、鼠标点击声、偶尔响起的低声讨论,以及打印机吞吐纸张的嗡鸣,构成了夜晚的主旋律。困了就靠在椅背上小憩十分钟,或者用冷水洗把脸,强行驱散倦意。
盛以清感到自己的精力正被高速压榨。身体的疲惫是实实在在的,肩膀僵硬,眼睛干涩。
但另一种疲惫更深——那是精神高度集中后的虚脱感。也正是在这种几乎容不得半分走神的极致投入中,那些关于佛子、关于雪域、关于过往纠葛的纷乱思绪,才被暂时、强行地压了下去。
它们像被关进了意识深处一个上了锁的盒子,只有在极度疲惫、意志力稍有松懈的瞬间,才会溜出一丝半缕,让她对着窗外渐白的天空微微失神,随即又猛地甩头,将自己重新投入眼前无穷无尽的数据和图稿之中。
她与秦振闵的交流也变得更加简洁、高效,甚至有些锋利。
“师兄,预算这里卡住了,甲方给的框架比我们预想的低。”
“给我看看……削减非核心展示区的智能化配置,保证主体结构和外立面的创新点不动。”
“风险呢?”
“风险可控。我们必须拿出有竞争力的报价,同时亮点要足够亮。”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强大对手博弈、更是与自身极限挑战的硬仗。
每一个熬过去的深夜,每一版被废弃又重生的方案,每一组核算到精确无误的数据,都在悄然堆积着最终一搏的资本。他们都知道,此刻的每一分辛苦,都是在铺设一条尽可能坚实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