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时钟声悠悠响起,清虚观的弟子们陆续放下手中的工作,向膳堂方向汇聚。今日是观中小比结束的日子,参与比试并取得名次的弟子将获得额外的灵食犒赏,气氛格外热闹。
李退之也如往常一样,在功德堂值日结束后前往膳堂。与其他弟子不同的是,他走得很慢,步伐中透露着一丝犹豫。膳堂对于他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熟悉是因为他每日都要在此进餐;陌生则是因为无论去多少次,他都无法融入那里的欢声笑语。
膳堂是清虚观最为宽敞的建筑之一,可同时容纳数百弟子用餐。高大的窗棂将正午阳光引入室内,照亮了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墙壁上挂着历代掌教的画像,以及弟子们习武修行的场景图,透着庄重与活力。
李退之进入膳堂时,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他按照习惯,径直走向最角落的一张小桌。那里光线较暗,位置偏僻,鲜有人注意,却是他六年来固定的”专座”。
取餐处前排着长队,弟子们有说有笑,不时传出阵阵欢声。李退之站在队伍最后,默默等待。当他终于轮到取餐时,膳房弟子递给他的只有一碗寡淡的素粥和几片咸菜——这是杂役弟子的标准食物。
“谢谢。”李退之微微点头道谢,转身向自己的角落走去。
经过中央区域时,他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那里摆放着几张特制的檀木圆桌,是专门为观中精英弟子准备的。今天,这些圆桌上摆满了珍贵的灵食:雪玉灵米饭、紫气灵芝汤、五色灵果盘、清虚观特产的”凝神点心”……这些都是用珍贵灵材制作的佳肴,不仅味道鲜美,还有辅助修行的功效。
这些灵食是小比获胜者的奖励。清虚观每月举行一次小比,内容涵盖剑法、符箓、丹道等各个方面,表现优异者可获得额外的灵食奖励和修行资源。作为一个无法引气入体的”废柴”,李退之从未被允许参加任何比试,自然也无缘享用这些灵食。
张琮坐在其中一张圆桌的主位上,身边围坐着几名跟班和赵峰等人。他们谈笑风生,不时举杯共饮灵茶,举止优雅而自得。
“这次小比,我的’神火印’威力提升了三成,连许师兄都赞叹不已。”张琮得意洋洋地说道,声音故意抬高,似乎是要让更多人听见。
“张师兄天赋异禀,修行速度惊人,将来必成大器!”一名跟班立刻奉承道。
“可不是嘛,听说掌教已经在考虑提前传授张师兄’清虚御火诀’的后三章了。”另一人附和道。
李退之低着头从他们桌旁经过,尽量不引人注意。然而,张琮却像有心灵感应一般,在他经过时突然抬头,目光如刀般射来。
“哟,这不是我们清虚观的’天才’李退之吗?”张琮故意拖长音调,满脸嘲讽,”听说你最近在玄尘子师叔那里很受宠啊?”
李退之停下脚步,恭敬行礼:”张师兄过奖了,弟子只是有幸得到师叔指点而已。”
“呵,指点?”张琮冷笑一声,”我看是玄尘子师叔心善,怜悯你这个废物罢了。别以为会说几句漂亮话,就能弥补修为上的不足。六年不能引气入体,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话音刚落,周围弟子顿时爆发出一阵哄笑。李退之感到脸上一阵发热,但他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低下头,继续向自己的角落走去。
“听说他最近成了莫长老的弟子?真是笑话,一个废物,有什么资格成为长老弟子?”
“我猜是莫长老心软,收他做杂役吧?”
“就是,这种人连灵气都感应不到,如何修行?”
各种嘲讽声不绝于耳,李退之只能加快脚步,来到自己那个熟悉的角落坐下。这张小桌位于膳堂最边缘,靠近厨房后门,位置偏僻且光线昏暗。平日里很少有人会选择在此用餐,这倒给了李退之一丝难得的清静。
他默默地低头喝着那碗寡淡的素粥。粥是用普通粮食煮的,没有任何灵气,口感平淡无味。他已经习惯了这种食物,但看着不远处那些香气四溢的灵食,心中还是难免泛起一丝落差。
“莫急,总有一天…”李退之在心中安慰自己,继续慢慢喝着粥。
尽管他尽量保持低调,但嘲笑声依然断断续续地传到他耳中。
“你们看他那可怜样,像不像一条丧家之犬?”
“别这么说,人家可是莫长老的’亲传弟子’呢!”
“哈哈哈,亲传废物还差不多!”
李退之充耳不闻,专心对付碗中的食物。六年的磨炼,让他学会了如何在这种环境中保持心绪平静。他知道,愤怒和反抗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
正当他专心吃饭时,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从厨房方向传来。一只粗糙但温暖的手突然在他面前放下一个精致的小碗,里面盛着色彩鲜艳的灵果羹。
李退之抬头一看,是厨娘刘婶。
刘婶今年已有五十多岁,面容慈祥,双手粗糙,是清虚观的老人了。据说她年轻时是某位长老的侍女,因为烹饪手艺出众,后来被安排到厨房工作。这么多年来,她见证了清虚观无数弟子的成长,也默默关照着像李退之这样被边缘化的孩子们。
“刘婶…”李退之惊讶地看着那碗灵果羹,有些不知所措。那是用珍贵的玉清果和千年灵蜜熬制而成的,平日里只有核心弟子才能享用。它不仅味道甘美,还有安神凝气的功效,对修行大有裨益。
“偷偷吃,别让长老看见。”刘婶压低声音,慈爱地看了他一眼,随后迅速转身,匆匆回到厨房。
李退之感动得心头一热,这么多年来,除了莫长老和玄尘子的关注,也只有刘婶会时不时给他带来这种温暖。在这个冷漠的修仙世界里,这样的善意显得弥足珍贵。
他小心地端起灵果羹,尝了一口。甘甜的味道立刻在口中扩散,一股温暖的能量从喉咙一直流向四肢百骸,让他整个人都精神了几分。
“谢谢刘婶…”他在心中默默感激,眼眶有些湿润。
正当他细细品味这难得的美食时,张琮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更加响亮,似乎是故意要让全堂的人都听见。
“我说,那个废物怎么也在吃灵果羹?谁给他的胆子?那可是只有小比获胜者才能享用的奖赏啊!”
李退之手中的勺子顿了顿,但他没有停下,继续慢慢吃着,假装没听见。
“喂,李退之!”张琮站起身来,指着他喝道,”你凭什么吃灵果羹?谁允许你的?”
膳堂内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退之身上。他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但依然保持着平静。
“回张师兄的话,这是刘婶特意给弟子送来的。”李退之平静地回答,既没有退缩,也没有挑衅。
“笑话!刘婶凭什么给你这种待遇?你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张琮冷笑道,”除非…”他眼中闪过一丝恶意,”你和那老太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
此言一出,膳堂内顿时响起一阵哄笑。李退之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勺子。对自己的侮辱,他可以忍受,但这种对刘婶人格的污蔑,他无法容忍。
就在他准备站起来反驳时,一个温和但威严的声音从膳堂门口响起。
“张琮,出言不逊,罚面壁思过三日。”
众人回头望去,只见莫长老站在门口,面色平静但眼中透着几分严厉。
“莫…莫长老!”张琮脸色一变,慌忙行礼,”弟子只是开个玩笑…”
“玩笑也要有分寸。”莫长老淡淡地说道,”刘婶在我清虚观数十年,为门派培育了无数精英弟子,是值得尊敬的人物。你今日言行,已经触犯门规,自行领罚去吧。”
张琮满脸不甘,但在长老面前不敢多言,只得领命而去。膳堂内的气氛顿时松懈下来,弟子们小声议论着,又各自回到了自己的话题中。
莫长老走到李退之身边,看了看那碗已经快要见底的灵果羹,微微一笑:”吃完了就去藏经阁,我有些书要你帮忙整理。”
“是,师父。”李退之恭敬地答道,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莫长老的出现和举动,无疑是在向全观弟子表明,他李退之并非无人庇护的”废物”,而是有长老关心的正式弟子。
莫长老点点头,转身离去。李退之迅速吃完剩余的灵果羹,起身向厨房方向望了一眼。隐约中,他似乎看到刘婶站在厨房门口,向他微微点头,脸上带着慈爱的笑容。
“多谢刘婶。”李退之在心中默念,然后起身离开膳堂,向藏经阁走去。
离开膳堂时,他没有再去看那些仍在窃窃私语的弟子们。今天这一幕,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无论外界如何嘲讽,他都要坚持自己的道路,总有一天,他会证明自己并非”废物”,而是一个真正的修道者。
他抬头看了看天空,正午的阳光明媚耀眼,仿佛在为他的决心加油鼓劲。
“混沌元气…天尊体…”李退之轻声念道,这些神秘的词汇如今已经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他迈着坚定的步伐,向藏经阁走去。在那里,或许能找到更多关于自己神秘体质的线索,也或许能够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修行之路。
阳光下,他的背影虽然单薄,却透着一股不屈的力量。在清虚观无数弟子中,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被所有人嘲笑的”废物”,将来会掀起怎样惊天动地的巨变。
而此刻,他只是一个默默前行的年轻道士,怀揣着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修仙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