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入功德堂内,为古朴的木质家具镀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李退之正在功德堂内值日,这是他本周的固定任务之一。
功德堂是清虚观记录弟子善行义举的地方。按照清规,弟子们行善积德,无论大小,都会被记入功德簿,年底结算时会根据功德多寡获得相应的资源奖励和修行指点。这是清虚观鼓励弟子向善的一项重要制度。
李退之坐在一张宽大的红木案几后,面前摊开一本厚重的功德簿。作为今日的值班弟子,他需要耐心地听取前来报功的同门叙述,然后根据行为的性质和影响评定功德点数,如实记录。
“虽然只是记录功德,但这也是明辨是非、修身养性的过程。”李退之心中默念着莫长老的教诲,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功德堂内还有另外两名弟子也在值班,他们负责审核功德真实性和发放功德符,是内门弟子,修为比李退之高出不少。见李退之来值班,他们只是冷淡地点点头,便各自忙碌去了。
上午时分,陆续有弟子前来报功。有的是在山下救助了受伤的凡人,有的是在山林中解救了被困的小兽,还有的是精进修行有所突破。李退之一一记录,字迹工整,评定公正,每一项都认真对待,从不敷衍。
“李师弟记录得很认真嘛。”一名内门弟子路过时瞥了一眼功德簿,随口评价道。
“弟子不敢怠慢,功德簿关系到师兄师姐们的修行资源,必须一丝不苟。”李退之恭敬回答。
那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似乎没想到这个”废柴”竟然有如此认真的态度。
接近正午,功德堂内的人渐渐少了。李退之正准备稍作休息,却见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走了进来。为首的正是张琮,身后跟着几名平日里与他形影不离的跟班。
“李退之,今日你值班?”张琮扫了一眼空荡荡的功德堂,嘴角勾起一丝冷笑。
李退之起身行礼:”张师兄有何功德要报?”
“自然是有的。”张琮大步走到案几前坐下,一脸傲然,”昨日我带领师弟下山巡逻,发现一处山崩即将伤及山下村庄,及时出手布置了一座防御大阵,救下全村百余口人。”
李退之闻言,拿起毛笔准备记录:”请问张师兄,这山崩发生在何处?”
“就在清虚观南面三十里处的青石村。”张琮不假思索地回答。
李退之手上的动作顿了顿。他清楚地记得,昨天他经过功德堂时,曾听到有弟子报功说在青石村附近施救,解除了一场泥石流的危险。那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而张琮昨天明明在山上参加符箓课,根本没有下山的时间。
“张师兄,据弟子所知,青石村的险情已经被王明师兄一行解除了,而且是前天发生的事,昨日并无山崩…”李退之执笔的手顿了顿,声音平静地说道。
“你在质疑我?”张琮眼神一厉,语气陡然转冷。
功德堂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另外两名值班弟子对视一眼,默契地低下头,假装没看到这一幕。
“弟子不敢,只是功德簿关乎真实,不能有误…”李退之依然平静地说道,但声音已经低了几分。
张琮冷笑一声,突然一掌拍在案几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李退之!你一个废物,也敢质疑我的功德?你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掌教亲传弟子!”
李退之被这一掌震得后退几步,但很快稳住身形,面色不改:”弟子知道张师兄身份尊贵,但功德簿乃清虚观重要典籍,不容半点虚假…”
“你好大的胆子!”张琮彻底怒了,指着李退之的鼻子喝道,”我张琮的话,就是真实!你若不信,大可向长老禀报,看看谁的话更有分量!”
李退之陷入两难境地。他深知,若是将此事禀报长老,以张琮在门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结果几乎是可以预见的。更何况,张琮背后还有其师兄弟和亲近长老的支持。
正当李退之犹豫之际,张琮身后的几名弟子也开始起哄:
“李退之,你这是在找死啊!”
“一个废物,也敢顶撞师兄?”
“就是,张师兄的功德还需要你来质疑?快点记上去!”
整个功德堂里,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李退之说话。另外两名值班弟子甚至悄悄挪到了更远的位置,生怕被牵连进这场纠纷。
面对如此压力,李退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满。他知道,在此时此刻,与张琮正面冲突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而且,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寻找混沌元气的修行之法。
“弟子失言,请张师兄恕罪。”李退之微微低头,拿起毛笔,开始在功德簿上记录张琮所述的”功德”。
张琮见李退之屈服,得意地挑了挑眉:”这才像话。记清楚了,昨日救下全村百余口人,论功当记一百功德点。”
一百功德点!这是一个极为惊人的数字,通常只有救下修士性命或者有重大修行突破的弟子才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张琮这明显是狮子大开口,借机捞取高额功德点。
李退之手中的毛笔微微颤抖,但最终还是在功德簿上写下了这荒谬的数字。
“还有,前日我在山中巡逻,发现并消灭了一头三阶妖兽,保护了山门安全,这个也记上,五十功德点。”张琮又开始添油加醋,指使李退之继续记录。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里,张琮不断编造各种”功德”,从救助凡人到斩杀妖兽,从修行突破到授课指点,几乎把所有能想到的功德类型都用上了,总数加起来竟然高达三百多功德点,相当于一般弟子一年的积累。
李退之始终沉默着,一一记录下来。他的表情平静如水,但内心却在翻江倒海。他知道这些所谓的”功德”全是张琮编造的谎言,但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他暂时选择了低头。
“很好,就这些了。”张琮满意地看着功德簿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站起身来,居高临下地看着李退之,”记住,不要多嘴,否则后果自负。”
“弟子明白。”李退之低声回应,目送张琮一行人大摇大摆地离开功德堂。
功德堂再次恢复了宁静,另外两名值班弟子这才重新靠近,看到功德簿上的记录后,不由摇头叹息。
“李师弟,你就这样把假功德记上去了?”其中一名弟子低声问道。
李退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师兄若在弟子位置,会如何选择?”
那弟子沉默了,最终只是叹了口气:”也罢,这种事不是第一次了,你也别太放在心上。”
“多谢师兄关心。”李退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坚毅。
待同僚离开后,李退之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本子,迅速记下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包括张琮伪造的每一项”功德”,以及真相所在。这本小本子已经记录了很多类似的事件,是李退之对自己道心的坚守。
“或许有朝一日,真相会大白于天下。”李退之轻声自语,小心地将本子收回袖中。
下午,功德堂依然有弟子陆续前来报功。与上午不同的是,来的大多是一些普通弟子,他们所报的功德也大多真实且朴素——帮助同门炼丹,救助山下老人,清理山门垃圾等等。李退之一一认真记录,不偏不倚,给予公正评价。
临近傍晚,功德堂的值班即将结束,李退之正在整理今日的功德簿,准备交给负责审核的执事长老。
就在这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李师弟,忙完了吗?”
李退之抬头,看到莫长老站在门口,面带微笑。
“师父!”李退之惊喜地起身行礼,”弟子正在整理功德簿,马上就完成了。”
莫长老走进功德堂,随意翻看了一下功德簿,当看到张琮的那一页时,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皱,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做得不错,走吧,今晚有重要的修行要教你。”莫长老轻声说道。
李退之连忙整理好桌案上的物品,将功德簿交给另一名值班弟子,然后跟随莫长老离开功德堂。
走在回去的路上,莫长老没有立即谈论修行之事,而是突然问道:”今日功德堂可有什么特别之事?”
李退之心中一动,知道莫长老已经察觉到了什么。他犹豫片刻,决定如实相告:”回师父,今日张琮师兄前来报功,所述多有虚假,但弟子力微言轻,无法制止,只得照录。”
莫长老没有立即回应,只是淡淡地说:”你做得对,有些事不必急于计较。道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论。”
“是,师父教诲的是。”李退之恭敬地应道,心中却涌起一丝疑惑。莫长老的话似乎另有所指,但他一时难以参透。
“对了,今日在藏经阁可有什么收获?”莫长老话锋一转,问起了另一件事。
李退之微微一怔,不知莫长老为何突然提起此事。但想到莫长老与玄尘子的关系非常密切,玄尘子可能已经告诉了他今天在藏经阁的事情。
“回师父,弟子在特藏区发现了一卷《混元初始录》,其中记载的’混沌元气’与弟子体内感受到的那股神秘能量极为相似。只是还未来得及详细阅读,就被叫出来了。”
“哦?《混元初始录》?”莫长老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平静,”那是上古时代的典籍,记载了许多现今已经失传的修行之法,对你来说确实可能有些帮助。”
“师父可知此卷典籍的来历?或者对’混沌元气’有更多了解?”李退之忍不住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急切。
莫长老看了他一眼,微微摇头:”我对此了解不多,但我可以为你安排,让你有更多时间去研读那卷典籍。不过…”
他停顿了一下,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切记低调行事,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你对这方面的兴趣。有些知识,了解得越多,风险也就越大。”
“弟子谨记。”李退之连忙应道,虽然不太明白为什么要如此谨慎,但他相信莫长老的判断。
二人来到莫长老的洞府,莫长老开始传授李退之新的修行心得。与往常不同的是,今晚的内容更加注重心神修养和内视功法,而非外在的法术技巧。
“修行不仅是修炼外在的法力,更重要的是修心养性。”莫长老语重心长地说道,”今天在功德堂的经历,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暂时低头,不与强权正面冲突,这并非软弱,而是智慧。”
李退之恭敬聆听,心中若有所悟。
“但是,”莫长老话锋一转,”低头不代表放弃原则。我知道你私下记录了真相,这是对自己道心的坚守。修行之人,不能迷失本心,否则即使法力通天,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
李退之惊讶地抬起头:”师父知道我的小本子?”
莫长老微微一笑:”你的许多’秘密’,其实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隐蔽。比如那些你从藏经阁’借阅’出来并熬夜抄录的典籍,以及每天清晨独自在山崖上打坐修行的习惯…”
李退之顿时面红耳赤,没想到自己这些年来的”秘密行动”早已被师父洞察。
“不必惊讶,”莫长老语气温和,”正是看到了你这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坚持,我才决定收你为徒。天赋固然重要,但心性更为关键。你虽然无法引气入体,但你对道法的理解和坚守,比许多所谓的天才更为可贵。”
这番肯定让李退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清虚观六年,他习惯了被人轻视和嘲笑,师父的这番话对他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
“多谢师父栽培。”李退之深深一躬,心中充满感激。
修行结束后,莫长老交给李退之一个小玉瓶:”这是’清心露’,有助于稳定心神,增强感应能力。你每日晨练前服用一滴,或许对感应体内那股神秘能量有所帮助。”
“多谢师父!”李退之小心地接过玉瓶,如获至宝。
离开莫长老洞府,夜色已深。李退之没有立即回柴房休息,而是独自来到山崖边,望着满天繁星,思绪万千。
今天发生了太多事:早晨感应到体内的神秘能量,玄尘子的神秘出现,藏经阁发现的《混元初始录》,功德堂与张琮的冲突,以及晚上莫长老的教诲…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他的修行之路正在悄然改变。
“混沌元气…”李退之轻声念道,抬头仰望星空,”这就是我的道吗?”
夜风轻拂,带走了他的疑惑与迷茫,留下的是坚定的信念与期待。无论前路如何,他都会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地走下去。
就在他沉思之际,一阵熟悉的沙沙声从身后传来。他回头一看,那只小狐狸正站在不远处,明亮的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光。
“小家伙,你来了。”李退之脸上露出笑容,向小狐狸伸出手。
小狐狸轻盈地跃过来,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掌,然后在地上划出几道符文。这次的符文比以往更加复杂,似乎在表达某种急切的信息。
“这是…”李退之仔细辨认那些符文,眉头紧锁,”你是想告诉我什么吗?”
小狐狸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用爪子指了指李退之的心口,又指向远方,似乎在暗示什么。
“我体内的能量…与远方有关?”李退之尝试理解小狐狸的意思。
小狐狸再次点头,继续在地上划出更多符文。这一次,李退之隐约感到这些符文与《混元初始录》中记载的某些文字有些相似。
“混沌元气…上古传承…这些都与我有关?”李退之越来越困惑,但同时也越来越好奇。
小狐狸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用那双明亮的眼睛深深地望着他,仿佛在说:”时机未到,但不会太远了。”
“谢谢你,小家伙。”李退之轻声说道,”无论前路如何,有你相伴,我都不会迷失。”
小狐狸似乎理解了他的话,轻轻叫了一声,蹭了蹭他的手,然后转身消失在夜色中,留下李退之独自凝望远方,思绪万千。
回到柴房,李退之躺在简陋的草铺上,久久无法入睡。今天所见所闻,让他既兴奋又忐忑。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谜题面前,只窥见了一角,却无法看清全貌。
“混沌元气…天尊体…上古传承…”他在心中默念着这些关键词,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夜深了,窗外的月光静静洒在柴房内,为这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年轻道士镀上一层银辉。在这个看似平静的夜晚,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一个关乎整个修真界的惊天秘密,即将被这个曾经的”废柴”一步步揭开。
但此刻,李退之终于在疲惫中沉沉睡去,梦中,他仿佛看到自己御空飞行,周身缠绕着神秘的银色光芒,穿梭于云海之间,自由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