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口碑超高的古言脑洞小说《死对头能读我的心》,赵清许顾夜寒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沐晨呈”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88096字,本书完结。喜欢看古言脑洞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死对头能读我的心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秦嬷嬷的仓皇离去,在靖王府这片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投下了一颗无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悄无声息地扩散。
赵清许没有等太久。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一阵细碎而急促的脚步声便由远及近,伴随着碧云略显不安的通传声:“王妃娘娘。”
来了。赵清许的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强迫自己放松下来,重新戴上那张空洞而茫然的面具。这是她穿越后面临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验。秦嬷嬷一定是去告状了,而她那位爱女心切的母亲,会如何看待一个言行诡异的女儿?是信其有鬼,还是护女心切?
门帘被一只素白的手轻轻掀开,走进来一位风姿绰约的华服妇人。她看上去年约三十五六,保养得极好,眉眼与赵清许有七分相似,只是多了一份岁月沉淀的温婉与柔和。然而此刻,她那双总是含着慈爱笑意的眼眸里,却交织着浓得化不开的忧虑,与一丝难以言说的困惑。
这便是她的母亲,当今皇帝的弟媳,靖王妃李氏。
「清许,我的儿,感觉怎么样了?」靖王妃快步走到榻前,并未像秦嬷嬷那样居高临下,而是自然地蹲下身,与她平视。她伸出手,用微凉的指腹轻轻探了探赵清许的额头,又理了理她鬓边的碎发,动作间充满了母亲的慈爱。
赵清许呆呆地看着她,不说话。她知道,此刻说多错多,沉默和迟钝才是最好的伪装。
靖王妃见她这副模样,眼圈微微一红,心中更是疼惜。她挥退了屋里所有的下人,包括碧云和跟在身后的秦嬷嬷,偌大的房间里,只剩下母女二人。
「清许,」靖王妃握住女儿冰凉的手,声音放得更柔,像是在诱哄一个受惊的孩子,「方才秦嬷嬷说,你……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噩梦?嘴里念叨了些胡话?」
赵清许的心脏猛地一紧。看来秦嬷嬷还是留了分寸,没有直接说县主能把心里话说出来,而是用了念叨胡话这种相对委婉的说法。或许是那诡异的景象让她心生恐惧,不敢妄言鬼神之事。
这对她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她眨了眨眼,眼神依旧是涣散的,似乎在努力理解母亲的话。过了好半晌,她才像是被触动了某个开关,嘴唇微微翕动,含糊不清地吐出几个字:「疼?好多人?火?」
她一边说,一边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仿佛陷入了某种可怕的回忆。
这几个破碎的词,配上她惊恐的表情,成功地让靖王妃的脸色瞬间煞白。女儿昏迷前曾高烧不退,说些胡话、梦魇缠身,本是常理。秦嬷嬷听到的那些所谓导师、簪子歪了之类的怪话,或许也只是这梦魇的一部分?
相较于一个被鬼魅附身的女儿,靖王妃显然更愿意相信,她的清许只是病得太重,烧坏了脑子,以至于神思恍惚,胡言乱语。
「不怕,不怕,都是梦,梦都是反的。」靖王妃一把将女儿揽入怀中,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声音因心疼而微微颤抖。「母亲在这里,谁也不能伤害我的清许。」
靠在母亲温暖而柔软的怀抱里,闻着她身上传来的淡淡的兰花香气,赵清许一直紧绷的神经,终于有了一丝片刻的松弛。这是她两世为人,都不曾体会过的母爱。它像一道坚实的堤坝,暂时为她抵挡住了外界的惊涛骇浪。
她也因此更加确定了一件事:她必须拯救这个家,拯救眼前这个真心爱护着她的女人。
这场小小的风波,最终以靖王妃斥责秦嬷嬷大惊小怪,扰了县主静养而告终。秦嬷嬷纵然有万般疑惑,在主子面前也只能诺诺连声地退下。
危机,暂时解除了。
送走母亲后,赵清许以乏了为由,遣走了所有人。
当房门关上的那一刻,她眼中的呆滞与茫然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与她年龄和身份绝不相符的冷静与锐利。
她成功地度过了第一关,但这只是开始。秦嬷嬷的疑心不会轻易消失,而她那个漏音的心声,更是一颗不知道何时会爆炸的炸弹。
她不能再被动地等待下去了。
她必须主动出击!
赵清许闭上眼,强迫自己进入一种绝对理性的思考状态。她脑中庞大的历史知识库,此刻就是她唯一的武器库。
“巫蛊案”,时间是三个月后,晟元二年冬。
起因是瑞王党羽在京郊一座荒废的道观里,搜查出了刻着皇帝生辰八字的木头人,以及一些靖王府的信物。人证物证俱全,铁证如山。
靖王性情耿直,在朝中几乎没有结党,只有一个算得上朋友的当朝宰相,谢安石。然而,这位谢宰相,为人更是出了名的刚正不阿,眼里容不得沙子。巫蛊之事乃是皇家大忌,一旦沾上,便是万劫不复。在所谓的铁证面前,连谢安石都选择了沉默,未能替靖王说上一句话。
最终,皇帝震怒,下旨赐死,酿成惨案。
这就是历史的脉络。
一个看似完美的闭环,一个无解的死局。
但是,真的无解吗?
林知意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对于历史的旁观者来说,这是定局。但对于一个身处局中,并且知晓所有剧本的人来说,再完美的闭环,也必然有它的逻辑奇点。
这个奇点,就是信息差!
瑞王能构陷成功,靠的是信息的绝对不对等。他知道自己做的是假的,而皇帝、百官,包括靖王自己,都不知道。
而她赵清许,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掌握着终极的信息差。
她要做的,不是去向父亲证明未来会发生什么,而是要将瑞王的阴谋,提前暴露在那个最有可能阻止这一切的人面前。
那个人,就是宰相谢安石。
为什么是他?
第一,他地位够高,有直接面圣的权力,他的话在皇帝那里有分量。
第二,他性情耿直多疑。耿直,意味着他不会轻易与瑞王同流合污;多疑,意味着一旦在他心里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他自己就会想方设法去验证,去挖掘真相。这比她一个傻子去哭喊奔走要有效一万倍。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与靖王有旧交。这份情谊虽然不足以让他在铁证面前为靖王辩护,但足以成为他愿意去提前调查的动机!
目标,已经锁定。
接下来,是方法。
直接派人去告诉谢安石?不行。谁会相信靖王府一个傻县主的预言?只会打草惊蛇,让瑞王变换手段,引入更多不可控的变数。
必须用一种更巧妙,更顺理成章,甚至,更神乎其神的方式。
赵清许的目光,落在了自己纤细的手指上。她想到了自己那个诡异、能泄露心声的能力。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计划,在她的脑海中逐渐成型。
她要利用这个致命的缺陷,把它变成一把最锋利的匕首!
她要创造一个偶遇,一个与谢安石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然后,在那个瞬间,她会集中自己所有的精神力,将关于巫蛊案的一个最核心、最关键、且只有他这个宰相才有可能去秘密核查的线索,狠狠地刺入他的脑海!
她不会直接说瑞王要害靖王,那太蠢了。
她会想出那个藏匿木头人的道观的名字,或者某个参与制作证物的工匠的特征,这些细节,就像是神明的低语,足以让一个多疑的政治家夜不能寐,坐立难安。
他会去查。
只要他开始查,瑞王的阴谋,就不再是天衣无缝。
这就是她的破局之法!一场豪赌,赌的是谢安石的性格,赌的是她对这个能力的掌控力,更是赌她自己的命!
计划已定,剩下的就是创造机会。
她一个深闺县主,如何能偶遇当朝宰相?
赵清许的脑中飞速地转动,搜索着原主记忆的碎片。有了!她想起来了,原主的母亲靖王妃篤信佛教,每月都会去京城最大的相国寺上香。而谢安石的夫人,同样是虔诚的香客。
而且,她记起来了,再过十天,就是佛诞日,届时京中权贵女眷,十有八九都会前往相国寺祈福。
那将是她最好的,也是唯一的机会!
她必须去!
可是,她现在还是个卧病在床的病人,王妃怎么可能同意带她去人多眼杂的寺庙?
赵清许从软榻上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
初冬的冷风灌了进来,让她因思虑过度而有些发热的头脑瞬间清醒。她看着院中那棵已经落尽了叶子的梧桐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她扶着窗框,缓缓地、一步一步地走了起来。
起初,她的脚步还有些虚浮,但她咬着牙坚持着。一圈,两圈……她要尽快让这具身体好起来。她没有时间再病下去了。
当碧云再次推门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她们那位卧床三日、虚弱不堪的县主,正独自一人,倔强地在房间里踱步,苍白的脸上,是旁人看不懂的、近乎执拗的坚定。
「县主?」碧云惊呼一声,连忙上前去扶。
赵清许没有看她,只是抬起头,望着门外,用一种极其缓慢、却又清晰的语调,说出了她清醒后的第一句完整的话:
「我想……出去……晒太阳。」
阳光,穿过门廊,在她脚下投下一片明亮的光晕。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将不再是那个任由历史洪流裹挟的牺牲品赵清许。
她是执棋者,林知意。
她的棋盘,是这大晟王朝的万里江山。她的第一步棋,就落在十日后的相国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