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第11章 共筑的屋檐与时光的琥珀

(一)

搬家那天是个晴朗的冬日,阳光透过光秃秃的银杏树枝,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江朔的东西比想象中少,除了几箱相机镜头和一摞摄影集,最沉的就是那盆养了多年的薄荷。姜宁看着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盆抱进阳台,和自己的多肉摆在一起,忽然觉得这个住了两年的小公寓,好像一下子有了家的模样。

“剩下的我来就行,你去歇着。”江朔擦了把汗,把最后一个纸箱搬进卧室,“晚上请你吃火锅,就当温锅。”

姜宁没动,靠在门框上看他整理书架。他把她的建筑图纸和他的摄影集交错着摆放,指尖划过书脊时格外轻柔,像是在编排一首无声的诗。阳光落在他发梢,镀上一层浅浅的金边,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也是这样,在她家的旧书桌上,帮她整理散乱的习题册。

“在傻笑什么?”江朔回头撞进她的目光,眼底漾起笑意。

“没什么。”她快步走过去,从后面抱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的后背,“就是觉得……这样真好。”

他转过身,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以后都会这么好。”

傍晚的火锅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窗外飘起细碎的雪花。姜宁看着江朔把煮好的虾滑夹进她碗里,忽然想起第一次在他家吃火锅,他把所有的香菜都挑出来堆在自己碗里,说“我妈说香菜吃多了不好”,后来她才知道,他根本不讨厌香菜,只是记得她不爱吃。

时光好像绕了个圈,把那些散落的碎片重新拼凑起来,变成了此刻锅里翻滚的热汤,暖得人心头发烫。

(二)

姜宁的项目进入收尾阶段,忙得脚不沾地。每天早上出门时,江朔还在睡,晚上回来时,他多半坐在客厅等她,桌上放着温在锅里的夜宵。

这天她加班到凌晨两点,拖着疲惫的身体打开家门,客厅的灯亮着,江朔趴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本她的建筑图集。她放轻脚步走过去,看见他眼下的乌青,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

她拿来毯子想给他盖上,他却忽然醒了,迷迷糊糊地抓住她的手:“回来了?”

“嗯,你怎么不去床上睡?”她的声音放得很轻。

“等你。”他打了个哈欠,起身把她拉到沙发上坐下,转身去厨房热牛奶,“我看了你的设计图,那个屋顶花园的想法很棒,早上跟你细聊。”

姜宁靠在沙发上,看着他在厨房忙碌的背影,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以前总觉得独自打拼很勇敢,现在才明白,有人等、有人懂,才是最踏实的温暖。

周末两人去看了趟建材市场。姜宁拿着卷尺测量样板间的尺寸,江朔就在旁边用相机拍细节,时不时插一句“这个瓷砖颜色太暗,你肯定不喜欢”“这个吊灯不错,晚上看书光线刚好”。

路过一家卖门窗的店铺时,姜宁停在一扇木窗前不走了。那扇窗户带着复古的格纹,玻璃上贴着磨砂的花纹,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喜欢这个?”江朔看出她的心思。

“嗯,像老房子的窗户。”她的指尖轻轻划过窗框,“小时候外婆家就有这样的窗,夏天能听见蝉鸣,冬天能看见雪。”

江朔拿起相机拍下那扇窗:“等我们盖自己的房子,就装这样的。”

“谁要跟你盖房子。”她嘴硬,心里却甜丝丝的。

他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反正跑不掉了。”

(三)

春节前,姜宁的项目顺利竣工。庆功宴上,同事们起哄让她讲讲“灵感来源”,她看着坐在角落朝她举杯的江朔,忽然笑了:“灵感大概是……某个总在阳台浇薄荷的人,和某个藏在时光里的约定。”

江朔的眼睛亮了起来,像落满了星光。

回家的路上,雪下得很大,两人踩着厚厚的积雪慢慢走。江朔忽然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在路灯下打开——里面不是戒指,是枚用银杏叶做的胸针,叶尖镶嵌着颗小小的珍珠,是他亲手做的。

“七年前欠你的礼物。”他把胸针别在她的大衣上,指尖带着凉意,“那时候想送你,没来得及。”

姜宁的眼眶忽然就湿了。她想起七年前那个被遗忘的生日,她在巷口等了他很久,最后只等到一场空。原来他不是忘了,只是迟到了七年。

“江朔,”她踮起脚尖,在漫天飞雪中吻了吻他的唇,“这个礼物,我很喜欢。”

大年初二,两人一起回了趟老房子。院子里的葡萄架上积着雪,外婆在厨房忙碌,蒸包子的香气飘满了整个院子。江朔帮着贴春联,姜宁就在旁边递胶带,两人的手指时不时碰到一起,像触电般缩回,又忍不住偷偷相视而笑。

“你看这俩孩子。”外婆站在厨房门口,笑着跟邻居说,“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午后阳光正好,两人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晒太阳。江朔拿出相机,拍下姜宁靠在葡萄架下的样子,她穿着红色的毛衣,胸针上的珍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等天暖和了,我们去拍套照片吧。”他忽然说,“就去那条巷子里,穿回白衬衫和马尾辫。”

“都多大了。”她脸红。

“在我眼里,你一直都是那个扎马尾的小姑娘。”他的目光温柔得像化不开的糖。

(四)

开春的时候,江朔的摄影展办了第二场。这次的主题是“时光里的我们”,一半是过去的黑白照片,一半是重逢后的彩色影像——有她趴在图纸上睡觉的样子,有两人在银杏树下牵手的背影,有阳台上并排摆放的薄荷和多肉,还有那扇她喜欢的木窗,窗台上摆着枚银杏叶胸针。

最后一幅照片前围了很多人。照片里是他们共住的那个小公寓,客厅的灯光亮着,阳台上的薄荷长势正好,透过窗户能看见两个依偎在一起的身影,窗外的夜空放着烟花,绚烂得像打翻了的调色盘。

照片的标题是:同一扇窗的朝暮。

姜宁站在照片前,忽然被人从身后抱住。江朔的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带着笑意:“喜欢吗?”

“喜欢。”她转过身,在他怀里抬头看他,“江朔,我们好像把所有的遗憾,都变成了圆满。”

“不是好像,是就是。”他低头吻她,带着薄荷的清香和阳光的温度,“以后的每一个七年,都要这样。”

展览结束后,两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七年前那条巷子里的模样,只是这一次,他们的影子紧紧依偎,再也没有分开。

阳台上的薄荷又分了新株,多肉长出了新的叶片,那幅巷弄夕阳的照片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旁边多了个相框,里面是张两人的合照——他穿着白衬衫,她扎着马尾辫,站在爬满爬山虎的巷子里,笑得眉眼弯弯。

时光像块透明的琥珀,把所有的温暖和爱意都封存起来,在同一扇窗的朝暮里,慢慢酿成最醇厚的甜。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