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完结版《重生大明1635》在线免费阅读

重生大明1635

作者:蜀中侠

字数:862620字

2025-11-11 18:30:16 连载

简介

重生大明1635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历史古代小说,作者蜀中侠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崇祯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862620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重生大明1635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小半个时辰后,渐渐有了些小丘陵。

前面一条河道,马队停了下来。

四下无人,方正化策马去往河边,望了一阵,跑回来拱手道:

“皇爷,前方已是永定河,过河之后便进入西苑官地,涉水过河可节约十余里路程,然奴婢惶恐,担心……”

崇祯打断道:

“你可知河水有多深?”

“回皇爷,去年秋末不足三尺,与当下相差无几,可……。”

“何必去走弯路,直接过去便是,朕没那么娇气!”

王承恩也欲开口,崇祯瞪了他一眼:

“都愣着干什么,出发!”

所有人紧张无比,天子自己骑马过河,跟没事儿似的,完全瞎操心。

河对面非常大一片洼地很是平整,为看得更远,一行人特意爬上个小山岗驻足观望。

“皇爷,此便乃西苑。”

方正化上前禀报。

“嗯,朕知道了。”

上午方正化就提过,单此地就有6000顷土地(60万亩)。

洼地起码数里宽,往远处山坳延伸不下十里,离河道很近,非常适合农耕。

远远望去,一些身着破烂的百姓正在挥舞农具除草。

崇祯有些纳闷,这个时节正处春小麦播种,那种除草方式又慢又费力。

何不一把火烧掉,可让冷硬的地更好翻挖,还可增加田间肥力。

华夏几千年来刀耕火种,这点常识他们是知道的,如此做作当中必有蹊跷。

“走,下地头!”

将马匹交给锦衣卫,让他们在此隐蔽等候,不得惊扰百姓。

李若链、王承恩、方正化随崇祯往山岗下走去。

大家有些担心,崇祯勒令别一惊一乍的,三人只得闭嘴。

“敢问老丈,你等如此除草是否进展太慢?就不担心贻误农时吗?”

走向几个割草百姓,看样子应该是一家,崇祯开口便问。

老农面黄肌瘦,抬起头见这四人相貌非凡。

尤其问话的年轻公子气宇轩昂穿着高贵,料想可能为某个富家子弟。

打起精神正欲回话,又见其中两人腰间别着刀,想说的话被生生噎了回去。

这时旁边一小伙丢下镰刀,走过来气愤地说道:

“还不是那群没卵子的杂碎,非要乡亲们徒手割草!说什么放火会破坏皇家风水。

哪管耽误农时,哪管我等有无收成,该交的粮一分不少,苟日的不得好死!”

“……”

王承恩方正化一脸黑线。

老农强行打断,侧过身给了小伙子一巴掌,继而点头哈腰:

“这位相公,我家小儿不懂事,别听他胡说八道。”

崇祯见状,心中已经有数了。

“哪里哪里,某乃嘉定伯次子周聪,今日奉圣上旨意前来西苑官地走走,老丈尽可直言,不必理会其它!”

崇祯边说边装模做样,朝京师方向拱手。

老农一家猛地下跪,嘉定伯是谁他们不知道。

方才说了官地太监的坏话,这下听到此人提及皇帝,紧张得就像鹌鹑。

“贵人见谅,我儿胡言乱语,请放过小老儿可怜一家,求贵人饶恕草民啊!”

崇祯突地升起一丝悲凉,这家子衣着破烂单薄,不知是怕还是冷,全在那儿瑟瑟发抖。

连忙上前搀扶老农,崇祯说道:

“老丈请起,休要惊恐,周某不是那群没有锤子的恶奴,快快请起!”

说完回望方、王二人一眼,两人低头不语,有些自惭形秽。

圣上爆粗口加上这眼神,明显是在告诫,官地耗子屎简直丢了“没锤子”的脸!

王承恩心里嘀咕,方正化则显得惶恐。

虽已告知皇帝官地的丑事,但理论上那些人都是御马监下属,他至少有失察之嫌。

崇祯以普通人身份想套到真实讯息,大概率不稳当,于是冒充小舅子,反正辈分没乱。

一屁股坐在田埂上,继续道:

“老丈不必惊慌,圣上一向体恤百姓,都是那些阉人胡作非为糊弄圣上,为此特派周某前来,安抚官地百姓!”

原来如此!

老农重重舒了口气,欲再次下跪行礼,却被打住。

一家人看这几人面色温和,年轻人又说奉皇命,那应该是很大的官儿。

此人对人客气,也不顾弄脏身子,应该是为民请命的好官,便跟着坐在田埂边上,絮絮叨叨说了起来。

崇祯招呼刚才那小伙子,去把附近耕作百姓都叫来。

没多久,田野边围了百余庄稼汉,众人七嘴八舌说了很多。

崇祯不时问些问题,有的支支吾吾不敢多言,胆子大点的,才陆续毫无隐瞒道出。

当听到一些事儿,简直刷新三观,让他有种想杀人的冲动。

只不过在百姓面前,暂时还不能表露,待了解得差不多了,方为动手之时。

小半个时辰过去,情况明白了个大差不差。

比方正化说的那些还细致,还要龌龊得多。

官地并不向朝廷纳税,只按收成之三交租,只要不遇上特别灾荒年,庄户基本能够果腹。

自崇祯三年起,规矩就变了,变为按产出最佳的天启六年上缴,也就是说,甭管你收成如何,只有一个最高标准。

方正化上午就禀报过,官地充入内帑,账本全都做成当年收成。

不用多想,高出那些去了哪儿,显而易见。

崇祯二年加上去年,建奴劫掠京畿,部分百姓被掠走,躲进山里的才幸免于难。

很多庄户躲避建奴,连冬小麦都没种下去,以致目前只能播种春小麦。

劳动力不但损失,还造成部分土地闲置荒芜,而那些失散丁口,该缴的粮却一分不能少,由剩余庄户全部承担。

好多人没被建奴掠走,反而被太监逼得举家逃亡,留下的拼命种地,卖儿卖女,累死累活仍旧难以续命。

大明到处都差不多,他们也不知该何去何从。

当下庄户余粮都不多,这还没开始播种,离收获季还得等上几个月。

可以说,这儿的百姓时刻处于崩溃边缘。

至于不让烧荒草,纯粹太监瞎指挥,哪管你啥肥力劳力,他们只认征粮。

苟日的阉奴,中饱私囊还胡乱折腾,就是一群可耻之徒!

大好皇庄本为化外之地,被杂碎们搞得一塌糊涂,此等蛀虫庸辈皆该杀!

崇祯怒火中烧,他知道该怎么做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