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柏林苍穹下》小说大结局免费试读 林墨艾莉卡小说

柏林苍穹下

作者:爱吃荔枝红茶的方平

字数:187120字

2025-10-24 18:58:21 连载

简介

喜欢阅读都市日常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备受好评的《柏林苍穹下》?本书以林墨艾莉卡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爱吃荔枝红茶的方平”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柏林苍穹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接下生产流程优化任务的林墨,几乎一夜未眠。他伏在摇晃的小桌子上,就着昏暗的灯光,仔细研究那份零部件流程卡。他不仅要提出优化方案,还要用这个时代能理解和接受的术语进行阐述,并尽量估算出“显著”但又不至于夸张到令人怀疑的效益提升——节省15%的流转时间和10%的直接人工参与。他借鉴了后世“精益生产”和“流程再造”的一些最基本理念,但包装成“消除不必要的物料搬运和等待”、“合并相似作业工序”、“优化工作地布局”等更朴素的表述。他还小心地避开了任何可能涉及削减工人数量(这在这个工人运动仍有残余记忆的年代很敏感)的措辞,强调是“提升人均产出效率”和“降低单件工时消耗”。第二天,他将一份条理清晰、数据支撑略显保守但逻辑严密的报告交给了霍夫曼。霍夫曼快速浏览了一遍,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放在这里。我会看。”便再无下文。

等待再次变得煎熬。林墨只能继续他枯燥的绘图和翻译工作,但心境已大不相同。他感觉自己像是一个交了考卷的考生,等待着不知是福是祸的成绩。几天后的下午,办公室的气氛有些微妙的躁动。几个年轻点的技术员凑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表情兴奋又带着一丝不安。老成些的则默不作声,但竖着耳朵听。林墨的德语听力近来突飞猛进,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柏林…体育馆…大规模集会…元首演讲…”、“…意大利…墨索里尼…轴心…”、“…莱茵兰…我们的人…”他的心猛地一沉。这些词汇串联起来,指向了一个明确的历史节点:德意轴心的形成以及希特勒在国内外的强势姿态。他知道,历史的车轮正沿着固有的轨迹隆隆前行,他这只意外闯入的蝴蝶,扇动的翅膀似乎还未能改变任何宏观大势。下班铃声响起,同事们陆续离开。老绘图员弗里茨拍了拍林墨的肩膀,难得地露出了点笑容:“嘿,‘效率专家’,别老是埋头画图了。走,一起去喝一杯?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啤酒馆,老板自酿的黑啤棒极了。”林墨愣了一下,随即意识到这是一个融入集体、获取信息的好机会,立刻答应下来:“太好了,弗里茨,我请客。”他掂量了一下口袋里剩下的马克。

啤酒馆里人声鼎沸,烟雾缭绕。大杯冒着泡沫的黑啤酒端上来,麦芽香气浓郁。除了弗里茨,还有另外两个办公室的同事,汉斯和奥托(与沙龙里的老先生同名,但年轻得多)。几杯酒下肚,气氛活跃起来。话题很快从女人、足球转到了时政。汉斯显得很兴奋,挥舞着酒杯:“你们听说了吗?元首在体育馆的演讲,真是激动人心!我们终于要摆脱凡尔赛的枷锁了!世界必须尊重德国!”奥托则谨慎一些,压低声音:“尊重?我看是害怕吧。听说我们在莱茵兰的行动,让法国人差点跳起来。还有和意大利人结盟…墨索里尼那个家伙,可靠吗?”弗里茨呷着啤酒,比较务实:“结盟是政治家的事。我只关心厂里的订单会不会多一点,工资能不能涨。林,你说呢?你们中国那边,怎么看德国现在的发展?”他突然把话题抛给了林墨。瞬间,几道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林墨心里叫苦,这真是个送命题。他必须极其小心,既不能表现出对纳粹政策的热衷(那违背他的良知),也不能显得冷漠或批评(那会引来麻烦)。他放下酒杯,斟酌着词语,用还不太流利的德语慢慢说道:“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看到德国…工业和技术发展很快,很有活力。工程师在这里很受重视,这很好。”他先肯定对方乐于听到的,然后话锋微妙一转,“至于国家之间的事…很复杂。强大的国家确实能赢得更多尊重,但…和平的贸易和发展,对普通工人和工程师来说,也许更重要?毕竟,战争…”他适时地停住,摇了摇头,做出一个“不希望看到”的表情。这个回答既承认了德国的“强大”,又隐含了对和平的期望,显得人畜无害且符合一个“外国技术员”的身份。汉斯似乎有些不满他的“软弱”,但奥托和弗里茨却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弗里茨叹了口气:“是啊,战争…我父亲经历过上一次(一战),那不是好东西。希望政治家们足够聪明。”话题又转回了工厂和技术。汉斯几杯酒下肚,开始吹嘘他听说的一些“内部消息”:“…知道吗?军械局对三号坦克的设计很不满意!太复杂了,生产太慢!上面催得紧,据说可能要简化设计,或者…加快四号坦克的支持火力型号开发…”奥托打断他:“嘘!汉斯,别乱说!这些是保密的!”汉斯不以为意:“怕什么?这里又没外人!林现在也是我们的一员了,对吧,林?”他亲热地搂了搂林墨的肩膀。林墨心中巨震,脸上却只能配合着笑笑。汉斯透露的信息虽然零碎,却印证了历史——三号坦克早期的生产确实遇到了麻烦,而四号坦克从支援型转向主力型的进程正在加速。这些都是极具价值的情报。

就在这时,啤酒馆的门被推开,一队穿着党卫军(SS) 黑色制服的人走了进来。原本喧闹的馆内瞬间安静了不少,许多酒客低下头,或者移开目光。为首的是一名面容冷峻的低级军官,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全场。他的视线在林墨这一桌——尤其是林墨这个东方面孔身上——停留了几秒,然后才走向柜台,似乎是在执行例行巡逻。林墨感到后背泛起一股凉意,酒意瞬间醒了大半。汉斯也立刻闭上了嘴,低头猛喝啤酒。气氛变得压抑起来。那队党卫军没有停留太久,买了包烟就离开了。但他们带来的无形压力却笼罩了很久。“好了,时间不早了,该回去了。”弗里茨率先站起来,语气有些匆忙。离开啤酒馆,夜晚的冷风一吹,林墨更加清醒。今晚的信息量很大:同事间对时局的不同态度、关于坦克发展的零碎情报、以及党卫军出现带来的寒意。

回到他那间小小的储物间,林墨却毫无睡意。汉斯无意中透露的坦克情报,证实了他之前“建议”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他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身处的环境是何等复杂和危险。技术的讨论可能带来机遇,但对政治的妄议却可能万劫不复。党卫军那冰冷的眼神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的出现是巧合,还是……自己这个突然出现的东方人,其实早已引起了某些方面的注意?霍夫曼对自己的“测试”,背后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份关于生产流程优化的报告,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是进一步的重用,还是……某种审查的开始?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张无形的大网之中,看似平静的日常下,暗流汹涌。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