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重生七零:我和高干HE了》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本书由才华横溢的作者“露之”创作,以苏清沅陆承宇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24650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重生七零:我和高干HE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深秋的夜风带着北方的凛冽,呜呜地掠过部队医院的青砖老楼,拍打着紧闭的窗棂。窗外,是浓得化不开的墨色,只有远处哨塔上探照灯的光柱,偶尔划破沉寂。苏清沅宿舍里的那盏15瓦白炽灯,成了这寒夜里唯一倔强亮着的星点。
灯下,她伏在有些斑驳掉漆的旧书桌上,神情专注得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已消弭。桌上摊开的,不是课本,也不是任何印刷品,而是厚厚一摞用粗糙泛黄的纸张装订起来的笔记本。那是她重生后,利用所有碎片时间,一笔一划、呕心沥血整理出来的——前世记忆里的珍贵医案。
昏黄的灯光勾勒着她清瘦却挺拔的侧影,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轻响,是这寂静里唯一的韵律。她正在记录一个关于“胸痹心痛”的复杂病例。病人是一位常年戍守高原的老兵,寒邪凝滞,瘀阻心脉,前世的西医常规治疗收效甚微,最后是她结合古方“血府逐瘀汤”化裁,辅以特定穴位的长针透刺,才将病人从反复发作的痛苦中解救出来。此刻,她不仅详细记录下当时的症状演变、舌苔脉象、用药剂量和针灸手法,更在页边空白处,用更小的字迹批注着:
“高原缺氧环境加剧心脉瘀阻,此案关键在‘温通’二字,熟附子剂量可酌情加重,但需密切观察,防其燥烈伤阴。膻中、内关、至阳透刺,务必得气至病所,针感需强烈方能破瘀……”
“后世有中成药‘复方丹参滴丸’思路可借鉴,然此刻尚无,需自拟方剂。三七粉冲服效果佳,惜乎价昂且供应紧张,可考虑用红花、桃仁、川芎加强活血之力替代……”
这些批注,是她站在前世经验的高峰上,俯瞰今生这个尚未完全开放的医疗时代,进行的冷静审视与因地制宜的调整。每一次落笔,都仿佛在重铸一把对抗病魔的利刃,使其更契合当下。
夜已经很深了,寒气透过单薄的窗户缝隙钻进来,让她握着钢笔的手指有些僵硬。她放下笔,轻轻呵了口气,搓了搓冰冷的手指。目光落在旁边那本翻旧了的《赤脚医生手册》上,这是这个时代最普及的医疗指南,内容基础而实用,但对她而言,实在太过浅显了。前世浩如烟海的中医典籍、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还有那些在生死边缘积累的、用无数失败与成功换来的宝贵临床经验,才是她真正的底气。将这些财富重新梳理、提炼、转化为这个时代能够理解、能够应用的“苏氏医术”,是她重生后为自己设定的、最重要的“内功修炼”之一。这不仅是为了应对眼前的病人,更是为了在即将到来的时代浪潮中,牢牢掌握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整理完这个高原病例,苏清沅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小心地将笔记本合上,放到桌角那一摞已经完成的医案册子上。她的目光移向桌子的另一端。
那里,安静地躺着几本薄厚不一的书:《代数》、《几何》、《政治常识》、《史地知识概要》。书页崭新,但封面已经起了毛边,显然是被人反复翻阅过。书页间,夹着几张她自己用白纸裁成的书签。这是她为自己规划的另一个战场——高考。
19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如同一声惊雷,在这个深秋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自然也震动了部队大院。无数被耽误了青春的年轻人,心中沉寂已久的火苗被瞬间点燃。苏清沅也不例外。这是改变命运、提升阶层、获取更广阔平台的最直接、最公平的途径!军医大学,是她锁定的目标。那里有更系统的医学教育,更前沿的研究资源,更重要的是,一张军医大学的文凭,在这个年代,就是一张响当当的通行证和护身符,能让她未来的医学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然而,备考之路的艰难,远超她最初的想象。最大的拦路虎,是资料!这个年代,书籍是绝对的奢侈品,尤其是系统的高考复习资料,简直如同凤毛麟角。新华书店里空空如也的书架,黑市上被炒到天价的油印小册子,都让她深感无力。她手头仅有的这几本基础教材,还是托了关系,辗转从一位已经考上中专的远房表姐那里借来的,对方自己也要用,催得很紧。
苏清沅拿起那本《代数》,轻轻翻开。里面的公式和习题,对她这个前世顶尖的医生来说,逻辑上并不算太难,但毕竟隔了太多年,许多概念早已模糊不清。更让她头疼的是《政治常识》和《史地知识概要》,里面充斥着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理论和事件。时间!她最缺的就是时间!白天要在医院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还要应对林子墨、林薇薇之流时不时的恶心骚扰,晚上才能挤出几个小时,既要整理医案,又要啃这些枯燥的课本。她就像一个在贫瘠土地上奋力开垦的农人,每一分收获都需要付出加倍的血汗。
“笃笃笃。”
轻微的敲门声响起,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苏清沅心头一跳,这么晚了,会是谁?她警惕地站起身,走到门边,低声问:“谁?”
“苏同志,是我,王铁柱。” 门外传来一个刻意压低、但依旧浑厚熟悉的嗓音。是王铁柱,陆承宇连队里的一个班长,性子憨直,训练极其刻苦,上次实战演练被毒蛇咬伤,正是苏清沅用祖传蛇药救了他。
苏清沅松了口气,打开门栓。一股寒气裹挟着王铁柱高大的身影涌了进来。他搓着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但眼神里似乎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王班长?这么晚了,有事吗?” 苏清沅有些疑惑。
“嘿嘿,打扰苏医生休息了。” 王铁柱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旧报纸包得方方正正、严严实实的东西,小心翼翼地递过来,好像捧着什么易碎的宝贝,“那个……陆营长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陆承宇?苏清沅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她接过那个纸包,入手沉甸甸的,带着王铁柱怀里的温热。
“陆营长说……” 王铁柱努力回忆着,似乎怕传达错了意思,“说这是他以前考军校时用过的复习资料,现在用不上了,放他那儿也是占地方。听说您在备考,就……就让我顺路给您带过来,让您看看有没有用。要是没用,您随便处理掉就行,不用还了。” 他说完,像是完成了什么重大任务,明显松了口气。
苏清沅看着王铁柱那张憨厚认真的脸,又低头看看怀里沉甸甸的纸包,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驱散了指尖的寒意,甚至让眼眶都有些微微发热。占地方?随便处理?这拙劣又体贴的借口……他一定是知道了她找资料的艰难。他什么也没问,却在她最需要的时候,用这样一种不让她感到任何负担的方式,将这份珍贵的“及时雨”送到了她手上。
“谢谢王班长,辛苦您跑一趟。” 苏清沅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也……替我谢谢陆营长。”
“哎,不辛苦不辛苦!” 王铁柱连连摆手,咧嘴一笑,“东西送到,那我先回去了,苏医生您早点休息!” 说完,他利落地敬了个礼,转身大步消失在走廊的黑暗中。
苏清沅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深吸了一口气,才缓缓走回书桌旁。她小心翼翼地将那层旧报纸一层层揭开,仿佛在开启一个尘封的宝藏。
里面的东西,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根本不是什么“占地方”的旧资料!而是厚厚一摞崭新、或者说被保护得极其完好的书籍和册子!
最上面是崭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这是传说中的高考“神书”,多少人踏破铁鞋也找不到一套完整的!眼前这套虽然看得出翻阅的痕迹,但书页平整,没有卷角,显然被主人极其珍视。翻开扉页,里面有用蓝色钢笔写下的解题步骤,字迹遒劲有力,逻辑清晰,正是陆承宇的笔迹。
下面,是几本不同科目的《高考复习纲要》,纸张是那种质量较好的道林纸,印刷清晰,内容详实,绝非市面上流传的模糊油印本能比。里面同样有大量的批注和重点勾画。
还有几本薄薄的、显然是手写誊抄的笔记!内容是精心归纳的政治时事要点、历史重大事件脉络图、地理核心知识总结!字迹工整清晰,条理分明,一看就下了大功夫。
最后,还有一本《英语基础入门》和配套的练习册!这在1975年,绝对是稀罕物!扉页上同样写着陆承宇的名字。
苏清沅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些熟悉的字迹,拂过那些被摩挲得光滑的书页边缘,指尖仿佛能感受到他当时伏案苦读时的专注与温度。这份“顺路”带来的礼物,其价值根本无法估量!这不仅仅是一套资料,这分明是一个战士最珍贵的知识铠甲,是他通往更高阶层的阶梯!他却如此轻描淡写地,像是处理闲置物品一样,托人送到了她手上。
一股暖流夹杂着酸涩,在她胸腔里激荡。陆承宇……他总是在她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注视着她,用他特有的、不张扬的方式,为她扫清障碍,铺平道路。从食堂解围,到夜班守护,再到这份雪中送炭的复习资料……他的关心,像深秋的暖阳,不炽烈,却足以驱散最深的寒意。
她将资料紧紧抱在怀里,仿佛抱着最珍贵的宝物。窗外,寒风依旧呼啸,但斗室之内,却仿佛被这无声的关怀点亮,充满了温暖和力量。她重新坐回灯下,小心翼翼地翻开那本《数理化自学丛书》,崭新的油墨味混合着纸张特有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清晰的字迹和详尽的例题,瞬间照亮了她原本有些迷茫的备考之路。那些晦涩的公式,似乎也变得亲切起来。
周末,难得的休息日。苏清沅特意回了家。苏家位于部队后勤家属院的一楼,带一个小小的院子。深秋的阳光难得慷慨,暖融融地洒在院子里,苏母正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盆,里面是搓洗了一半的衣物。苏父则戴着老花镜,坐在院里的石桌旁,专心致志地修理着一个有些年头的半导体收音机。弟弟苏清朗,一个十六岁、个子已经蹿得比苏清沅还高的阳光少年,正拿着一本物理书,皱着眉在院子里踱步,嘴里念念有词地背着公式,不时停下来挠挠头,显然遇到了难题。
“爸,妈,清朗,我回来了。” 苏清沅推开院门,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姐!” 苏清朗第一个丢下书,像只欢快的大狗般冲过来,接过她手里拎着的一网兜苹果,“你可算回来了!快,这道题我琢磨半天了,你给我讲讲!” 自从知道姐姐在备考,苏清朗俨然把她当成了无所不能的学霸。
“一回来就缠着你姐!” 苏母嗔怪地瞪了儿子一眼,脸上却满是笑意,在围裙上擦了擦湿漉漉的手,站起身,“清沅回来了?快进屋坐,外面有风。妈给你冲杯麦乳精。”
苏父也放下手里的螺丝刀,摘下老花镜,慈祥地看着女儿:“工作忙吗?看你好像又瘦了点。”
温馨的家常气息瞬间包裹了苏清沅。她笑着拍拍弟弟的胳膊:“题等会儿讲。爸,妈,我不累。” 她走到苏父身边,看着桌上摊开的半导体零件,“爸,这老古董还能修好啊?”
“嘿,你爸我当年在通信连,修电台可是一把好手!” 苏父颇有些自豪,“这玩意儿,小意思!” 他拿起一个元件看了看,又放下,“倒是你,清沅,最近医院里……还顺心吗?林子墨那小子,还有那个林薇薇,没再找你麻烦吧?” 苏父的语气里带着关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自从女儿果断和林子墨分手后,虽然家里人都支持,但难免担心对方狗急跳墙。
“爸,您放心。” 苏清沅语气平静而坚定,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跳梁小丑罢了,翻不起什么大浪。我现在只想专心工作和复习。” 她说着,从随身的布包里拿出那个崭新的、印着“为人民服务”红字的搪瓷缸子,“喏,爸,妈,看,我评上季度先进了。”
“哎哟!” 苏母惊喜地接过去,翻来覆去地看着,笑得合不拢嘴,“真好看!我就知道我闺女有出息!”
苏父也拿过去仔细看了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好!好!这才是我的女儿!靠自己的真本事吃饭,腰杆子硬气!” 他意有所指,显然也听说了之前那些关于苏清沅“靠关系”的风言风语。
“姐!你真厉害!” 苏清朗也凑过来看,一脸崇拜。
“对了,爸,妈,” 苏清沅看着父母,认真地说,“我打算报名参加明年的高考,目标是军医大学。”
这话一出,院子里安静了一瞬。苏父苏母对视一眼,眼中都闪过惊喜和欣慰的光芒。
“好!太好了!” 苏父率先开口,声音洪亮,“读书是正途!尤其现在恢复了高考,这是国家给年轻人的机会!清沅,爸支持你!咱们家砸锅卖铁也供你读!”
“瞎说什么砸锅卖铁!” 苏母笑着拍了他一下,眼圈却有点红,“清沅有志向,是好事!妈也支持!你只管安心复习,家里的事不用操心!想吃什么跟妈说,妈给你做!” 她看着女儿清亮的眼睛,里面不再是过去那种围着林子墨转时的迷茫和依赖,而是充满了独立自主的锐气和目标明确的坚定。作为母亲,她比任何人都为女儿的这种转变感到高兴和骄傲。催婚?那是什么?女儿有本事有前程,比什么都强!
“姐!你一定能考上!” 苏清朗用力挥舞着拳头,仿佛要去考试的是他自己,“等我明年高中毕业,我也考军校!像陆大哥那样!”
“陆大哥?” 苏父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称呼。
“哦,” 苏清朗挠挠头,指了指苏清沅,“就是陆承宇营长啊。上次他来咱们家附近办事,正好遇见我放学,看我拎着一大摞书,就顺路开车把我捎回来了。路上还跟我聊了聊部队的事,鼓励我好好学习呢。陆大哥人可好了,一点架子都没有!” 少年的话语里充满了对军人的崇拜和对陆承宇的亲近。
苏清沅心中微动。顺路……又是顺路。她几乎能想象出那个场景:陆承宇沉稳地开着吉普车,少年苏清朗兴奋地坐在副驾驶,叽叽喳喳地问着部队的事情,而他,一边专注地看着前方的路,一边用简洁却有力的话语,在一个少年心里悄悄种下了一颗名为“军人荣耀”的种子。他总是这样,润物细无声。
“陆营长……是个好同志。” 苏父点点头,没有多问,但眼神里流露出对陆承宇的认可。苏母则看着女儿若有所思的侧脸,嘴角弯起一个慈祥的弧度。
阳光洒满小院,空气中弥漫着肥皂泡的清香和淡淡的机油味。父母的支持,弟弟的崇拜,还有那个在别人口中总是“顺路”出现的、沉默却可靠的身影……这一切都汇聚成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注入苏清沅的心田。前路或许依然布满荆棘,但此刻,她内心无比踏实。
回到医院宿舍,夜色再次降临。苏清沅将陆承宇送来的那套宝贵的复习资料,整齐地码放在书桌一侧,与自己整理好的医案笔记并列。一边是厚重的医学传承与创新,一边是通往更高平台的阶梯。灯光下,她摊开一张白纸,拿起钢笔,神情无比郑重。
笔尖落下,发出坚定而清晰的沙沙声。她开始制定一份详细到近乎苛刻的复习计划表:
清晨5:30-6:30背诵政治时事要点、历史年代事件、地理名词。
午休12:30-1:00:快速回顾上午背诵内容,做15-20道数理化基础习题。
下班后6:30-10:30:核心复习时间。前1.5小时,系统学习数理化《自学丛书》,吃透例题,完成配套习题。中间1小时,精读《复习纲要》文科部分,梳理知识框架。最后1小时,整理当日医案,同时思考其与复习知识的潜在联系。
周末:全天系统复习,进行模拟测试,重点攻克薄弱环节。抽出半天时间回家陪伴家人,并解答弟弟功课难题。
每月底: 进行系统性知识梳理和模拟考,根据结果调整下月计划。
计划表上,时间被分割得如同精密的齿轮。她知道这很难,这几乎意味着放弃所有的娱乐和休息,意味着在医院的辛苦工作之外,再压榨自己每一分精力。但她眼神中没有丝毫退缩,只有破釜沉舟的决心。
她放下笔,目光再次扫过那摞医案笔记和崭新的复习资料。前世空有医术却明珠蒙尘、任人摆布的悲剧,这一世绝不会重演!她要医术精进,悬壶济世;也要学历加身,掌握主动!她要站在更高的地方,拥有更大的力量,去守护家人,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更要让林子墨、林薇薇之流,永远只能仰望她的背影!
窗外,寒风依旧在呼号,但斗室之内,灯火通明。苏清沅端坐灯下,如同一柄缓缓出鞘的利剑,寒光内敛,却锋芒毕露。提升与备考,是她为自己选择的、通往真正自由与力量的荆棘之路。而她,已做好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