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淞沪逆流:陈峰和他的抗日队伍》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十全仙人”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陈峰,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淞沪逆流:陈峰和他的抗日队伍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金山卫的海风刮了整整半日,把海塘上的硝烟吹得漫天都是,也把士兵们的脸吹得干裂起皮。陈峰趴在海塘中段的重机枪旁,指尖已经被滚烫的枪管烫出了红印 —— 这挺重机枪从清晨响到午后,枪管换了三次冷却水,现在连备用的凉水都快没了,只能用滩涂里的泥水降温,枪管上结着一层白花花的盐霜。
“旅长!左翼的子弹快没了!俺们开始捡鬼子的三八大盖子弹用了!” 一个老兵跑过来,手里攥着几发日军的 6.5mm 子弹,裤腿上还沾着日军的血,“有的弟兄直接用鬼子的枪,就是不太顺手!”
陈峰点点头,目光扫过战场 —— 海塘前的滩涂上,横七竖八躺满了日军和己方士兵的尸体,有的尸体还泡在退潮的海水里,随着浪头晃荡。他们靠着 “火力集中原则”,把仅有的两挺重机枪分别架在海塘中段和右翼,形成交叉火力,步枪手则分成三组轮射,每组射击五分钟就换防,既节省子弹,又能保持持续压制,硬是把日军一个联队挡了半日。
可弹药消耗比预想中快太多。早上还剩三千发子弹,现在重机枪弹只剩不足五百发,步枪弹更是每人平均不到两发,手榴弹只剩三十几颗,有的士兵已经把刺刀绑在木棍上,准备拼近战。
“轰!” 又一发日军迫击炮落在海塘旁,夯土被炸塌一块,一个刚换防下来的士兵没来得及躲,被埋在碎土里,旁边的弟兄赶紧手忙脚乱地挖,等把人拉出来,士兵的腿已经断了,疼得直冒冷汗,却咬着牙说:“旅长,俺还能开枪……”
陈峰心口一紧,刚要让医疗兵过来,突然听到右翼的士兵大喊:“旅长!你看!远处有队伍过来了!是鬼子还是友军?”
他猛地直起身,抓起望远镜往西南方向看 —— 只见远处土路上,一队穿着土布军装的士兵正快步赶来,人数约莫三百多,有的扛着老式土枪,有的手里攥着大刀,绑腿打得紧实,草鞋踩在泥路上 “噗嗤” 作响。不是日军的黄绿色军装,是友军!
“再看看!有没有旗号?” 陈峰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 守了半日,终于等到援军了!
望远镜里,队伍前面飘着一面残破的旗帜,上面隐约能看到 “川军” 两个字。陈峰心里一松,是川军!刘湘麾下的部队,之前听说川军出川抗战,没想到会在这时候赶到金山卫。
没过多久,川军就到了海塘边,为首的是个三十多岁的营长,脸膛黝黑,络腮胡没刮,穿着一件打补丁的灰布军装,腰间别着一把毛瑟枪,嗓门洪亮得像打雷:“俺是川军第 20 军 134 师 3 营营长周少武!奉刘总司令令,来支援金山卫!你们谁是头?”
陈峰快步迎上去,伸手握住他的手 —— 周少武的手粗糙得像砂纸,满是老茧,显然是常年握枪、干农活磨出来的。“我是第 67 师 199 旅旅长陈峰!多谢周营长驰援!我们快撑不住了,弹药只剩一点,伤员也多!”
周少武往海塘后扫了一眼,看到满地伤员和空弹箱,眉头皱得紧紧的:“俺们也没带多少好东西,就三百多弟兄,土枪一百二十支,大刀八十把,子弹每人就五十发,还有几箱手榴弹。但俺们川军不怕死!既然来了,就跟鬼子干到底!”
他回头冲身后的川军士兵喊:“弟兄们!看到没?前面就是鬼子!俺们川军出川,就是来打鬼子的!怕死的现在就走,不怕死的跟俺守海塘!”
“不怕死!跟鬼子干!” 川军士兵齐声大喊,声音震得海塘边的芦苇都晃,有的士兵已经把大刀抽出来,刀光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 他们大多是农民出身,没受过正规训练,装备更是简陋,却透着一股不服输的血性。
陈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指着海塘中段:“周营长,你们的人先守左翼!我们的重机枪在中段和右翼,咱们形成火力网,等鬼子再冲锋,咱们一起打!”
“中!” 周少武干脆答应,转身就安排士兵进入阵地,有的川军士兵看到伤员,主动把自己的水壶递过去,有的帮着搬空弹箱,腾出射击位置。一个川军小兵看到日军的三八大盖,好奇地拿起来掂量,老兵赶紧拍了他一下:“别乱动!这是鬼子的枪,小心走火!”
陈峰看着忙碌的川军,又看了看身边疲惫却重新振作的弟兄,心里终于有了底气 —— 虽然川军装备简陋,却带来了三百多能战斗的人手,更带来了坚守下去的希望。他从怀里掏出最后半包烟,递给周少武一支:“周营长,先抽口烟,喘口气,鬼子估计很快又要冲锋了。”
周少武接过烟,用火柴点燃,猛吸一口:“俺们川军不怕苦!只要能打鬼子,别说没好枪,就是拿锄头,俺们也上!”
海风还在刮,远处洋面上日军的运输舰还在徘徊,可海塘上的气氛却不一样了 —— 有了川军的支援,有了新的力量,这场悬殊的阻击战,他们未必撑不到最后。陈峰攥紧手里的步枪,心里清楚:接下来的战斗,会更惨烈,但他们有了并肩作战的盟友,就有了守住金山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