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宫斗宅斗小说,锦绣药缘:病弱夫君养成记,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小仙女的猫”创作,以温宁沈聿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如果你喜欢宫斗宅斗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来一读为快吧!
锦绣药缘:病弱夫君养成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姑娘,天凉了,进屋吧。”
桂嬷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不知何时,她已拿了一件半旧的夹袄,轻轻地披在了温宁的肩上。夹袄上,带着一股干净的皂角香气。
温宁转过身,仰头看着这位神情依旧严肃的妇人,轻声道了句:“谢谢桂嬷嬷。”
桂嬷嬷的眼神闪了闪,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有礼。她领着温宁,穿过庭院,来到西厢一间干净的屋子前。
“老太太吩咐了,这间屋子以后就是姑娘的住处。”她推开门,点亮了屋里的油灯,“里面都收拾干净了,被褥也都是新的。姑娘先歇着,晚些时候我再送热水过来。”
屋子不大,却比温宁在温家住的房间要好上太多。一张结实的木床,一张小小的书桌,还有一个小小的衣柜。虽然陈设简单,但窗明几净,一尘不染。
最重要的是,这间屋子,就在沈聿卧房的隔壁。
这个安排,无声地彰显了她在这个家里的新身份——沈聿的未婚妻,未来的少夫人。
“有劳嬷嬷了。”温宁再次道谢。
桂嬷嬷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没再说什么,转身退了出去。
温宁独自一人站在屋子中央,环顾着这个即将属于她的新“家”。这里没有祖母的咳嗽声,没有二叔的打骂声,安静得有些不真实。
她走到床边坐下,小小的手抚上那崭新的、带着阳光味道的棉被。心中,却是一片空落落的。
不知过了多久,门外传来了沈老太太的声音。
“宁儿,睡下了吗?”
“还没,老太太。”温宁赶紧起身。
沈老太太推门进来,她已经换下了一身外出的衣裳,穿着家常的棉布褙子,神情比白日里柔和了许多。
“来,陪祖母去看看聿儿。”她自然地牵起温宁的手,那掌心温暖而干燥。
温宁顺从地跟着她,再次走进了那间昏暗的屋子。
屋里的安息香已经被撤掉了,空气中只剩下浓郁的药味。沈聿依旧静静地躺着,只是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在看到温宁时,似乎多了一丝探究。
“聿儿,从今天起,宁儿就住在你隔壁了。”沈老太太坐在床边,声音温柔,“她是你的小媳妇,也是你的小福星。以后,你们要好好相处。”
沈聿没有说话,只是长长的睫毛,轻轻地颤动了一下。
沈老太太爱怜地摸了摸他的额头,随即转头看向温宁,目光里带着一丝试探与期冀:“宁儿,你白日里说的话,祖母都记在心上。你……可否再仔细为聿儿瞧瞧?”
这是一个考验。
温宁知道,她白日里那番关于“求生意志”和“安息香”的言论,已经为她赢得了初步的信任。但要真正地在这个家立足,要拿到为沈聿治病的“主导权”,她必须拿出更令人信服的东西。
“老太太,望、闻、问、切,是为医者四法。”温宁走上前,平静地开口,“白日里,我已用了‘望’与‘闻’。若想再进一步,还需‘问’与‘切’。”
“好!”沈老太太眼中精光一闪,“你想问什么,想做什么,只管说,只管做!”
“我想为小少爷切脉。”温宁说道。
此言一出,连一旁的桂嬷嬷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一个五岁的女娃,竟要像模像样地为人诊脉?
沈老太太却毫不犹豫地将沈聿那只瘦弱得只剩皮包骨的手腕,从锦被下拿了出来,轻轻地放在了一个软枕上。
“宁儿,你来。”
温宁走上前,她没有立刻伸手,而是先将自己的小手在衣角上仔细地擦了擦,确认掌心温暖干燥,才将三根稚嫩的手指,轻轻地搭在了沈聿的手腕上。
她的手指虽小,但落下的位置,却是分毫不差,正是寸、关、尺三部。她的神情专注,闭上眼睛,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指尖下那微弱的脉搏跳动。
这一刻的她,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沉静与专业的气场,让屋里的三个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沈聿仔细打量着这个名义上的“小媳妇”。看着她那张紧绷的小脸,看着她那长长的、在灯光下投下淡淡阴影的睫毛,那双洞察世事的黑眸里,第一次,染上了一丝真正的好奇。
许久,温宁才缓缓地松开手。
“如何?”沈老太太迫不及待地问。
温宁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敢问老太太,之前的大夫,是否都说小少爷是胎里带来的奇毒,需用大补之药续命?”
“正是!”沈老太太连连点头,“京城来的太医也是这么说的。说聿儿的命,全靠着百年的人参和上好的黄芪吊着。”
“那便是了。”温宁点了点头,小小的眉头因为认真思索而紧紧蹙着。她似乎在努力组织着脑海里那些复杂的词句,过了好一会儿,才用一种极为认真的、孩子气的比喻说道:“小少爷的身体,现在就像一根快要烧完了的干柴。祖父的医书上画过,用人参这些大补的药,就像是往这根干柴上又添了一把火。火烧得旺,看起来亮,可柴……也烧得更快了。长此以往,药的火气会把身体里最后一点点水都烧干,最后……”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一个合适的词,最终小声而清晰地吐出两个字:“……会死。”
这番话,比白日里说的“安息香”还要惊世骇俗!
它几乎全盘否定了沈家这几年来,耗费了无数金钱和心力,为沈聿制定的治疗方案!
“胡说!”桂嬷嬷终于忍不住,低声斥道,“这可是宫里太医定下的方子,怎么可能有错!”
沈老太太没有说话,她只是死死地盯着温宁,等待着她的下文。
而床上的沈聿,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第一次,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因为,温宁说中了他最真实的感受!
他每日喝下那些苦涩的汤药,确实能感觉到一丝力气,但随之而来的,便是五脏六腑如同被烈火炙烤般的燥热与憋闷。他不说,是因为他知道,这是他活下去的唯一方式。可那种痛苦,只有他自己清楚。
“那……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沈老太太的声音,已经带上了无法控制的颤抖。
“釜底抽薪,不如扬汤止沸。”温宁说出了八个字。
她迎上沈聿那双探究的眼睛,继续解释道:“小少爷的身体,现在就像一锅煮沸了的浑水。当务之急,不是继续往里添柴火,而是要先将这锅水静下来,把里面的杂质沉淀下去。所以,要先停掉所有大补的汤药。”
“停药?”桂嬷嬷失声惊呼,“那怎么行!小少爷的命就是靠药吊着的!”
“不止要停药。”温宁的语气,不容置喙,“还要改方。以清、疏为主。先清理郁结在体内的药毒和燥热之气,疏通被堵塞的经络。这个过程,小少爷的身体或许会比现在更虚弱,但这是刮骨疗毒,必经的一步。待他体内清明,再以温和的药膳,徐徐图之,慢慢培植他的元气。这才是固本培元,真正的生机所在。”
“一派胡言!”桂嬷嬷急了,“老太太,您别信她!她一个小孩子家家,懂什么!万一停了药,小少爷有个三长两短……”
“桂香!”沈老太太猛地喝止了她。
她没有看桂嬷嬷,一双眼睛,只是牢牢地锁定在床上的孙儿身上。
就在这时,那个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男孩,忽然动了动他干裂的嘴唇,用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声音,问道:
“如何清热,而不灭其生机之火?”
这个问题,尖锐而又专业,直指温宁方案中最核心的矛盾点。
温宁的心中,对这个七岁的男孩,生出了第一丝真正的赞赏。
她看着他,认真地回答:“一锅滚油,不能泼冷水,否则只会炸得更厉害。但可以顺着锅边,缓缓倒入凉油。以油降油,以性调性。我会用药性平和的石斛、麦冬等滋阴之物,配以少量疏肝理气的陈皮、佛手,熬制成膏。既能清热降燥,又不伤他根本的阳气。”
沈聿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深深地看了她一眼。那一眼,仿佛跨越了年龄的鸿沟,是两个同样聪慧的灵魂,在进行无声的交流。
许久,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
这个动作,就是他的回答。
他,同意了。
沈老太太那颗悬了一晚上的心,终于落了地。她深深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这满屋的药味都吸进肺里,再吐出所有的绝望。
她站起身,走到温宁面前,郑重地从怀里掏出一串小小的、泛着黄铜光泽的钥匙,放在了温宁的手心。
“宁儿,这是库房里,存放药材的那个柜子的钥匙。”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托付生死的郑重,“从明日起,聿儿的药膳,就全权交由你来负责。需要什么,只管去取。”
这串钥匙,很轻。
可温宁握在手里,却觉得,重逾千斤。
这是沈家,压上的全部希望。也是她,在这个新家里,立足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