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著名作家“托吉安群岛的敖明”编写的《玉簪沉:京中局外人》,小说主人公是沈令薇,喜欢看宫斗宅斗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玉簪沉:京中局外人小说最新章节第10章,已经写了84958字。主要讲述了:第二章 赏荷宴镇国公府的马车停在永安侯府门前时,沈令微正低头看着手中的书卷。车帘被掀开,谢府的管家恭敬地候在一旁:“沈大小姐,二小姐,我们老夫人已在里面等候多时了。”沈令微合上书,率先下了马车。月白色…
《玉簪沉:京中局外人》精彩章节试读
第二章 赏荷宴
镇国公府的马车停在永安侯府门前时,沈令微正低头看着手中的书卷。
车帘被掀开,谢府的管家恭敬地候在一旁:“沈大小姐,二小姐,我们老夫人已在里面等候多时了。”
沈令微合上书,率先下了马车。月白色的衣裙在一众华服丽影中显得格外素净,却因她身姿挺拔,步履从容,反倒生出一种别样的气度。
身后的沈令瑶穿着一身水绿色的襦裙,忍不住拉了拉她的衣袖,小声道:“姐姐,你今天怎么穿得这么素?待会儿见了谢二公子……”
“见他又如何?”沈令微淡淡反问,“难道穿得华丽,他便能多看我一眼?”
沈令瑶被噎了一下,嗫嚅道:“可……可总归要体面些。”
沈令微没再说话,只是抬步往里走。
穿过抄手游廊,便到了赏荷的水榭。榭内早已坐满了人,衣香鬓影,笑语盈盈。主位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气度雍容的老夫人,想必就是谢老夫人。
而她身边,站着一对璧人。
男子一身月白锦袍,面如冠玉,正是谢景行。他正低头对身边的女子说着什么,眉眼温柔,是沈令微从未在书中“沈令微”的记忆里见过的缱绻。
那女子穿着一身浅粉色衣裙,身形纤细,眉眼低垂,正是苏清沅。她微微仰着头,听着谢景行说话,脸颊微红,露出羞涩又感激的神情,恰好落入周围几位夫人小姐的眼中,引来一片善意的目光。
好一出郎情妾意的戏码。
沈令微心中毫无波澜,甚至觉得有些乏味。
她敛衽行礼,声音平稳:“令微,见过谢老夫人。”
沈令瑶也连忙跟着行礼。
谢老夫人的目光落在沈令微身上,见她穿着素净,神色平静,倒有些意外。她印象里的镇国公府大小姐,向来是张扬明艳,眼高于顶的。
“起来吧。”谢老夫人语气温和,指了指身边的空位,“坐吧,刚派人去采了新藕,正适合夏天吃。”
“多谢老夫人。”沈令微依言坐下,姿态端正,既不显得谄媚,也不显得疏离。
她坐下后,便自然地拿起桌上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目光落在远处的荷塘里,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
这副模样,落在谢景行眼里,却让他微微蹙眉。
他原以为,沈令微今日来,定会像往常一样,想方设法引起他的注意,或是针对清沅。可如今看来,她竟像是完全变了个人。
素净的衣裙,平静的神色,连看都未曾看他一眼。
是欲擒故纵吗?
谢景行心中掠过一丝疑虑,目光不由地又朝沈令微看去。
恰好此时,苏清沅端着一碗莲子羹,小心翼翼地走到谢老夫人面前:“老夫人,这是清沅亲手做的,您尝尝?”
谢老夫人笑着接过:“好孩子,有心了。”
苏清沅腼腆地笑了笑,转身时,脚下似乎踉跄了一下,直直地朝着沈令微的方向倒了过来。
周围的人发出一声低呼。
沈令瑶吓得捂住了嘴。
谢景行心头一紧,下意识地就要上前。
按照书中的剧情,此时“沈令微”会厌恶地侧身躲开,让苏清沅摔在地上,从而坐实她刻薄善妒的名声。
然而,就在苏清沅即将摔倒的瞬间,沈令微却伸出手,看似随意地扶了她一把。
她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道,稳稳地将苏清沅扶住。
“苏表妹,走路当心些。”沈令微的声音清淡,听不出任何情绪。
苏清沅显然没料到会是这个结果,脸上的惊慌失措僵了一瞬,随即又换上那副柔弱可怜的表情:“多谢……多谢令微姐姐,是我自己不小心。”
沈令微没再接话,收回手,拿起帕子擦了擦指尖,仿佛刚才只是扶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东西。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惊讶。
谢景行也停下了脚步,看着沈令微,眼神里的疑虑更深了。
谢老夫人也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沈令微,这个一向对苏清沅不假辞色的镇国公府大小姐,今日竟会主动扶她?
苏清沅站在原地,手指微微攥紧了衣袖。她精心设计的一跤,不仅没能让沈令微出丑,反而显得她有些小家子气。
她不甘心,眼珠一转,又道:“姐姐,刚才真是多亏了你,不然我这碗莲子羹怕是要洒在姐姐身上了,那月白色的裙子弄脏了可就不好了。”
这话看似感激,实则是在提醒众人,沈令微穿得如此素净,怕是买不起好衣裳,或是故意在谢老夫人面前装低调。
沈令微抬眸看了她一眼,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无妨,衣裳脏了可以再换,若是伤了人,可就麻烦了。苏表妹身子弱,还是仔细些好。”
她的话不软不硬,既点明了苏清沅身体不好需要小心,又不动声色地将话题带了过去,完全没接苏清沅话里的茬。
苏清沅被噎得说不出话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谢景行看着沈令微,她始终神色平静,仿佛刚才那场小小的风波从未发生过。她的目光落在荷塘上,专注而淡然,仿佛这满座的宾客,这精心设计的算计,都入不了她的眼。
这一刻,谢景行忽然觉得,自己好像从未真正认识过沈令微。
这个总是追在他身后,张扬又任性的女子,什么时候变得如此……沉静通透了?
“令微姐姐似乎对这荷塘很感兴趣?”谢景行忍不住开口问道。
沈令微闻声转过头,看向他,眼神平静无波,就像在看一个普通的熟人:“还好,只是觉得这荷花开得不错。”
她的语气平淡,没有丝毫往日的羞涩或欢喜,仿佛他只是随口问了一句天气。
谢景行的心莫名地沉了一下。
他习惯了沈令微的热烈追逐,习惯了她眼中毫不掩饰的爱慕,如今她这般云淡风轻的样子,竟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不适。
“这荷花开得再好,也不如……”谢景行正想说些什么,却被沈令微打断了。
“谢二公子,”沈令微看着他,语气依旧平静,“听闻令尊近日在朝堂上提出了改革漕运的议案?不知进展如何?”
谢景行一愣,没想到她会突然说起这个。漕运改革是近日朝堂上的大事,颇为棘手,他父亲为此烦忧了许久,连他都只是略知一二。
沈令微一个深闺女子,怎么会关心这个?
“此事……还在商议中。”谢景行有些不确定地回答。
“哦?”沈令微微微挑眉,“漕运关乎国计民生,确实不易。不过依我浅见,漕运积弊已久,若只是小修小补,怕是难以根除。不如从河道治理入手,同时整顿漕兵,双管齐下,或许能有成效。”
她的话条理清晰,直指要害,竟颇有几分见地。
谢景行惊讶地看着她,一时说不出话来。
不仅是他,在场的几位知晓此事的夫人公子,也都露出了意外的神色。谁也没想到,镇国公府这位以骄纵闻名的大小姐,竟能对朝堂之事有如此独到的见解。
沈令微说完,便不再多言,重新将目光投向荷塘,仿佛刚才只是随口说了句闲话。
她心里清楚,谢景行父子正为漕运之事头疼,她这番话,既能转移话题,又能让谢老夫人对她改观,何乐而不为?
至于谢景行的惊讶和探究,她根本不在乎。
她要的,从来不是他的另眼相看,而是为自己,为沈家,铺路。
谢老夫人看着沈令微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她原以为这是个徒有其表的娇小姐,没想到竟有如此见识和气度,比起自家那个只知风花雪月的儿子,怕是还要胜上几分。
“令微这孩子,倒是有见识。”谢老夫人笑着赞道,“看来镇国公把你教得很好。”
沈令微起身行礼:“老夫人谬赞了,只是随口胡言罢了。”
一场赏荷宴,就在这样出人意料的氛围中继续着。
沈令微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从容淡定的姿态,既没有针对苏清沅,也没有纠缠谢景行,偶尔与人交谈,言语得体,见解独到,让不少人对她刮目相看。
苏清沅几次想找机会陷害她,都被她不动声色地化解了,反而显得自己小家子气,惹得谢老夫人也渐渐对她失去了耐心。
谢景行则一直若有所思地看着沈令微,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这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女子,好像一夜之间,就变得让他完全看不透了。
宴罢,沈令微起身告辞,依旧是那副平静淡然的样子。
“令微姐姐,”苏清沅忽然开口叫住她,“今日多谢你,改日我定当登门道谢。”
沈令微回头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不必了,举手之劳而已。倒是苏表妹,还是在府里好生休养吧,免得再生事端。”
话里的警告意味不言而喻。
苏清沅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沈令微没再理会她,转身带着沈令瑶离开了。
马车驶离永安侯府,沈令瑶终于忍不住问道:“姐姐,你今天……怎么好像变了个人?”
沈令微靠在车壁上,闭着眼睛,轻声道:“人总是要变的。”
变,才能活下去。
她想起书中沈家的结局,想起谢景行的绝情,眼底闪过一丝冷意。
这场赏荷宴,只是一个开始。
她要走的路,还很长。
小说《玉簪沉:京中局外人》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