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尘上赵衡阿依莎小说在线章节目录阅读最新章节

喜欢小说推荐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倾鋆”的这本《尘上》?本书以赵衡阿依莎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5章,精彩内容不容错过!主要讲述了:灰色雾气漫过脖颈时,赵衡反而握紧了青剑。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本能。就像幼时在文渊阁抄书,哪怕烛火燃尽,手指也会固执地悬在纸面,仿佛那些未写完的字能从指尖凭空生出。此刻剑身上的”浩然”二字正在褪色,金…

尘上赵衡阿依莎小说在线章节目录阅读最新章节

《尘上》精彩章节试读

灰色雾气漫过脖颈时,赵衡反而握紧了青剑。

并非刻意为之,而是一种本能。就像幼时在文渊阁抄书,哪怕烛火燃尽,手指也会固执地悬在纸面,仿佛那些未写完的字能从指尖凭空生出。此刻剑身上的”浩然”二字正在褪色,金红色的凤凰纹路率先消散,露出下面被云蚕啃噬出的细密齿痕,像一块被虫蛀的旧木牌。

“忘川雾…是让万物归虚的。”赵衡的声音在雾中打着旋,连他自己都听不清。识海里的文胆虚影正在淡化,那些曾烂熟于心的典籍字句开始模糊,《论语》的”仁”字缺了最后一横,《道德经》的”道”字少了上面的一点,最让他心慌的是,连至圣先师的画像都开始褪色,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试着运转浩然正气,却发现灵气在体内的流转变得滞涩。就像堵塞的河道,每一次冲击都只能激起细小的涟漪。那些构成文道根基的”礼义廉耻”四字真意,此刻像被水泡过的纸团,软塌塌地贴在识海边缘,连形状都维持不住。

“原来被遗忘是这种感觉。”赵衡苦笑一声,低头看向自己的手。指尖正在变得透明,能隐约看到雾气从指缝间穿流而过。他想抓住些什么,却只捞到一把冰冷的虚无——就像当年在文渊阁,眼睁睁看着最珍爱的那卷《春秋》被虫蛀,却无能为力。

忽然,掌心传来一阵微弱的温热。

是那枚文渊阁的玉佩,之前被云蚕啃噬得只剩半片,此刻竟在雾中发出淡淡的青光。玉佩上刻着的”文”字,原本已被啃噬得只剩轮廓,此刻却有一滴金色的液体顺着赵衡的指尖滑落,滴在”文”字的缺口处。

那是他方才喷在剑上的精血,此刻竟从青剑的裂缝中渗了出来,顺着掌心流向玉佩。

“文以载道,血以养魂。”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识海深处响起,不是云蚕那金属摩擦般的沙哑,而是带着油墨香的温润,像文渊阁的老典籍官在耳旁训诫,”字会烂,纸会朽,但写在骨子里的东西,雾吹不散。”

赵衡猛地抬头,灰色雾气中竟浮现出无数光点。这些光点细如萤火,起初零散分布,渐渐汇聚成线,最终组成了一行行熟悉的字迹——是他幼年在文渊阁背诵的《论语》章句。这些字迹并非实体,而是由纯粹的灵力与记忆碎片构成,笔画间还能看到小小的墨团,那是他当年练字时不小心蹭上去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句浮现时,赵衡的识海剧烈震动。文胆虚影虽然依旧模糊,却不再淡化,边缘处甚至生出了一丝青色的嫩芽。那些被忘川雾吞噬的浩然正气,正顺着这些字迹重新凝聚,像迷路的旅人找到了归途。

他下意识地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学”字的最后一笔。那笔竖弯钩突然活了过来,化作一条青色的小蛇,顺着他的手臂钻进识海。小蛇游走之处,那些软塌塌的”礼义廉耻”四字真意开始舒展,虽然依旧残破,却不再溃散。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二句浮现时,雾气中传来细微的响动。赵衡转头望去,只见一缕金红色的火焰正从雾中挣扎着钻出来,火焰里裹着半片沙凰甲残片——是阿依莎的气息。这缕火焰接触到《论语》的字迹时,突然爆发出一阵温暖的光,那些被云蚕模仿的凤凰真火频率,在典籍字句的映照下,竟开始恢复原本的韵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三句浮现时,冰蓝色的光点从雾中飘落。这些光点落地即凝,化作细小的冰晶,冰晶里封存着模糊的画面:北冥的冰原、冰璃的长发、还有那道挡在他身前的冰墙。冰晶接触到《论语》的字迹时,发出清脆的响声,那些被云蚕同化的寒冰真气,正在冰晶中重新凝聚,带着熟悉的凛冽。

赵衡突然明白过来。

忘川雾能吞噬记忆,却吞噬不了”关联”。他与阿依莎的并肩作战,与冰璃的生死与共,与墨尘的相互扶持,这些交织在记忆里的羁绊,就像典籍中互相引用的注释,单独抽出一句或许会被遗忘,但串联在一起,便成了无法磨灭的整体。

“原来第八层的考验,不是记住自己,是记住彼此。”赵衡握紧了手中的半块玉佩,精血还在不断渗出,滴在”文”字的缺口处。随着最后一滴精血落下,”文”字突然爆发出强烈的青光,那些《论语》章句像被风吹动的书页,开始飞速翻动,最终停留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上。

这句话的笔画突然变得粗壮,青色的灵力顺着笔画流淌,竟在灰色雾气中搭建出一座狭窄的石桥。石桥的栏杆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仔细看去,竟是赵衡从小到大读过的所有典籍名称,从《三字经》到《春秋》,从《孙子兵法》到《文道要诀》,连他十岁时偷偷写下的打油诗都刻在角落,字迹稚嫩却倔强。

“文道的桥,不是用石头搭的,是用字搭的。”老典籍官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笑意,”你读过的每一个字,都是桥板;记住的每一件事,都是栏杆。”

赵衡踏上石桥的瞬间,灰色雾气突然变得狂暴。无数云蚕从雾中钻出,它们的口器上沾着金色的粉末——界心石的碎屑,显然是想在他通过石桥前将其吞噬。但石桥上的典籍名称突然亮起,《孙子兵法》的书页虚影展开,化作无数锋利的剑影,将靠近的云蚕斩成碎片;《文道要诀》的字句飞出,组成一道青色的屏障,挡住了忘川雾的侵蚀。

他沿着石桥向前走,每走一步,就有新的字迹从雾气中浮现,加入石桥的构建。走到中段时,石桥突然剧烈晃动,栏杆上的一些小字开始褪色——那是他已经遗忘的内容,比如三岁时母亲教他的第一首诗,比如七岁时与邻家玩伴的约定,这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此刻竟成了石桥最脆弱的部分。

“忘川雾不仅会吞噬现在的记忆,还会挖走过去的根。”赵衡咬着牙,将青剑插在石桥上。剑身上仅存的”浩”字爆发出光芒,那些褪色的小字周围,突然生出了新的笔画,将缺口填补完整。这些新笔画不再是纯粹的青色,而是夹杂着金红、冰蓝、灰白三种颜色——分别是阿依莎的凤凰火、冰璃的寒冰、墨尘的重力源晶气息。

“原来…你们也在。”赵衡的眼眶有些发热。他终于明白,云蚕吞噬的只是表象的记忆,那些与同伴并肩作战时刻进骨子里的羁绊,早已化作文道根基的一部分,就像不同的墨色在宣纸上交融,最终成就一幅完整的画。

石桥尽头,灰色雾气变得稀薄,隐约能看到一扇残破的石门。石门上刻着三个模糊的大字,像是被人用手指硬生生抠出来的,笔画深而有力,透着一股不屈的意志。赵衡走近后才发现,这三个字竟是”云烬关”——第八层的名字。

“云烬无生,文心不灭。”石门缓缓打开,里面没有想象中的第九层入口,只有一面巨大的铜镜。铜镜表面布满了裂纹,却清晰地映照出三界的景象:灵界通天塔顶端的界心石确实有一道裂缝,无数灰色雾气从裂缝中涌出;凡界大靖王朝的文渊阁,镇文碑正在发光,似乎在抵挡着什么;九域中的因果域,一对兄妹正隔着雾气遥遥相望,兄掌”因”,妹掌”果”,他们的因果线缠绕在一起,通向灵界的方向。

铜镜中突然闪过一个画面:云茧裂缝里,那只由无数云蚕组成的巨手,正在用身体堵住界心石的缺口,巨手的掌心,刻着一行极小的字——”守护者,永不遗忘”。

“原来…它们不是邪魔。”赵衡喃喃自语,心中五味杂陈。灵界七大宗门为了维护统治,竟将守护界心石的云蚕污蔑为邪魔,用灭忆咒抹去它们的存在,就像某些王朝会篡改史书,抹去不光彩的过往。

铜镜突然剧烈震动,表面的裂纹越来越多。赵衡知道,自己还没完全通过第八层,云烬关的考验远未结束。铜镜中浮现出一行血字:”要通过此关,需留下最珍贵的记忆作为代价。”

他没有丝毫犹豫,伸出手,按在铜镜上。识海中,关于文渊阁的记忆开始飞速流失,从镇文碑的模样到文渊阁的藏书布局,从老典籍官的面容到自己抄书时的场景…这些他曾视若珍宝的文道记忆,正在被铜镜吸收。

铜镜吸收的同时,表面的裂纹开始愈合,映照出的三界景象也变得更加清晰。赵衡看到了冰璃正在北冥冰原上与冰魔神残部战斗,她的长发结满了冰霜,却依旧挥舞着冰剑;看到了阿依莎在焚沙之海深处,与沙母对话,沙母的人形轮廓竟与云茧上的符文隐隐呼应;看到了墨尘在重力域的第九层,身体虽然透明,却依旧在尝试操控重力源晶,眉心的透明晶体里,藏着胖师父的虚影。

“原来你们都在各自的考验里挣扎。”赵衡笑了笑,任由最后一点关于文渊阁的记忆被铜镜吸收。他虽然忘记了典籍的具体内容,却记住了文道的真谛——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以文载道,以心记人。

铜镜完全愈合的瞬间,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将赵衡笼罩其中。灰色雾气彻底消散,云烬关的全貌展现在眼前:这里不是第八层的终点,而是一座连接着其他区域的中转站,周围散落着三道不同颜色的光门,分别是金红色、冰蓝色、灰白色,显然对应着阿依莎、冰璃和墨尘的考验路径。

赵衡走向那扇金红色的光门,青剑上的”浩然”二字虽然依旧残缺,却比之前多了一丝温润的光泽。他知道自己还没通关第八层,真正的考验或许在光门之后,或许在与同伴重逢的瞬间,但他不再畏惧。

因为他终于明白,有些关卡,从来就不是为了单独通过而存在的。就像石桥需要无数个字共同搭建,通关的路,也需要无数颗心一起铺就。

光门后的景象逐渐清晰,隐约能听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还有沙粒流动的细微声响。赵衡深吸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青剑在手中微微颤动,仿佛在回应着远方的呼唤。

第八层,仍在继续。

但这一次,赵衡不再是孤身一人。

小说《尘上》试读结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