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杨巧映快回到家的时候被放学回家杨七菊和杨八海赶上了。

杨八海明显看着憔悴了,他对象蓝悦悦自那之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学校,他只能死心,认真读书,其实中升高的难度并没有太高,只要有认真的基本都没问题,但之前杨八海的心思根本不在学习上,他小学的成绩也不好,荒废了两年,现在重新捡起来别提有多痛苦了,但再痛苦他也得坚持,所以他最近瘦了不少。

看到妈在前头,他们都加快了速度:“妈,等等我们。”

杨八海殷勤的接过了她身上的背篓:“妈,这东西我来背。”

杨七菊暗骂了一句狗腿,然后不甘示弱的接过了她手里的篮子:“妈,这个给我。”说着她看了一眼篮子,看到了蛤蜊油,有些惊喜:“妈,这个蛤蜊油是给我的吗?”

她都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容了,但很快她的笑容就僵住了。

杨巧映摇头了:“这是给大丫的,她要做裁缝,手不能粗糙。”

道理她懂,但她不甘心,抿着嘴巴,伸出自己的手在妈妈面前晃了一圈,“妈,你看看我的手,我的手也有点粗糙。”

她是小女儿,没干过什么脏活累活,当然,不是说不干活,只是干的是比较轻松的活,等她放假,照样要下地。

杨巧映伸出自己的手跟她比较,看一次心碎一次,但勉强也能平常心了:“你觉得我们两个谁更需要?”

她本来是想买两份蛤蜊油的,但只剩下一份了,所以只能下次。

年纪大了,该保养的依旧要保养。

杨七菊张了张嘴,不敢置信:“这能一样吗?”妈年纪都多大了,要是手还跟未出嫁的姑娘一样才奇怪吧?

杨巧映:“哦。”

杨七菊闭嘴了,妈不舍得就不舍得嘛。

旁边杨八海幸灾乐祸的嘎嘎笑了,重复:“哦。”

“哦。”

“哦。”

杨七菊忍无可忍,一拳头就挥了过去,杨八海往后一跳,“嘿,没打着!”

两个人你追我跑的,杨巧映看着,笑了。

她平时对杨八海的态度跟对杨七菊一般无二,看的出来,杨八海很不甘心,努力想要重得原来的偏爱,但杨巧映就像一个顽石,任水流如何冲刷都巍然不动,她必须得让他知道他之前做法错了。

做人不能太自私。

他的自私源自自己被偏爱,那他的偏爱被他做的错事弄丢了呢。

不然放任不管,熊孩子真要上天了。

*

晚上吃了饭杨巧映就拿出了布料和蛤蜊油,“这个油是给大丫的,你要好好爱护自己的手,太粗糙了布料摸一下就起丝了。”

三毛六的蛤蜊油!

李银环瞪大了眼睛,她也想要!

但……家里这么多人都没有,她想拥有的难度很大。

大丫也是第一次拥有,拿在手里攥的紧紧的。

接着她拿出了分好的布料,家里人看到这么多都倒抽一口凉气,感觉天上掉馅饼了,一次性买到了这么多不要票的瑕疵布,这运气也太好了!

杨巧映顶着他们灼热的视线使用了春秋笔法,“老二给了我点布票,我就想着去看看,结果运气好,遇到了不要票的瑕疵布,我给买回来了。”

一共分隔了四份,三份差不多大的,能给成人做一身,要是身量小些的,能凑三件出来,另一份小一半。

“这是老二的孝敬,我也有很久没做衣服了,这块布秀你帮我做一身衣服。”

那剩下的三块布呢?

杨巧映拿起了剩下两块差不多大的,分别给了陈红秀和周水冬:“你们是杨家的好儿媳,嫁进来这么多年,又下地,又操持家务,养大孩子,你们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这布料给你们,你们收下。”

这两个儿媳口角矛盾肯定是有的,小心思也不可避免,但这么多年付出也是真的,家里有什么好的到了她们手里,她们大都不舍得自己用,要么给男人要么给孩子。

她们身上穿的衣服是当初结婚时的衣服,这么多年补丁打补丁,家里除了小孩,就她们身上的衣服最破旧,所以这次先给她们:“你们不要不舍得给自己做衣服,我跟那人打好关系了,说好了,下次还有帮我留着,到时候其他人也会有的。”

陈红秀的声音不注意听压根听不清楚,她手里紧紧抓着妈塞到她手里的布料,感觉脚下轻飘飘的不在实地上,这是妈给她的?!

妈说她是好儿媳,说她辛苦了,妈怎么好端端说这种让人眼窝子浅的话呢?

她眼眶都红了,声音抖了又抖:“妈~”

周水冬也愣愣的看着自己手上的布料,她嫁进来这么多年,第一次听到婆婆说她是好儿媳,还说她辛苦了,这布料还说给她,让她自己做衣服?!

这么大一块布料呢!

这能做一套衣服,这么珍贵,她怎么能?这不是做梦吧?

但手里布料是真实的,所以这不是梦?!她这婆婆有的时候是霸道了些,有的时候还怪好的……

家里其他人羡慕的看着她们,但大家都没意见,目光集中在剩下的那块小点的布料上——这个要给谁?

杨巧映把这块布拿了起来:“这块布料我决定给你们三姑姑,她家老大定亲了,年底就成婚,之前还说让我们帮她凑一下布票,这块就给他吧,结婚了做一件新衣服,我还想跟她要一些牡蛎干虾干什么的,馋那口了。”记忆里,这个三女儿还是挺不错的,婆家还在海边,她馋海鲜了。

其他人期待的目光顿时转为失落,他们也想要,但他们目前确实不急需,就没有人吭声。

周水冬本来该有意见的,但现在这蓝的让她心坎里喜欢的布料拿在手上,婆婆说什么她都没意见。

她还在想着这块布怎么安排。

这布料的颜色男女都行,真给自己做衣服?

舍不得,她还有衣服穿呢,哪里破了再打个补丁就是了,这么好的布料别浪费了,做一身衣服给六福穿?

但六福还小,现在做了衣服,大了就穿不下了,到时候也浪费。

给男人做一件?

她看了一下他身上穿的,补丁也挺多的,给他做一件上衣吧。

她一说,杨四河表示反对,他也想穿新衣服,但他又不是没结婚的时候了,穿坏点穿差点也没什么差别,他想给二丫三丫做一件衣服,“她们就要去公社读初中了,她们肯定能考过,两姐妹都没一件好衣裳,去到公社那些同学看她们穿这么差,会看不起她们。”

不管去到哪里都是先敬罗衫后敬人,他们家条件摆在这里,给不了他们穿太好的,也不想让她们变成穿的最差的那一波。

“大丫不是去学裁缝了吧,这布就交给她来做。”她不行,不还有她师傅吗?杨四河算盘打的很响。

给两个丫头?周水冬纠结了,“你让我再想想。”

陈红秀倒是不纠结,她要给女儿做一件衣服,剩下的布料就先放着,孙子孙女会接连出生,还有两个在读书未成婚的儿女,要用布的时候太多了,感动归感动,她压根就没想过给自己做衣服。

杨七菊、杨八海:“……”

妈分这些布料的时候看都没看他们,压根没考虑过给他们做衣服。

杨七菊想到自己考上初中时做了一件衣服,高中还能继续穿就咽下了那点贪念。

杨八海觉得自己真的失宠了,他不再是妈最疼爱的小儿子了,她这阵子对几个小的比对他还好,时不时给他们塞一把红薯干之类的零嘴,难道妈不疼他了?不不不,肯定是妈还没消气!要是他没考上高中的话……他打了个寒颤,不行,一定要考上!

*

第二天杨巧映就带着孩子上山去采摘金银花。

她之前上山的时候有看到过,当时还没开花,现在应该差不多了。

他们是利用上下工之外的时间去做的,她带了孙媳妇和还在上学的孙子孙女们。

人多力量大,一次就把那一片的金银花给采回来了,在院子里晾晒。

金银花这东西家里人大多也认识,下火的时候能用它泡水喝,但没想到这回摘了这么多,得喝到什么时候啊?

但这还没完,院子里金银花还在晒着呢,杨巧映又带着他们去挖车前草、鸡血藤、五指毛桃、白花蛇舌草……这些草药这些孙子辈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别人看他们这么多人上山问去做什么,奶奶统一让他们说去上山去挖野菜、去割草。

这也是事实,不过是挖完了草药之后顺带着做的。

这些药材很容易就给晒干了,整理好之后,杨巧映就在下午去收购站找王义民,这是刘大夫说的人,她去收购站可以找他。

或许是刘大夫提前说过的缘故,她并没有嫌少,但杨巧映还是解释了一下:“不好意思啊,之前没弄过这些,怕有哪里做的不对,就先拿来给同志看看。”

王义民好声好气:“我理解,而且同志你处理的很好,之后拿来都这样的话我们都收。”这话不是虚言,没有掺和别的零碎,又干净又整齐。

晒干后一共八斤多,有六个品种,总共得了2.46元。

这笔钱怎么分?

大头肯定是归公的,另外为了提升积极性要给点甜头才行。

每次照镜子看着里面气血充足的自己,再看看家里其他人,她都有些心虚感,只是没办法,她不能人设改变太大,突然大手大脚起来,只能抠抠搜搜的往外拿东西,现在有理由了,就能拿多一些了。

所以回去的时候,她的篮子里多了一包水果硬糖,一包麻花,四分之一张猪脸、半副猪肺、一小块猪肝、两根猪筒骨,其中水果硬糖是她花钱买的,她游戏空间里杂货铺一直没出现第二次,就只能买了。

当她把这些拿回家的时候,见到的人第一反应就是:过年了?

杨巧映:“不是过年,也是值得庆祝的好日子,我们今天吃顿好的,秀,今天我们吃好菜也得有好饭才配,今晚我们吃大米饭。”

她又看向周水冬:“你猪肝炒的最好,这猪肝你来做。”

周水冬应答的声音别提多嘹亮了:“妈,我保证给做的香喷喷的!”

杨八海看着咽了口口水:“妈,这块猪脸肉怎么做?我想吃焖的。”

杨巧映:“焖的香,就用焖的。”

陈红秀看着这么多有些犹豫:“妈,全部一顿给做了?”

杨巧映:“你别看着多,我们家人也多,敞开吃还不够。”

陈红秀:什么人家才能敞开了吃肉啊?

陈红秀不再说话了,美滋滋的拿起肉就开始收拾起来。

杨巧映没停着,把一半糖和麻花拿出来:“来,小的们,排队过来分好吃的。”

什么是小的?比她小就是小的们,人人有份。

要是只有小孩才能吃这些零嘴,同样爱吃零嘴的她怎么办?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杨六福收到自己那份,单独把糖拿了出来放着,他现在是一票小伙伴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因为他偶尔舍得拿出一颗糖砸碎了分给小弟们当奖励。最便宜的糖一分钱一颗,说起来并不贵,但村里平时舍得给孩子买糖解解馋的人很少,觉得他们逢年过节能甜甜嘴就不错了,所以当六福拿出碎糖块的时候,比他大几岁的孩子也屁颠屁颠的跟在他背后当小弟。

这糖六福不是白拿的,虽然他才五岁,也有自己的“任务”,那就是给家里的几只鸡加菜,看到什么虫子蚯蚓的,就抓回家给它们加餐,六福很喜欢这个活,平时有事没事就去翻石头、挖蚯蚓,但他挖的不够多,号召小伙伴们一起干,那就可以了,但怎么让小伙伴们帮忙?

他们家里也有养鸡呢,当他把糖块拿出来的时候,一切就解决了。

杨二丫有一次看到了,深深觉得小弟傻,拍了他脑门一下:“你还不如把糖给我,给你其他几个姐,顺手就把活给干了。”

杨六福抱头鼠窜:“你们忙,你们也有事干!”嘿嘿,在姐姐们面前,要是没有爸妈压阵他威风不起来,在小伙伴们跟前就不一样了,让他们叫大哥就叫大哥!所以这糖,得留一些。

杨巧映虽然说是要大米饭吃饱,但实际上大米数不过半,还是有不少红薯豆子,家里哪有那么多大米呢?

再说,还得留一些备用呢,要是有人做客什么的,得要有拿得出手的东西。

不过今晚的分量吃饱是没问题的。

当饭菜上桌,看着一众敞开了吃的众人,杨巧映:“……”

她深深的沉默了,之前因为缺油水,大家都吃的很多,现在敞开了吃,那叫一个饭桶啊。

尤其是还在长身体的那几个,大碗添了一碗又一碗,看的她眼皮都跳了跳,这胃真的能装下吗?

当最后一口骨头冬瓜汤喝下,杨八海满足的打了个嗝,摸了摸鼓起来的肚子。

他的腰带今晚上松了两次,他吃撑了。

想想他今天吃的肉,也就比杀猪的时候吃的少了。

杨六福还在啃筒骨,骨髓早就被吸的干干净净,沾着的肉也被啃光了,但吸一吸,还有点肉味,要不是咬不动,他恨不得嚼碎了。

他今晚吃的十分痛快又幽怨,怎么他还这么小呢?

吃这么点就吃不下了,看着爸妈他们一碗又一碗,他肚子却再也吃不下去,这有点痛苦。

他们本以为这就够美了,但刚放下碗筷,杨巧映给六福、文盛文惠几个塞了一条麻花让他们回房间慢慢啃,清了清嗓子:“大家都知道我把那些草药拿去收购站了吧,这里我要夸奖一下大家,收购站的人夸奖我们做的好,没有杂草、没有掺和其他草药、做好了分类,他们差不多可以直接使用。”

大家期待的看了过来:那些换了多少钱?今天吃这么好,是不是都是卖草药的钱?还是说她自己还补贴了?

但杨巧映没有公布卖了多少钱,一有了明确的数字心动就很难再控制,到时候他们会不会也想上山挖草药?

还有钱多了,几个儿媳妇不会心动想要告诉娘家?

一说出去,那很可能会继续扩散。

虽然这不可能一直瞒下去,但杨巧映打算自家先多占点先发优势。

所以她拿出了八张一毛:“这次最辛苦的就是跟我一起上山的人,这是给你们的奖励。”

这八人里有老大家的两个孙媳妇、还在上学的一女一儿,老四家的二三四五丫。

这也将会是接下来上山采药的主力。

其他壮劳力要是上山去挖草药,那就太显眼了。

这钱被塞到了手里,刘桑叶等人才回过神来。

推拒?

她们想推,但那话怎么都说不出口。

这可是钱呢!

虽然只有一毛,那也是钱啊!

尤其是李银环,手攥的紧紧的。

她嫁过来的时候只带了三毛六的私房钱,杨家给的彩礼一分钱都没给她,嫁过来之后杨庆居也没钱,他之前手里有点压岁钱都给花了,现在多了一毛,那就有四毛六了,再攒攒,或许不用多久就能攒够一块了吧?

杨七菊和杨八海傻眼了,他们有点后悔没跟着上山,要是一起去了也有钱分吧?

但他们现在闲暇都在看书,尤其是杨八海,他这段时间都不干家里的活了,全身心投入读书,压根抽不出时间去挖草药。

有同样烦恼的还有大丫,她的时间要么在地里,要么在她师傅家,抽不出那么多时间干别的了。

二丫趁着她妈还没回过味来,把钱往兜里一塞,“谢谢奶奶,我们接下来会挖更多草药的!”要不是已经天黑了,她巴不得现在就上山,她想挣更多钱。

为了避免妈收走这一毛钱,她说完拉着三丫拔腿就跑,她这一跑,四丫五丫也跑了。

周水冬:?!

杨巧映先说了:“这事儿你们别往外说出去,他们我已经反复说过了,你们也要闭紧嘴巴,山上的草药是有数的。”

这个朴素的道理他们都懂,纷纷点头。

周水冬看着他们跑远的背影咬牙:“妈,你这不用说,我们肯定不会说出去,这几个死丫头跑那么快,钱还没给我呢,她们拿钱做什么?我帮他们保管啊。”说完又看向杨巧映:“妈,这挖草药我们也能去吗?”

杨巧映摇头:“你们都去的话,家里的活谁干?还有你们跟着去了,别人看了会觉得奇怪。”

周水冬觉得吃亏,那样她们就分不了钱了!

杨巧映又把其他人给赶回去睡觉,只留下杨大山夫妻、杨四河夫妻:“你们别急,你们的份我记着呢,等年底的时候我一起给你们,她们上山挖草药辛苦,你们家里干活也辛苦,大家都有份,现在给她们分一些钱,是让她们更积极挖草药,你们好好教导孩子,这些钱不多,我们大队也没有花钱的的地方,让她们攒着也没事。”

陈红秀只点头:“我都听妈的。”

这下周水冬也没意见了,妈不讲那些虚的,她说会给,那就会给,就是不知道会给多少?应该比女儿她们多吧?

杨四河心里算了一下,大哥那边有四个人挖草药,他这边也是四个人,大家都一样,没吃亏。

至于几个女儿不愿意把钱拿上来,他也不着急,妈说的对,他们大队都没有花钱的地方,这钱她们还能丢了不成?

不过攒多了还是不能放她们手里,但要全部拿走,她们也会不乐意,多少还是要给她们留一点。

杨大山高兴归高兴,还觉得奇怪:“妈,你怎么知道这些能卖钱?”

杨巧映:“你们看到我在看书了吧,多看点书,书上有的,我还去跟大夫请教了,你们有空也多看点书,有用。”

原来这样,看书果然好啊,但让他们自己看就算了。

四个人恍然之后全都低头看地,这地真地啊,看书是不可能看书的,小人书除外。

杨巧映:“……”

她无语的看着两个儿子,至于两个儿媳妇?她们是只上过扫盲班的半文盲,就不指望更多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