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完整版的我在造反路上,被王爷反套路了小说在哪里可以免费读到?

我在造反路上,被王爷反套路了

作者:小白猴子

字数:120055字

2025-11-20 21:54:32 连载

简介

小说推荐小说《我在造反路上,被王爷反套路了》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徐原赵凝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小白猴子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目前连载,《我在造反路上,被王爷反套路了》小说120055字,喜欢看小说推荐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我在造反路上,被王爷反套路了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9章

皇宫北门大开的瞬间,赵景的大军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入。

徐原拖着疲惫的身躯靠在门柱上,任由鲜血从指缝间滴落。他的视线越过如潮的人群,望向那座在晨光中显得格外空旷的宫殿群。

太安静了。

按理说,皇城被破,应该有禁军死战,应该有宫人惊逃,可眼前这座皇宫,却像一座早已人去楼空的空城。

“大人!”李岩浑身是血地跑来,“不对劲!宫里太安静了!”

徐原推开想要搀扶他的李岩,强撑着站直身子:“马千户那边如何?”

“张成拦住了他们。”李岩咬牙道,“那老匹夫想跑,被张成一刀砍翻在地。现在生死不知。”

“生死不知就够了。”徐原擦了擦刀上的血,“走,去金銮殿。”

穿过重重宫阙,徐原的预感越发强烈。沿途不见一个活人,只有空荡荡的宫殿和随风摇曳的帷幔。

当他们终于来到金銮殿前时,赵景已经带着韩烈等人站在殿前。

那位安平王的脸色,阴沉得可怕。

“王爷。”徐原上前行礼。

“子静,你来看看。”赵景的声音很平静,却透着一股压抑的怒火。

徐原跟着赵景走进大殿。

偌大的金銮殿内空无一人,龙椅上空空如也。不,不是空无一物——龙椅的扶手上,端端正正地放着一份诏书。

徐原走上前去,展开诏书。

【朕自幼承继大统,然天命无常,国运维艰。今有安平王赵景,仁德昭著,威震四方,实乃天命所归。朕不敢违天,自愿禅让帝位于安平王。望新君能体恤黎民,光大社稷……】

“禅让诏书。”徐原冷笑一声,“写得倒是冠冕堂皇。”

“还有这个。”韩烈递过来一份账册,“国库清单。”

徐原接过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库银:三千两】

【库粮:不足万石】

【战马:无】

【甲胄:残破者三百】

“这是…空的?”

“不止。”赵景冷冷道,“户部、兵部、工部,所有衙门的库房都被搬空了。连太庙里的祭器都不见了踪影。”

徐原心中一沉。

他快步走到殿外,登上高处向南眺望。只见大运河码头方向,隐约还能看到几点白帆消失在晨雾中。

“南渡了。”

“什么?”李岩没听清。

“小皇帝南渡了!”徐原一字一句道,“他早就做好了准备。咱们攻城的时候,他就在收拾细软。等咱们打进来,他早带着金银财宝和文武百官,顺着大运河跑了!”

赵景闻言,脸色越发阴沉。

这一招太狠了。

表面上是“禅让”,实则是卷走了国库所有家底,带着正统的旗号和大部分朝臣南逃。留给赵景的,只是一座空城,一个空壳朝廷,和一纸随时可以翻脸不认的“禅让诏书”。

“好一个靖难之局。”徐原喃喃自语。

这剧本他太熟了——当年朱棣攻入南京,建文帝也是这么一把火烧了皇宫,然后不知所踪。区别在于,建文帝是真的下落不明;而眼前这位小皇帝,却是光明正大地南渡,重建朝廷。

【危机判定:绝境】

【当前局势:敌方主力完整撤离,保留正统大义。我方虽占京城,但国库空虚,缺乏统治根基】

【破局方案:】

【策一:立刻派兵追击。结果:水路追击难度极大,且会耗尽最后的粮草。成功率:10%】

【策二:就地称帝,快速建立新朝廷。结果:名不正言不顺,且面临南北分裂。成功率:40%】

【策三:利用禅让诏书,先稳住局势,再图后计。结果:需要高超的政治手腕,但能争取时间。成功率:70%】

【已选定’策三’为最优解】

【警告:此局为阳谋,无论如何应对,南北分裂已成定局。需做好长期对峙准备】

徐原深吸一口气。

他明白了。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战争,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撤退。小皇帝身边必然有高人,早就算到了赵景不敢真的屠城,算到了他需要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登基。

所以,他留下了这份禅让诏书。

拿着这份诏书,赵景可以名正言顺地当皇帝;但同时,小皇帝也可以随时翻脸,指责赵景是“胁迫”自己禅让,是“伪朝”、“篡逆”。

进退之间,全在南方小朝廷的一念之间。

而更要命的是,他们卷走了几乎所有的钱粮和官员。赵景现在手里,除了军队和一座空城,什么都没有。

想要维持这个新朝廷的运转,就必须重新征税、重建官僚体系、安抚民心——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和金钱。

“王爷。”徐原转身,看向面色铁青的赵景,“臣有一言。”

“子静请讲。”

“这份禅让诏书,臣以为,当用。”

帐内众将一片哗然。

韩烈忍不住道:“徐指挥使,此乃缓兵之计,万万不可当真!”

“韩统领说得对。”徐原点头,“但不用,又能如何?强行称帝,就是篡逆,是乱臣贼子。用了这份诏书,至少在名义上,王爷是受禅的新君,而非反贼。”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南方小朝廷如何说,那是他们的事。至少在北方,在京畿,在天下人眼中,王爷是正统。”

赵景沉默良久,最终缓缓点头:“子静说得对。此诏,当用。”

他转身看向众将:“传令,三日后,本王于金銮殿登基。另外…”

赵景的目光落在徐原身上:“子静,你来主持登基大典的一切事宜。”

“臣…遵命。”

徐原心中苦笑。

又是一顶黑锅。

表面上是让他主持登基大典,实际上是让他背负“拥立新君”的骂名。日后若有人质疑赵景的正统性,首当其冲的,就是他徐原。

但他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

散会后,徐原独自走在空荡荡的皇宫中。

夕阳西下,长长的影子拖在青砖上。他走到御花园的一处池塘边,看着水中自己疲惫不堪的倒影。

“从今往后,我就真的成’国贼’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

帮着“叛军”打下京城,逼着皇帝“禅让”,拥立新君登基——这每一条,都够诛九族的。

可讽刺的是,他做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活命。

“大人。”

李岩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何事?”

“马千户…死了。张成说,他临死前留了句话。”

“什么话?”

李岩犹豫了一下:“他说…’徐原,你会后悔的’。”

徐原沉默片刻,突然笑了:“后悔?我现在就很后悔。可惜,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他转身,看向远处那座即将易主的金銮殿:

“走吧,还有很多事要做。三天后,这天下,就要变了。”

微信阅读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