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男子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快步上前朝着几人拱手行礼,目光扫过杜明芳时,暗暗称奇:‘这妇人虽穿着一般,却气度沉稳,与寻常村妇截然不同,果然不一般。’

“在下回春堂少东家许逸。”男子声音清朗,“方才胡掌柜已将此事告知在下,是诸位救了我的好友邵青,在下代他向各位致谢。若是邵青在此地出了差池,在下当真无法向他母亲交代。”

“举手之劳罢了,不必记挂。”杜明芳打量着许逸,见他眉眼俊雅,衣料考究,周身透着贵气,显然是常年养尊处优的公子哥,语气却依旧平和。

“邵青伤势未愈,还需些时日静养,近日恐难亲自道谢,这份救命之恩,他日后定会补上。”许逸说着,转身从马背上取下一个绣着暗纹的锦布包袱,双手递到杜明芳面前,“在下备了些薄礼,聊表心意,还请诸位笑纳。”

“那我便不推辞了。”杜明芳客气颔首,转头喊道,“老大。”

“是,娘。”杨大东上前一步,双手接过包袱,只觉入手沉甸甸的,便顺势放在了板车上,丝毫没有要当场打开查看的意思。

许逸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感叹:‘啧啧,面对陌生馈赠竟不急于查看,这家人的教养倒是难得。’

“在下还要赶回医馆照看好友,便不多叨扰了,告辞。”

杜明芳微微点头。

许逸翻身上马,又忍不住回头看了杜明芳一眼,才驾着骏马,朝着县城方向疾驰而去。

“娘,他说他是回春堂的少东家?!”杨成南瞪大了眼睛,语气满是震惊。

“回春堂的名头确实不小,听说不少达官贵人都找他们家大夫瞧病。”杨建西也跟着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敬畏。

“名头再大,也跟咱们没关系。”杜明芳收回目光,看了看天色,“太阳都快落山头了,赶紧回家做饭,孩子们都饿了。”

中午带的三个白面饼子,早在县城逛街时就分给了三个小的,这会儿几人肚子确实空空的,听到“做饭”二字,脚步都快了几分。

一行人刚进杨家村,就被路边闲聊的村民围了上来——板车上堆得满满当当的东西,加上几人身上崭新的衣裳,实在惹眼。

“哟,二郎家的,这是发大财了?买了这么多东西,连衣裳都换了新的,瞧着人都清爽多了!”说话的是个老妇,正是杨二郎的二婶林梅子,语气里满是热络。

“二婶说笑了。”杜明芳笑着回话,态度温和,“前阵子是我糊涂,净做些糊涂事,如今想通了,往后就想着好好带孩子们过日子。”

“堂嫂,这车上都塞的啥啊?看着怪沉的。”一个二十多岁的汉子挤了过来,是杨二郎的堂弟杨天宝,眼神好奇地往板车上瞟。

“还能是啥?肯定是粮食呗!”没等杜明芳开口,杨天宝的婆娘就抢着接话,目光落在板车上的布匹上,满是羡慕,“哎哟,还有细棉布呢!嫂子,你这是捡着银子了?买这些东西,得花不少钱吧?”

“大多是粮食,还买了点肉。”杜明芳笑着解释,“这不今个上山挖野菜,碰巧挖到棵野山参,拿去回春堂卖了些银钱。家里粮食也快见底了,就索性多买些回来,省得往后操心。”

这些村民都是同村宗族,大多好相处,没必要藏着掖着,坦诚些反倒少了闲话。

正说着,李麻花和黄大燕拎着洗衣桶走了过来,两人刚从河边洗完衣服,见这边热闹,就凑了过来。

看到杜明芳换了新衣裳,气色红润,再瞧着板车上堆得满满的东西,两人心里又妒又恨,指甲都快掐进掌心了。

“哟,这不是明芳嘛!”黄大燕脸上挤出谄媚的笑,眼珠子直勾勾地盯着板车上的东西,“这是带着孩子们去县城赶集了?买了这么多好东西,累坏了吧?要不我们帮你把东西送回去?”

李麻花心里虽气,可看着那些布匹和粮食,也连忙堆起笑脸,跟着阿谀奉承:“是啊明芳,这么多东西,你们几个也不好搬,我们搭把手,快得很。”

杜明芳看着两人虚伪的嘴脸,冷笑一声,只吐出几个字:“不需要,滚!”

说完,她转头对家人道:“走,回家。”

杨大东几人立马跟上,留下李麻花和黄大燕僵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切,得意什么啊!不就是买了点东西吗?都是一个村的,问问都不行?”李麻花咬着牙,小声嘀咕,满是不满。

“行了!少说两句!”黄大燕不耐烦地扯了她一把,眼神里带着几分嫉妒,如今的杜明芳,可不像以前那样好拿捏了。

“哟,这是跟人家闹翻了,见人家日子过好了,红眼病又犯了?”林梅子的儿媳妇张翠红凑过来,语气带着调侃,“之前是谁天天撺掇着明芳干糊涂事?现在人家好了,又来眼红,也不害臊。”

“呸!关你屁事!”李麻花被戳中心事,又羞又恼,拎起洗衣桶,头也不回地往家走。

身后的村民议论了几句,见没什么热闹看,也各自散了,回家准备晚饭。

等杜明芳一行人回到家时,太阳早已彻底沉下西山,天边最后一抹橘红也渐渐褪去,暮色像一层薄纱,慢慢将整个村子裹了进去,天色一点点暗了下来。

杨大东、杨成南几兄弟手脚麻利,没一会儿就寻来竹篾、糊窗纸和细麻绳,飞快地扎出几个方方正正的灯笼骨架,又仔细把纸糊在架子上,将蜡烛稳稳放进灯笼里。

“啪”的一声点亮烛火,几人把灯笼分别挂在堂屋、灶房门口,暖黄的光透过薄纸漫出来,原本昏暗的屋子瞬间亮堂了不少,连空气中都多了几分暖意。

家中有了灯火的照明,几个孩子都欢快了不少。

灶间柴火噼啪作响,很快就飘出勾人的香气。

不多时,四菜一汤便热气腾腾地摆上桌:一碗五花肉炖得酥烂,油花裹着肉香直往鼻尖钻;

清炒的野苋菜翠绿鲜嫩,还带着山气;煎得金黄的小鱼仔咬着脆,满是河鲜的鲜甜;

再配这颗颗饱满的白米饭,最后端上盆撒了油炸的野菜汤,看着就让人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