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小说有没有完结版在线?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

作者:暴躁咸水鸭

字数:498953字

2025-11-09 18:02:57 完结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历史古代小说——《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本书由“暴躁咸水鸭”创作,以沈砚之温舒然的视角展开了一段令人陶醉的故事。目前小说已更新总字数498953字,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砚上山河:大胤盛世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云溪县郊的寒风裹挟着残雪,掠过一片荒废已久的农庄。农庄的围墙坍塌了大半,杂草从裂开的地砖缝中钻出,几间破旧的茅草屋歪斜着,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沈砚之站在农庄门口,眉头微蹙地打量着眼前的景象——这里便是他为流民们选定的安置点,虽破败不堪,但占地广阔,且远离县城中心,不易引起魏氏残余势力的注意。

“殿下,这农庄怕是得好好修整一番才能住人。”苏墨裹着厚厚的棉袍,左臂的伤口刚拆了线,动作还有些不便,“屋顶漏风漏雨,墙壁也多处开裂,寒冬腊月的,流民们住进来怕是要受冻。”

沈砚之点点头,目光扫过跟在身后的数十名流民,他们大多衣衫单薄,脸上还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温家主已经让人送来了木材、茅草和粮食,赵虎临走前也留下了五名擅长修缮的旧部。”他转向流民们,提高声音道,“乡亲们,这里虽破败,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把它改成一个安稳的家。有愿意出力修缮房屋的,中午每人额外多发两个窝头,还能领到一身厚实的棉絮!”

话音刚落,流民中立刻响起一阵骚动。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往前站了一步,瓮声瓮气地说:“殿下,俺叫王大力,以前在村里盖过房子,修缮这点活儿俺在行!俺愿意出力!”

“俺也愿意!俺会木工!”“俺能挑水和泥!”越来越多的流民响应起来,眼中渐渐有了光彩——自被抓去铁矿当苦力以来,他们第一次感受到被需要的滋味,而非任人宰割的工具。

沈砚之心中一暖,对苏墨道:“你带王大力他们去清点物资,安排人手修缮房屋。我去看看温姑娘那边的医药和粮食准备得怎么样了。”

沿着泥泞的小路往农庄深处走,远远便看到温舒然正指挥着几名药童分发草药。她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布裙,外面罩着一件素色的披风,头发用一根简单的木簪束起,脸上沾了些许灰尘,却丝毫不减清丽。看到沈砚之走来,她立刻迎了上去:“殿下,刚从县城药铺调运来的药材都清点好了,退烧药、冻疮膏和止血药都备足了。只是流民中还有十几个孩子和老人身体虚弱,需要熬制参汤补补身子,可惜参片所剩不多了。”

“我让人去温家药铺再取些来。”沈砚之说着,目光落在不远处的空地上——几名老农正蹲在地上,用手指扒开冻土,脸上露出惋惜的神色。他走过去问道:“老人家,怎么了?”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农叹了口气:“殿下,这土地本是块好地,可惜荒了太久,冻土又硬,开春怕是不好耕种。若是错过了播种时节,明年的收成可就难说了。”

沈砚之蹲下身,摸了摸冰冷的土地,心中忽然有了一个念头。他站起身对温舒然道:“舒儿,你看这些流民中,有不少是懂农事的老农,还有像王大力那样有手艺的工匠。我们若是只给他们提供粮食和住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不如成立一个‘惠民坊’,让工匠们制作农具贩卖,老农们则负责开荒种田,这样既能让他们自食其力,也能为我们积累物资。”

温舒然眼睛一亮:“殿下这个主意好!这样一来,流民们就有了谋生的本事,也不会再担心日后无依无靠。而且农具贩卖和粮食收成还能为我们提供资金,真是一举两得。”

“只是启动资金和原材料是个问题。”沈砚之沉吟道,“制作农具需要铁料和木材,开荒种田也需要种子和耕牛。”

“这个好办。”温舒然笑着说,“温家在江南经营多年,虽不比从前,但拿出些资金和物资还是没问题的。我这就写信回温家总号,让他们调运铁料、木材和种子过来。耕牛的话,云溪县周边的村落里应该有农户愿意出租,我们可以用粮食作为租金。”

沈砚之心中感激:“多谢舒儿,又给你添麻烦了。”

温舒然脸颊微微一红,低下头轻声道:“殿下说的哪里话,能为殿下分忧,是舒儿的荣幸。”

接下来的几日,农庄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流民们分工明确,有的修缮房屋,有的清理荒地,有的则在工匠的指导下学习制作简单的农具。沈砚之每日都亲自到农庄查看进度,有时会和老农们一起讨论开荒的技巧,有时会指导工匠们改进农具的样式,甚至会帮着挑水搬木,丝毫没有皇子的架子。

这日午后,沈砚之正在和王大力讨论如何改进犁耙的设计,忽然听到一阵孩童的笑声。他抬头望去,只见温舒然正带着几个流民孩子在空地上放风筝,她手中牵着风筝线,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瞬间驱散了农庄的破败与萧瑟。

“殿下,您看温姑娘多受孩子们喜欢。”苏墨走到沈砚之身边,笑着说,“自从温姑娘来了农庄,孩子们脸上的笑容都多了,老人们也精神了不少。”

沈砚之点点头,目光温柔地落在温舒然身上:“舒儿心善,总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在江上遇到温舒然时的情景,那时她也是这样,不顾自身安危救了自己,如今又为流民安置之事忙前忙后,这份情谊,他此生难忘。

“殿下,王大叔他们改进的犁耙已经做好了,您要不要去看看?”一名药童跑过来喊道。

沈砚之回过神,跟着药童来到工匠们的工作区。只见一把崭新的犁耙摆在地上,犁头经过了打磨,更加锋利,犁杆也加粗了,更加耐用。王大力得意地说:“殿下,您看这犁耙,比以前的省力多了,而且深耕的效果也好,开春种田肯定好用!”

沈砚之走上前,试着推了推犁耙,果然十分轻便。他赞许地说:“王大叔手艺真好!这样的犁耙,不仅我们自己能用,还能拿到县城去卖。苏墨,你安排人把这犁耙送到县城的集市上,看看能卖多少钱。”

苏墨应道:“是,殿下。”

没过多久,苏墨便从县城回来了,脸上带着喜色:“殿下,那犁耙卖了五十文钱!集市上的农户们都说这犁耙好用,还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做一批呢!”

流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欢呼起来。王大力激动地说:“太好了!俺们做的东西也能卖钱了!以后俺们再也不用靠殿下接济了!”

沈砚之看着流民们兴奋的样子,心中也十分欣慰。他高声道:“乡亲们,这只是一个开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惠民坊’一定会越来越好!以后我们不仅要做农具,还要种粮食、种蔬菜,甚至可以开个小铺子,把我们的东西卖到更远的地方去!”

在沈砚之的鼓舞下,流民们的干劲更足了。短短半个月时间,农庄的面貌便焕然一新。坍塌的围墙被重新砌了起来,破旧的茅草屋变成了整齐的砖瓦房,空地上开垦出了大片的农田,工匠们的工作区也搭建起了宽敞的棚子。“惠民坊”的招牌挂在了农庄门口,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希望。

这日,沈砚之正在查看农田的开垦情况,温衍之突然从县城赶来,神色凝重地说:“殿下,不好了!魏氏的残余势力在云溪县散布谣言,说您收留流民是为了谋反,还说‘惠民坊’是您训练私兵的地方。现在县城里人心惶惶,不少百姓都被谣言误导了。”

沈砚之脸色一变:“魏氏真是阴魂不散!竟然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抹黑我们!”

“殿下,我们该怎么办?若是谣言继续扩散,恐怕会引起官府的注意,到时候就麻烦了。”苏墨担忧地说。

沈砚之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谣言止于智者。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澄清谣言。温家主,你立刻让人在县城的集市和茶馆张贴告示,说明我们收留流民、成立‘惠民坊’的目的,并且邀请县城的百姓来农庄参观,让他们亲眼看看我们到底在做什么。”

“好,老夫这就去办!”温衍之应道,转身匆匆离去。

温舒然走到沈砚之身边,轻声安慰道:“殿下,您别担心。百姓们都是明事理的人,只要他们亲眼看到农庄的情况,就不会相信那些谣言了。”

“嗯。”沈砚之点点头,“只是魏氏既然敢散布谣言,就肯定还有后招。苏墨,你加强农庄的守卫,防止魏氏的人趁机偷袭。另外,让人密切关注县城里的动向,一有异常立刻禀报。”

“是,殿下!”苏墨应道,立刻去安排守卫事宜。

第二天一早,云溪县的百姓们便收到了邀请参观农庄的告示。起初,百姓们还有些犹豫,担心是陷阱,但在一些胆大的人的带领下,还是有不少人来到了农庄。当他们看到整齐的房屋、开垦的农田、忙碌的工匠和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流民时,都震惊不已。

“原来殿下是真的在为流民们做好事啊!那些谣言真是太可恶了!”一名百姓感慨道。

“是啊!你看这些流民多可怜,若不是殿下收留他们,他们还不知道要在哪里受苦呢!‘惠民坊’哪里是什么训练私兵的地方,明明是帮助百姓谋生的好地方!”另一名百姓附和道。

沈砚之亲自接待了前来参观的百姓,向他们详细介绍了“惠民坊”的运作模式,还让工匠们展示了制作的农具,老农们介绍了开荒种田的情况。百姓们纷纷称赞沈砚之仁政爱民,对他更加敬佩了。

谣言不仅被澄清了,沈砚之的声望反而更高了。不少县城的百姓还主动来到农庄帮忙,有的送来粮食,有的送来衣物,还有的甚至愿意加入“惠民坊”,一起开垦种田、制作农具。

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温舒然走到沈砚之身边,眼中满是敬佩:“殿下,您真是太厉害了!几句话就化解了危机,还赢得了更多百姓的支持。”

沈砚之笑了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若不是乡亲们信任我,若不是你和温家主、苏墨他们一直支持我,我也做不到这些。”

温舒然脸颊微红,轻声说:“殿下不必谦虚。在舒儿心中,殿下一直都是最有担当、最有智慧的人。能追随殿下,是舒儿的福气。”

沈砚之看着温舒然真挚的眼神,心中一动,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该如何开口。就在这时,一名流民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说:“殿下,不好了!魏氏派了大批人马过来,说是要围剿我们这个‘反贼窝’!”

沈砚之脸色一沉:“果然来了!苏墨,立刻组织人手,准备应战!温姑娘,你带着老人和孩子躲进地窖里,注意安全!”

“殿下,我不走!我要和你一起战斗!”温舒然坚定地说。

“听话!”沈砚之严肃地说,“你保护好老人和孩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

温舒然咬了咬嘴唇,点点头:“殿下,你一定要小心!”

沈砚之深吸一口气,拔出腰间的佩剑,对聚集起来的流民和旧部们高声道:“乡亲们,兄弟们!魏氏颠倒黑白,污蔑我们谋反,还派兵来围剿我们!今天,我们就要让他们看看,我们不是反贼,我们是为了生存、为了正义而战!大家有没有信心打败他们?”

“有!”众人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充满了斗志。

沈砚之带领着众人来到农庄门口,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数百人的队伍正朝着农庄赶来,为首的正是魏明远的堂弟魏明轩。魏明轩骑着高头大马,手持长枪,脸上带着嚣张的笑容:“沈砚之,你这个反贼!竟敢收留流民,私设工坊,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沈砚之冷笑一声:“魏明轩,你少在这里血口喷人!我收留流民、成立‘惠民坊’,都是为了帮助百姓,何来谋反之说?倒是你们魏氏,私铸兵器,勾结北狄,意图谋反,才是真正的乱臣贼子!”

“休要狡辩!”魏明轩大喝一声,“给我上!拿下沈砚之者,赏黄金百两!”

随着魏明轩的一声令下,魏氏的人马便如潮水般向农庄冲来。沈砚之指挥着众人奋力抵抗,工匠们将制作好的农具当作武器,流民们也拿起锄头、扁担加入战斗,旧部们更是身先士卒,奋勇杀敌。

战斗异常激烈,双方死伤惨重。沈砚之手持佩剑,斩杀了数名敌人,身上也溅满了鲜血。就在这时,魏明轩突然调转马头,朝着温舒然藏身的地窖方向冲去。“沈砚之,你的软肋在这里!”

沈砚之脸色大变:“不好!舒儿危险!”他立刻调转方向,朝着魏明轩追去。

温舒然听到外面的厮杀声,心中十分担心沈砚之的安危。忽然,地窖的门被踹开,魏明轩带着几名手下冲了进来。“温姑娘,没想到你躲在这里!快跟我走,不然别怪我不客气!”

温舒然挡在老人和孩子面前,冷冷地说:“魏明轩,你休想伤害他们!”她从怀中取出一包毒药,“这是‘子午断魂散’,只要沾到一点,立刻便会毒发身亡!你若再往前走一步,我就将它撒出去!”

魏明轩脸色一变,停下了脚步。他知道温舒然是温家的人,擅长用毒,不敢轻易冒险。“温姑娘,你何必为了沈砚之这个反贼白白送命呢?只要你跟我走,我保证不会伤害你和这些老人孩子。”

“我不会跟你走的!”温舒然坚定地说,“沈砚之不是反贼,他是为民做主的好殿下!你休想挑拨离间!”

就在这时,沈砚之冲了进来:“魏明轩,你的对手是我!”他挥剑向魏明轩砍去,魏明轩连忙挥枪抵挡。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温舒然趁机将毒药撒向魏明轩的手下,几名手下瞬间倒地身亡。魏明轩看到手下被杀,心中一慌,被沈砚之抓住机会,一剑刺穿了肩膀。“啊!”魏明轩惨叫一声,转身想要逃跑,却被沈砚之一脚踹倒在地。

“魏明轩,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沈砚之剑尖指着魏明轩的喉咙,冷冷地说。

魏明轩吓得浑身发抖:“殿下饶命!殿下饶命!都是魏皇后和赵承煜逼我的,我也是身不由己啊!”

沈砚之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你以为求饶就有用了?你残害百姓,助纣为虐,今日必须为你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他举起佩剑,就要向魏明轩砍去。

“殿下手下留情!”一名老农突然喊道,“殿下,魏明轩虽然可恶,但杀了他恐怕会引来更多的魏氏人马。不如将他交给官府,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

沈砚之犹豫了一下,觉得老农说得有道理。他收起佩剑,对苏墨道:“苏墨,将魏明轩绑起来,严加看管。等日后我们将魏氏的罪证呈给皇上,再一起处置他。”

“是,殿下!”苏墨应道,立刻让人将魏明轩绑了起来。

魏氏的人马见首领被擒,顿时群龙无首,纷纷四散逃跑。沈砚之让人不要追赶,毕竟他们的主要目的是自保,而非赶尽杀绝。

战斗结束后,农庄里一片狼藉,不少人都受了伤。温舒然立刻组织药童为伤员处理伤口,流民们也开始清理战场。沈砚之站在农庄门口,望着远处的天空,心中知道,这次击退魏明轩只是暂时的,魏氏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但他也更加坚定了信念,只要有百姓们的支持,有身边人的帮助,他一定能战胜所有的困难,将魏氏的阴谋彻底粉碎。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