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小说《大秦:咸阳孤子,越王崛起记》章节阅读

大秦:咸阳孤子,越王崛起记

作者:官小姑姑

字数:364706字

2025-11-02 18:10:23 连载

简介

喜欢玄幻脑洞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官小姑姑”的这本《大秦:咸阳孤子,越王崛起记》?本书以赢非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大秦:咸阳孤子,越王崛起记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整个一黑心领主,空手套白狼不说,还要反过来割工人韭菜。

地主豪强?门阀世家?

土地兼并?农民破产?

在赢非的领地上,这些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赢非一边盘算,一边乘车快速驶向钟山城门。

大将军李信早已带人在此等候多时。

钟山城,将军府内。

赢非踏入厅堂,挥手屏退侍从,直截了当问道:”李将军,听闻你部斥候已发现珠江三角洲,此事可属实?”

李信抱拳回应:”禀殿下,确有此事。前日傍晚,首批探查珠江三角洲的斥候小队已从钟山河归来。据他们所述,三个月前按殿下所给地图沿河而下,历经艰险,终在千里之外发现一片广袤平原。”

“此地虽显荒凉,却可开垦良田数百万亩。其地形与殿下地图所示极为吻合,多条大河在此交汇,最终向南入海。末将据此判断,此处当为殿下所寻之珠江三角洲无疑。”

言及此处,李信仍难掩震惊。他虽早从赢非处听闻珠江三角洲之名,知晓此地平原广阔,却未料竟能开垦如此规模良田。

数百万亩良田,这已堪比半个关中平原的规模。想当年大秦崛起,除变法图强与明君辈出外,关中粮仓的丰饶亦是关键。如今这岭南蛮荒之地,竟藏着如此沃土。

更令人惊叹的是,南方水田可一年三熟。若真能开垦此地,其粮食产量怕是……

赢非若能掌控珠江三角洲,便有了建国根基,足以为十万大军提供充足粮草。

“原来公子非请封南越之地,是为此故!”

此刻李信似乎明白了赢非为何放弃大秦公子身份,主动选择这偏远荒凉的南越之地。

回想赢非此前的种种准备,李信恍然大悟。

赢非并不知晓李信心中所想。

听到李信的话,他脸上浮现出喜色。

千里之外竟有可开垦数百万亩良田之地,数条大河奔腾入海?

错不了!

斥候发现的必定是珠江三角洲无疑。

只是斥候的估算还是太过保守。

据后世记载,珠江三角洲虽不及三大粮仓广阔,却也是龙国重要产粮区,面积达万余平方千米,可开垦良田一千五百万亩。

更关键的是,珠江三角洲虽面积稍逊,却以高产著称,年产量不输其他粮仓。

毫不夸张地说,

单是珠江三角洲的良田,就足以供养百万人口。

何况这里濒临大海,既能耕种又可捕鱼。

纵使人口翻倍,也绰绰有余。

实乃天赐粮仓。

这正是赢非执意要立足珠江三角洲的原因。

当然,这不能怪秦军斥候。

这个时代缺乏精确测量手段,

他们只能凭经验估算,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也在情理之中。

赢非对此心知肚明。

“如此便确凿无疑了!”

赢非并未指出斥候的疏漏,转而询问李信:”李将军可曾打探清楚,自钟山启程需几日能到珠江三角洲?沿途是否通畅?”

这正是赢非最挂心之事。

无论李信麾下将士,还是焱县黎民,人数皆众。若斥候所探之路艰险难行,不利大军开拔或百姓迁徙,赢非便需另寻他途。这般来回周折,恐又虚耗许多光阴。

李信会意,含笑道:”殿下无需忧虑。斥候们禀报,他们自钟山河顺流南下,全程皆行水路,除几处湍流外,俱都顺畅。只是南越河汊纵横,若无精确舆图,极易在航道中迷失方向。”

“正因如此,这些斥候才耽搁至今方归。”

珠江三角洲距钟山不过千余里。对精锐斥候而言,纵使徒步,往返亦不过二三十日。此番耗时两三月,皆因屡次在密布河网中迷失航向。水道迂回,非直来直往。待察觉偏离主航道时,往往已难折返。

“据斥候所述,若取水道顺钟山河而下,七日可达珠江三角洲;若自三角洲返程,则需十日光景。”李信将往返日程娓娓道来。

赢非会意颔首。顺流而下与逆流而返,耗时自然有别。他暗自盘算着行程。

走水路去珠三角显然比陆路快得多。

当初他从咸阳到焱县,同样一千多里路,足足走了一个半月。

但现在赢非遇到了 ** 烦——

缺船!

要把李信的大军和部分焱县百姓运到珠三角,船少了不行,小了更不行。

这也是赢非今天来钟山的另一个目的——

看看李信的造船进度如何。

“船造得怎么样了?”赢非问道。

早在李信大军驻扎焱县城外时,赢非就和他们商量过,让军队在钟山安营的同时,抓紧造船。

越地水网密布,想拿下这里,船只是关键。

为此,赢非从咸阳出发时,特意带了数百名齐楚两地的造船工匠,送到李信军中协助造船。

如今三个月过去,该看看成果了。

李信平静地汇报:”回殿下,目前已造好一百七十六艘船,其中小船一百二十艘,中型船三十九艘,大船七艘,另有一百多艘正在建造。”

小船最容易造,一个熟练工匠带几个帮手,一两天就能造一艘,所以数量最多。

可惜这种乌篷船容量有限,最多坐五六人,再多就有翻船风险。

中型船稍好些。

中型船只规格多样,通常长约十至十五米,宽三米有余,高约三米。

这类船只配备风帆,可借助风力航行。

载客量在三十至五十人之间,船体装有固定绳索和防护板,能运送马匹及货物箱。

至于大型船只,秦军现有技术主要掌握两类:

一是源自齐地的海船,二是来自楚地的河船。

这两种皆属可载百人以上的大型船舶。

其中齐地海船尤为突出——

最大型号可载三五百名士兵,船身长达三十多米,宽超十米,高度逾三十米,适合远洋航行。

史载徐福东渡所用正是此类船只。

不过钟山城外正在建造的并非齐地海船,而是楚地河船”大翼”,规格为宽八米、长四十米、高九米,可载士兵百余人。

但大翼船建造工艺复杂——

每艘需三十至五十名工匠及百名助手,耗时三个多月方能完工。

因此数量稀少,迄今仅建成七艘。

赢非听完李信汇报后暗自估算:

现有大船七艘、中船三十九艘、小船一百二十艘。

按大船载一百五十人、中船三十人、小船五人计算,

单次最多可运输三四千人。

此乃理想状态——

仅计人员运输,不含马匹物资。

若算上粮草辎重,单趟运力将骤降至三千人。

考虑到钟山城至珠三角往返需二十日,

加之需运送李信部队及焱县民众,

赢非皱眉道:”运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大中型船只缺口巨大。”

“此外必须开辟陆路通道连接焱县与珠三角。”

“唯有迁徙数十万秦民定居越地,方能真正掌控这片沃土。”

赢非神色平静,坦然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他盘算着,至少要从大秦核心地带迁徙二三十万户人口过来。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领地升级的要求。

也只有当赢非的领主等级提升后,才能激活系统商城,获得铁器时代的先进装备和超凡修炼体系。

从而在这个时代实现科技与修行的双重优势。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单靠钟山城现有的船只运输,恐怕要等到天荒地老。

因此赢非认为,除了继续造船之外,还必须开辟一条陆路通道。

虽然陆路艰险耗时,但胜在没有人数限制。

可以持续不断地向珠江三角洲输送人口。

“殿下不必担忧,我已调派人手和劳工,这两天就会按照斥候绘制的水路图动工,应该很快就能开辟出一条通道。”李信立即回应道。

赢非的考量,李信心知肚明。

事实上这件事无需赢非吩咐,他已经在着手办理。

但这绝非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

毕竟南越大部分地区都是原始山林,想要开辟道路,即便调派了大量兵力和劳工,依然困难重重。

更何况越地水系纵横,江河阻隔,必须架设桥梁才能通行。

这就更加棘手了。

即便最乐观估计,也需要半年左右时间,才能在这片密布河网的南越之地,开辟出一条通往珠江三角洲的通道。

“此事就仰仗李将军了!”

赢非向李信表达了谢意。

“殿下言重了,这是末将分内之事。”

李信郑重回答,随即问道:”不知殿下接下来作何打算?准备何时开始迁徙百姓前往珠江三角洲?是否需要末将派兵护送?”

人口迁徙绝非小事。

更何况是要将百姓迁往南越腹地。

李信认为最稳妥的方案是等待陆路开通后再迁移百姓,但考虑到陆路开通时间难以确定,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完成,且陆路通行困难,至少需要三五个月才能完成全部迁移。因此,他判断赢非不会选择这种方式。

原因在于,若赢非选择等待陆路开通后再迁移,等到百姓抵达珠江三角洲时,他承诺给始皇帝的三年期限已过去近半。剩余的一年半时间,赢非恐怕仅能完成封国建设,无暇讨伐南越山民,将南越纳入大秦版图。因此,李信确信赢非不会等待陆路开通,而是会提前通过水路迁移百姓。

面对李信的疑问,赢非坦言道:“将军,本王计划近日前往珠江三角洲,届时需借用将军的船只和部分兵马。”他并不急于迁移百姓,而是打算 ** 珠江三角洲的实际情况,以确定筑城位置和未来发展策略。

李信闻言大惊,劝阻道:“殿下不可冒险!珠江地区情况未明,殿下身份尊贵,岂能轻易涉险?不如由末将先行前往,待城池筑成后,殿下再行前往。”

数日后,焱县十里外的**村。

“咚锵咚锵……”

“大伙儿听好,亭长传话,王府使者来宣诏令,**村全体村民速到村口接越王旨意,不得延误。”

“大伙儿听好……”

正午时分,稻田里忙着抢收的农人们忽然听见铜锣声伴着吆喝传来。

“王令?该不会又要分官田吧?”一个汉子直起腰,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这话引得周围几个同乡都露出期盼的神色。

所谓官田,原是那些被抄没的豪强地主的产业。两个多月前赢非整治焱县,这些田地便都归了王府。

这些地自然要租给百姓种。提起官田,农人们就欢喜——赢非定的规矩实在惠民:

“各乡官田就近分给村民耕作,按户按口分配。”

“官田税赋十五取一,年缴一次。由王府税吏定点征收,少收不行,多收更不许。谁敢多收一粒粮,百姓都能告发,查实立斩。”

“另,官田永属王府,严禁买卖典押,违者严惩不贷。”

十五税一,一年一缴,还有王府盯着税吏——这对面朝黄土的百姓简直是破天荒的好事。

要知道普通私田要缴五分之一赋税,还得一季一交。若是租种豪强的地更惨,除了官税还得给东家交三四成租子。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