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冬青爹哪知道这些,他这辈子都没想过能进城买房,铺子就更别说了。

他顶多是想自己分家之后,能够跟爹一样造几间砖瓦房,就很厉害了。

“你爷爷在你大伯娶亲前,建了六间砖瓦厢房,就花了四吊钱。

不过庄稼人有钱最好还是买地,这才是最实在的,不过地一般人是不会卖的,败家子才卖。”

看来爹有钱先买地,然后才会考虑城里买房子,紧接着冬青就闻到了一股臭味。

附近驶来了一辆粪车,一吆喝周边的人都不约而同的拿着马桶过来倒。

冬青看着这一幕叹了口气,唉,和上辈子的下水道冲水厕所不一样,现在的城里人都还要每天倒自己的大小便,真麻烦。

在城里有一棵葱都要买,要是没有一个进项,这过的还不如村里庄稼人。

草鞋很快卖完,冬青爹准备给冬青买个肉包子吃吃,孩子第一次来城里,得给吃点好吃的,

包子文三钱一个,素包子一文钱一个,冬青爹给孩子买俩肉包。

这是冬青第一次吃肉包子,咬了一口,馅儿很足,然后他看着包子,把另外一个给了爹,想让爹吃。

也不等冬青爹推辞,她就直接把包子塞他嘴里,没办法爹咬了一口,果然外面卖的就是好吃。

两人吃了包子想要回去的时候,冬青想要让爹指给他她看,在哪里卖的五倍子。

冬青爹又抱着孩子,去给她指了医馆,说第一次就在这儿卖的,然后又过去几条街巷给她看收购药材的地方。

那个伙计认识冬青爹,上前和他们说话,不过今天没有五倍子卖,伙计跟他讲说最近五倍子跌了两文。

之后冬青爹又买了红糖和桃酥盖在箩筐里,这是冬青的第一趟进城之旅。

在回去的路上,冬青叽叽喳喳的和她爹说:“爹,我们以后在城里买个铺子吧,跟别人一样做生意,做买卖,这样就不用在村子里太辛苦了。”

爹一听这话,虽说没这个想法,但也很开心,小孩子说出来的话就是吉祥话,他说:“好啊,以后有钱就去买个铺子,就算不做生意,租出去也能收租金。”

“那我多采点五倍子,再看看别的能不能一起卖,到时候我攒钱买铺子,爹就坐在铺子里收钱!”

“好啊,好啊,我女儿这么有能耐,我就享福喽!”当然这话只是听着,冬青爹都觉得开心。

回去刚进门,遇到奶奶在织房,她在织布没有起身,嘴里还念叨:“真是惯着她了,家里谁还把丫头片子带城里去,这哪是想去就能去的,把心养大了,以后手短眼光高就不好了。”

冬青爹只笑笑没说话,接着出门看庄稼。

冬青将东西放进房里,生怕被奶奶看见,晚上娘因为买了红糖特别心疼,说让冬青爹少称一点。

随后她爹摆摆手,悄声说:“怕什么,这都是你挣的辛苦钱,你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强。”

冬青娘满意地拍了拍红糖,说:“确实有点好处,这两次来月事,肚子都没有原来疼了,”

“是吗?那就更该买了,今天还买了两个包子,一个三文钱给冬青呢,可惜呀冬青只吃了一个,还有一个硬塞我嘴里了。”

冬青爹完全没有要给老婆买一个,在冬青提醒他的时候,他说买了红糖就行了,一个肉包子不好拿也不好带。

冬青想想也是,这样拿回去一个被爷奶发现,给老婆吃不给父母买,那真是不孝,要骂一个村儿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算了。

冬青只能期待以后娘也能进城,他们进了城现买现吃。

从那以后,冬青更加积极地和娘出去打猪草,查看各种植物,想要以后用草药换钱。

又一年过去,冬青满五岁,这一年农忙结束,家里来了个陌生人,王冬青判定这就是媒婆,因为头上戴了朵红花。

冬青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花哨的人,对方登门爷爷奶奶非常客气,又是倒水,又是泡米粉子,还往里放糖。

米粉子就是大米放锅里炒炒,熟了之后又用碾子磨成粉,他们这里待客就是泡一碗米粉子然后加点糖。

这媒婆推辞两下开始吃,吃完就开始说:“我说给你们打听了三家的姑娘,说第一家的是本村儿陈家长女的,第二家李家次女,第三家远一点张家次女,来这里要两个时辰。

不过我得先说明,这前两家跟你家条件差不多好的,他们是要求你们家要分家,不然这新媳妇进来可没地儿住。”

爷奶连忙点头说道:“哎,那是肯定,那是肯定的。我们会在新媳妇进门之前就分,不会让一家子老老少少挤在一起的。”

媒婆满意的点点头。

“第一家那个十二岁会织布,但不干重活儿,另外一个十三做饭不错,也帮着家里养猪养鸡。

这第三家彩礼要的少,娘家有点穷有点远,人很是勤快,不光会做饭洗衣,喂猪养鸡,还下地,十四岁。”

爷奶两人合计了一下说:“第二家吧,离得近,对方兄弟也多,平时看着也很勤快,样子也不差。”

“那我就替你们跑一趟,至于嫁妆和彩礼,跟咱们村儿里其他人应该大差不差。”

家里的大哥十二岁了,相看得个两三年才能找到合适的,这都需要媒婆互相打听,当然这中间变数也很大。

然后两家看上了就提条件,双方商议一阵子之后定亲,再过两三年十六七岁就成亲。

冬青在门外,听着媒婆大声说自己手里成了几对儿,然后她一盘算自己好像也没有太多时间了。

真麻烦。

随后冬青又想到在定亲前,也就是两三年后,他们家可能就要分家了。

冬青蹲在外面,看到小婶从厨房出来也在偷听,随后面色凝重的就回去了。

冬青一想,两三年后,小叔家的儿子也要相看了,小叔儿子和大伯家的次子年龄差不多。

可能分家的时间就会更早了,毕竟分出去的人还要建房子,建房子还要在农闲时间。

现在家里几间厢房根本挪不开,要趁早建房,木头都要提前一年准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