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3章

陈登进言:”将军多虑了。丞相曾言刘备当世豪杰,对付此人自当谨慎。将军虽勇,也难敌关张联手。想来丞相正是顾虑于此,才派张将军星夜来援。”

“先生所言有理。”车胄虽点头称是,却仍迟疑道:”只是夜色深沉,难以辨认,不如待到五更天明,见过张辽再议。”

却说陈宫见如此情形,便不再多言,生怕惹来猜疑。

天色微明之际,车胄一身戎装,执刀而出,在城门外高呼:”文远将军可到了?”

等了许久,始终不见张辽踪影。

正欲再问,忽见军阵中杀出一员红脸大将。

“关云长?”

车胄顿时面如土色,拨马就往城内奔逃。

恰在此时,陈登已登上城楼,命令弓箭手向车胄放箭。

“陈元龙,尔敢背主?”

箭如雨下,车胄进退维谷,又惊又怒,只得另寻出路。

“休走!”

关羽拍马赶到,手起刀落,将车胄斩于马下。

随后陈登等人寻来刘备,将徐州印信奉上。

刘备尚在云里雾里。

这究竟怎么回事?

不过睡了一觉,竟成了徐州之主?

虽觉有负曹操,但刘备很快便坦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他唯恐曹操兴兵来犯,陈登便献策与袁绍结盟,共抗曹军。刘备依计而行。

见此情形,各路诸侯无不眼红。

“这刘备有何过人之处,竟能让陈登如此死心塌地?”

“睡一觉就做了徐州牧,这等好事怎不轮到我头上?”

“有陈登辅佐,便是蠢物也能坐稳徐州。”

刘备朗声笑道:”有元龙相助,徐州自是稳如泰山。”

“大哥,不如咱们这就去徐州找陈登?”

张飞扯着嗓子嚷道。

关羽劝阻:”眼下陶谦尚在,陈登岂会让大哥主政徐州?”

“这倒也是。”

张飞摸着脑袋不再多言。

陈留城中,曹操恨恨道:”陈元龙,着实可恨!”

此时楚云的声音再度响起:”刘备接管徐州后,陈登仍回广陵担任太守。”

这天,陈登忽然胸口发闷,茶饭不思,面颊涨得通红,急忙请来神医华佗看病。

华佗为陈登诊脉后问道:”大人是否常食生腥之物?”

陈登有气无力地回答:”平日最爱脍生鱼。”

华佗颔首:”这便是了。大人因贪食鱼脍,腹内已生毒疮。”说着取出两剂汤药,”服下当可缓解。”

药汤入腹不久,陈登突然剧烈呕吐。

** 中竟混着密密麻麻的活虫,足足有几升之多。那些虫子红头白身,有些还挂着未消化的鱼脍残渣。在场众人见状纷纷作呕,几欲昏厥。

吐尽腹中 ** 后,陈登气色渐缓。

华佗叮嘱道:”日后切莫再沾荤腥。此症三年后恐将复发,须及时寻良医诊治。”

陈登虚弱应道:”谨记神医教诲。”

待华佗离去,众人仍在议论纷纷。

“没想到鱼脍里竟藏着这等毒物!”陈登心有余悸地望着案上食盒,突然将整盒鱼脍掀翻在地,”从今往后再不食此物!”

此时画外音响起:

曹操趁陈登卧病突袭徐州,刘备兵败投奔袁绍。虽曾助刘备夺取徐州,曹操却未追究陈登,反调其任东郡太守。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陈登献策曹操南下取江东,未获采纳。次年旧疾复发,遍寻华佗不获,终至不治。

多年后,曹操临江眺望孙氏基业,悔叹未用陈登当年之策。

画面在此刻静止。

楚平的声音缓缓响起:

“陈元龙一生虽短却璀璨,助玄德公两夺徐州,即便主公失势后仍能在曹魏立足。”

“周旋于奉先、玄德与孟德之间而游刃有余,足见其能。”

“究其根本,他始终守护着徐州士族的利益,只是在大局观上略有不足。”

“此点与公台颇为相似。”

“但胜于公台之处,在于他确实保全了徐州百姓的利益。”

“此事他成功了,而公台下失败了。”

“两度阻截江东北伐,为孟德平定北方创造良机,影响深远。”

“陈元龙,谋士榜第十六位。”

“战略眼光:双星”

“战术谋略:双星”

“其他才干:半星”

“历史影响:双星”

“综合评定:六星半”

余音未散,光幕渐渐暗淡。

“如此英才,竟因贪食鱼脍而亡,实在可惜。”

“若能多活二十载,排名或可再进。”

望着褪去的光影,世人纷纷扼腕叹息。

尚未踏足江东的孙伯符紧锁剑眉:”我竟死于刺客之手?何人指使?”

袁公路失声惊呼:”我竟败亡了?”

曹孟德亦眉头深锁,面露踌躇:”陈元龙确有才干,只是……”

观其生平过往,他犹豫是否该招揽此人。

此人始终对刘玄德忠心耿耿,招至麾下恐生变数。

若其一时糊涂,说不定会将自家基业拱手让与玄德。

安喜县中,刘玄德轻声叹息:”一代奇才,竟这般憋屈离世,但愿他得见此生,早日戒除鱼脍之癖。”

⑧(九)З?(九)④⑥

陈登立即吩咐家仆:“快去请华佗先生。”

他回想自己早逝的惨状,不禁心头一颤。

尽管正值壮年,仍难安心。

须得请来神医及早诊治。

“是!”

仆人匆匆领命而去。

楚云的评述再度传来:

“谋士榜第十五位——田丰,与徐庶并列。”

并列十五?

莫非二位谋士同列?

光幕中渐显一道身影:

纶巾束发,长衫磊落,气度不凡。

楚云继续道:

“田丰,字元皓,巨鹿名士。少时颖悟,博览群书,声震冀州。

初入太尉府,举茂才,累迁侍御史。

因宦官祸国,愤而辞官。

转投韩馥麾下,未展其才。

初平二年,袁绍取冀州,亲聘为别驾。”

初平三年,田丰随袁绍讨伐公孙瓒。

公孙瓒麾下白马义从骁勇难当,袁绍连战连败。

帐中议策时,田丰进言:”主公,白马义从驰骋塞北所向无敌,平原交锋我军难以抵挡。不若退守界桥,借狭窄地势遏制其冲锋。待其半数过桥,以强弩伏击,必能全歼敌骑。白马义从若灭,公孙瓒便如折翼之鹰。”

袁绍依计而行,命麴义率先登死士暗伏桥头。

两日后,公孙瓒亲率白马义从冲阵而来。「义之所至,生死相随」的呐喊声响彻云霄。观者无不惊叹:”此等铁骑,难怪横扫北疆!”

当白马义从冲至桥心,麴义突然率弩兵现身。密集箭雨笼罩桥面,雪白战袍顷刻染血。公孙瓒急令撤退,奈何桥窄马稠。最终仅数骑生还,袁绍趁势掩杀,大获全胜。

幽州右北平郡府内,公孙瓒紧盯着光幕,面色阴沉似水。他指尖重重叩击案几:”白马义从竟毁于袁本初之手?连某家也……”

话音未落,他忽然拍案而起,铠甲铿然作响:”既已窥得天机,界桥之战岂会重蹈覆辙!”大殿内回荡着铁掌击碎酒樽的脆响。

此时各州郡的茶肆酒坊早已沸腾。有士人指着光幕惊叹:”袁本初帐下竟有四名谋士入榜!郭图、许攸、董昭之后,连田元皓也在其列。”邻座老者捋须道:”却不知这田丰…”

邺城府衙,袁绍凝视光幕中建言献策的田丰,眸中精光闪动。他忽然挥退侍从,蘸墨在竹简上急书数行,又猛地顿住笔锋——墨汁在”韩馥”二字上晕开污痕。

冀州刺史府内,韩馥正踉跄着冲出大殿。他连官帽都来不及扶正,厉声喝道:”备我汗血马!田别驾现在何处?”侍从们从未见过主公如此失态。

田丰宅邸内,酒香氤氲。好友举盏笑道:”元皓此番上榜,怕是要门庭若市了。”田丰却望着案上未动的酒菜轻叹:”韩使君优柔寡断,袁本初外宽内忌…”话音未落,远处已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光幕中场景骤变,曹操捧着诏书大步走来。田丰的声音穿透历史长河:”许县卑湿,不若迁都甄城…”此刻现实中的田丰突然攥紧酒盏,窗棂外惊起一片寒鸦。

若能迎天子至甄城,主公便可执掌天下权柄。

袁绍依计遣使与曹操商议,却遭断然回绝。

田丰闻讯再度进言:”曹操既拒迁都之议,挟天子令诸侯之心昭然若揭。当速攻许县夺回天子,届时持诏令以号令群雄。若迟疑不决,终将受制于人,追悔莫及。”

“此时攻许县尚早。”袁绍此番未纳忠言。

田丰再三苦谏无果,只得作罢。

楚云旁白响起——

“建安五年,刘备斩车胄据徐州。曹操大怒亲征,田丰力谏袁绍乘虚伐曹。然袁绍幼子染疾,正悉心照料。”

画面中田丰拄杖谏言:”今曹操主力东征,许都空虚。若此刻出兵,必能直取许都迎回天子!”

袁绍摆手:”吾儿病重,岂能出征?容后再议。”

田丰急叩杖顿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主公!”

“吾意已决。”袁绍拂袖而去。

田丰以杖击地,仰天长叹:”因孺子之疾错失良机,他日必悔!”

袁绍闻言怒道:”田元皓!吾为主君,纳谏在我。岂容尔放肆!”

残阳下,田丰拄杖踽踽独行,背影愈发佝偻。

观者无不愤然:”袁本初刚愎自用,合该败亡!”

众人多次观察局势演变,都清楚田丰的谋略极为精准。

袁绍掌握四州疆域,此刻若发兵突袭,定能直捣曹操根基。

倘若如此,袁曹之争的结局恐怕要重新定论。

渤海郡府内,袁绍凝视着回溯的景象,面色陡然阴沉。

“当年竟如此昏聩?”他忍不住自嘲道。

陈留城中,曹操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幸而袁本初未采纳田丰之策,否则吾等退路尽断。”若根据地遭袭,退路被截,再加刘备乘势反击,恐有灭顶之灾。

第二十四幕 田丰的叹息

楚云的解说再度响起:”一月后曹操击溃刘备,刘玄德投奔袁绍。袁绍欲攻许都,田丰再次进谏。”

影像中,田丰拄着节杖匆匆求见,躬身谏言:”明公,先前曹军征讨刘备时,许都防守空虚确是良机。如今曹军得胜回师,许都守备完善,此时出兵实非明智之举。”

“曹孟德用兵如神,虽兵力有限却不可轻视。明公坐拥四州,当以稳取胜。可派遣精锐开展游击战术:攻其右翼则救左,击其左翼则救右。如此反复袭扰,使其难以休整。”

“只需三年,曹军必疲。届时全力出击,可定天下。若舍此万全之策,妄图速胜,万一失利则追悔莫及。恳请明公慎重决断。”

袁绍眉头紧锁:”大军即将出发,你竟跑来说这些动摇军心的话,究竟意欲何为?”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