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种田小说,那么这本《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一定不能错过。作者“玫瑰九州”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关于苏锦绣萧北辰的精彩故事。本书目前完结,最新章节第13章,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主要讲述了:前文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最是销金的酒楼“醉仙居”天字号雅间内,一位身穿暗紫色锦袍、面白无须的老太监,正捻起一块刚从“锦绣山珍礼盒”中取出的风干冬菇,凑到鼻尖轻轻一嗅。他浑浊的双眼猛地一亮,随即陷…

《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精彩章节试读
前文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最是销金的酒楼“醉仙居”天字号雅间内,一位身穿暗紫色锦袍、面白无须的老太监,正捻起一块刚从“锦绣山珍礼盒”中取出的风干冬菇,凑到鼻尖轻轻一嗅。
他浑浊的双眼猛地一亮,随即陷入了长久的回忆,口中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这股子山野的鲜香味儿……香,真是像极了先帝爷当年最爱的那一口……”
—–
车队已经出发了两个时辰,走在最前面的萧北辰勒住马缰,微微皱起了眉头。
萧北辰眼中寒芒一闪,朝小石头递了个眼色。
小石头会意,如狸猫般蹿入林中,不到半个时辰便脸色煞白地折返,声音都在发颤:“萧大哥,绣姐,东边……东边废弃的驿站,死了两匹马,是咱们备用的驮马!喉管被一刀割断,血都流干了,可……可马背上的货物分毫未动!”
此言一出,车队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荒年里,粮食比人命都金贵,哪有劫匪只杀牲口不抢东西的道理?
苏锦绣当即召集了萧北辰和几个护卫队的骨干,围着一张简陋的地图,神情凝重。
“这不是劫掠,是警告。”她纤细的手指点在地图上,“驿站是‘守渊阁’的地盘,他们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们,此路不通,让我们知难而退。”
萧北辰的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沉声道:“守渊阁行事有自己的规矩,绝不会自毁关卡内的牲畜。这更像是栽赃,逼我们和守渊阁起冲突。”
“没错。”苏锦绣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有人想坐收渔翁之利,逼我们走投无路,或者,是想试探我们的底细。”她当机立断,下达了一连串命令:“传令下去,原定路线向南微调二十里,我们不走官道,改走古河道的旧堤。那里地势开阔,不易埋伏。”
“从今夜起,全队宿营地每晚更换,不许燃起一星半点的明火,做饭全部用陶瓮闷炊,减少烟火痕迹。”
“另外,让女人们连夜赶制一批‘药熏布袋’。”她从随身的小包里取出几味草药,“内填辣蓼、苍术、雄黄,挂在每一辆车的车辕上。对外说是驱虫避邪,实则是为了掩盖我们车队的人气和牲畜气味,防止对方用追踪犬嗅迹。”
一道道命令有条不紊地传达下去,原本有些厚,松林间最清冽的霜气。
一时间,达官贵人府上的家仆纷至沓来,宁愿排上一个时辰的长队,也要打包一份回去给主家尝鲜。
这股风潮,最终还是吹进了皇城。
一名御膳房的采买太监偶然尝了一口,当场脸色大变,惊疑不定地喃喃自语:“这味道……绝非江南一带的菌子,鲜则鲜矣,却少了一股凛冽之气。这……这莫非是传说中只在极寒之地、经霜露点化方能成形的‘寒露菌’?此物早已绝迹数十年,怎会重现于世?”
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回宫中。
乾西宫内,那位身着紫袍、权势滔天的老太监听闻后,竟亲自出宫,来到“迎客来”酒肆。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默默要了一份打包的礼盒,在后巷无人处,仔细查验着礼盒底部一个不起眼的封条。
当看到那枚小小的梅花暗印完整无缺时,他浑浊的双眼猛地亮起,干枯的手指微微颤抖:“果然活了……那丫头,当真把这条死路给走通了!”
京城的暗流涌动尚未传回千里之外的荒村,一场新的危机却已悄然而至。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负责巡更的壮丁在村边的河里发现了一只漂来的空木箱。
那木箱的制式,正是苏锦绣用来装运“脆金丝菜”的特制包装!
壮丁将其捞起,赫然发现箱底用什么东西刻着一行歪歪扭扭的血字:“止步,否则焚村。”
消息传开,整个村子都炸了锅。
李阿婆吓得浑身发抖,抓住苏锦绣的衣袖:“锦绣丫头,这……这是不是咱们动了不该动的东西,惹上天罚了?”
苏锦绣面沉如水,却不见丝毫慌乱。
她接过木箱,在全村人的注视下,亲手将其投入村口的火塘。
熊熊火焰瞬间吞噬了木箱和那不祥的血字。
“天罚?”她清冷的声音压过了火焰的噼啪声,传遍每个人的耳朵,“我只知道,想让我们饿死、困死在这里的,才是真正的邪魔!他们烧我一箱货,是怕了我们!从今天起,我便发十箱粮!”
她转身,当众宣布:“即刻开启‘暖冬计划’!凡是参与护路巡防的壮丁,每日可额外领半斤米、一勺油!家中孩童,无论男女,一律免费进入村中识字班,我亲自教!”
此言一出,村民们的恐惧瞬间被点燃的希望所取代。
半斤米,一勺油,这是能救命的东西!
孩子能识字,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前程!
一时间,群情激奋,连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老户,都争先恐后地报名加入轮岗巡逻。
趁着村民士气大振,萧北辰则带着一队精锐,深入九渊驿道,勘察传说中的第五关——铁脊岭。
此地山势如龙脊,险峻异常,古道的两侧布满了早已被藤蔓掩盖的机关残存。
根据他父亲留下的手札,唯有持特定的铜牌,并念出相应的口令,才能安全通过。
萧北辰手持一套完整的符牌,按照手札记载的顺序,在一处不起眼的石壁前,依次嵌入铜牌。
随着最后一块符牌归位,他沉声念出晦涩的口令。
然而,预想中的石门开启并未发生。
取而代之的,是从地底深处传来一声低沉悠远的钟鸣–“嗡……”
整座山体都随之微微震颤。
萧北辰脸色骤变,一个尘封的记忆片段猛然从脑海深处炸开,那是父王临终前的遗训:“九渊驿道,钟响三声,闭门锁道,神佛难渡!”
“不好!快撤!”他暴喝一声,立刻下令全员撤离。
众人刚退出百步之遥,身后传来惊天动地的巨响,那面他们刚刚试探过的岩壁竟轰然合拢,无数碎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彻底封死了前路。
回村后,萧北辰将此事告知苏锦绣,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这条路不仅仅是一条通道,它……它好像是活的,它在‘呼吸’。有人在很远的地方,操控着它的核心枢纽。我们必须找到‘总钥台’,否则,随时都可能被彻底锁死在里面。”
苏锦绣听罢,沉默了片刻。
苏锦绣从贴身的行囊中,取出了那本《山野志略》,翻到最后一页,那是一张泛黄得几乎要碎裂的图纸。
苏锦绣的指尖,轻轻点在图纸中央一个繁复的标记上。
“你看这里,”苏锦绣轻声说,“这个图案,是‘双龙盘鼎’纹。我外祖母生前曾提过一句,这是前朝御膳监与兵部共管的‘国脉枢图’的印记。据说,要激活枢图,唯有皇族血契,加上三品以上兵部大员的印信,二者合一,方可开启。我们有符牌,有路线,却没有开门的‘资格’。”
苏锦绣缓缓抬起眼,清澈的眸子望向萧北辰,仿佛要看进他的灵魂深处:“你父亲既然为你设下此局,留给你的,会不会……不止一条路?”
话音落下的瞬间,窗外天际一道惊雷炸响,惨白的闪电撕裂夜幕,刹那间照亮了屋内的景象。
光影明灭中,萧北辰下意识抬起的手臂袖口微微滑落,一截结实的小臂上,一个隐秘的金色刺青一闪而过——那赫然是一条栩栩如生的蟠龙,正盘绕着一颗燃烧的心脏,在那电光之下,竟似有鲜血要从其中燃起。
小说《和离后,我靠种田养小乖》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