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她仿佛才想起一般,语气自然而然地接续道,带着几分闲聊的意味:“说起来,安答应近日正在为娘娘精心绣制一件寝衣,
用的是苏绣里最繁复的缠枝莲纹样,那针脚功夫,细密匀净得如同天生长在料子上一般,臣妾偶然见了,都爱不释手,直叹其巧夺天工。”
她巧妙地将话题引回,并提出了更进一步的建议:“既然碎玉轩这边份例优厚,彰显了娘娘的宽宏,不若再让安答应多费些心,额外绣些既精致又实用的贴身小物,如冬日用的暖额、护手的袖套、安神的香囊之类,一并赐予莞常在?
一来,安答应的手艺精妙,绝不会辱没了娘娘的赏赐,反而更添光彩;二来,由依附您的答应亲自为其操持针线,这份心意,更显得娘娘恩泽深厚,体恤入微,
连带着依附您的新晋宫妃都对病中的姐妹如此关怀体贴。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岂不是比冷冰冰的金银份例更令人感念铭记?”
此言一出,可谓一箭双雕。
既将安陵容牢牢地按在了绣架之上,用无尽的针线活占据她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让她无暇他顾,更无机会与莞常在沈贵人过多接触;
同时,又将华妃的这份“恩典”包装得无比贴心、体面,充满了“姐妹情深”的温暖色彩,彻底绝了旁人疑心华妃苛待甚至暗害碎玉轩的可能,反而树立起一个顾全大局、关爱嫔御的贤德形象。
安陵容扶着丫鬟宝鹃的手,步子迈得极轻,几乎是踮着脚尖,如同受惊的小鹿般踏入启祥宫正殿。
殿内宽敞明亮,纱帐低垂,陈设华美却不失清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馨香。
主位之上,丽嫔孙慧宁身着家常的湖蓝色暗花缎袍,并未佩戴过多珠翠,正闲闲地捧着一盏青玉茶盏,见她进来,眼风都未动一下,只专注着杯中沉浮的茶叶。
安陵容心口一紧,立刻松开宝鹃的手,规规矩矩地跪拜下去,额头几乎触到冰凉的金砖地面,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微颤:“嫔妾答应安氏,给丽嫔娘娘请安,娘娘万福金安。”
孙慧宁并未立刻叫起,只慢条斯理地用杯盖轻轻撇着茶盏中的浮沫,发出细微的瓷器碰撞声,又浅呷了一口香茗,目光才似有若无地在她低伏的、显得单薄可怜的脊背上扫过。
片刻的静默,足以让安陵容的神经绷到最紧。
她终于放下茶盏,声音里带着一种上位者惯有的、恰到好处的温和,却并无多少真切的暖意:“起来吧。既到了启祥宫,往后便算是自家人了,私下里不必如此拘礼。坐。”
“谢娘娘恩典。”安陵容这才敢小心翼翼地起身,因跪得久了,膝盖有些发软,她强撑着,挪到下首的绣墩上,只敢坐一个边儿,背脊挺得笔直,双手规规矩矩地交叠放在膝上,眼观鼻,鼻观心。
孙慧宁打量着她这副谨小慎微、如同惊弓之鸟的模样,唇角弯起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弧度。
这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宫里规矩,嫔妃抱病,一应份例皆需酌情减等,这也是祖制,为的是防着底下人装病躲懒,虚耗宫中用度。”
她话锋轻轻一转,如同闲聊般自然,“不过,咱们华妃娘娘协理六宫,最是仁厚体下,心胸宽广。
听闻碎玉轩的莞常在与你是同期入宫的手帕交,娘娘特意交代了,她的份例非但不减,反而再加两成送去,炭火、药材、饮食,皆用上好的,以示恩泽体恤。”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安陵容骤然抬起的、带着惊诧与难以置信的脸上,继续道,语气加重了几分:“这份天大的恩典,你需得牢牢记在心里。
回头便多用些心,加紧给华妃娘娘多赶制几套精巧的寝衣、常服,花样要新颖,针脚要细密,也好替莞常在,更是替你自己,好好谢过娘娘这番厚意。明白了么?”
不等安陵容完全消化完这话里蕴含的“任务”和“提点”,孙慧宁又仿佛想起什么私己事,语气放得更缓了些,带着商量的口吻:“另外,还有件小事要劳烦妹妹。
莞常在病了,六宫姐妹按例都需有所表示,以全宫中和睦之心。本宫已备下了一些上好的温补药材,只是总觉得太过寻常,显不出咱们启祥宫的诚意。
妹妹手艺是极好的,不若再替本宫绣一架小巧玲珑的插屏或是炕屏?图案要雅致清雅些的,比如梅兰竹菊,或是山水小品。
届时本宫安排人,将药材与这屏风一并送去碎玉轩,也是咱们启祥宫对她的一份心意。”
安陵容听得这番话,只觉得丽嫔娘娘不仅位份尊贵,待人更是思虑周全,宽和体贴,连这般细微处都替自己和新结识的莞姐姐考量到了,
心中顿时被巨大的感激和惶恐填满,连忙起身又要拜下:“娘娘如此厚爱,为华妃娘娘和娘娘您效力,是嫔妾天大的福分!娘娘吩咐的事,嫔妾定当竭尽所能,日夜赶工,也绝不敢有负娘娘所托!”
“快坐着,”孙慧宁虚虚一抬手,脸上笑意更深了些,带着几分“体恤”,“你能如此想,便是最好。本宫已让人将东偏殿那间安静的小书房收拾了出来,光线好,也僻静。
各色上用的苏杭丝线、还有刚进贡的软缎、云锦、蝉翼纱都已备齐,你往后便在那里专心做活计。
需要什么,缺了什么,只管让宫女来回本宫,绝短不了你的。”她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安排,“这宫里人多眼杂,是非也多。
你年纪轻,性子又静,少出去走动,安安心心呆在屋里把这几分心意做扎实了,比什么都强。这也是为你好。”
安陵容正愁在这深宫之中无依无靠,如浮萍般漂泊,闻言只觉丽嫔娘娘不仅给了她安身立命之所,更为她挡去了外界未知的风雨,安排得如此妥帖周到,心中更是感激涕零,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她立刻躬身应道,声音带着哽咽:“是!嫔妾谨遵娘娘教诲!定当安心留在宫中,专心针黹,绝不外出惹是生非,定不负娘娘回护之恩与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