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罗布泊的清晨总是来得格外突然。前一秒还是漆黑一片,转眼间东方的地平线就泛起鱼肚白。林远山坐在吉普车引擎盖上,手里捧着阿迪力煮的砖茶,滚烫的茶汤表面漂浮着几片沙枣叶子,在晨光中泛着琥珀色的光泽。

“龙城在罗布泊西北方向,”他展开那张羊皮地图,手指沿着上面用朱砂标注的路线移动,”距离魔鬼城大约八十公里,要穿过一片移动沙丘区。”

王胖子蹲在沙地上啃着馕饼,含混不清地说:”那破地方连卫星地图都拍不清楚,全是雅丹地貌,跟迷宫似的。”

阿迪力往茶壶里添了把盐巴,这是牧民们的古老习惯。”龙城比魔鬼城更危险,”他的汉语带着浓重的维吾尔腔调,”那里没有水,连骆驼刺都不长。老人们说,进去的人就再也出不来了。”

林远山收起地图,目光扫过已经打包好的装备。这次他们补充了更多物资:二十升装的军用储水袋带了足足十个、高热量压缩干粮、专业攀岩绳索,还有一台二手地质雷达——这是他们在若羌县城从一个退休地质队员手里淘来的。

“我们需要一个熟悉龙城的向导,”林远山跳下车,”阿迪力,你有认识的人吗?”

阿迪力摇摇头:”我们维吾尔人不去龙城。但卡德尔老人说过,十几年前有个汉族驼队进去过,只有一个人活着回来。”

正午时分,三人的吉普车驶入若羌县城。这座沙漠边缘的小镇比上次来时更加热闹,街道两旁摆满了卖哈密瓜和葡萄干的摊子。空气中弥漫着烤包子和孜然的香气,几个戴着白帽的回族老人坐在茶馆门口,用浓重的西北口音闲聊。

“先找卡德尔老人,”林远山说。

卡德尔老人的杂货铺在集市最里面,门脸很小,但货架上堆满了稀奇古怪的东西:风干的蝎子、不知名的草药、锈迹斑斑的铜器,甚至还有几块带着奇怪纹路的陨石。老人坐在柜台后面,正在用一把小刀雕刻胡杨木。

“亚克西姆赛斯,”阿迪力用维吾尔语问候,然后说明了来意。

卡德尔老人听完,深陷的眼睛在林远山和王胖子身上停留了片刻。”龙城的幸存者叫马三,”他用带着口音的汉语说,”在县城西边的骆驼场干活。不过…”老人欲言又止,”他的脑子被龙城吃掉了,说的话没人信。”

按照卡德尔老人的指点,三人找到了县城西郊的骆驼场。几十峰骆驼懒洋洋地趴在围栏里反刍,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牲口气味。一个佝偻着背的中年男人正在给骆驼梳毛,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地说:”骑骆驼五十,拍照二十。”

“马三哥?”林远山试探着问。

男人猛地转身,露出一张布满疤痕的脸。左眼浑浊发白,显然是瞎了。”你们是谁?”他警惕地问,右手下意识摸向腰间的小刀。

王胖子赶紧掏出烟递过去:”我们是地质队的,想打听点龙城的事。”

“地质队?”马三冷笑一声,用残缺的牙齿咬住烟卷,”十年前来的地质队,现在骨头都化成灰了。”他深吸一口烟,”你们也是为了那’月亮井’去的吧?”

林远山和王胖子交换了一个眼神。羊皮地图上确实标注了一口井,旁边画着月牙标记。

“我们想知道进去的路,”林远山坦诚地说,”听说您去过。”

马三的独眼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突然转身走向一间低矮的土坯房。”进来吧,”他头也不回地说,”听完我的故事,你们要是还敢去,我就画张图给你们。”

土坯房里昏暗潮湿,墙上贴满了发黄的照片和剪报。马三点亮一盏煤油灯,灯光下他的脸显得更加狰狞。”那是2003年,”他声音沙哑,”我们驼队接了活,送几个考古的去龙城…”

随着马三的讲述,一个诡异的故事逐渐展开:考古队在龙城发现了一口古井,井壁上刻满了与月亮有关的符号。当他们下到井底时,发现了一条通往地下的隧道。马三作为向导留在上面,三天后,只有一名考古队员爬出来,怀里抱着个青铜盒子,没走几步就断气了。

“我去井边看过,”马三的独眼中闪过一丝恐惧,”井水是黑色的,像油一样稠。里面有东西…会发光…”他突然抓住林远山的手腕,”你们要是真要去,记住两件事:第一,别碰井水;第二,听到歌声立刻跑!”

离开骆驼场时,马三塞给林远山一张手绘地图,上面标注了进入龙城的相对安全路线。”我每年都梦见那口井,”他最后说,”它在呼唤我回去…”

回到旅馆,三人仔细研究马三的地图。与羊皮地图相比,这张图更加详细,标注了几处流沙区和容易迷路的岔道。

“这老哥靠谱吗?”王胖子怀疑地问,”他那样子像是被吓破胆了。”

林远山将两张地图重叠对比:”关键点能对上,月亮井的位置基本一致。不过…”他指着羊皮地图上的一处标记,”这里多了一个建筑符号,马三的图上没有。”

阿迪力凑过来看:”像是…塔?”

“可能是观测台,”林远山推测,”古人常在重要地点建造观测设施,用来确定节气或者祭祀时间。”

第二天一早,三人开着满载物资的吉普车向龙城进发。离开若羌绿洲后,植被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戈壁。车轮碾过黑色的砾石,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这叫’黑戈壁’,”阿迪力解释道,”地表覆盖着铁锰质荒漠漆,像一层硬壳。再往前就是流动沙丘区了。”

果然,两小时后,地形开始变化。平坦的戈壁逐渐被起伏的沙丘取代,吉普车的速度不得不放慢。正午时分,他们停在一处高地休整。林远山取出地质罗盘,发现指针不停颤动,无法稳定指向。

“强磁异常,”他皱眉道。

王胖子从后备箱拿出馕和罐头:”先填饱肚子再说。这鬼地方连只蜥蜴都看不见。”

就在三人吃东西时,阿迪力突然指着远处:”看!海市蜃楼!”

地平线上,一片城市轮廓在热浪中若隐若现。有高塔、城墙,甚至还有类似宫殿的建筑,全都笼罩在金色的光晕中。

“不是蜃景,”林远山举起望远镜,”是雅丹地貌!”

随着距离拉近,龙城的真容逐渐清晰。这是一片规模巨大的风蚀地貌,土黄色的岩柱高低错落,有的像城堡,有的像尖塔,在烈日下投下深深的阴影。更奇特的是,这些岩柱的排列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规律性,仿佛真的是某座古城的废墟。

“自然形成能这么规整?”王胖子咂舌,”看着跟人工雕琢似的。”

林远山停下车,取出地质雷达开始扫描。

阿迪力按照马三地图的指引,找到了一条相对平缓的入口。三人背上必要装备,徒步进入龙城。岩柱间的通道蜿蜒曲折,时而开阔时而狭窄,有些地方需要侧身才能通过。林远山沿途留下荧光标记,以防迷路。

“这地方像迷宫,”王胖子喘着气说,”难怪那么多人出不去。”

走了约一小时,他们来到一处圆形广场般的开阔地。中央矗立着一根特别高大的岩柱,形状酷似瞭望塔。林远山对照羊皮地图,确认这就是标注有建筑符号的位置。

“应该就在这下面,”他绕着岩柱检查,”找找有没有入口。”

三人在岩柱底部发现了一道几乎被风沙填满的缝隙。清理掉表层的沙土后,露出一个狭窄的洞口,勉强能容一人爬行通过。

“我先进去探路,”林远山戴上头灯,系好安全绳,”有情况就拉绳子。”

洞口向下倾斜,内壁光滑得出奇,像是被水流长期冲刷过。爬行约五米后,通道突然垂直向下,形成一个直径约一米的竖井。林远山将荧光棒扔下去,借着微弱的绿光估算深度——大约十米。

“需要绳索,”他退回洞口告诉同伴,”下面空间很大。”

固定好登山绳后,林远山率先降下。竖井底部连接着一个低矮的隧道,必须弯腰才能前进。空气潮湿沉闷,带着一股淡淡的金属味。隧道尽头是一扇锈蚀严重的铁门,门楣上刻着几个模糊的佉卢文字符。

“这是…现代的铁门,”林远山惊讶地说,”最多几十年的历史。”

王胖子凑过来看:”会不会是马三说的那个考古队装的?”

铁门没有锁,但锈死了。三人合力撞击了几次才勉强推开一条缝隙。门后是一个约三十平米的方形石室,墙壁上挂着几盏早已熄灭的煤油灯。地上散落着帐篷、水壶、笔记本等物品,都蒙着厚厚的灰尘。

“考古队的营地,”林远山捡起一本笔记本,小心地翻开。纸页已经发黄变脆,上面记录着一些测量数据和简图。最后一页的日期是2003年8月15日,写着:”发现主墓室,井底通道确认。李教授坚持今晚下井,其他人反对。准备绳索和…”后面的字迹被污渍模糊了。

阿迪力在石室角落发现了一口井,井口用石块砌成圆形,直径约一米五。井壁上刻满了与月亮有关的符号,与羊皮地图上的如出一辙。

“月亮井,”林远山轻声说,”和马三描述的一样。”

他用手电照向井内,光束被漆黑的井水吞噬,看不到底。水面平静如镜,没有任何波澜,却给人一种诡异的”厚重”感,确实像马三说的——像油一样稠。

“这水不对劲,”王胖子后退一步,”连个波纹都没有,跟死水似的。”

林远山取出水样瓶,小心地采集了一些井水。令人惊讶的是,水样在瓶中依然保持绝对平静,即使摇晃也不会产生波纹。”密度异常高,”他分析道。

阿迪力突然指着井壁:”这里有东西!”

在井口下方约半米处,有一圈突出的石阶,形成螺旋向下的阶梯,被水面淹没了最下面的几级。石阶边缘很光滑,显然曾经经常有人行走。

“考古队是从这里下去的,”林远山判断,”我们也得下去看看。”

王胖子连连摇头:”你没听马三说吗?下去的人都死了!”

“但他们发现了什么,”林远山指着羊皮地图上的标记,”真宫可能就在下面。”

三人争论之际,井水突然起了变化。水面开始泛起微弱的蓝光,渐渐增强,照亮了整个石室。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井底传来一阵若有若无的歌声——像是女声吟唱,没有歌词,只有空灵的音调。

“就是这声音!”阿迪力脸色煞白,”马三说的歌声!”

林远山却注意到歌声响起时,青铜月牙和圆盘在他包里微微震动。他迅速取出两件物品,发现它们在接近井口时会发出共鸣般的嗡鸣声。

“不是警告,”他恍然大悟,”是引导!这些器物会对特定频率的声波产生共振!”

就在他准备进一步探查时,井水突然剧烈翻腾起来,蓝光变得刺眼。一个模糊的黑影从井底快速上升,体型巨大,几乎填满了整个井口!

“后退!”林远山大喊,三人迅速撤到石室角落。

黑影在接近水面时突然停住,然后缓缓下沉,最终消失不见。井水恢复平静,蓝光和歌声也同时停止,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那…那是什么东西?”王胖子声音发颤。

林远山摇摇头:”不知道。但肯定不是生物,更像是…某种投影或者能量现象。”

阿迪力已经退到了铁门边:”我们应该离开。这地方被诅咒了。”

林远山却盯着恢复平静的井水,陷入沉思。羊皮地图、青铜器物、井中的现象…这一切都指向某种精心设计的机关系统,黑影的出现似乎是对外来者的警告。

“不是诅咒,”他缓缓说道,”是考验。古人设置了多重验证机制,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安全通过。”

王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啥条件?喂它吃肉?”

“月相,”林远山翻看笔记本,”看这里,考古队记录的最后日期是农历七月十五——满月之夜。羊皮卷上也写着’月之通路,千年一开’。”

阿迪力计算了一下:”下次满月是十天后。”

林远山点点头:”我们需要准备更多装备,特别是水下呼吸装置。如果猜得没错,满月之夜井水水位会下降,露出完整通道。”

三人决定先撤回地面,等满月时再来。就在他们收拾装备准备离开时,林远山注意到石室角落里有一个之前被忽略的小型青铜匣子,样式与他们在魔鬼城发现的极为相似。

匣子没有锁,但盖子紧紧吸附着。林远山尝试用青铜月牙靠近,匣子立刻发出”咔嗒”一声,弹开一条缝隙。里面是一卷的丝绸,上面用朱砂写着几行佉卢文。

“这是…”林远山仔细辨认,他只能认出”月”、”水”、”光”等几个词。

林远山小心地收好丝绸:”回去再研究。现在天快黑了,得赶紧出去。”

三人沿着绳索爬回地面时,夕阳已经将龙城的岩柱染成血红色。远处的沙丘上,一个模糊的黑影静静地注视着他们,在最后一缕阳光消失时悄然隐去。

林远山若有所感地回头,却只看到被风吹起的沙尘。”有人在跟踪我们,”他低声对王胖子说,”那个黑影跟上来了。”

王胖子紧张地环顾四周:”在哪?”

“不知道。但下次来的时候,我们得更加小心。”

吉普车驶离龙城时,林远山透过后视镜看到最后一幕奇景——月光下,那些高耸的岩柱投下的影子竟然在缓缓移动,如同活物般变换着位置。但当他停下车仔细查看时,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龙城在变化,”他喃喃自语,”和魔鬼城一样…”

夜色渐深,吉普车在戈壁滩上颠簸前行。林远山握紧方向盘,脑海中回放着井中黑影的画面。十天后就是满月,他们真的准备好面对龙城深处的秘密了吗?更重要的是——那个始终如影随形的跟踪者,究竟想要什么?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