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祁同伟小说穿书祁同伟,开局侯亮平求婚梁璐在线阅读

穿书祁同伟,开局侯亮平求婚梁璐

作者:苏恩和

字数:290851字

2025-10-17 20:12:35 连载

简介

如果你喜欢男频衍生类型的小说,那么《穿书祁同伟,开局侯亮平求婚梁璐》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苏恩和”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祁同伟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290851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穿书祁同伟,开局侯亮平求婚梁璐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省政府政研室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高育良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指尖在《汉东省政法系统人才建设报告》的稿纸上停顿片刻。

三天前,钟正国书记在电话里的声音如今依旧在耳边回响。

“育良啊,你觉得祁同伟这年轻人怎么样?”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惯有的沉稳,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当时高育良正在看着汉东省建设规划纲要。

他合上书,语气笃定:“同伟是我最得意的学生,实战能力强,政治立场稳,就是缺个能施展的平台。”

此刻稿纸上“祁同伟”三个字被他用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批注着“缉毒英雄,三次负伤,扎根基层五年”。

这些不是空洞的形容词,而是他看着这个学生一步步走过来的印记。

从汉大校园里那个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在辩论赛上引经据典的学生会主席,到岩台缉毒队里那个敢迎着枪口冲锋的缉毒英雄。

门被轻轻敲响,政研室小王推门进来了:“高处长,赵省长秘书已经催第三次了,问赵省长的自传大纲起草的怎么样了。”

高育良此时担任的是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正处级研究员。

到政研室的第一个工作,就是为赵立春写自传!

高育良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刚过下午三点。

赵立春的办公室就在斜对门,这几天总能听见他打电话训斥下属,无非是“进度太慢”“思想保守”之类的话。

他接过茶杯,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告诉赵省长,下午下班前一定送到。”

小王走后,他翻开祁同伟的档案副本——那是他特意从汉大档案室调出来的。

泛黄的纸页上,辅导员的评语写着“该生朴实肯干,组织能力突出,多次放弃评优机会,将名额让给贫困同学”。

高育良想起祁同伟当年为了赚学费,在图书馆整理旧书到深夜,却总在系里组织的扶贫活动中捐出大半助学金。

“有风骨,还得有机会。”他低声自语,提笔在报告里添了段话:“岩台市缉毒队干警祁同伟,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战经验,在基层工作中展现出极强的责任心与原则性,建议纳入省级青年干部培养计划。”

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里,走廊传来脚步声。

高育良合上报告,看见赵立春的秘书小张探头进来:“高主任,赵省长请您过去一趟。”

赵立春的办公室弥漫着雪茄的味道,红木办公桌上摆着刚送来的开发区航拍图。

“育良啊,你看看这个。”赵立春用雪茄指着图纸,“我准备搞出一个汉东奇迹!”

“在吕州,京州,林城三个城市之间,建立一个一小时经济圈。”

“你在构思我的自传的时候,把这个规划先加进去。”

“一小时经济圈?”高育良有些惊讶。

赵立春给他简单解释了一下,大概意思就是加快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让这三个城市之间的连接更便捷。

赵立春的思维还是非常超前的,只是以当时的经济水平,这个事情要想落实下来,难度很大!

“根据现在的发展政策,这种大规模基建合适不合适?”高育良试探着问道。

“把你从高校调整到政府,就是要让你这个大教授发挥你的理论水平的。”赵立春声音缓和了不少,“毕竟政策解释权在我们手上嘛。”

离开赵立春办公室时,走廊的玻璃窗映出他的身影,挺拔却带着点孤直。

赵立春虽然好大喜功,但是确实有他独特的思维和见解。

只不过,在很多事情的选择上,赵立春从来没有从“法”的角度去想过。

他只相信自己手里的权!

利用手中的权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傍晚的霞光透过政研室的窗户,在报告上投下温暖的金边。

高育良拿出信封,将打印好的报告仔细折好放进去,又在封面写下“呈:钟正国书记亲启”。

他犹豫片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汉大的信笺,提笔写下几行字:

“正国书记:祁同伟不仅是我的学生,更是我见过最具潜力的青年干部。他在岩台缉毒五年,三枪未倒,这样的风骨,正是当前干部队伍最需要的。结合前几天书记电话询问内容,我整理出了近十年汉大政法系毕业生中,具备培养潜力的人员情况,仅供书记参考。高育良 敬上”

送报告到省委办公厅时,夕阳正将办公楼染成金红色。

办公厅的老陈接过信封,笑着说:“高主任这报告写得及时,钟书记下午还在念叨政法系统的人才问题呢。”

高育良也是受到钟正国电话的启发,才想到应该给省委书记形成一份正式的报告,好好推荐一下汉大政法系的学生。

只是高育良没有想到,正是他这一举动,成为将来在汉东省建立“汉大帮”的基石。

他在报告里推荐的汉大政法系的学生,后面基本都陆续被推荐到全省各级政法系统,担任领导岗位。

而他这一无心之举,彻底奠定了他汉大帮的老大地位!

高育良没多言,只是望着广场上迎风飘扬的红旗,心里忽然想起祁同伟毕业时说的话:“老师,我想去最需要的地方。”

那时的少年眼神清亮,像极了此刻天边的星辰。

回到政研室时,夜色已经漫了进来。

高育良打开台灯,重新捧起《万历十五年》看起来。

他知道,推荐祁同伟只是第一步。

汉东的官场像片深水区,既要有敢下水的勇气,更要有不迷失方向的定力。

而祁同伟,或许就是那个能在浊流中守住清涟的人。

深夜的省委大院,钟正国的办公室依旧亮着灯。

他拆开高育良的信封,目光落在那张汉大信笺上,忽然想起下午见到的祁同伟档案。

里面夹着张岩台百姓送的锦旗照片,上面写着“缉毒英雄,为民除害”。

钟正国拿起红笔,在高育良的推荐信末尾写下“拟同意考察”。

笔尖落下的瞬间,窗外的蝉鸣恰好停歇,仿佛在为这个即将到来的转折,酝酿着新的开始。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