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角是温玉棠孟宴臣的小说《孟宴臣的忘忧书斋》是由作者“信号走失”创作的现言脑洞著作,目前连载,更新了139600字。
孟宴臣的忘忧书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送走了顾清和教授,温玉棠心中仍残留着与智者交谈后的余韵与暖意。她看了看墙上造型简约的时钟,指针指向晚上七点。距离她设定的打烊时间晚上九点,还有两个小时。
书斋内恢复了宁静,只有空调系统发出极其轻微的运行声,以及她自己清浅的呼吸。她走到窗边,将顾教授用过的茶杯收回吧台清洗干净,动作轻柔而专注。虽然只有一位客人,且并未消费,但这份初次的、高质量的交流,让她对经营书斋这件事,生出了更多的实感与期待。
“叮铃——”
门铃再次响起。
温玉棠抬起头,只见一位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女士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走了进来。女士穿着朴素但干净整洁的棉布连衣裙,脸上未施粉黛,眼角已有细微的岁月痕迹,但眼神明亮,透着一种干练与温和。她手里还提着一个环保袋,里面似乎装着刚买的菜。
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可爱的卡通T恤和背带裤,眼睛圆溜溜的,充满好奇地打量着书店,但小手紧紧牵着妈妈,并没有乱跑乱叫。
“欢迎光临。”温玉棠再次露出温和的笑容。
“您好,”女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声音爽利,“打扰了,刚接孩子放学,路过看您这书店新开的,环境真好,就忍不住进来看看。可能……不一定买书,就是看看。”她坦诚地说道,并无一般顾客可能因不购物而产生的局促。
“没关系的,您随意看,书店本就是让人看书的地方。”温玉棠柔声道,目光落在那个小女孩身上,“小朋友真可爱。”
“谢谢姐姐。”小女孩一点也不怕生,奶声奶气地问好,显然是母亲教导过的。
“叫阿姨。”女士轻轻纠正了一下,又对温玉棠笑道,“她叫朵朵。朵朵,要有礼貌哦。”
“阿姨好。”朵朵从善如流,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朵朵你好。”温玉棠的心被这软糯的童音触动了,她蹲下身,与朵朵平视,“喜欢看书吗?”
朵朵用力点头:“喜欢!妈妈经常给我讲绘本!”
“真好。”温玉棠的笑容更深了。她前世在宫中,虽受万般宠爱,但接触到的孩子极少,更别提如此天真烂漫的平民孩童。这种感觉很新奇,也很温暖。
而朵朵妈妈已经开始浏览书架。她并没有走向昂贵的精装书或深奥的专业书籍,而是在儿童读物区和一些生活类、文学类的平价平装书区域驻足。她仔细地看着书脊上的书名和价格,手指小心地抽出几本翻看内容,又轻轻放回原位。动作间充满了对书籍的爱惜。
朵朵很乖,没有吵闹,只是依偎在妈妈腿边,自己从矮书架上拿起一本封面鲜艳的绘本,小声地嘟囔着辨认上面的图案和简单的字。
温玉棠没有打扰她们,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位母亲显然经济不算宽裕,但她身上没有半分窘迫或怨气,反而有一种脚踏实地、努力经营生活的从容智慧。她带孩子进入书店,哪怕只是看看,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和陪伴。
这与她在晟朝所见截然不同。在晟朝,书籍是昂贵的,知识是被特权阶层垄断的。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大多目不识丁,终日为生计奔波,脸上多是愁苦与麻木,何来这般明亮的目光与从容的气度?更不可能如此自然地带着孩子踏入一家书店。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义务教育所带来的吗?让即便是普通家庭的女子,也能识字明理,拥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和教养下一代的能力。
过了一会儿,朵朵妈妈似乎选中了一本薄薄的、关于编织技巧的书和一本给朵朵的识字卡片。她走到柜台,有些犹豫地问道:“老板,请问这两本……有折扣吗?”
温玉棠看了一眼书后的定价,本就十分亲民。她微笑道:“今天开业第二天,给您打个九折吧。”她操作着收银系统,生疏但准确地敲入价格,计算折扣。
“那太谢谢您了!”朵朵妈妈高兴地道谢,从环保袋里拿出一个朴素但干净的钱包付了钱。金额不大,但她对待这些钱的态度十分认真。
打包好书,朵朵妈妈牵着女儿的手,再次向温玉棠道谢:“谢谢您,书店真舒服,以后有空再带朵朵来玩儿。”
“欢迎常来。”温玉棠送她们到门口。
“阿姨再见!”朵朵挥着小手。
“朵朵再见。”
看着母女俩的身影消失在夜色渐浓的街道上,温玉棠心中感慨万千。这对平凡的母女,给她带来了比卖出两本书更大的触动。
随后的一小时里,又陆续来了几位客人。一位穿着校服的中学生,匆匆跑来买了两本指定的教辅书;一对年轻的情侣,在文学区小声讨论了一会儿,最终买了一本诗集;还有一个看起来像是附近公司的白领,进来点了杯最简单的绿茶,然后在阅览区对着笔记本电脑坐了近半小时,似乎只是需要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处理些工作。
温玉棠安静地观察着他们。他们或许行色匆匆,或许目的明确,但无一例外,都对书店环境保持着尊重,交谈低声细语,翻阅书籍动作小心。那种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对知识和公共空间的礼貌,让她感到舒适。
晚上九点整,温玉棠将门上的牌子翻到了“休息中”。
她锁好门,却没有立刻上楼。她站在静谧的书斋中央,环顾着四周。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不同访客带来的微弱气息——茶香、墨香,还有属于尘世生活的、鲜活的味道。
今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普通民众。他们不像顾教授那样学富五车,也不像她前世那般地位尊崇。他们为生活奔波,精打细算,但他们识字、明理、有教养,精神世界并非一片荒芜。
那个牵着女儿、努力为她创造更好成长环境的母亲; 那个匆匆赶来购买知识工具的学生; 那个愿意为诗意停留片刻的年轻情侣; 那个需要一方宁静空间的职场人……
他们构成了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底色,是“人间烟火”最生动的注脚。
这与晟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巨大鸿沟,与她深宫中只见贵族奢靡、不见民间疾苦的视角,完全不同。
这个世界,或许并非完美无缺,但从这一个小小的切片来看,它至少在“开启民智”和“基础文明”上,迈出了她那个时代无法想象的巨大一步。
这种认知,让她脚下这个陌生的世界,变得更加真实、可感,也……更值得期待起来。
她关掉大部分灯,只留了几盏暖黄的小壁灯,如同守夜的星辰,然后缓步上楼。
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璀璨,车流不息。但这一次,温玉棠看着这片景象,心中不再是纯粹的疏离与茫然,而是多了一丝细微的、想要融入其中、细细品味的冲动。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而她这位异世来的公主,正在一点点地被这烟火气所温暖,所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