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中生有”计谋溯源
“无中生有”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虽未直接提及此词,但“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蕴含了“无中生有”的思想精髓。其核心要义是通过虚假的表象迷惑对手,然后化虚为实,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二、“无中生有”的历史故事
(一)张仪诓楚
战国时期,秦国欲削弱楚国,以实现其统一六国的霸业。张仪作为秦国的谋士,肩负起了离间楚齐联盟的重任。
当时,楚国和齐国是两个实力较强的国家,且两国结成了联盟。张仪来到楚国,面见楚怀王,声称只要楚国与齐国断绝联盟关系,秦国愿意将商於之地六百里献给楚国。楚怀王被这巨大的利益所诱惑,不顾大臣们的反对,毅然与齐国断交。
然而,当楚国使者前往秦国索要土地时,张仪却佯装醉酒,从车上摔下,称病不出。待楚国彻底与齐国绝交后,张仪却翻脸不认账,说当初答应的是六里地,而非六百里。楚怀王得知后大怒,发兵攻打秦国。但此时楚国已失去了齐国这个盟友,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最终在与秦国的战争中惨败,不仅损兵折将,还丢失了大片土地。
在这个故事中,张仪先是以“六百里商於之地”这一虚假的承诺为诱饵,让楚国与齐国断交,这是“无”;而后楚国上当后,秦国坐收渔利,实现了削弱楚国的目的,将“无”转化为了“有”。
(二)田单大摆火牛阵
战国后期,燕国派乐毅率领五国联军攻打齐国,齐国大部分城池沦陷,仅剩下莒和即墨两座孤城。即墨守将田单为了扭转战局,想出了一系列“无中生有”的计谋。
田单首先利用燕国内部的矛盾,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乐毅有谋反之心,想在齐国称王。燕王果然中计,派骑劫代替乐毅为将。这是田单制造的第一个“无”,通过谣言离间了燕国君臣关系。
接着,田单让城中百姓在吃饭时,将食物洒在庭院中,吸引飞鸟前来觅食。城外的燕军看到即墨城上空飞鸟盘旋,以为城中有神灵相助,士气大受影响。这是田单制造的第二个“无”,利用飞鸟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最后,田单收集了一千多头牛,给它们披上五彩龙纹的外衣,牛角上绑上利刃,牛尾上绑上浸过油脂的芦苇。在一个夜晚,田单下令点燃牛尾上的芦苇,受惊的牛群向燕军阵地狂奔而去。同时,田单又派五千名精兵跟随牛群后面,向燕军发起攻击。燕军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火牛阵冲得七零八落,大败而逃。田单成功地将之前制造的一系列“无”转化为了战场上的胜利之“有”。
三、“无中生有”计谋在现代商业中的运用
(一)创造需求,开拓市场
在现代商业中,企业常常面临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的问题。此时,运用“无中生有”的计谋,创造出消费者原本没有意识到的需求,从而开拓新的市场。
苹果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iPhone问世之前,手机市场主要以功能机为主,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通话、短信等基本功能上。苹果公司通过创新,推出了具有触摸屏、智能操作系统等功能的iPhone手机,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苹果公司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市场需求,而是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创造出了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
苹果公司通过强大的营销宣传,向消费者展示了iPhone的各种新奇功能和便捷体验,让消费者意识到自己原来需要这样一款手机。这种创造需求的方式,使得苹果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
(二)品牌塑造,提升价值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塑造品牌形象,可以提升产品的价值和企业的竞争力。
可口可乐公司在品牌塑造方面堪称典范。可口可乐本身只是一种普通的碳酸饮料,但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和品牌传播,可口可乐塑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快乐、时尚的品牌形象。
可口可乐公司通过赞助体育赛事、举办各种活动等方式,将品牌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联系在一起。例如,可口可乐长期赞助奥运会,通过奥运会这个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向世界展示了其品牌形象。消费者在购买可口可乐时,不仅仅是购买了一瓶饮料,更是购买了一种品牌所代表的文化和情感。这种品牌塑造的方式,使得可口可乐在消费者心中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即使市场上有众多类似的碳酸饮料,可口可乐依然能够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
(三)危机公关,化险为夷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危机事件。运用“无中生有”的计谋进行危机公关,可以帮助企业化险为夷,甚至转危为机。
三星公司在Note 7手机爆炸事件中,就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危机。Note 7手机因电池问题出现多起爆炸事件,这对三星公司的品牌形象和市场销售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星公司在危机发生后,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三星公司承认了产品存在问题,并召回了所有Note 7手机。这是三星公司面对危机时的坦诚态度。同时,三星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对电池技术进行了改进,推出了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在公关宣传方面,三星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向消费者传递其改进产品的决心和成果。例如,三星公司邀请媒体和消费者参观其研发中心,展示其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检测流程。三星公司通过这些“无中生有”的行动和宣传,逐渐挽回了消费者的信任,重新树立了品牌形象。
(四)战略联盟,实现共赢
企业之间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建立战略联盟,可以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
特斯拉和松下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电动汽车市场发展初期,特斯拉面临着电池供应不足和成本过高的问题。而松下是一家在电池技术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
特斯拉和松下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共同投资建设了超级电池工厂。特斯拉为松下提供了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持,松下为特斯拉提供了高质量的电池产品。通过这种合作,双方实现了资源的整合和优势的互补。
这种战略联盟在一开始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是双方通过“无中生有”的方式创造出来的。通过合作,特斯拉解决了电池供应问题,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松下也获得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增长。双方在合作中实现了共赢,共同推动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四、运用“无中生有”计谋的注意事项
(一)把握“度”的问题
在运用“无中生有”计谋时,要把握好“无”与“有”的度。“无”不能是完全的虚假和欺骗,而应该是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创新和创造。如果过度虚假,一旦被消费者识破,将会对企业的信誉造成严重的损害。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在广告宣传中夸大产品功效,最终导致消费者投诉和法律纠纷,得不偿失。
(二)结合实际情况
企业在运用“无中生有”计谋时,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环境。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不能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例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在进行品牌塑造时,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和目标客户群体,选择合适的品牌定位和传播方式,而不能简单地模仿互联网企业的做法。
(三)注重创新与诚信的结合
“无中生有”的核心是创新,但创新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企业在创造需求、塑造品牌等过程中,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不能以虚假的宣传来欺骗消费者。只有将创新与诚信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一些企业在推出新产品时,虽然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但如果产品质量不过关,最终还是会被市场淘汰。
五、结语
“无中生有”作为《孙子兵法》中的重要计谋,在历史上和现代商业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在战争中还是在商业竞争中,运用“无中生有”的计谋都可以帮助企业或军队在不利的情况下扭转局势,取得胜利。但在运用这一计谋时,要注意把握好“度”,结合实际情况,注重创新与诚信的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无中生有”计谋的威力,实现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企业可以继续借鉴“无中生有”的智慧,不断创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创造出更多的商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