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的一篇都市种田小说《沸腾年代1980》,在网上的热度非常高,小说里的主要人物有陈旭,作者叙白飞,无错版非常值得期待。《沸腾年代1980》这本都市种田小说目前连载,更新了103473字,最新章节第14章。主要讲述了:天不亮陈旭就醒了,浑身骨头缝都疼,被野猪撵时刮破的地方火辣辣的。他咬咬牙爬起来,从陈娟那儿小心接过那棵用苔藓裹着的人参,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地方,那冰凉硌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不少。没敢惊动爹娘,他揣上剩下那…
《沸腾年代1980》精彩章节试读
天不亮陈旭就醒了,浑身骨头缝都疼,被野猪撵时刮破的地方火辣辣的。他咬咬牙爬起来,从陈娟那儿小心接过那棵用苔藓裹着的人参,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地方,那冰凉硌肉的触感让他清醒了不少。
没敢惊动爹娘,他揣上剩下那点家当——不到十块钱,再次摸黑出了村。这次,他感觉脚步比铅还沉,不光是累,更是心里没底。这参,到底能值多少?够不够那要命的三十块介绍信钱?
赶到县城黑市,天刚蒙蒙亮。他没去常去的巷子,而是拐到了更偏僻的、据说私下交易药材的人常聚集的城隍庙后身。这里人更少,个个眼神警惕,交易的东西也更杂,偶尔能看到有人拿出晒干的草药或者用布包着的根茎。
陈旭缩在墙角,观察了半天。他看到有个穿着体面些、像城里干部模样的人,在一个老头摊前拿起一株干巴巴的何首乌,低声讨价还价,最后好像花了好几块钱买下。陈旭心里稍微有了点谱,看来药材确实值钱。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一个看起来面相比较憨厚、正在整理一堆柴胡的老农面前,低声问:“大爷,收药不?”
老农抬起头,打量他一下:“啥药?”
陈旭左右看看,才小心地从怀里掏出那个苔藓包,揭开一角,露出里面淡黄色、须根完整的人参。
老农眼睛顿时亮了,接过手,仔细看了看芦头、艼、须,又凑近闻了闻,脸上露出惊讶:“哟,还是个‘孩儿参’(指年份小的野山参),品相不错,就是年头浅了点。哪挖的?”
“就……后山碰运气。”陈旭含糊道,“您看能给多少?”
老农沉吟了一下,伸出五个手指头。
五块?陈旭心里一沉,这哪够?
看他脸色不对,老农笑了笑:“后生,嫌少?这参是不错,可年头在这摆着呢,药力有限。五块钱,顶天了。”
“大爷,您再瞧瞧,”陈旭有点急,“这可是正经野山参,须子多完整!五块太少了,十块!少十块不卖!”他壮着胆子开了个高价。
老农摇摇头,把参递还给他:“十块?你当这是萝卜呢?这价我收不了,你问问别人去吧。”
陈旭心里凉了半截。他硬着头皮,又问了旁边两个摊主,出的价都差不多,最高的一个也只给到六块。看来,这小参确实就这个行情。
六块钱!离三十块还差得远!连介绍信的钱都不够!更别说路费了!
绝望再次涌上来。难道真的没办法了?
他不甘心,在人堆里逡巡,希望能碰到个识货又肯出价的。就在这时,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知识分子模样五十多岁的男人走了过来,目光扫过各个摊位,似乎在寻找什么。
陈旭心里一动,这人气质不像寻常买卖人,倒像……像医院或者药铺的?
他鼓起最后一丝勇气,凑了过去,压低声音:“先生,您要药材吗?新鲜的野山参。”
那眼镜男停下脚步,推了推眼镜,看向陈旭:“哦?看看。”
陈旭再次拿出那棵人参。眼镜男接过去,看得比那几个摊主仔细多了,他甚至从口袋里掏出个放大镜,对着芦碗和皮纹看了半晌,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
“嗯,确实是野山参,虽然年份不足十年,但生长环境不错,体态灵性,是棵好参。”眼镜男点点头,问,“你想卖多少?”
陈旭看着他专业的做派,心里升起一丝希望,咬牙报了个价:“十五块!”
眼镜男笑了笑:“小伙子,心别太黑。这参,市场价也就八到十块。我看你像是急用钱,这样,十二块,我买了。怎么样?”
十二块!比之前那些摊主给的高了一倍!陈旭心脏狂跳,但马上冷静下来,十二块,还是不够!
他脸上露出挣扎的神色:“先生,不瞒您说,我家里等钱救命……十二块,实在……实在不够啊!您行行好,再加点,十五块,成不?我娘病得快不行了……”他编了个理由,带着哭腔。
眼镜男看着他年轻脸上焦急的神情和身上的破衣服,叹了口气:“唉,都不容易。这样吧,十三块五,最高了。我也是帮单位采购,价格太高了没法报销。”
十三块五!陈旭知道,这恐怕是最高价了。他再磨下去,可能这单生意也黄了。
“成!十三块五就十三块五!谢谢先生!”陈旭赶紧答应,生怕他反悔。
眼镜男点点头,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仔细数出十三块五毛钱,递给陈旭。陈旭接过钱,手指都在微微颤抖。他把人参小心交给对方。
交易完成,眼镜男拿着参走了。陈旭攥着那沓 mostly 是一元、两元的票子,手心全是汗。
十三块五!加上他原本的九块多,现在一共有二十二块多了!
还是不够三十块!还差七块多!
怎么办?再去山里碰运气?时间来不及了!沈月清等不起!
他猛地想起,怀里还揣着那两张票——自行车券和工业券!原本打算留作以后翻身的老本,现在顾不上了!
他再次找到那个面善的老农,拿出工业券:“大爷,这个您收吗?”
老农接过工业券看了看,撇撇嘴:“这玩意儿,现在不太好出了,两块五。”
“两块五?太低了!这可是能换暖水瓶、脸盆的!”陈旭争辩。
“爱卖不卖,就这价。”老农不松口。
陈旭一咬牙:“行!两块五就两块五!”他又拿出那张更扎眼的自行车券,“这个呢?”
老农一看到自行车券,脸色微变,压低声音:“你小子……这东西哪来的?烫手!”
“您别管哪来的,保真!您开个价!”陈旭豁出去了。
老农犹豫了半天,伸出五根手指:“五块。最多五块。这玩意儿现在没人敢大量收。”
五块!两张票加起来才七块五!加上之前的二十二块多,一共三十块挂零!刚好够买那张假介绍信!
虽然心疼,但解了燃眉之急!陈旭不再犹豫:“成!卖了!”
拿到七块五,陈旭揣着刚刚凑齐的三十块钱,感觉像揣着一团火。他不敢耽搁,立刻赶往河沿老柳树。
那干瘦老头果然已经在等着了,抄着手,靠在树干上。
“钱带来了?”老头眯着眼问。
陈旭把紧紧攥着的三十块钱递过去, mostly 是零票,厚厚一沓。
老头接过钱,蘸着唾沫,一张张数得仔细。数完,揣进怀里,然后才从破棉袄内兜摸索出一个折叠起来的信封,递给陈旭。
“喏,拿好。名字地址都是空的,你自己找机会填。记住,用了就毁掉,别留后患。”
陈旭接过信封,手指有些颤抖。他打开看了一眼,里面是一张盖着红色公章的介绍信,纸张泛黄,公章模糊,但乍一看,确实像那么回事。
“谢谢老爷子。”陈旭道了声谢,转身就想走。
“后生,”老头在他身后幽幽开口,“路给你指了,能不能走通,看你自己的造化。那姑娘……是条人命,别亏心了。”
陈旭脚步一顿,没回头,重重点了点头,快步离开。
他现在有介绍信了,可是……路费呢?二百块的天文数字,像一座大山,纹丝不动地横在面前。
仅有的一点钱都花了,接下来该怎么办?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沈月清拿着这张薄薄的纸,去闯那九死一生的路?
陈旭抬头看着灰蒙蒙的天,只觉得前路和他此刻的心情一样,沉重得看不到一丝光亮。
这狗日的命运,真是一环扣一环,往死里逼人啊!
小说《沸腾年代1980》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