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精进自己:让青春更有力量》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成功学小说,作者“李青东”将带你进入一个充满奇幻的世界。主角[标签:作者]的冒险经历让人热血沸腾。本书已更新116267字的精彩内容等你来探索!
精进自己:让青春更有力量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一章 不苛求完美,人生因缺憾而完美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遭遇一些不美好的事。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学会用宽阔的胸怀容纳这些不美好。唯有如此,我们的眼前才会是一片晴空。
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完美
凡是世人,皆爱完美,这是人性美好的体现,也是改革和提高的动力。但是,当完美成为一个标尺,它就不再是激发你前进的力量,而成了你迈上更高台阶的障碍,成了你奋发向上的挡路石。因为,完美只是一种妄念,我们可以不断地接近完美,却不能彻底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在世界上,其实根本就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人与事。有一句话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完美有时其实就是一种绝对的态度,当我们朝着绝对这条路一路前行不肯回头时,其实就已经在误区中越陷越深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人却不止一次地犯着同样的错——过分追求完美。他们常常在生活中寻找完美之人,不仅是对自己的各个方面要求做到完美,也要求别人是完美之人。正是由于陷入这种误区,使得很多人错失良机,失去友情、爱情,失去自我,以至于改变了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这也就是说,当我们选择完美作为做事标准的时候,我们就选择了失败和痛苦。
据传,有一个叫伊凡的青年,读了契诃夫“要是已经活过来的那段人生,只是个草稿,有一次誊写,该有多好”这段话,十分神会,他打了份报告递给上帝,请求在他的身上搞个试点。上帝沉默了一会儿,看在契诃夫的名望和伊凡执着的份儿上,决定让伊凡在寻找伴侣的事上试一试。到了结婚年龄,伊凡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伊凡感到很理想,很快便结成了夫妻。不久,伊凡发觉姑娘虽然很漂亮,可她不会说话,办起事来也笨手笨脚,两人心灵无法沟通。于是,他把第一次婚姻作为草稿抹了。
伊凡第二个婚姻对象,除了绝顶漂亮以外,又加上了非常能干和绝顶聪明。可是,也没过多久,伊凡发现这个女人脾气很坏,个性极强。聪明成了她讽刺伊凡的本钱,能干成了她捉弄伊凡的手段。在一起他不像是她的丈夫,倒像是她的牛马、她的器具。伊凡无法忍受这种折磨,于是他祈求上帝,请给他第三次机会,把第二次婚姻也当作草稿抹掉。上帝对他笑了笑,也允许了。
伊凡第三次成婚时,他妻子的优点,又加上了脾气特好这一条。婚后两人恩爱有加,都很满意。半年下来,不料娇妻患上重病,卧床不起,一张病态黄脸很快抹去了年轻和漂亮,能干如水中之月,聪明也毫无用处,只剩下毫无魅力可言的好脾气。
这个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类似的现象在生活中却很常见。很多人就像伊凡,对自己的婚姻总感到不满意,总想有一次修改和誊写的机会。没有能力或没办法修改的人,整天为此垂头丧气、闷闷不乐;而可以修改的人,则纷纷尝试着去修改,有些人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犹如故事中的伊凡。可是到头来,他还是不免次次都遗憾得要命。
其实,只有勇敢地接受不完美,才会一步步靠近完美。对于生活中的缺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选择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要知道,完美是一种妄念,在不可知的领域追求完美反而会丧失生命的本真。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一味地追求完美,只会让自己离生活越来越远;事事物物过于追求完美,就变成了一种负担。”
一个缺了一块的圆,想找回缺损的部分。于是,它努力地向前滚动。由于它的缺损,所以前进得很慢,总是走一步停一停的。也正是由于它的慢慢滚动,才使它得以从容找寻和冷静思考,顺便在停下来的时候,欣赏沿途的风景,倒也自在快乐。
终于,有一天,它找到了缺失的那一块,它把自己补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它想:现在,我可以停下来歇歇脚,喘口气了。可是,它却身不由己,在一种莫名的强大力量的牵引下,以超出原来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速度向前滚动,从此没有片刻停留。
这个时候,它忽然怀念起自己曾经缺了一块时的日子,但是一切都已经回不去了。它只能像上紧发条的陀螺一般,不停地转呀、转呀,视线里一片混沌、模糊……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青涩的时候,我们渴望成熟;贫穷的时候,我们渴望富有;无知的时候,我们渴望渊博;卑微的时候,我们渴望尊贵……我们曾经有那么多的向往与欲求,但往往当我们“功成名就”之后,很多人却再也不能控制自己,使自己停留下来——停下来静静地思考,停下来慢慢地品味,停下来倾听内心的声音,停下来梳理飞倦的羽翼,停下来享受一杯清茶,停下来欣赏一树花开……其实,追求完美千万不要迷失了自己,这样才是我们渴望完美的初衷。
追求完美虽然是一种美好的精神向往,但在现实生活中,过于苛求常常会使人陷入被动的局面。追求完美的人在与人合作时会百般挑剔,容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挫伤他人的积极性;追求完美的人总会有高不可攀的目标,曲高和寡,难以获得别人的支持,自己也会因此陷入孤独的境地;追求完美的人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时,还会产生相当强烈的焦虑感,一旦达不到,就深深自责,痛悔不已,无法自拔……追求完美的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生活负责,殊不知,完美就如同一个陷阱,是一种主观臆想的无底洞,它没有标准,无法丈量,只会让人徒增烦恼。因此,追求完美大可不必。
花无百日香,人无千日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都不会因为谁而发生改变,我们想要感受生活的快乐,就必须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选择用一种平和、达观的心态来对待这些不完美。正是因为看过落花的悲凉,才能显现花开的娇艳;正是因为有月缺的遗憾,我们才更期待月圆的美好;正是因为享受着生活的幸福,我们才需要改变生活中的不幸,让生活变得更加幸福。
杭州灵隐寺有一副对联作得妙:“一生哪有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两句话道出人生的大道理:人在一生中遇到的不如意之事很多,若凡事都追求十全十美无异于自找麻烦。因此,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欣赏不完美中的美。
一位哲人也说过:“凡事做到九分半就已差不多了,该适可而止。非要百分之百,或者过了头,那么保证你适得其反。”
每一个人的生命旅程都不可能完美,错过的风景会很多很多,我们没有精力和时间去一一回头欣赏,为了这处的美景停留也许会错过更美的景色。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完美,我们想开了,想透了,懂得接受了,就会发现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