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辞剑行小说的免费阅读版本在哪里可以找到?

辞剑行

作者:青山不如意

字数:103433字

2025-09-14 18:23:35 连载

简介

小说《辞剑行》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青山不如意”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本书的主角是卢子衿,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目前本书已经连载,千万不要错过!

辞剑行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寺庙之内,灵气缭绕。

卢子衿在地上打坐入定,荀老在指示稚童如何运气,不出一个时辰,卢子衿只觉得腹部一阵翻江倒海,随后全身经脉突然变得活络通达,他的感知突然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他可以感知到身边那些若有若无的“气体”,并且可以将那些“气体”吸纳到经脉之中,荀老将它们称之为“灵气”。

荀老目露惊讶之色,没想到小黑炭只是用一个时辰的时间,便顺利开辟了灵脉,说明卢子衿有着极高的修道天赋,老人自顾自镇定说道:“所谓修炼者,就是将体内沉睡的‘灵脉’唤醒,开辟丹田,从而建立起人体与天地规则连接的桥梁,这是成为修炼者的第一步,也被称为‘开辟灵脉’,灵脉一旦被唤醒,人体便可将天地灵气汇集至自身,归纳于丹田之处,从而化炼为真气供自身所用,这个阶段被称之为‘黄阶’,现如今,你已经是一个黄阶修炼者了。”

卢子衿听完后,脸上露出笑容。荀老心中仍未平静,稚童如此根骨,轻而易举便开了灵脉,日后若是能够进入兵家教统,无论对于兵家还是这位稚童,都是益处,只可惜老人现在已是半身不遂的处境,想让这个孩子归于兵家,又谈何容易?

荀老继续说道:“虽然你已经开辟了灵脉,但自身没有功法傍身,就如那贩夫走卒一般,只是开门而不入,现在我教你一套简单且泛用的心法,这套心法简单易学,且门槛和契度较低,他日你若能有较好的去处,可放弃原来的功法,另寻他路。”

“此套心法名为《百世兵铸》,为兵家圣祖所创,只要是已开灵脉者,皆可修炼,我将以口头说与你听,你可要好好记住了。”

卢子衿闻言立即坐直身体,聚精会神的听讲。

荀老缓缓说道:“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行军之道,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用兵之道,凡兵有以道胜,武有以威胜,谋有以智胜。聚之万法以为谋,行之百道以为兵,天道君子,兵以至行……”

“兵家修士讲求的是集百家之长,补己之短,不仅要文武兼得,还要武谋皆通。不过兵家修士的定义对你来说为时尚早,仅靠这套百世兵铸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兵家修士,以后还是看你自己吧。”荀老叹了口气,“也不知道帮你开辟灵脉到底是好是坏,姑且先学一些保命的手段吧。”

卢子衿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掌握了《百世兵铸》的心法规则,现如今,他已经知道如何运用心法口诀吸纳天地灵气,再而转化成真气为自身所用,以前哥哥教过他的刀法和拳法,如今他操练起来,明显感觉得到那些武艺的快速精进。

自卢子衿开辟灵脉之后,便很少进城,现如今百姓失踪的案例频频发生,失踪对象往往是幼童,据荀老的说法,其实就是药王司在作案,卢子衿很疑惑,如果真的是药王司在拐卖幼童,官府为何置之不理呢?

荀老的生活起居都是由卢子衿负责照顾,荀老每天都会教卢子衿如何修炼,只可惜荀老腿脚不利,只能在口头上教他一些武道动作。

老人名为荀方,是一位退役军人,曾于潼峪关军营服役,有诗曰“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老人就是这样的境遇,当他垂垂老矣从军营里归乡时,故乡早已换了天地,连家人的生死都不知,于是便流浪到了铁垆城,整天酗酒度日。不过现在老人已经没有酒喝了,老人多次让卢子衿去城里买些酒来,卢子衿自然是不同意,且不说喝酒有伤老人的身体,更何况现在两人全靠卢子衿在冬天里卖炭养活,其他季节难有额外的收入,何谈有多余的银钱买酒?

在某一天的暮色里,老人如平日般给卢子衿讲解书中的教诲,不禁泪流满面,自顾自吟起诗来:

“一负红尘误,转眼若参商。今夕是何夕?总角昨夜长。所梦非良人,不敢诉衷肠。曾几少年时,鬓发已沧桑。离别十余年,知君且悲伤。昔日辞闺女,忽闻已嫁郎。儿女逢君故,谓谁归何处。语未言先尘,且赠茶与盏。凭栏听夜雨,万物润新凉。余生纤中帐,一饮醉十觞。杯光不见月,但见君泪藏。此恨隔山海,赋作不归郎。”

老人吟唱的是一首潼峪关的歌谣,已经在秦渭之地流传了几百年,如今已经不知道作者是谁。

卢子衿只听懂歌谣的部分含义,不过他很喜欢那句“今夕是何夕?总角昨夜长”,他虽只是个七岁幼童,但他隐约中似乎能够明白“今夕何夕”里的岁月变迁,他独自一人生活,已经快有两年了。

这些天里,卢子衿跟老人学了很多字,那本《千文字》他已经学完了,林家大小姐送给他的书籍有《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等,都是广为流传的儒家著作,卢子衿一一研读,有老人的存在,几乎为他解决了生字上的困难,卢子衿只觉得读书一事“道阻且长,而行则将至,做则必成”,他乐在其中。

一天夜里,寺庙内点着灯烛,外面的风雪时不时的吹进寺庙之内,带来些许的寒意。

卢子衿仍在孜孜不倦的看着书籍,他不知道的是,随着翻书声响起,卢子衿周身泛起一丝丝金色气息,就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到,反倒是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身心全部投入到书本的圣贤道理当中,有时候,他甚至会以为自己在和书中的圣人对话。

“当仁,不让于师。”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一些卢子衿未曾学过的词句,居然出现在卢子衿的脑海之中,气府之内,好似满腹经纶!

蜷缩在被窝里的荀老注意到了卢子衿的异样,稚童的丹田处好似凝聚了一团经气,老人内心无比震惊,喃喃道:“娘咧,这是儒家的浩然气?这小子莫不是与儒家有缘,凭啥一个识字不全的小屁孩都能养出浩然气咧?真是羞煞我辈人,羞煞我辈人呐!”

不知过了许久,卢子衿才从那种忘我的境界中走出来,他茫然看着四周,并无异样,只感觉自己读书读着读着就睡着了,自己的肚子反而觉得有些胀,全身筋脉舒络,身体比以往变得……更充实了?卢子衿不再多想,收起书本。

另一边的荀老看傻了,这小子居然温养出了一股浩然气咧,成了世人所说的“儒家练气士”?

卢子衿向老人那边走去,连他自己也没发现,自己的步伐变得……很沉稳。

卢子衿看着满脸疑惑的老人,问道:“荀老,您怎么一副见鬼了的表情?”

“你小子,真是见了鬼了!”

老人不知作何言语,早年他在军营中给兵家修士开过灵脉,曾经也是低阶的修炼者,只不过后来在战争中被打断了气府筋脉,才跌落回普通人。天下修炼者体系驳杂,大致可分为“道教修炼者”、“儒家练气士”、“兵家修士”、“佛教修炼者”和“武道修士”,虽然他们的境界划分都相同,但修炼本源却不同,佛教、道教修炼的都是佛法与道法,儒家则需要温养浩然之气,兵家是集百家之长,武道修士或者说武夫以练体为主。

卢子衿在没有儒家修炼秘籍的情况下竟能温养出“浩然气”,实属怪哉,荀老突然感觉这小子更适合儒家,如果卢子衿能够进入文庙书院,没准将来就能成为济世救民的大儒?

卢子衿感到莫名其妙,这荀老今天莫不是哪里抽风了,说话怪里怪气的?他拿起那本《孟子》翻开,指着书中的一页,问道:“荀老,这句‘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气死我了,你自个儿摸摸肚皮看看,什么是浩然气?”老人摇头晃脑,嘴里怪话连连。

“得,您老今儿心情不好,我明日再来问您。”

卢子衿识趣的打道回府,回到自己的被窝里躺下,继续看书。

卢子衿看到了那本叫做《百阖》的书籍,此书与儒家著作不同,不讲什么圣贤道理,而是在讲述天地万物之间的规律与联系、人与天地如何共处和人与人如何共处等,对于卢子衿而言有些晦涩难懂。

之后卢子衿又想起一事,那本名为《炎皇九龙诀》的书籍,之前兄长嘱咐他暂时不要去高家寻找高宣,不过年幼的卢子衿想到当年死在雪地里的那个孤苦老人,他没忍住,还是去拜访了高府,结果是吃了闭门羹,没有见到高宣,人家偌大的世家自然不会搭理他这种贫苦的小孩,好在卢子衿打听到了高宣的一些信息,他是高家的世仆,然而卢子衿也没有办法与之相见。

卢子衿好奇的翻开了那本书籍,炎皇九龙诀,开篇。

〔吾生于天地初开之际,彼时蛮荒妖兽四起,天地灾遣不绝,人族惶惶有灭族之危。吾立志斩尽妖兽,寻得九龙之穴,驯为己用,遂取九龙之力,得驱妖兽以北荒,立人族之昌盛,建朝秦川。吾将九龙绝学汇于此卷,为世人所摹之。

九龙啸天,非为权柄,只为黎庶。〕

开篇的简介,卢子衿只看懂个大概,好像说的是人皇大人。

第一卷炎龙篇

炎龙取水,焚江煮海,终得一缕,纯质阳炎……

卢子衿看完炎皇九龙诀的第一卷后,他凭着学习的态度,不自觉的在心中默念起那本书的心法口径,然而,他感觉好似有一条炎阳之龙钻入了自己的脑海,丹田之中一阵翻江倒海,原本由“百世兵铸”淬炼而成的真气被那条炎阳之龙吞噬殆尽,最后连“百世兵铸”的规则气运也被同化。

卢子衿只有一种感觉,什么兵家圣祖的百世兵铸,在炎皇面前,皆要低头!

这种感觉似乎无法逆转,《炎皇九龙诀》的规则力量很霸道,卢子衿刻意在丹田之中排斥《炎皇九龙诀》的规则力量,不过却没有什么效果,最终他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他已经修炼了那本《炎皇九龙诀》。

对此,卢子衿觉得有些惭愧,这本《炎皇九龙诀》可是那位老人临终前托付给他和兄长,要送去给高府高宣的,他的做法好像是帮人送信,却在好奇心的作用下偷偷看了信中的内容。

卢子衿打坐入定了一个晚上,在晨曦之时,才将丹田之中的那道炎龙规则气运炼化为己用,此刻的稚童赤裸着上半身,白皙的肌肤之上环绕着一道道炎龙规则的气息。

翌日清晨。

卢子衿将昨晚的事情告诉了荀老。

“炎皇九龙诀?”

荀老看着稚童手中那本泛黄的书籍,不免陷入沉思。

卢子衿将关于炎皇九龙诀的事情与荀老说了一遍。

荀老皱眉说道:“还跟高府有关?我劝你以后还是别去高府找什么高宣了,这是人皇的绝学,应当只在秦川皇室之中流传,怎么会流落到铁垆城的高府之中?其中必有蹊跷!”

卢子衿疑惑的问:“可是我和哥哥答应过那位老爷爷,要把这本书交给高宣的。”

荀老训斥道:“蠢才,这件事关乎性命,还谈什么口舌之约?高府绝非平善之地,你要是沾上高府的麻烦,必死无疑!”

卢子衿点点头,看着掌心之中游走的炎龙气运,疑惑问道:“我现在好像已经掌握这门心法,那我还要练习下去吗?”

荀老气笑道:“废话,自然要练下去!人皇在世之前曾恩施于天下,凡有天赋者皆可得到人皇的绝学,只可惜人皇绝学的门槛极高,没有人皇血脉极难修炼,除非是极致的炎阳之体,否则很难承受得住那霸道的炎阳之力,人皇仙游之后,便只有秦川皇室得以传承人皇绝学,如今你能修炼炎皇九龙诀,说明你是那种极致的炎阳之体,人皇之道不应束于庙堂之高,而应是处于生民之远!”

卢子衿认真的点点头,以前到了上巳节的时候,父亲经常带上自己和哥哥去人皇庙祭拜人皇大人,他们一家人都信仰着人皇大人,相信远在仙界的人皇大人会给他们给予祝福。

————

文泰元年,七六六一年。

白驹过隙。

卢子衿和荀老在寺庙里生活已有六年之久,这些年里,由于人口贩卖的事件多有发生,卢子衿很少离开寺庙,在每次进城购买食物和生活物资时,也会尽快出城,他已经很久没有去学塾外蹭学了。

如今的卢子衿已经从稚童变成了十四岁的俊逸少年,只可惜六年过去,与他有着三年之约的哥哥却至今未归。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