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穿越之大唐县令之子逆袭成王最新章节,穿越之大唐县令之子逆袭成王免费阅读

穿越之大唐县令之子逆袭成王

作者:兽医也疯狂

字数:98899字

2025-09-08 18:25:52 连载

简介

穿越之大唐县令之子逆袭成王》是“兽医也疯狂”的又一力作,本书以沈澜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男频衍生故事。目前已更新98899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穿越之大唐县令之子逆袭成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新纸初成,其质虽仍略带淡黄,远逊于宫廷御用的澄心堂纸那般洁白如玉,但入手平滑,纤维细腻均匀,韧性十足。墨迹落于其上,凝而不散,行笔流畅,再无往日毛糙晕染之弊。无论是书写体验还是耐久程度,都已远超市面寻常麻纸,直逼那些价格高昂的楮皮纸。

沈澜将新纸定名为“云棠纸”,取“云阳”之地与“海棠”初绽之意,也算是对这片土地和李芷云那抹清影的隐晦致意。

李芷云仔细检验了云棠纸的各项品质,清冷的眸中异彩连连。她当即拍板,墨韵斋日后刊印书籍、售卖文房,优先采购此纸。同时,她通过吴仲的渠道,将少量样品送往长安几家相熟的书坊和文人士子圈中试水。

第一批正式量产的上等云棠纸,很快被墨韵斋制作成精美的信笺和线装书册,以其独特的质感、优良的书写性能和相对亲民的价格(虽比沈澜自用的“还魂纸”贵,但比同等质量的传统好纸便宜近三成),悄然在云阳县及周边文人圈中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订单开始如雪花般飘向城南纸坊。虽然规模还不算巨大,但稳定的需求意味着稳定的收入和持续发展的可能。

沈澜并未因此满足。他深知,单一产品线抗风险能力弱。在保证云棠纸质量的前提下,他开始利用不同原料和工艺,开发不同档次的产品。

最次等的,依旧是那些色彩斑斓的“花纸”,主打廉价和美观,专供市井包裹、装饰之用,销量极大,薄利多销。 中等的是改进版的“还魂纸”,质地比初版坚韧平整许多,专供县衙、商铺日常办公记账,价格低廉,牢牢占据了本地基层市场。 高端的便是“云棠纸”,目标客户是读书人和有一定消费能力的阶层。

他还别出心裁地试验了“染色笺”,在纸浆中加入不同植物染料,造出淡青、浅粉、微黄等素雅颜色的信纸,并让工人在纸张未完全干透时,用刻有简单花纹的木板压印出暗纹,更添风雅。这批“暗纹彩笺”一经推出,竟大受那些闺阁小姐、文人雅士的欢迎,利润反而比普通云棠纸更高。

纸坊的规模一扩再扩。沈澜又陆续招募了十余名工人,设立了原料处理、沤制、打浆、抄造、晾干、压光、裁剪等不同工序的班组,制定了简单的生产规章和奖励机制,效率大幅提升。潺潺的流水声、咚咚的捣浆声、工人们忙碌的吆喝声,让这座原本沉寂的旧染坊充满了勃勃生机。

银钱开始源源不断地流入。沈澜并未挥霍,除了支付工钱、扩大再生产,大部分都交给了孙师爷,让他暗中补贴县衙用度,偿还之前为补粮赋欠下的大户人情,并悄悄改善一下沈家那清苦的生活。沈明章的腰杆,在不知不觉中挺得更直了些,虽然官身未复,但县衙上下乃至云阳县的大户们,看他的眼神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自然也落在了某些人的眼中。

县丞周文斌放下手中的茶盏,面色阴沉地看着面前垂头丧气的工房司吏(新任的,李司吏断腿后被革职)和户房一位主事。

“短短数月,那沈家小子,竟真把纸坊弄出了这般声势?”周文斌声音冷冽,“连州府那边,都有人开始打听那种‘云棠纸’了!”

“是啊,县丞大人。”户房主事苦着脸道,“如今县衙用纸,几乎全从他那里采买,价格虽低,但这笔开销……原本可是……唉!”他话未说尽,但意思明白,这断了不少人从中捞取油水的门路。

“而且那纸坊守卫森严,都是沈家和墨韵斋的人,针插不进,水泼不入。上次州府捕快之事后,更是难以下手。”新任的工房司吏补充道,心有余悸。

周文斌指尖敲着桌面,眼中闪过一丝嫉恨与不甘。他原本以为沈明章经过粮仓一案,已是秋后的蚂蚱,再无翻身之日。没想到竟凭着他那个像换了魂似的儿子,硬生生又蹚出一条路来!甚至还攀上了那个神秘莫测的“墨韵斋”!

那墨韵斋的女主人,他派人暗中查过,却只知其姓李,来自长安,背景深不可测,连州刺史大人似乎都对其有几分忌惮。这让他投鼠忌器,不敢再如上次那般动用官面力量硬来。

“不能再让他这么顺风顺水下去。”周文斌冷声道,“明的不行,就来暗的。他纸坊不是靠那河水吗?不是需要大量原料吗?……”

他压低声音,对两人吩咐起来。

与此同时,长安城,魏征府邸。

书房内烛火通明。魏征坐在案前,手中拿着的,正是几页质地坚韧、微带淡黄的云棠纸,上面抄录着一首时下流行的小诗。纸张旁边,还放着一份密报。

“云阳县……沈澜……造纸……”魏征低声自语,手指拂过纸面,感受着那独特的质感,“竟真被他做成了?不仅解决了自身困窘,还能造出此等性价比极佳之纸……”

密报中详细记录了沈澜近期的动向,包括纸坊的规模、产品种类、与墨韵斋的合作,甚至隐约提到了那次未成功的州府搜查和神秘令牌惊退捕快之事。

“墨韵斋……李家女公子……”魏征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莫非是……那一支的人?他们为何会对一个边远小县的落魄县令之子如此青睐?”

他沉吟良久,提笔在一张空白的奏事笺上写下几行字,吹干墨迹,装入一枚普通信函中。

“来人。”

一名心腹家人应声而入。

“将此信,以寻常家书途径,送往云阳,交于程徽御史。”魏征将信函递出,语气平淡,“告诉他,纸之事,可稍加关注,不必干预,据实记录即可。另,留意墨韵斋动向,尤其是……那位李姓女子的言行。”

“是。”家人双手接过信函,悄无声息地退下。

魏征重新拿起那叠云棠纸,对着烛光仔细看着,眼中闪烁着复杂难明的光芒。

“沈澜……你究竟是偶得奇思的璞玉,还是……别有所图的异数?”

……

云阳纸坊的顺利发展,并未让沈澜放松警惕。他深知周文斌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加强了纸坊的巡夜,尤其是对取水口和原料堆放地的看守。

同时,他也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造纸术的革新,带来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潜在的风险。一旦规模继续扩大,必然触动传统造纸行业的利益,也会引来更多贪婪的目光。如何保护自己的技术?如何建立更稳固的根基?

这一日,他正在坊内核算近日账目,李芷云在吴伯的陪伴下,再次来访。

数月来的合作与频繁接触,两人之间已熟稔了许多,虽然依旧保持着礼节性的距离,但言谈间已少了许多最初的疏离与试探。

“沈小郎君近日似乎心有疑虑?”李芷云观察入微,一眼看出沈澜眉宇间凝着的思虑。

沈澜也不隐瞒,将关于技术保密和未来风险的担忧坦然相告。

李芷云静静听完,纤白的手指轻轻拂过桌上一叠新出的暗纹彩笺,沉吟道:“小郎君所虑,不无道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今纸坊初成,已惹人眼红,日后若想更进一步,确需未雨绸缪。”

她抬起眼,看向沈澜:“小郎君可知,为何许多独门技艺,皆以‘秘方’形式,世代单传?”

沈澜点头:“可是为防止外泄?”

“是,也不全是。”李芷云道,“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许多技艺之精妙,存乎一心,非单纯文字配方所能尽载。火候、手感、经验,乃至天气地理,皆会影响成败。即便他人得知大概流程,若无经年累月的实践体悟,亦难得其精髓,仿其形易,仿其神难。”

沈澜若有所思。的确,他虽掌握原理,但具体到每个环节的细节把控,也是经过无数次失败才摸索出来的。比如胶料的提取浓度、打浆程度的判断、抄纸力道的掌握,这些都无法用精确的数据描述,更多依赖工匠的经验。

“娘子的意思是……”

“可将造纸流程分解。”李芷云眸光清亮,显然深思熟虑过,“核心配料、胶料制备等关键环节,由绝对可靠之心腹掌握,置于隐秘处进行。其余如沤制、打浆、抄造等粗活,即便工人知其然,亦不知其所以然。如此,即便有人窥得一二,亦难复制全貌。”

“此外,”她继续道,“或可尝试开发更多独有纸品。譬如这暗纹彩笺,便是一个极好的开始。他人纵能仿造云棠纸,却难仿这独特花色与压纹工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沈澜听得豁然开朗。李芷云的建议,无疑是为他指明了应对风险、建立技术壁垒的方向。

“多谢娘子指点迷津!”沈澜由衷感谢道。

“互利之事,何须言谢。”李芷云微微一笑,如冰雪初融,“我亦盼着纸坊能长久安稳,方能源源不断为我墨韵斋提供佳纸。”

两人相视一笑,默契于心。

就在这时,一名工人急匆匆跑来,面色紧张:“小郎君,不好了!河边取水口发现好些死鱼,水质似乎有些异样!王头儿让我赶紧来报!”

沈澜与李芷云脸色同时一变。

暗箭,终于来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