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火的都市种田小说重生八零:从社畜到“海归”专家讲述了江程李静之间一系列的故事,大神作者糖果侠对内容描写跌宕起伏,故事情节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重生八零:从社畜到“海归”专家》以247153字连载状态呈现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喜欢这本书。
重生八零:从社畜到“海归”专家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王副市长和李厂长对视的那一眼,在江程看来,简直就是“懂的都懂”的最高境界。
他俩的微笑里,饱含着对“高人”德行的赞许,对“大才”孝心的钦佩,以及对自己能领悟到这一层深意的沾沾自喜。
江程的心在滴血。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我就是单纯的社畜综合征犯了,想找个地方躺着,不想再面对你们这群人形脑补机器了!
然而,他的辩解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王副市长已经热情地揽住了他的肩膀。
“走!江顾问,我亲自送你回去!让你早点见到父母,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这话说的,大义凛然,仿佛送江程回家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李厂长在一旁用力点头,补充道:“对对对!江顾问你放心,厂里的事情,我们一定按照您指明的‘新潮、时尚、年轻人喜欢’这个大方向,抓紧落实!绝不辜负您的期望!”
江程张了张嘴,最后只吐出两个字:“……好的。”
他还能说什么?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像一叶孤舟,被名为“脑补”的滔天巨浪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冲向一个他完全未曾设想过的方向。
拒绝?
他看着王副市长那不容置疑的热情眼神,和李厂长那打了鸡血般的亢奋表情,明智地选择了闭嘴。
现在说“我刚才都是瞎说的”,估计会被当成对他们的考验。
说不定他们又能脑补出一套“江顾问大智若愚,故意用反话来锤炼我们的决心”之类的理论。
算了,毁灭吧,赶紧的。
……
回家的路,坐的是王副市长的专车,一辆黑色的伏尔加。
这在八十年代的昌城,绝对是顶级牌面了。
车子启动,行驶在颠簸的土路上,王副市长亲自开车,李厂长坐在副驾,江程一个人被“供”在后排。
车内空间不大,气氛却异常热烈。
主要是王副市长单方面的。
“江顾问啊,”王副市长一边稳稳地把着方向盘,一边从后视镜里看着江程,语气里充满了回味和感慨,“你今天那两个字,真是点醒了我们梦中人啊!”
江程眼皮一跳,来了来了,他最怕的环节来了。
“‘老’和‘土’,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辨!”王副市长越说越兴奋,“‘老’,不仅仅是指我们的产品设计老,更是指我们的思想观念老,我们的生产模式老,我们的市场意识老!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江程:“啊对对对……”
内心OS:大哥你开车呢,看路啊!别老看我!我怕!
李厂长在副驾猛地一拍大腿:“没错!王市长总结得到位!江顾问一个‘老’字,就把我们从根上给刨出来了!我们以前还沾沾自喜,觉得是老字号,现在看来,是老顽固,老古董!”
王副市长接着说道:“还有那个‘土’字,更是神来之笔!‘土’是什么?是脱离群众,是闭门造车,是不接地气!我们总想着我们的布料结实耐用,却忘了现在的年轻人需要什么?他们需要个性,需要表达!我们做出来的东西,自己都不愿意穿,怎么能指望别人喜欢?”
江程:“嗯嗯嗯……”
内心OS:求求了,让我安静地当个咸鱼吧。你们这个解读水平,去做阅读理解,作者都得给你们跪下。
王副市长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灵感如泉涌:“所以,江顾问您之前说的‘品牌价值’和‘用户导向’,就是解决‘老’和‘土’的唯一答案!用品牌来塑造新形象,摆脱‘老’!用用户导向来对接市场,根治‘土’!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我们昌城纺织厂,何愁不能浴火重生,再创辉煌?!”
“高!实在是高!”李厂长激动得满脸通红。
江程默默地把头转向窗外,看着飞速倒退的田野和农房。
他感觉再说下去,王市长能就地给他写一篇万字论文出来。
他只想回家。
终于,车子驶入了城区,在一栋灰扑扑的筒子楼前停了下来。
这栋楼,江程有印象。墙皮斑驳,楼道里堆满了杂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煤烟和饭菜混合的复杂气味。
这就是他“前身”的家。
“江顾问,到了。”王副市长停好车,殷勤地为他拉开车门。
江程如蒙大赦,几乎是逃也似的钻出了汽车。
“王市长,李厂长,谢谢你们送我回来,今天……就到这儿吧。”
“应该的,应该的!”王副市长和李厂长下了车,看着这栋破旧的筒子楼,眼神再次变得复杂起来。
看啊!如此大才,竟然就屈居于这样简陋的环境之中!
这是我们昌城的失职啊!
人才!必须要给予最好待遇!
王副市长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不要跟市里申请一下,给江顾问特批一套好房子。
江程不知道他们又脑补了什么,他只想赶紧上楼。
他刚走到楼道口,就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小程?是小程回来了吗?”
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旧汗衫的男人冲了出来,是他的父亲江建国。他身后跟着一个同样满脸风霜的女人,是他的母亲张兰。
看到江程,两位老人先是一愣,随即眼圈就红了。
“儿啊!你可算回来了!”张兰一把抓住江程的手,眼泪就下来了。
江建国也是激动得嘴唇哆嗦,一个劲地拍着儿子的胳膊:“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江程看着眼前这两位朴实的老人,一股陌生的情绪涌上心头。这不是他自己的父母,但那份真挚的关爱,却让他这个孤身来到异乡的灵魂感到了一丝暖意。
他继承了这具身体,也得继承这份亲情。
“爸,妈,我回来了。”他轻声说道。
王副市长和李厂长在楼下看着这一幕,又是一阵感慨。
“多好的家庭啊,朴实,和睦。”
“江顾问果然是孝顺孩子。”
两人没再上楼打扰,悄悄地开车离开了。
回到家里,屋子很小,两室一厅,家具老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母亲张兰张罗着给他做饭,父亲江建国则拉着他问东问西,问他在“美利坚”过得好不好,辛不辛苦。
江程只能含糊其辞地应付着。
吃饭的时候,他才发现,桌上最好的菜,就是一盘炒鸡蛋。其他的,都是咸菜和窝头。
他这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家的拮据。
“前身”为了伪造那个“海归”身份,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些外债。
江程心里叹了口气。
躺平是理想,但现实是,得先搞钱。
至少,得让父母吃上肉。
晚上,他躺在自己那张吱呀作响的木板床上,开始盘算。
这个年代,做什么能来快钱?
炒股?股票市场还没开。
搞房地产?没那个本钱。
互联网?更是无稽之谈。
他脑子里过了一遍八十年代的发财路子。
有了!
倒卖!
这个年代,信息闭塞,地域差价极大。
倒卖邮票,尤其是那些后世被炒出天价的猴票。
还有,旧货市场捡漏!
八十年代,人们对“古董”还没什么概念,很多明清的瓷器、家具,都被当成破烂给卖了。他虽然不是专家,但凭着来自四十年后的审美和一些“常识”,捡个漏应该不难。
对,就这么干!
先去旧货市场转转,成本低,见效快。
第二天一早,纺织厂那辆熟悉的吉普车就停在了楼下。
是李厂长派来接他去“指导工作”的。
江程隔着窗户看了一眼,果断让父亲下去回话。
“就说我需要自己走走,寻找创作的灵感。”江程一脸高深地对父亲说。
江建国虽然不懂,但还是原话传达了。
电话那头的李厂长听完,肃然起敬。
看看!高人行事,果然不凡!
不坐专车,要亲自步行于市井之间,体察民情,寻找灵感!这是何等的敬业精神!
“好!好!我们不打扰江总顾问!您让他务必注意身体!”
打发走了厂里的车,江程换上一身普通衣服,直奔昌城最大的旧货市场。
这里人声鼎沸,充满了生活气息。
卖旧家具的,卖老书籍的,卖锅碗瓢盆的,应有尽有。
江程开启了鹰眼模式,在一个个摊位前扫过。
他不懂什么款识、包浆,但他知道一个基本原则:皇家无俗品。
那些画着龙凤、纹饰繁复、造型典雅的东西,大概率是好玩意儿。
他走走停停,目光落在一个角落的摊位上。
摊主是个老大爷,摊上摆着些破铜烂铁。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放着一个青花小碗。
碗上画着缠枝莲纹,画工流畅,青花发色沉静。碗底似乎有字,但被泥土糊住了。
江程的心跳了一下。
这玩意儿,看着就不像普通人家用的。
他蹲下身,刚想伸手去拿那个碗。
一个熟悉又带着点激动和崇敬的声音,在他身后响了起来。
“江顾问!您……您也在这里?”
江程浑身一僵,缓缓回头。
是纺织厂那个戴眼镜的老技术科长,此刻正一脸惊喜地看着他。
老科长看到江程的目光正盯着那个破碗,眼神瞬间就变了,充满了恍然大悟的敬佩。
“江顾问,您……您是在研究我们昌城民俗工艺在日用器皿上的美学流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