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重生之商界女王从傻妮开始》中的赵妮儿是很有趣的人物,作为一部都市种田风格小说被寐怡阁士人描述的非常生动,看的人很过瘾。“寐怡阁士人”大大已经写了150821字。
重生之商界女王从傻妮开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省城,“福满多”中国区总部顶层的会议室里,空气像被抽干了水分,冰冷而凝滞。巨大的投影幕布上,滚动着关于“火凤凰”作坊的清晰航拍照片:破败的砖窑主体,旁边正在搭建、尘土飞扬的新厂房框架,简陋的露天晾晒场,还有几辆略显破旧的运货车停在泥地上。照片旁边,是几张放大的特写:工人穿着沾满油污的旧工作服,徒手翻动辣条;拌料区地面有难以完全清除的油渍;角落里堆放的原料麻袋,封口并不严密。
林雪晴坐在长桌尽头,米白色套裙纤尘不染,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位高管和技术专家。她的指尖在光滑的会议桌面上轻轻敲击,节奏稳定,如同倒计时的秒针,带着无形的压力。
“诸位,”她的声音清越,打破了沉默,听不出情绪,却让所有人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郑怀远的前车之鉴告诉我们,傲慢与粗暴,只会自取其辱。但‘福满多’在华南市场,乃至整个中国休闲零食领域的战略地位,不容动摇。”她的目光落在幕布上槐树村那略显荒诞的画面,“这个‘火凤凰’,或者说赵妮儿,用最原始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课。她证明了,在特定的土壤里,野蛮生长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但野蛮,终究有其致命的软肋。”
她微微抬手,示意旁边的技术总监。幕布画面切换,变成了一份制作精美的PPT,标题赫然是——“规范休闲零食生产,保障青少年儿童食品安全倡议书(草案)”。
“我们的反击,必须跳出郑怀远的窠臼,从更高的维度,用更文明也更致命的方式。”林雪晴的声音带着一种掌控全局的自信,“食品安全,是悬在所有食品企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是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她赵妮儿不是靠‘干净’和‘良心’起家翻身的吗?那我们就用‘安全’和‘标准’这把尺子,去量一量她这个小作坊的成色!”
技术总监开始讲解草案内容,声音带着专业的严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冷酷:
“第一,我们倡议本省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和行业协会,尽快出台更严格的《小型休闲零食生产加工规范》。重点包括:
生产环境:必须为封闭式车间,地面、墙面采用易清洁材质,防鼠防蝇设施齐全,严格区分清洁区与非清洁区。像‘火凤凰’目前这种半开放式的砖窑、泥土地面,必须限期改造或淘汰。
工艺流程标准化:必须建立书面化的标准操作流程(SOP),对原料配比、蒸制温度时间、油炸温度与时间、拌料顺序与时间等关键控制点进行精确记录和监控。杜绝目前普遍存在的‘凭经验’、‘靠手感’的粗放模式。
原料与添加剂管控:所有原料供应商必须具备合格资质,建立可追溯体系。添加剂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标,明确标注,禁止使用任何未经许可的增鲜剂、保水剂、色素等。我们注意到,‘火凤凰’近期疑似开始使用某种来源不明的、具有强烈增鲜效果的调味膏,这存在极大隐患。
油脂管理:鉴于油炸工艺在辣条生产中的普遍性,必须严格限制食用油的反复高温使用次数,建立油脂更换记录和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快速检测机制,严防致癌物产生。
人员卫生与培训:操作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上岗前接受规范培训,严格穿戴工作服、帽、口罩,执行洗手消毒程序。”
随着一条条冰冷苛刻的标准被念出,会议室里的气氛愈发凝重。所有人都明白,一旦这个倡议被采纳并形成地方性强制规范,对于“火凤凰”这种刚刚起步、资金捉襟见肘的小作坊,无异于灭顶之灾!光是改造封闭式车间、铺设地砖、购买专业设备、建立检测体系、培训人员的费用,就足以压垮赵妮儿那几根金条。
“第二,”技术总监继续道,幕布上出现几张表格和数据图,“我们委托三家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市面上包括‘火凤凰’在内的主要品牌辣条进行了‘随机’抽样检测。重点针对微生物指标、油脂氧化指标以及可能存在的非法添加物。”
他指向其中一行标红的数据:“这是‘火凤凰’某批次产品的检测结果。其酸价略高于行业推荐值上限,过氧化值也接近临界点。虽然目前尚在国标允许范围内,但结合其简陋的生产环境和反复高温油炸的可能性,其产品在储存和流通过程中油脂劣化的风险显著高于现代化生产线产品,长期食用可能存在健康隐患。”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另外,在对其产品的风味物质分析中,检测到一种微量的、特征性的鲜味物质,与已知几种常见酱油膏中的增鲜剂谱图高度吻合。虽然含量极低,未超出安全范围,但其产品配料表中并未明确标注含有此类成分。这涉及到标签真实性问题。”
林雪晴适时地开口,声音如同淬了冰的丝绸:“这份倡议书草案,以及这份初步的、但足够引起‘重视’的检测报告,就是我们送给赵妮儿女士的第一份‘见面礼’。李特助,你负责与卫生监督部门和行业协会沟通,务必在两周内,促成一次高规格的‘食品安全研讨会’,邀请媒体参加。我们要让‘规范小作坊,保障舌尖安全’的声音,成为主流舆论!”
“是,林总监!”李维立刻应下。
“至于这份检测报告,”林雪晴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出冷光,“暂时不要公开。但可以‘不小心’地,让省城几家主要经销商、还有…那位一直很关注‘火凤凰’的县电视台记者,看到其中的‘关键部分’。特别是关于‘油脂潜在风险’和‘标签存疑’的部分。风声,有时候比明枪更有杀伤力。”
阳谋!赤裸裸的阳谋!高举食品安全大旗,推动规则升级,再用“专业报告”埋下怀疑的种子。林雪晴的刀锋,无形无质,却精准地刺向了“火凤凰”最脆弱的命门——它的“小作坊”本质和赵妮儿赖以生存的“良心”招牌。
槐树村,“火凤凰”新厂房工地。
尘土飞扬,夯声震天。新厂房的砖墙已经砌起一人多高,粗大的梁柱骨架矗立着,勾勒出未来的轮廓。赵妮儿戴着藤编的安全帽,裤腿上沾满泥点,正站在一堆红砖旁,对着图纸和老耿激烈地争论着排水沟的走向。她的眉头紧锁,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耿叔,这里必须深挖半米!现在省这点工,雨季一来,车间就得泡汤!返工的成本更大!”赵妮儿的手指用力戳在图纸上。
老耿皱着眉,看着泥泞的地基:“妮儿,不是不想挖深,这下面全是石头层,太费工了!工期本来就紧…”
“工期再紧,基础也不能马虎!”赵妮儿斩钉截铁,“去邻村再雇十个壮劳力!工钱按双倍算!两天之内,这里必须按图纸挖到位!”
就在这时,小翠气喘吁吁地从拌料区那边跑了过来,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电报纸,脸上带着一丝不安:“ 妮儿姐!老王叔从省城发来的急电!”
赵妮儿心头一凛,接过电报。上面的字迹潦草,透出发报人的急切:
“妮儿速阅!省食协将召开‘辣条安全研讨会’,‘福满多’牵头提新标准,矛头直指小作坊!另,省城大经销商张胖子私下透露,看到检测报告称‘火凤凰’油脂指标‘临界’,‘标签存疑’,风声很紧!小心!”
电报上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根冰冷的针,扎进赵妮儿的神经。她捏着电报的手指微微发白,指节因为用力而泛出青色。来了!比她预想的更快,更狠!林雪晴,果然不是郑怀远那种蠢货!这一手“标准”加“风声”的组合拳,打在了她最难受的地方!
新厂房的建设正在吞噬她有限的资金,每一分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如果按照林雪晴推动的那些标准去改造,光是建造一个符合要求的封闭式无菌车间、购买检测设备、建立标准流程,就能让她瞬间破产!而那所谓的“检测报告”和“标签存疑”,更是杀人诛心!一旦“火凤凰”被贴上“不安全”、“不诚信”的标签,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化为乌有!
“ 妮儿姐…怎么办?”小翠看着赵妮儿骤然冷冽如冰的眼神,声音有些发颤。
赵妮儿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怒意和冰冷的危机感。她不能被情绪左右。她将电报仔细折好,塞进口袋,脸上重新恢复了那种岩石般的冷硬。
“慌什么?”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稳定力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林雪晴想用规则勒死我们?那就看看,是她的规则快,还是我的‘火凤凰’飞得快!”
她转向老耿,语速飞快,不容置疑:“耿叔,排水沟按原计划挖!人手不够,去雇!工钱我来想办法!新厂房主体结构,一个月内必须封顶!能省的地方省,不能省的地方,一分钱也不能少!”她又看向小翠,目光锐利如刀:“小翠,你立刻回拌料间!两件事:第一,从现在起,所有拌料用的油,只使用一次!炸过的油,全部倒掉!不准再用!记入损耗!”这一条,直接回应“油脂风险”。
小翠倒吸一口凉气:“ 妮儿姐!那成本…!”
“成本我来扛!”赵妮儿打断她,“第二,把你偷偷加进去的那瓶‘酱油膏’,给我拿出来!立刻!马上!”
小翠的脸瞬间煞白,眼神躲闪:“兰… 妮儿姐,我…我就加了一点点…为了提鲜…而且…而且老王叔说…说大厂都加这个…”
“拿出来!”赵妮儿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雷霆般的怒意,整个工地的嘈杂仿佛都被这声音压了下去,“我说过!‘火凤凰’的命根子是干净!是实在!是良心!你加那点东西,省几分钱的成本,丢的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招牌!标签没写的东西,一滴也不准往里放!这是红线!碰了,就滚蛋!”这一条,直指“标签存疑”。
小翠被赵妮儿的暴怒吓得浑身一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再不敢辩解,低着头飞快地跑回拌料间去拿那瓶惹祸的酱油膏。她不明白,为什么 妮儿姐对这点“小聪明”反应如此激烈。
赵妮儿看着小翠仓皇的背影,眼神复杂。她知道小翠是想做好,想降低成本提升风味,但她更清楚,在食品安全这个战场上,任何一点“擦边球”和“小聪明”,都可能成为对手一击毙命的破绽!林雪晴的刀,已经悬在了头顶,容不得半点侥幸!
“老王!”赵妮儿扬声喊道。
老王批发商连忙从一堆建材后面跑过来:“ 妮儿姐,我在!”
“你亲自去省城一趟!”赵妮儿语速极快,“第一,想办法搞到那个‘食品安全研讨会’的具体时间和议程!能混进去最好!混不进去,也要在门口把风声听全!”
“第二,去找那个张胖子,还有所有跟我们合作的大经销商!告诉他们,我赵妮儿以‘火凤凰’的牌子保证:第一,我们的油,只用一次!欢迎他们随时派人来监督!第二,我们的配料表,从今天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什么写什么!绝不隐瞒!让他们把心放回肚子里!‘火凤凰’的货,只会越来越好,绝不会砸了他们的招牌!”
“第三,”赵妮儿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打听一下,省城有没有那种…能快速检测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的便携仪器?或者有没有懂行的老师傅,能靠经验快速判油能不能用?贵也要买!要快!”
老王听得连连点头,额头冒汗:“明白! 妮儿姐,我这就去!”
“等等!”赵妮儿叫住他,从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两根小金条,塞到老王手里,“该打点的打点,该花钱的花钱!别省!这钱,是买命钱!”
老王感受着手中金条沉甸甸的分量,看着赵妮儿眼中那不顾一切的决绝,重重点头,转身就跑。
赵妮儿独自站在喧嚣的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工人的号子、砖石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冲击着她的耳膜。口袋里的电报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烫着她的皮肤。新厂房巨大的框架在她眼前拔地而起,像一个刚刚孵化、急需营养却又面临狂风暴雨的雏鸟。
林雪晴抛过来的,是一张看似光鲜、实则布满倒刺的网。硬抗规则升级?她扛不起。坐以待毙?绝无可能!
她必须在这张网收紧之前,找到破网而出的路!不仅要生存下去,还要让“火凤凰”浴火腾飞!
她的目光扫过忙碌的工地,扫过远处旧砖窑里依旧在运转的生产线,扫过拌料间门口小翠那惊魂未定又带着委屈的身影,最后定格在新厂房图纸上那个标注着“实验室/质检室”的小小方块上。
一个大胆的、近乎疯狂的计划雏形,在她脑海中迅速成型。她需要人,需要懂行的人,需要能在这“标准”的围剿中,帮“火凤凰”趟出一条生路的人!
“耿叔!”她再次扬声,眼神锐利如鹰,“你认不认识…当年在国营食品厂干过,懂点技术,现在又…过得不太如意的老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