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找一本好看的历史古代小说吗?那么,新三国之天下棋局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这本小说由才华横溢的作者小手一背无所谓创作,以田政董媛,刘樱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目前,小说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3章更是让人期待不已。快来阅读这本小说,102851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主要讲述了:流言暗流:董姝谋势定中兴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四,辽东郡的寒风裹着流言,在幽州各郡县间飞速蔓延——“汶县田氏三天前诞下死胎,怕是触了天怒!”茶馆里,茶客们围着桌案议论,手指着汶县方向,语气里…
《新三国之天下棋局》精彩章节试读
流言暗流:董姝谋势定中兴
东汉建宁元年(168年)正月二十四,辽东郡的寒风裹着流言,在幽州各郡县间飞速蔓延——“汶县田氏三天前诞下死胎,怕是触了天怒!”茶馆里,茶客们围着桌案议论,手指着汶县方向,语气里满是忌惮;驿站中,往来商旅将此事当作奇闻,说“田家世代掌盐铁,怕是富贵过了头,遭了不祥”;连郡府的小吏们私下闲聊,都暗叹“死胎降世,恐是辽东要乱的兆头”。
消息传到玄菟郡公孙府时,公孙康正坐在中堂与公孙度、公孙瓒议事。听闻下人禀报“田家传死胎,幽州都在传是不祥之兆”,公孙康猛地拍案大笑,玄色锦袍的袖口扫过桌案上的茶盏,溅出的茶水湿了案角也不在意:“死得好!真是天助我公孙家!”他看向身旁的公孙度,眼中闪着精明的光,“田氏仗着盐铁专营权在汶县盘踞两百年,如今传死胎不祥,民心已动——正好借这个由头,派人去汶县散播‘田家触怒神灵,该让出盐铁之利’的话,再联合郡府施压,定能把他们赶出汶县!”
公孙度躬身应道:“父亲所言极是!那田况素来谨慎,如今遇此流言,定是心乱如麻,我们趁势出击,必能得手。”一旁的公孙瓒也拱手附和:“叔父英明,此乃铲除田氏、独掌辽东盐铁的良机,瓒愿领兵协助!”公孙康笑着点头,目光望向后院公孙亟的卧房方向,语气带着笃定:“我孙儿公孙亟降生时有九龙异象,本就是天命所归,这田氏死胎,不过是上天在昭示——辽东的未来,本就该是我们公孙家的!”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洛阳皇宫,却藏着另一番暗流涌动。
建宁元年二月,太和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十二岁的刘宏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明黄色龙袍衬得他身形格外瘦小。他双手紧紧攥着龙椅的扶手,指节泛白,眼神里满是“惶恐”,时不时偷瞄殿下文武——左侧,大将军窦武身着紫色朝服,手按腰间佩剑,目光威严地扫过群臣,身后站着窦氏宗族的官员,皆是挺胸抬头,气势逼人;右侧,宦官曹节躬身站在御座旁,看似恭敬,却不时用眼角余光与其他宦官交换眼神,嘴角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窦太后坐在龙椅后侧的珠帘后,隔着薄纱,声音清冷地宣读着政令,每一句话都带着窦武的意志。
“陛下,如今边疆稍有动荡,臣请命调幽州兵力戍边,以安天下。”窦武出列躬身,语气不容置疑。曹节立刻上前一步,尖着嗓子道:“大将军此言差矣!幽州公孙家盘据多年,贸然调兵恐生变故,不如从西凉调兵,更显稳妥。”两人一唱一和,明争暗斗,刘宏只是低着头,装作瑟瑟发抖的模样,仿佛全然不懂朝堂纷争——只有他自己知道,这是母亲董姝教他的“自保之策”。
此时的董姝,正住在洛阳城外一处简陋的宅院。曾经的解渎亭侯府夫人,如今没了俸禄支撑,身边只留了两个老仆,院落里的青砖缝长着杂草,屋内的家具还是从河间国带来的旧物。这一个月来,为了帮儿子在朝堂立足,她几乎耗尽了所有心力——白天,她要顶着寒风,一次次往返于宗正府外,等待宗正大人的召见;夜里,她对着丈夫刘苌的旧物发呆,盘算着还能拿出什么值钱的东西,换得朝中官员的相助。
这日清晨,董姝换上了仅有的一件还算体面的青色襦裙,将头发仔细梳好,用一支铜簪固定。她从箱底翻出一个锦盒,里面放着两样东西:一张洛阳城内小铺面的地契,还有几匹西凉好马的凭证——这是她变卖了所有首饰、甚至典当了河间老家的部分田产,才凑来的“敲门砖”。握着锦盒,董姝的手微微发颤,指腹蹭过地契上的字迹,心中满是酸涩,却还是深吸一口气,带着老仆往宗正府走去。
宗正府的门房见她衣着朴素,起初不愿通报,董姝只能低声下气地哀求:“烦请小哥再通传一次,妾身真有要事求见宗正大人,关乎陛下的安危,也关乎大汉的国运。”好说歹说,门房才不情愿地进去通报。
半个时辰后,董姝终于在偏厅见到了宗正。她连忙躬身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妾身董姝,叩见宗正大人。”宗正坐在上首,端着茶盏,语气平淡:“董夫人今日前来,又是为陛下之事?”
董姝抬起头,眼中带着恳切,将锦盒递上前:“大人,妾身自知人微言轻,却不敢坐视陛下在朝堂无依无靠。前几日陛下登基时的九龙异象,妾身遍查典籍,终于在《洛书》中找到出处——书中有云:‘九龙聚,汉中兴’。”她顿了顿,见宗正眼中露出一丝动容,又急忙补充,“两百年前武帝登基时,也曾出现过九龙异象,后来武帝开创盛世,重振大汉荣光!如今陛下登基亦现此兆,正是上天暗示陛下能重现武帝伟业啊!”
宗正放下茶盏,打开锦盒,看着里面的地契与马凭证,又看向董姝眼中的急切与卑微,沉默片刻后道:“夫人的心意,本官明白了。《洛书》之言确有其事,若能将此事传开,既能稳固陛下的帝位,也能堵住朝中非议之人的嘴。”
董姝闻言,连忙跪地叩首,声音带着哽咽:“多谢大人成全!妾身感激不尽,日后定不忘大人的恩情!”
几日后,“九龙聚,汉中兴”的说法在洛阳城内传开——先是宗正府的人在贵族宴席上提及,接着史官在记录异象时引用《洛书》之言,最后连市井百姓都在说“新帝有武帝之命,大汉要中兴了”。消息传到太和殿,窦武皱着眉,却也无可奈何——他虽掌控朝堂,却不能公然违背“天命”与典籍之言,只能听之任之。珠帘后的窦太后沉默良久,最终也只是摆摆手,让群臣退朝。
龙椅上的刘宏,听着殿外传来的“陛下中兴”的议论,悄悄抬眼看向母亲董姝所在的方向,眼中不再是“惶恐”,而是多了一丝坚定。他知道,母亲为他铺的这条路,才刚刚开始;而远方辽东的田政、公孙亟,并州的董媛,也在各自的家族中,随着这乱世的暗流,慢慢成长。
小说《新三国之天下棋局》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