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惊涛骇浪中的命运之舟》是由作者“独孤诗韵 ”创作编写的一本连载年代类型小说,金涛金泽柳紫烟是这本小说的主角,这本书已更新611716字。
惊涛骇浪中的命运之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二天,天还未亮,神奇的生物钟就准时将柳紫烟从睡梦中唤醒。她迷迷糊糊地坐起身,习惯性地伸手去拿衣服,准备像往常一样洗漱后去做早饭。双脚刚伸进鞋子,她猛地回过神来,自己已经离开了安市,离开了养父母家,来到了这个陌生的西山寨。
她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外面一片漆黑,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所笼罩,寂静得有些压抑。初来乍到,她对这里的一切都还陌生,既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也不敢随意开灯,生怕惊扰到魏家的人。无奈之下,她只好又脱了鞋,轻手轻脚地爬上床,双手紧紧抱膝,倚着墙默默坐着。
她感觉眼睛酸痛无比,知道肯定是夜里又做了噩梦,可无论怎么努力回忆,却对梦境的内容毫无印象。为了打发这难熬的时间,她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背诵起唐诗和宋词。那些熟悉的诗句,仿佛成了黑暗中的一丝慰藉。
好在没过多久,村子里的公鸡便开始打鸣。一只、两只……此起彼伏的鸡鸣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紧接着,狗吠声、人们晨起的说话声,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寂静的小村子逐渐有了生气。天色也在这喧闹中渐渐亮了起来。
刘淑兰率先起了床,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趿拉着鞋子走向洗漱的地方。洗漱完毕后,便径直走进厨房,熟练地生火做饭。魏志忠也随后起身,他伸了个大大的懒腰,拿起靠在墙边的大扫帚,开始清扫院子。每一下挥动,都扬起一小片尘土,在晨光的映照下清晰可见。魏亚洲也走进厨房,帮着妈妈烧土灶,他熟练地往灶膛里添着柴禾,红红的火苗映照着他年轻的脸庞。
柳紫烟见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连忙穿上鞋走了出去。“紫烟,你这孩子怎么不多睡会儿?等我做好饭叫你。”刘淑兰一边切着腊肉,一边转过头,慈爱地看着柳紫烟说道。
“我平时也是这个时间起床,睡不着。我帮你择菜吧。”柳紫烟觉得自己不能闲着吃白饭,总得为这个家做点什么。
“好吧,你帮我把这把菠菜择好洗净,再剥棵葱。”刘淑兰一边有条不紊地切着腊肉,一边吩咐道。
柳紫烟应了一声,拿了一个有些斑驳的铝盆,坐在院子里开始择菜。她的动作很熟练,不一会儿,菠菜就择好了。可当她准备洗菜时,却发现水缸里只剩下浅浅的一层水了。在安市的时候,她都是用自来水,只要轻轻拧开水龙头,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但这里没有自来水,只有这个看起来有些陈旧的压井,她从来没用过。
她试着压了几下,可压井却毫无反应,一滴水都没流出来。她心里有些着急,又不好意思开口问人,只能尴尬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这时,魏亚洲出来抱柴禾,看到柳紫烟站在压井边,一脸窘迫。他没有说话,默默地走过去,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倒进压井里,然后双手握住压杆,使劲压了几下。只听“咕噜咕噜”几声,清澈的水便从压井里哗哗地流了出来。
“谢谢!”柳紫烟感激地说道,连忙用盆接着水,洗好了菜,端进了厨房。
一会儿工夫,刘淑兰就炒好了三个菜。一个青椒腊肉,腊肉被炒得微微卷曲,泛着诱人的油光,青椒的翠绿与腊肉的棕红相互映衬,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一个清炒菠菜,翠绿的菠菜在锅里翻炒后,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还有一盘清炒丝瓜,丝瓜片被炒得软软的,透着清新的色泽。她又从锅里拿出热气腾腾的馒头,把三个煮好的咸鸭蛋放在馍筐里,端进了堂屋。
一家之主魏志忠坐在中间正对着堂屋门的位置,魏亚洲坐在他的左手边,刘淑兰让柳紫烟坐在桌子的右边,自己则坐在门口,笑着说:“我坐这儿方便端饭拿碗筷。”
刘淑兰把咸鸭蛋分给他们三个,自己从柜子里端出一碟咸菜丝。见大家吃饭都不怎么说话,柳紫烟也默默地低下头吃饭。她注意到魏志忠吃饭的速度很快,大口大口地吞咽着食物,仿佛在和时间赛跑。魏亚洲则吃得比较斯文,但动作也不慢。
吃完饭,魏志忠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屑,拿起放在一旁的工具,骑上那辆有些破旧的自行车,去工地干活了。他是个木匠,手艺不错,农闲的时候就出去揽活,挣的钱不少,所以在西山寨,他家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而刘淑兰也是个勤快人,家里养着猪、鸡、鸭。这些牲畜不仅能改善家里的生活,到过年的时候卖掉,还能添一笔收入。不过她也因此忙得不可开交,既要操心田里的农活,又要照顾家里这群牲畜。
吃完饭,柳紫烟主动帮忙收拾碗筷,魏亚洲则背起萝筐,拿起镰刀,准备去山上打猪草。他回头看了一眼柳紫烟,说道:“你要是没事,等会儿可以去门口晒晒太阳,熟悉熟悉周围。”说完,便转身出门,向着山上走去。
晌午的阳光暖暖地洒在西山寨,给整个村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忙活了好一阵子的刘淑兰,此刻正坐在院门口,身旁放着一大簸箕花生,她正一颗颗仔细地剥着,嘴里念叨着柳紫烟吃不惯大油(猪油),要榨些花生油给她吃。柳紫烟见状,十分有眼色地走上前去,蹲下身子就准备帮忙。
刘淑兰笑着轻轻拍开柳紫烟的手,说道:“紫烟,不用你剥。你过几天就要和你哥一起去上初中了,先去看看你哥以前的书,咱农村和市里学的内容说不定不一样,到时候听不懂课可就麻烦了。”
柳紫烟微微低下头,声音轻柔且带着一丝拘谨:“你能帮我拿出来几本吗?我直接去翻他的东西,恐怕不太好。”
“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别这么见外,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你哥不会说你的,他要是敢说你,看我不揍他。”刘淑兰一边爽朗地说着,一边站起身来,拉着柳紫烟的手就往魏亚洲住的南屋走去。
一进南屋,柳紫烟便看到靠窗边放着一个带抽屉的课桌,下边配着一个可以拉出来的椅子,看得出用了有些年头,边角都磨得光滑了。贴墙处是一个简易书架,上面的书本和资料摆放得杂乱无章,其间还夹杂着不少小人书以及连环画,显得颇为童趣。一个玻璃瓶里装着半瓶五颜六色的玻璃弹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斑斓的光。床铺倒是还算整齐,被子叠得方方正正,不过比起养母要求的那种规整,只能算是勉强及格。柳紫烟不禁心想,如果自己叠成这样,大概率是要被身为老师的养母骂一顿的,养母一向很讲究东西要分门别类地放,看完书后必须放回原处。
“这书桌和书架是你亚洲爸给他做的,等他闲的时候,我让他也给你做一套。”刘淑兰满脸笑意地说道。
“不用麻烦。”柳紫烟赶忙说道,她从不敢轻易提要求,更不想成为别人的麻烦。
“傻孩子,不麻烦。别的不说,你爸的木工手艺在这十里八乡那可都是数得着的。”刘淑琴说起丈夫的特长,脸上洋溢着骄傲的神色。
柳紫烟在书架上挑了几本六年级和七年级的书,小心翼翼地拿到自己住的西屋去看。
她翻开书本,只见上面到处是魏亚洲乱涂乱画的小人和小动物,柳紫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哥哥的学习成绩恐怕不太好,上课也没怎么认真听讲。她快速地把六年级的书翻了一遍,发现和自己以前学的内容大致差不多,虽然有些知识点的讲解方式不太一样,但她只要认真看几遍,还是能够理解的。
接着,她拿起初一的英语书,刚翻开几页,就忍不住“呵呵”笑出了声。只见每个英语单词下面标注的不是正规的音标,而是一个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汉字。“bus(爸死),yes(爷死),nice(奶死),was(我死)……”柳紫烟一边看,一边轻轻摇头,心里想着这可真是独特的“学习方法”。
不知不觉,日头已经高悬,到了晌午时分,柳紫烟还沉浸在书本之中,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
这时,魏亚洲背着满满一箩筐猪草回来了。他一进院子,就把萝筐中的草一股脑儿地撒进猪圈,几头小猪瞬间围了过来,吃得欢快,哼哼声此起彼伏。一旁的鸡也被吸引过来,纷纷跳进猪圈去啄食鲜嫩的草叶,一时间,鸡飞狗跳,整个院子热闹非凡。
“儿子,我让紫烟拿了你几本书看看。”刘淑兰朝着魏亚洲喊道,“你不许说你妹啊。”
魏亚洲一听,顿时想起自己在书本上的那些涂鸦,脸“唰”地一下就红了,看着瞪着自己的亲妈,敢怒不敢言,只得乖乖点头说:“知道了。”他赶忙洗过手脸,匆匆进屋,把扔在地上的垃圾扫干净,又将乱堆在书架上的书一本本整理好,动作慌乱却又带着一丝不好意思。
“儿子,你去小卖部买包盐,顺便买两包北京方便面,你和你妹一人一包。”刘淑兰一边擀着面条,一边说道,“今天中午吃豇豆鸡蛋面,怕你妹吃不惯。”
“好的。”魏亚洲眼睛一亮,接过钱便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对于他来说,能吃到一包方便面,那可是难得的美味。
没过多久,魏亚洲一路小跑着回到家,他先把盐递给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又满头大汗地跑到西屋门口,对着柳紫烟喊道:“妹妹,给你一袋北京方便面。”见柳紫烟走出屋门,他赶忙把方便面塞到她手里,随后转身去院子里的柴草垛上搬了一些柴草进厨房,帮妈妈烧锅。
柳紫烟看着手中的方便面,包装上的图案十分诱人。雪白的面块上印着一红一绿两棵辣椒,旁边还有一块色泽诱人的牛肉和几根碧绿的香葱,光是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食欲大增。上面写着“北京麻辣方便面”。
以前,每当她考了好成绩,奶奶都会买一包方便面当作奖励给她吃。她记得自己既可以用开水泡着吃,那软乎乎的面条吸满了鲜美的汤汁,入口爽滑;也可以把面捏碎,撒上里面的调料干吃,那滋味又麻又辣,香香脆脆,十分过瘾。每次吃的时候,奶奶总会笑着,用指头轻轻点着她的额头,宠溺地说:“我家烟儿,真是一个小馋猫。”
往日那些幸福的回忆,此刻却如同一把锐利的箭,直直地戳中她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她的眼圈瞬间红了起来。她默默地把方便面放回屋里,将看过的书还给了魏亚洲,并真诚地看着他说:“谢谢你。”魏亚洲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谢啥,你要是还想看啥书,尽管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