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主任摆了摆手,笑道,“我们一个战壕里的,就不用互相吹捧了。”
大家也恰到好处地笑了起来,气氛顿时变得无比轻松。
这就是大领导的水平所在,他可以游刃有余地掌控场面上的一切,包括氛围和情绪。
他挥了挥手,“都坐下,该干啥干啥,我不能耽误你们工作。”
我们奉命坐下。
眼睛既要看着屏幕,以示领导没有耽误我们的工作;又要观察领导的一举一动,显得我们有眼力劲。
这是个难题。
主任踱到马春梅面前,问,“怎么样小马,还习惯吗?”
马春梅又站了起来,说,“非常习惯,齐科长教会了我好多东西。”
呀嗨!这小妮子会说话。
齐科长就是我们科的副科长,材料大拿。马春梅一句话,既夸了自己用功,又夸了齐科长热心。
主任很满意,说,“坐,坐。以后再跟我说话——大家都有啊——不要站起来。我们又不是在部队。”
我听说主任是转业干部出身,没想到,他刻意跟他过去的习惯划清界限。
“好好学,这几个大哥都是大神!”
转头对王科长说,“别让大家累着,适当的时候带大家撮一顿,把票给我就行。”
王科长笑着说,“好嘞!到时候喊你啊!”
马主任哈哈一笑,“再说,再说。”
“你们忙,我还有个文件要看。”
转身离去。
王科长看他已走远,小声说,“咱们立行立办,落实领导的指示不过夜,待会一起去吃夜宵,不准请假。”
离政府大院一公里的小巷里,有个特色小店,几道小菜味道很好,尤其一条浇汁鳕鱼香酥可口,王科长的最爱。
已经来过了几次,就不再让王科长费心,我来点菜。六菜一汤,三荤三素,当然一定包括浇汁鳕鱼。两瓶酒,53度,王科长常喝的本地品牌,钱不贵,贵在保真。
王科长说,“今天是个欢迎小宴,欢迎春梅加盟我们团伙,终于凑够了四人帮!”
大家哈哈大笑,马春梅也忍俊不禁。
“春梅来了快两个月了吧,笑尘?”
“一个月零十六天。”
“嗯,精准。
“早该设这个酒席了。最近实在太忙了,不是这事就是那事。
“抱歉啊春梅。今晚是个好机会,再次欢迎春梅,祝你早日成为我们的定海神梅!干杯!”
没想到,马春梅一饮而尽。
这就让我有些刮目相看了。
我们这里酒文化泛滥,但女人一般不怎么喝酒。尤其是体制内的女人,这种情况下,多是在嘴边意思意思,大家也不会勉强。
当然也有女人海量,大多是从乡镇干起来的基层干部。可春梅才硕士毕业不久,刚入行啊。难道天赋异禀?
大家边吃边喝,慢慢话题展开,扯到了年终评先和推荐干部上了。
齐科长说,“这次听说有二十多个部门缺副职,好机会啊,王头。”
王科长说,“我哪行,前边排着两三个呢。”
齐科长却不以为然,一一给王科长分析了一遍。最终的结论是,政府办如果只提一个,咱压力较大,提两个,王科长没跑。
王科长笑吟吟地说,“顺其自然吧。”
齐科长说,“哥,过分谦虚就是骄傲。我们大家都投你一票,再影响周边几票。”
我也不失时机地举杯,“积少成多,必定成功,为了成功敬王科长一杯!”
吃完饭已是深夜,王科长喝的有些大。他酒量不行。
齐科长负责送春梅。我叫了个出租,直送王科长楼下。
路上王科长说,“老齐是急不可耐啊!哈哈。”
我一听就知道,若不是喝大了酒,他不会说这种心里话。
我也一笑,“哥,咱不管别人,就管你,你早该提拔了。我给你盯着,小伙伴弄个三五票没问题。”
王科长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谢了兄弟,来……日方长,我先谢为……敬。”
我还真不是吹牛。那天我下了点功夫,趁着领导在台上讲话的空,神游了附近三个人,偷瞄了身边两个人。
会后我给王科长发了个信息,把那几个人的名字一一附上,说,“确定都投的你。”
对这个事情,我是这么考虑的。
于王科长,这是顺水人情。因为我从马主任的脑海里,已经得知王头这次有90%以上的希望,我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于齐科长,这也是难得的机会,老王不走,他除非换科室,否则只能继续等下去。
于我,可以顺理成章接副科长啊!三年半的副主任科员,基本没人竞争。
春梅也往前排了排,皆大欢喜。
但保险起见,我还是得找找张秘书长。
张秘书长,是副秘书长,跟着赵常务。别看只是个副职,副处级,但他协调赵常务负责的所有单位。
说人话,就是赵常务管的单位,他都能说上话;如果赵常务有事不在,这些单位的一把手就得向他汇报。
一把手是正处,副秘书长是副处,正处得给副处汇报。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意外?
当然了,若他代表赵常务主持会议,他不会僭越行事,必须得把位置摆正,心态放平。
人家各单位一把手拜的不是你老张这个人,而是你背后那尊神。
所以开会听汇报的时候,表现一定要拿捏到位:态度要谦卑,说话要客气;但拍板要坚决,指出问题要毫不留情。
态度和语气是代表老张自己。
但拍板和批评,那代表的可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但赵常务不分管办公室,张秘书长也就不协调我们这里,我为什么找他,不找马主任?
马主任是办公室主任,正处,对于我是否接任副科长有绝对的决定权(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的话。)。
按说我该找他送礼,为什么不找他却找张秘书长?
很简单,我跟马主任不熟。
虽然马主任是我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但我和他只是工作关系,没有一点私人感情。
换句话说,我们只是泛泛之交,贸然去送东西,虽说也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有些尴尬,属于强行推荐自己,容易不招待见。
但张秘书长不同。那次活动机缘巧合结识了他,他找我谈过一次话,聊得还比较投机。
借着这个缘分,我又专门他送了个最时髦的茶杯,一方面加深了印象,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想投靠他。
既然他不反感,那就在工作关系之外,我们就建立了一层私人关系。
他要想帮我,其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即便办公室不归张秘书长协调,但他作为赵常务的大拿,一个可以协调四方的人,向马主任推荐个副科长,还是能办到的。
而且我已打听清楚,张秘书长和马主任私交很好。
上次张秘书长跟马主任打电话,给我弄了个优秀,那只是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如果这次他又给马主任打招呼,说我的事情,那就等于向众人表明,我是他的人。
这时我再给马主任上菜不迟。
这些小把戏儿,不在圈里混个十年八年,悟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