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御书房的烛火燃到了第三根,案头的奏折堆得像座小山,最上面那本 “北境急报” 的封皮,被开泰帝的手指摩挲得发皱。他靠在龙椅上,脸色比烛火还要苍白,眼底的青黑藏不住连日的焦虑 —— 匈奴特使三天前已抵达京城,住进了驿馆,开口就要将岁币从每年五十万两白银,涨到一百万两,还放话 “若不答应,开春便挥师南下,再取小云州”(当年燕国太祖打下来部分云州城池)。

“陛下,户部尚书求见,说国库的存银…… 只够支应三个月了。” 李福安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触怒了正烦忧的帝王。

开泰帝闭了闭眼,挥手让他传。没一会儿,户部尚书颤巍巍地走进来,手里捧着一本账册,刚跪下就带着哭腔:“陛下,国库真的空了!去年给匈奴的五十万两岁币,已经掏空了大半存银,今年各地又闹蝗灾,免了三州赋税,现在连京营禁军的军饷都快发不出来了……”

“够了!” 开泰帝猛地拍了下案几,墨汁溅在奏折上,“朕难道不知道国库空了?可匈奴那边咄咄逼人,难道要朕眼睁睁看着他们打过来?”

户部尚书不敢说话,只是把头埋得更低。御书房里陷入死寂,只有烛火噼啪作响,像在嘲笑这大燕的窘迫。

此时,东宫偏殿里,叶浩晨正跟着刘皓宇的意念,研究细盐的量产方案。忽然,刘皓宇的意念变得凝重:“浩晨,御书房那边气氛不对,恐怕是匈奴的事闹大了。这是你的机会 —— 既能帮你皇爷爷解决难题,又能趁机求他放出你爹娘。”

“机会?” 叶浩晨放下手里的盐罐,心里一紧,“老师,匈奴又要打过来了吗?”

“不是打过来,是逼要岁币。” 刘皓宇的意念解释道,“大燕国库空虚,拿不出钱,你皇爷爷现在肯定急得团团转。你手里的细盐配方,还有‘盐铁官营’的法子,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盐和铁是百姓、军队的必需品,只要朝廷掌控了盐铁的生产和售卖,不出一个月,国库就能充盈起来。”

叶浩晨眼睛一亮,又很快皱起眉:“可盐铁一直是勋贵们在管,他们肯定不会同意朝廷收回……”

“所以才需要你去说。” 刘皓宇的意念带着引导,“你要告诉你皇爷爷,盐铁官营不是为了夺勋贵的利,是为了救大燕 —— 匈奴要岁币,国库没钱,难道要让百姓再交税?难道要让军队饿着肚子打仗?你还要告诉他,你愿意交出细盐配方,帮朝廷做细盐,只求他一件事:放出你爹娘,恢复他们的爵位。”

叶浩晨攥紧了手里的盐罐,罐里的细盐沙沙作响。救爹娘的机会就在眼前,可他又怕 —— 怕皇爷爷不同意,怕勋贵们反对,怕自己说错话。

“别怕,老师会帮你。” 刘皓宇的意念温柔却坚定,“你就按我说的,先去御书房求见,把细盐带上,让你皇爷爷看看你的本事。”

叶浩晨深吸一口气,把细盐罐揣进怀里,快步往御书房走。刚到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开泰帝的怒吼,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鼓起勇气,对着侍卫躬身:“麻烦通报一声,孙儿叶浩晨,求见皇爷爷。”

御书房里的声音顿了顿,随即传来开泰帝疲惫的声音:“让他进来。”

叶浩晨推门进去,一眼就看到案头的 “北境急报”,还有开泰帝苍白的脸色。他连忙跪下:“孙儿叩见皇爷爷。”

“你来做什么?” 开泰帝的语气没什么起伏,显然没心思应付他。

叶浩晨却没起身,从怀里掏出盐罐,双手捧着举过头顶:“孙儿有一样东西,能帮皇爷爷解决国库的难题,还能应对匈奴的岁币。”

开泰帝愣了愣,目光落在那只普通的陶罐上:“什么东西?”

“是细盐。” 叶浩晨打开罐盖,雪白的细盐在烛火下泛着光,“孙儿学会了做细盐的法子,这细盐比市面上的粗盐干净,没有杂质,百姓喜欢,勋贵也愿意买。而且做细盐的成本低,朝廷要是掌控了盐的生产和售卖,再把铁也收归朝廷管 —— 也就是‘盐铁官营’,不出一个月,国库就能充盈起来,不用再怕匈奴要岁币了!”

“盐铁官营?” 开泰帝猛地坐直身子,目光紧紧盯着叶浩晨,“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盐铁一直是勋贵和地方士族在管,朝廷要是收回,他们能答应?”

“皇爷爷,” 叶浩晨抬起头,眼神坚定,“现在不是怕勋贵不答应的时候!匈奴要一百万两岁币,国库拿不出来,难道要让他们打过来?难道要让百姓再交重税?细盐的配方在孙儿手里,只要朝廷开盐坊,做细盐卖给百姓,一斤细盐卖三十文,比粗盐贵不了多少,百姓买得起,朝廷也能赚钱。铁也是一样,朝廷掌控铁的冶炼,既能给军队造兵器,又能给百姓做农具,一举两得!”

他顿了顿,声音软了些,带着恳求:“孙儿愿意把细盐配方献给朝廷,还愿意帮着建盐坊、教匠人做细盐。孙儿只有一个请求 —— 求皇爷爷放出我爹娘,恢复我爹的雍王爵位。我爹当年是为了护北疆百姓才私自调兵,他没错,他是大燕的忠臣!”

御书房里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开泰帝看着叶浩晨坚定的眼神,又看了看罐里雪白的细盐 —— 他想起昨天膳房用细盐做的菜,确实比以前好吃,没有涩味;想起叶仲琛当年在边疆的战绩,想起慈安皇后临终前的嘱托,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你说的‘盐铁官营’,真的能让国库在一个月内充盈?” 开泰帝沉声问。

“能!” 叶浩晨用力点头,“孙儿已经做过细盐,成本很低,一斤细盐能赚二十文;铁也是一样,朝廷掌控后,能省下给勋贵的分成,还能卖得更便宜,百姓愿意买,销量就大,赚的钱自然多。”

开泰帝沉默了许久,手指在案头轻轻敲击,最终叹了口气:“好,朕信你一次。明日早朝,你跟朕一起去,把细盐带上,跟大臣们说清楚。若是真能成,朕就下旨,放出你爹娘,恢复叶仲琛的雍王爵位。”

叶浩晨眼睛瞬间红了,重重磕了个头:“谢谢皇爷爷!孙儿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第二天早朝,金銮殿上,气氛比往常还要凝重。匈奴特使昨日又去驿馆外叫嚣,说 “三日内若不答复,便回北境复命”,大臣们吵得不可开交 —— 有人说 “该打”,可禁军连军饷都快发不出了;有人说 “该答应”,可国库实在拿不出钱。

就在这时,开泰帝让李福安宣叶浩晨上殿。叶浩晨捧着盐罐,一步步走进金銮殿,面对满朝文武的目光,没有丝毫胆怯。

“陛下,这是……” 首相皱着眉,不解地看着这个突然上殿的少年。

“这是朕的皇孙叶浩晨,他有法子解决国库和匈奴的事。” 开泰帝的声音响起,“浩晨,跟大臣们说说你的想法。”

叶浩晨深吸一口气,打开盐罐,将细盐倒在事先准备好的白纸上 —— 雪白的细盐像一层薄雪,在金銮殿的晨光下格外显眼。“各位大人,这是细盐,比市面上的粗盐干净,没有杂质,百姓吃了不生病,勋贵也能用。我有做细盐的配方,只要朝廷开盐坊,实行盐铁官营,掌控盐和铁的生产售卖,不出一个月,国库就能充盈,不用再怕匈奴要岁币!”

“一派胡言!” 镇国公立刻站出来反对,“盐铁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能说改就改?勋贵们的利益怎么办?”

“镇国公大人,” 叶浩晨看向他,语气平静却有力,“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为了让大燕安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现在匈奴要打过来了,国库空了,难道要让祖宗的江山毁在我们手里?细盐卖给百姓,比粗盐贵不了多少,百姓愿意买;铁卖给百姓,能做农具,他们也愿意买。朝廷赚了钱,既能给军队发饷,又能应对匈奴,还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有什么不好?”

他又拿起一点细盐,递给旁边的户部尚书:“尚书大人,您尝尝,这细盐没有涩味,比粗盐好太多了。若是朝廷做细盐,一斤卖三十文,成本只要十文,一斤能赚二十文,一天卖一万斤,就能赚二十万文,也就是二百两白银,一个月就是六千两 —— 这还只是盐,再加上铁,赚的钱只会更多!”

户部尚书尝了尝细盐,眼睛一亮:“确实没有涩味!若是真能这样,国库的难题就解了!”

其他大臣也纷纷凑过来尝细盐,议论声渐渐变了 —— 有人觉得这法子可行,有人虽担心勋贵不满,却也知道现在不是固执的时候。

开泰帝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了主意,沉声道:“朕决定了,实行盐铁官营,由叶浩晨负责细盐的生产,刘鸣春协助建盐坊;铁的冶炼,由工部负责收回,归朝廷管理。即日起,废除勋贵对盐铁的垄断,所有盐铁买卖,由朝廷统一管控!”

他顿了顿,又看向叶浩晨,语气缓和了些:“叶仲琛当年护境有功,只是行事冲动,朕念其一片忠心,下旨放出叶仲琛夫妇,恢复叶仲琛雍王爵位,择日搬回雍王府居住。”

“谢陛下!” 叶浩晨连忙跪下磕头,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 他终于能救爹娘出来了!

金銮殿外,阳光正好。叶浩晨走出大殿,心里满是激动,刘皓宇的意念在脑海里响起:“做得好!接下来,咱们要尽快建盐坊,让细盐量产,还要盯着铁的回收,不能出岔子。”

“嗯!” 叶浩晨用力点头,目光看向宗人府的方向 —— 爹娘,你们等着,我很快就能接你们回家了!

而此时,驿馆里的匈奴特使,还不知道大燕已经有了应对之策,仍在嚣张地等着开泰帝的答复。他们不会想到,这个看似软弱的大燕,会因为一个少年的献策,渐渐挺直腰杆;更不会想到,未来的大燕,会因为这小小的细盐,一步步走向强大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