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地板印着踩扁的泥渍,花盆翻倒,脚下全是陶瓷碎片。
乱嚷嚷的三拨人喊他们跪下。
姜衣璃目光从翠叶,残红一一滑过,若有所思地跪了。
二妹妹吓得哆嗦,捂着嘴发出细碎的哭腔,李氏搂着她,脸色发白。姜行不知自己已是盘中弃子,脸色惯常。
在他们面前,是朝中三股势力的代表人物。
锦衣卫指挥使沈昼大马金刀地坐着磕瓜子,螳螂腿直抻,曳撒华丽,绣着类蟒的龙头鱼尾花样。
谢矜臣居中站,绯红圆领官袍,胸前补子绣着三品孔雀纹,腰间却是一品官才得用的玉带。
最右边是瘦长脸的刘公公,着皇帝御赐四爪蟒袍,腰挂牙牌。
一个抄家的,一个办案的,一个宣旨的。
齐全了,前世就是这么死的。
姜衣璃低着头。
花坛里哄闹声停下,先听到刘公公笑:“姜大人,陛下最是看好你,你千不该万不该,辜负陛下的信任。”
姜行惺惺作态:“臣为陛下娘娘鞠躬尽瘁,岂敢辜负陛下?”
“成了,杂家也不废话了,杂家今日是来宣旨的。”
一个眼神,随侍的小太监低头呈上一卷明黄丝帛。
刘公公接来,双手打开,正要宣读。
“且慢!”
平地响起一道清脆的女声。
三道目光都朝姜衣璃看过来。
刘公公撇嘴,被打断行动不悦。谢矜臣目光停顿,沈昼磕着瓜子,露出一个兴致盎然的眼神。
姜衣璃深呼吸。
这回死了还会重开吗?重开还是在古代吗?
她不能确定,她要拼一把。
姜衣璃闭眼给自己鼓气,她从袖中掏出一沓十来页的草黄纸。
双臂伸直,将草纸往前送。
“承蒙陛下爱重,我父在停职期间,深思己过,写下万字请罪疏,对贪污受贿,坚守自盗之事供认不讳,愿意接受任何处罚,特呈上亲启。”
满院人都静了。
刘公公最先回神,这叫个什么事儿。
李氏横了姜衣璃一眼,眼珠瞪大,像在说她疯了。姜行看见纸上是自己的字迹,还盖着红章,脸色大变。
猛地一巴掌扇过来。
“逆女!”
姜衣璃闭眼,耳畔碎发飘动,她硬着头皮准备挨下。
因为在这封建古代,由于该死的孝道,父母责罚子女,子女要忍受。
她躲的话,就不像这里的人了。
然而这一巴掌却没落下,只扇到她脸上一阵风,戛然而止。
姜衣璃睁开眼,面前一只手抓住了她父亲的腕骨。
那只手骨节硬朗,青筋隐现。
她抬起头,看着手的主人。
在绯红的官袍后面,沈昼依旧大喇喇坐着,衔着一粒瓜子,眯起眼,有意思。
谢矜臣攥着姜行的手腕,不声不响捏断了,他冷淡道:“姜大人待罪之身,速不宜迟,随本官进宫面圣。”
“老夫冤枉!”
不等他叫屈,即墨带人上前,把姜行架出去。
姜衣璃手上的万字请罪疏被人拿走,她低着头,不言不语。
面前黑靴来回,撤走了两拨人。
半个时辰后,锦衣卫小旗给沈昼端茶,随口问:“大人,咱们撤吗?”
沈昼铿锵道:“撤什么?咱们是来抄家的。”
他余光瞥过去,主仆皆惊颤啼哭。
只有那个替父认罪的姑娘出奇的冷静。
跪姿也和别人不一样,腰背笔直,像弯不下去的沙地白杨木。
沈昼不动声色打量,这个也有意思。
金乌西沉,等不到皇帝的命令,他坐乏了,拍拍屁股起来:“今日是没消息了,回吧!”
锦衣卫呼啦啦撤去大半。
姜衣璃瘫坐在地,不知道后面会有什么惩罚。
请罪疏是她找街头书生分次模仿字迹写的,印章是真的。
这点小把戏并不能瞒天过海。
她赌的,是掌权者的心情。
深夜,府中灯火通明,乱成一锅粥。
李氏红着眼,坐在堂内,叫姜衣璃过去跪下。
“你爹出事,咱们家没什么人能靠得上,沈指挥在陛下面前很是得脸,跟了他,也不算委屈你。”
不是……她怎么有点听不懂?
姜衣璃懵着:“你让我——去找沈昼自荐枕席?”
李氏皱眉,嫌她说话粗俗。
“沈家虽不是大族,但家中世代都是锦衣卫,若他能将你爹救出来,你们将来也算门当户对,能当个正妻。”
姜衣璃想笑:“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让二妹妹去?”
姜衣如脸一白,咬牙道:“我,我愿意牺牲。”
“你给我退下!”李氏斥责,接着对姜衣璃道:“沈指挥今日看了你好几眼,你自己也知道吧,你比衣如有胜算。”
她说完,最先表达不满的是姜衣如。
“我哪里不如她?”
姜衣璃被这母女俩离谱得一愣一愣的。
她当然发现了沈昼的目光。
那眼神不狎亵,不垂涎,纯粹的观察。感兴趣,但不是男女之间的兴趣。
虽说,他看起来来者不拒……
可是凭什么!
姜衣璃抓起手边的茶盏摔到李氏脚下,“我看母亲风韵犹存,妹妹没胜算,你就自己上啊。”
瓷片四分五裂,划破李氏衣裙,茶水热烫,她连忙站起。
急火攻心,险要晕倒。
“你!”李氏倒在女儿身上,嘴脸扭曲,“不孝女,你是要气死我!”
姜衣璃道:“那你慢慢死,我回去睡觉了。”
她大步离开厅堂,走进夜色里。身后是慌乱的喊声“娘!”“夫人!”
*
两日后,金銮宝殿。
四月底的天,崇庆帝身上裹着条褥被,颈下露出松江棉布道袍交衽,席地而坐,低头看上万字的《请罪疏》。
殿中飘缦不动,皇帝髯须浓密,脸上不见一滴汗渍。
从被子口伸出手,翻了两页,端起茶问:“朕听说,姜家姑娘是位霞裙云帔,般般入画的美人?”
王大珰是司礼监掌印,一把手,是秉笔太监刘公公的干爹。
笑说:“奴才上回在清虚观见了一面,名不虚传。”
他跪在案边,提着桶,撩开崇庆帝裹着的被褥,往底下两只鎏金冰鉴里换新鲜冰块。
崇庆帝紧了紧被褥,眼神从纸面移开,四十来岁的嗓音中气浑厚:“那朕就赐他这份厚礼,以示嘉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