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世家姑娘们五六岁便开始认字,习字,都写得一手好字,除非惫懒。

通过的姑娘们再面见怡平长公主,回答几个问题。

怡平长公主对着答卷再看一遍,觉得好的,就把答卷递到太后和皇后面前。

和科考有那么一丝相像。

没给曹嘉瑶留名额,所以她参加了考试。

考试内容,便是女则,为子之道。

对象都是未及笄,但都满十岁的姑娘。

苏家其他几房的姑娘都去了。

连着三天,苏华玥和荣宁郡主都在熙园忙碌。

筛下去十之一二。

留下的名单,去各府上通知三日后到熙园进行答试。

十人一组,一共二百七十人,分五天进行。

又给俩人安排了活,“在屏风后将答卷整理好,记录批注。”

就是叫她们把怡平长公主给的批语记录下来,再归档。

趁女学还没开,曹氏请珍宝阁掌柜来府里看首饰。

虽然苏华玥年纪还小,可马上要去女学,不能太过高调,但也不好再像从前一样,只用彩绳绑头发。

夏衫是刚回京就定了四身京中时新的样式。

“夫人,”掌柜的拿了图册过来,“这是咱们最新的样式。”一一介绍起来。

最后给苏华玥定了一个珍珠银花冠,五颗珍珠围成一朵小花,中间再坠一颗小米珠,用银线和冠子基部连接,中间衬以银叶,组成一个花冠。

还有一套银缠丝珍珠头面,八件,可以分开戴,单独戴一只钗也可以。

另外,又挑了十来个银制小花,每个花色各两个,坠以彩绳,绑在小髻上,很是俏皮。

并和掌柜的定制几朵珠花,“用银簪固定也好看。”

叫苏华玥挑两对银制的小花,“先送到苏家给三姑娘挑两对,按姑娘们序齿,都挑两对,剩下的都给十一姑娘,”二房的苏华薇得三对。

以苏华玥的名义送给苏家姑娘们的回礼,谢刚回京的见面礼。

曹妈妈领了差事,亲自去各房送去。

等苏满季回府,曹氏找到人,“老爷,您看要不要给三姑娘和五姑娘定几朵珠花?”几个姑娘也都十二三了,离及笄也不远。

“夫人看着安排吧。”苏满季没操心过府里的事,在同州时就都是曹氏在操持。

“怎么都该过问一下老爷,”曹氏笑着把账本递给苏满季,在同州时,府中两个孩子都是她所出,现在还有三个继子女,她买什么,都要告知苏满季,好叫他知道,她未苛待他女儿,“老爷拿主意。”

听着曹氏不像是要他掏银子,就点了头,“买吧。”

“那行。”曹氏接回账本,又说了会话,才回去。

苏家正屋,曹妈妈端着装银花的小匣子,“是县主给姑娘们的回礼,我们夫人说,紧着三姑娘先挑,老奴再去四姑娘屋里。”说明苏华丹是第一个挑的。

前头两个都是少爷,苏华丹是老太爷和老夫人的长孙女。

见是苏华丹第一个挑,老夫人心里满意,虽然她觉得这几朵小花费不了银子,好在是先拿来了府里。

对就这么几朵银制的小花,苏华丹没看在眼里,随手拿了两对,就当挑了。

等四姑娘选了,曹妈妈本想干脆先叫七姑娘和九姑娘先选吧,她再回曲车巷给五姑娘挑,省的她再跑一趟。

可又惦记着曹氏的吩咐,还是先回曲车巷一趟,再跑一圈。

苏韵娅没挑,叫多风拿两对就行,不过一两多银子罢了,她在爹爹面前撒个娇都不止这些。

也好意思拿出来。

苏家姑娘们都要去答试,苏华玥比苏韵娅早出门。

苏韵娅还嘀咕,“去早了也不会先开始。”她属于第一批答试的,以为苏华玥也是去参加答试。

荣宁郡主和怡平长公主早到了熙园,拉起苏华玥,“昭宁,我们就在后头听。”

看着苏华玥发髻上的海棠花好看,胖乎乎的两朵银制海棠坠着彩绳,荣宁郡主多看了两眼。

“我娘前两天买的,家里姐妹都有,”苏华玥低头,好叫荣宁郡主看清楚,“我还有一对芍药,明儿带来送你。”

“不是要你的花,我就是看着好看。”荣宁郡主不好意思。

“我知道,”怡平长公主府不缺这一两银子,“我想我们戴一样的。”

“好,”荣宁郡主点头,“那我们明天都戴。”

一起坐到屏风后边。

有两张并排的案桌,桌上是第一批答试姑娘们的答卷。

到了时辰,每人拿了个号码,依次进去。

苏韵娅拿得乙,第二个进屋。

出来的姑娘从另一边门出去,苏韵娅进去时,只看见第一位姑娘的裙摆。

敛了心神,苏韵娅跟着引导的侍女进去。

“乙字,户部苏郎中之嫡次女,苏家五姑娘。”

随着宫人唱喏声,苏韵娅站到大殿中,缓缓行礼,“民女拜见长公主。”

“起吧。”怡平长公主叫起。

苏家姑娘都长得标致,衬得苏华玥并不显眼,苏韵娅尤其漂亮。

“谢长公主。”规矩也学得很好。

怡平长公主早和曹氏通过气,曹氏说了,若是苏华丹和苏韵娅符合女学标准,那自然是进。

若是不符合,也不需强求。

中午时,怡平长公主午憩,俩人也跟着眯了会,起来时怡平长公主还没醒。

于是相携着逛熙园。

熙园很大,她们现在就在进门不远处的大殿内,博古殿,也是以后女学特殊宴会用的。

以博古殿为中心。

后边是一座两层的房舍,为听松轩,一共五间,将来上学的地方。

西面是一块草地,原先是小型跑马场,以后开展骑射课。

东面是一个湖泊,碧落湖,边上有一座假山和一个凉亭,碧落山和碧落亭,再往北是一座五层阁楼,墨香阁,用来放藏书,能眺望整个京城。

东南是一排倒坐排屋,半闲居,以后做暂时休憩用,现在是来参加答试的歇脚处。之前写考卷也在此处。

第一间是存放太后墨宝之处。

西南的一座排屋用来养马。

逛到藏书阁,有宫人来报,“长公主起了。”

俩人便回头,有的是时间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