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林雍维处理完了手头的事情,又与上朝回来的叔父聊了几句闲。

如今幼帝在位,朝纲不振。若无急事,十日一朝。

许多大朝礼仪,因怜惜帝幼,规格更是减了又减。

此次朝毕,林雍维的病假也就此告尽,明日去接了祖母,便得每日去去了母亲的院落请安。

“鹤卿来了?不如中午便留在我这儿用膳?”

朱夫人知晓儿子事务繁多,甚少提出一同用膳的要求。

林雍维想到自己从乾州回来之后,母亲关心照顾颇多,自己却因为耽误的政事一直在忙,忽视了母亲,心中多少内疚。

“好。”林雍维坐下,应下了用膳一事。

朱夫人脸上露出笑来,又与他闲谈了几句。

提到儿子身子,朱夫人又问:“乾州的事情,你可派人去查?”

“已经有两拨人去了。一波早前就去了,一波是苏娘子来府之后才去的。”

朱夫人挑眉:“你是怀疑苏娘子?”

林雍维面目沉静:“这种事情,多求证一下总没错。”

“鹤卿你……可曾记起来一点乾州的事情?半分也记不起来吗?”

林雍维不知为何想起昨日的那个鲜灵的梦来。

梦中的场景和人,都给他一种极其熟悉的感觉,就像是曾经发生过一样。

“不曾记起。”林雍维敛了眉目,低声回了一句。

朱夫人抿了抿唇,又问:“前几日听闻你在丹墀居与苏娘子起了争执?”

“确有此事。”林雍维不慌不忙应答道:“苏娘子才来京中,不懂京中俗事,我说话重了一些,惹得她生气。”

“原来如此。”朱夫人郎笑起来,“这种事情以后交给我便是,何必劳烦你去与她说?她虽是你的恩人,但毕竟男女有别。”

“母亲说的是。”

朱夫人便让孟问梅将准备好的画册拿过来,递给儿子道:“你父亲孝期三年已满,你的婚事也该提上日程了。这是前些日子我为你挑选的世家贵女名册,你看看。”

林雍维愣了一下。

朱夫人提到丈夫,格外感怀:“若你父亲还在,恐怕你早两年已经结婚,如今孙儿都有了。可惜耽误到了今朝。”

林雍维接下画册,却未翻动。

朱夫人问:“若是不想看画册,母亲为你开个宴,将这些世家女都邀请过来,相看相看?”

林雍维扫过母亲殷切的眼神,不忍让她继续感怀过往,便道:“母亲做主便是。”

朱夫人喜笑颜开。

……

慈恩寺。

主子们用了斋饭便去歇息了,几个丫鬟得了闲。

书芯特意去找了书然。

书然见了她很高兴:“你在六小姐那儿做事?”

书芯点点头,忍不住提高了声音炫耀:“得了六小姐赏识,我现在跟在她身边做事,比以前不知道好多少。”

书然愣了一下,扯了扯书芯的衣袖:“主子还在房内。”

“她一个外来打秋风的村妇,算什么主子?也不知使了什么狐媚手段,竟让大公子听了她的话。”书芯冷哼一声,小人得志尽数显出。

书芯故意说得大声,就是要让苏令姜听见才好。

她要让苏令姜知道,自己虽被赶出了枕泉轩,却有了更好的去处!

六小姐算得上是林府的正经主子,她一个姓苏的算什么?

书然脸色慌乱,拉着书芯的手:“你别说了,快走。”

书芯只觉得书然胆小怕事,强硬的想留在房前。

就算是苏娘子出来她也不怕,反正现在她是南院六小姐的人。

寮房的门突然被推开,一位老嬷嬷冷着面出来。

“你是六小姐身边的人?”她出声严厉非常。

书芯错愕,脸色有些慌乱。

这老嬷嬷一看便是老太君身边的人。

“苏娘子确实不是林府的主子,但却是林府的恩人,连老太君、大公子都敬她几分,你这个小丫鬟竟敢如此欺辱苏娘子?!”李嬷嬷厉声发问。

书芯浑身发抖,跪了下来:“是奴婢的不是,还望嬷嬷原谅。”

李嬷嬷冷冷觊她一眼,“佛院清静之地,我暂且饶你一日。待回宅府,按照家规处置!”

待李嬷嬷走后,书然将书芯扶起来。

书芯颤抖着身子看向寮房内。

苏令姜静坐在蒲团之上,竟在悠哉自得的沏茶!

袅袅茶烟之中,她一双杏眼上的黑睫抖了抖,眼神投射过来。

房内光线偏暗,衬得她脸蛋犹如凝脂一样的白。

颇有几分隔岸观火的冷静。

书芯脸颊羞怒得通红。

“书芯,你快去给苏娘子道歉,若是苏娘子为你说话,说不定能免了这一罚。”书然急切地想要帮助她,拉着书芯想往寮房内去。

“我才不去。”书芯推开书然,转头跑走了。

书然叹了口气,走进寮房内替书芯给令姜道歉。

令姜神色不动,“林家处置家奴,我一个外人也不好插手。”

她斟了杯茶,递给书然:“书芯若不吃一次教训,以后只会犯更大的错误。若她针对的对象不是我,你可曾想过是什么后果?”

书然不敢说话,许久之后才闷闷道:“奴婢知晓了。”

令姜觉得待在这儿也尴尬,便起身准备出去。

“苏娘子准备去哪儿?”

“我自去询问长明灯的事情,你帮收拾了半天寮房也累了,去歇着吧。”

……

令姜在慈恩寺随意逛了逛。

这里的自然风貌与乾州有几分相似,山峦叠嶂,绿木成荫。

往前殿去便遇到了几个小和尚,她张口询问了点长明灯的事情。

“施主要点灯,从这儿直往前去,往左拐便能看见净灯堂了。”

令姜道了谢,便依言走了半晌,到了净灯堂。

堂内灯影灼灼,一进去便有热浪扑面而来,竟比外面的天儿更让人出汗。

里面只有一个瞌睡的老和尚守着在门口,他手上慢悠悠的晃着蒲扇,听到脚步声便睁开眼来。

“大师,点灯是在此处吗?”

和尚起身,点了点头,与她说明点灯的香火费用。

令姜想了想,询问他:“这长明灯能否给生者点?”

老和尚笑着点头:“给死者祭灯,保送灵魂往生不迷路。给生者点灯供佛,积德往善顺遂平安。”

令姜松了口气,拿出准备好的银子来:“那劳烦大师替我点一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