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令仪扬起笑脸打招呼,“燕叔叔好。”
燕御霆愣了下,也笑着开口,“郡主也好,倒是难得看见郡主这么早过来。”
沈令仪嘿嘿笑了两声,“这不是想过来陪母亲一起用早膳。”
屋内听见两人说话声的姜婳身子一僵,作势就要站起来。
嬷嬷摁住姜婳的肩膀,道:“公主,这么些年了,您真以为郡主什么都不知道?郡主聪明着呢,许多事心里比谁都清楚,您其实不用瞒着她,您听,她和燕将军不是有说有笑的。”
姜婳摸着垂在身前的一缕头发,“我是担心她觉得我……”
后面两个字姜婳没有说出来。
这些年她和他们来往都是小心翼翼的,唯恐沈令仪发现,觉得她这个母亲不知羞,不管是女儿读的圣贤书,还是学的世人道,都要求女子从一而终,她害怕女儿无法理解她的做法。
这些年她一直害怕自己影响到女儿,害怕外界对自己的议论落在女儿身上。
姜婳心里何尝不知道,沈令仪其实都知道,即便如此,她也不敢将这件事摊开了说。
嬷嬷为姜婳梳着头发,道:“公主,还有一个月郡主就及笄了,是大姑娘了,有些事就算您瞒着,世人也会到她面前说,郡主这何尝不是再用自己方式告诉您她的态度。”
姜婳沉默片刻,摸着嬷嬷的手,“我知道了。”
嬷嬷给姜婳绾好发髻,正好沈令仪推门进来,高兴地喊了声,“母亲。”
沈令仪实在是太佩服自家母亲了。
府上的陆承钧,锦衣卫指挥使顾玄铮,大将军燕御霆,哪个不是身份显赫的,她娘一下就收了三个,而且这三人哪个不是俊逸非凡,她是她娘的女儿,凭什么只能守着裴清和一个?
系统出来啊,咱们好好理论理论。沈令仪不甘地在心里大喊着。
姜婳望着沈令仪,惶恐又紧张,“常乐你……”
“母亲,我很喜欢燕叔叔、顾叔叔还有陆叔叔。”姜婳掰着手指一一说着。
姜婳吃惊,“你,你怎么……”都知道?
她知道常乐知道些什么,但没想到她知道得这般清楚。
震惊后是巨大的狂喜,她走过去,拉住沈令仪的手,“你、你不觉得母亲做得不对?”
姜婳拉着母亲坐下,让栖云苑的下人赶紧准备早膳,然后转头拉着母亲继续说体己话,“当然没有啊,母亲给我多找了三个疼爱我的人,我高兴还来不及,女儿身后有三个叔叔,以后谁还敢欺负女儿。”
沈令仪抱住姜婳,“母亲,是您给了女儿生命,您生了女儿,养了女儿,给了女儿母爱,母亲这个角色您做得很好,您自己的生活也要过得好,只要您开心,什么样的生活女儿都支持。”
这一瞬间,姜婳感觉女儿真的长大了,她很想将那个秘密说出来,她已经在这个旋涡中身陷十几年了,决不能将女儿也拉进来。
姜婳摸着女儿的脑袋,“常乐谢谢你,谢谢你。”
沈令仪抱住母亲,“也谢谢母亲。”
沈令仪是真的感谢她,若不是姜婳,她哪来的现在这千尊万贵的身份。
很快,早膳送过来了,母女两人高兴地吃了顿早膳。
姜婳拉着女儿整理及笄宴的帖子,沈令仪靠在姜婳肩膀上,看着她忙碌。
帖子整理完了,沈令仪意识到没有裴家的,她对裴家没有多少感觉,上辈子和裴清和成婚当晚就逃跑了,给裴家二老敬茶的机会都没有,而且她觉得裴清和和裴家人的关系好像有些僵硬。
上辈子沈令仪也是后来才知道,裴清和是后来才被裴家找回来的。
当年裴夫人带着三个孩子去寺庙上香,路上遇到匪徒,裴夫人两手牵着大儿子和小女儿,唯独将裴清和扔在身后,尚且年幼的裴清和跑不动,最后被山匪抓了去,当年裴清和才五岁,被找回来的时候已经十二岁了。
因为和裴家人隔了这些年,所以关系并不亲厚。
但是再怎么说也是裴清和的长辈,议亲还是要经过裴家父母,适当善意的信号能让相看事半功倍。
沈令仪看着桌上一张张帖子,道:“母亲,添一份裴家的吧。”
姜婳看了眼沈令仪,“……好。”
姜婳看了看女儿,又忍不住看了看女儿。
这孩子莫不是真的对裴家那小子上心了?
姜婳蹙眉,她承认顾玄铮有些话说得不无道理,选个武功高强的夫君,将来可以保护常乐,但裴清和的话,将女儿交给如此心狠手辣的男人,姜婳如何都不放心。
沈令仪佯装没发现母亲的目光,她是一定要和裴清和在一起的,这件事上她注定要忤逆母亲。
姜婳喊来下人,让人多添了一张帖子送到裴家,说完又摸着沈令仪的脑袋,“这段时间没事别往外跑了,那次你掉崖的事不简单。”
这些事姜婳本不想和女儿说,但今早她意识到女儿长大了,有些事瞒着对她来说未必是件好事。
沈令仪瞪圆眼睛,上辈子这件事最后不了了之,这辈子却查出来了,她敛起笑意,看着姜婳,“母亲,背后之人是个位高权重的对吗?”
若是身份不显,姜婳早就动那人了,何至于现在还没有动静。
姜婳抬手临摹着沈令仪和那人相似的眉眼,眼底柔情似水,“位高权重也没关系,伤了我的常乐,母亲一定让她付出代价。”
沈令仪红唇紧抿,然后抱紧姜婳。
其实沈令仪并不知道上辈子这件事有没有查出来,因为她不知道,所以默认没有查出来。
她一门心思都放在任务上,什么事都不管,她将自己和这个世界区分开来,在她心里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就像游戏里的NPC,等她离开了,这里的一切和她就没关系了。
所以上辈子很多事都是母亲一个人承担着。
沈令仪在心里自我唾弃。
沈令仪你真不是个好东西,既然占了人家的身体,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而不是置身事外,一直抱着自己要离开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