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各位在番茄卷稿费的兄弟姊妹,前四式咱们搞定了开局、中期爽点、角色和节奏,按理说剧情该“一路开挂”了吧?但我打赌,肯定有人遇到过这种糟心事儿:剧情顺得像白开水,读者留言“看得犯困”“能不能搞点事啊”——别慌,不是你写得差,是你没练这第五式“裂石拳·冲突制造术”。

为啥叫这名?还是蹭金庸老爷子的热度——原版《九阴真经》里的“裂石拳”,讲究“拳拳到肉、破防裂甲”,一拳头下去就能打破僵局;放到写作里,就是冲突得“够劲、够密、够戳心”,别跟棉花似的软趴趴,得像拳头砸在石头上,让读者一看就“精神了”。我以前写文,总爱“岁月静好”,主角顺顺利利升级、开开心心赚钱,结果读者跑得比兔子还快;后来靠这招,把冲突玩得明明白白,读者留言从“犯困”变成“别停!继续搞事”,追读直接稳在28%以上。今天就把这“裂石拳”拆成“心法、招式、避坑指南”,教你们把冲突造得“又狠又巧”,让读者追得欲罢不能。

第一部分:先懂“裂石拳”心法——别瞎造冲突,要造“读者想看的冲突”

很多人写冲突,总爱犯“瞎折腾”的毛病:要么是“为了冲突而冲突”,比如主角走路好好的,突然冒出来个反派揍他;要么是“冲突太离谱”,比如主角卖个菜,能跟外星人打起来——这就像练“裂石拳”时,对着空气乱挥拳,看着热闹,其实没一点用。

“裂石拳”的心法核心,就是“精准破防”——冲突得戳中读者的“情绪点”,要么让读者“替主角着急”,要么让读者“恨反派恨得牙痒痒”,要么让读者“想知道接下来咋解决”。比如读者关心主角的女儿,你就造“女儿被绑架”的冲突;读者期待主角逆袭,你就造“反派抢主角宝物”的冲突;读者喜欢主角和老婆的感情,你就造“有人挑拨主角夫妻关系”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才是“读者想看的冲突”,才像“裂石拳”一样,一拳头砸在读者心坎上。

我当初写《赘婿鉴宝》时,犯过一个“低级错误”:主角刚靠鉴宝赚了钱,我就造了个“主角被小鸟拉屎在头上”的冲突——结果读者留言“这冲突有啥用?闲的吧”“作者是不是没东西写了”。后来我改了思路,造了个“反派伪造主角鉴宝的证据,举报主角诈骗”的冲突——读者立马炸了:“反派太坏了!主角快证明清白”“别让主角受委屈啊”。你们看,这就是“精准破防”和“瞎折腾”的区别:前者戳中读者“担心主角”的情绪,后者纯属浪费笔墨。

那具体怎么悟透这心法?我总结了三个“破防要点”,记好:

要点一:冲突要“贴角色”——别让角色做“不符合人设的事”

冲突得围绕角色的“核心特质”和“执念”来造,别让角色为了冲突“崩人设”。比如主角的核心特质是“护短”,你就造“反派欺负主角家人”的冲突,别造“主角跟陌生人吵架”的冲突;反派的核心特质是“爱面子”,你就造“主角让反派当众出丑”的冲突,别造“反派偷主角的袜子”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符合人设,又能让角色的特质更鲜明,读者也觉得“合理、不突兀”。

最忌讳的就是“为了冲突崩人设”:比如主角是“温柔奶爸”,你却让他为了“抢一个馒头”跟乞丐打架;反派是“高冷总裁”,你却让他为了“一点小钱”跟小贩砍价——读者会觉得“这角色咋变了个人”,不仅不关心冲突,还会弃书。记住:冲突是“放大角色特质”的工具,不是“毁掉角色”的利器。

要点二:冲突要“连剧情”——别让冲突“孤立无援”

冲突得跟前面的剧情“搭得上”,跟后面的剧情“埋得下”,别让冲突变成“一次性用品”。比如前面铺垫了“反派跟主角有旧仇”,后面就造“反派找主角报仇”的冲突;前面埋了“主角有个神秘宝物”的伏笔,后面就造“反派抢宝物”的冲突——这样的冲突,既呼应了前面的剧情,又能为后面的爽点“铺路”,读者会觉得“剧情连得上,不跳戏”。

很多人写冲突,总爱“凭空冒冲突”:前面没任何铺垫,突然就造个“外星人入侵”的冲突;后面没任何衔接,冲突解决了就没下文——读者会觉得“这冲突跟剧情有啥关系?多余”。记住:冲突是“串起剧情的线”,不是“打断剧情的石头”,得让冲突“前有铺垫、后有回响”。

要点三:冲突要“分大小”——别让冲突“全是大场面”

冲突得有“大小之分”,别全是“主角跟反派决战”“世界末日”这种大冲突,也得有“主角跟家人拌嘴”“配角误会主角”这种小冲突——大冲突负责“拉情绪、推剧情”,小冲突负责“填细节、稳节奏”,就像“裂石拳”有“重拳”和“轻拳”,重拳砸破僵局,轻拳攒足力气,缺一不可。

有人写冲突,总爱“只写大冲突”:主角刚解决“被反派追杀”的冲突,又立马面临“拯救世界”的冲突——读者看得又累又腻,还会觉得“主角咋这么惨?没完没了了”。也有人“只写小冲突”:主角天天跟家人拌嘴、跟邻居吵架,没个大冲突——读者看得“没劲儿”,觉得“这剧情啥时候才推进啊”。记住:大冲突和小冲突要“搭配着来”,就像吃饭要“有肉有菜”,才吃得香、吃得饱。

第二部分:再练“冲突制造术”招式——3招让冲突“又密又劲”,读者追得停不下来

光有心法不够,还得有实打实的招式——“冲突制造术”就是教你怎么造“大冲突”“小冲突”,怎么让冲突“连起来”,让剧情像“鞭炮”一样,噼里啪啦响个不停,读者看得过瘾还不腻。我把这招式拆成三招,每招都能解决一个冲突难题,你们照着练:

第一招:“大冲突·惊雷破”——造“能推剧情的大事件”

“大冲突·惊雷破”就是造“影响主角核心目标的大事件”,比如“主角的家人被绑架”“主角的宝物被抢”“主角被诬陷成坏人”——这种冲突就像“惊雷”,一下就能把剧情推向高潮,让读者“替主角捏把汗”。

怎么练这招?三个“惊雷要点”:

1. 冲突要“威胁核心目标”:大冲突必须威胁到主角的“核心目标”,比如主角的核心目标是“赚够钱给丈母娘治病”,你就造“反派毁掉主角的鉴宝店,让主角没钱治病”的冲突;主角的核心目标是“复仇”,你就造“反派抓走主角的盟友,让主角没法复仇”的冲突——只有威胁到核心目标,读者才会“着急”,才会关心冲突怎么解决。

2. 冲突要“留解决空间”:别把大冲突造得“无解”,比如主角被反派打成重伤,还被扔进沙漠,身边没水没食物——读者会觉得“主角肯定死了,没必要看了”。得留“解决空间”,比如主角被扔进沙漠,但他怀里藏着一个能定位的手机,或者他记得附近有个水源——这样读者会觉得“主角还有机会,我得看看他怎么逃出来”。

3. 冲突要“埋后续伏笔”:大冲突解决后,别就这么算了,得埋“后续伏笔”,比如主角解决“被诬陷”的冲突后,发现诬陷他的是反派的手下,而反派的背后还有更大的boss——这样既能为后面的冲突“铺路”,又能让读者“期待下一个大事件”。

我现在写大冲突,都会先问自己:“这冲突威胁到主角的核心目标了吗?有解决空间吗?能埋伏笔吗?”——三个问题都答“是”,再动笔,基本不会出问题。

第二招:“小冲突·细针戳”——造“能攒情绪的小矛盾”

“小冲突·细针戳”就是造“影响角色情绪的小矛盾”,比如“主角跟老婆拌嘴”“配角误会主角”“主角遇到点小麻烦”——这种冲突就像“细针”,虽然不激烈,但能慢慢攒情绪,让读者“跟角色共情”。

怎么练这招?三个“细针要点”:

1. 冲突要“贴日常”:小冲突得像“日常小事”,别太离谱,比如“主角给女儿买的冰淇淋化了,女儿哭了”“主角想给老婆惊喜,结果买错了礼物”“配角以为主角看不起他,跟主角闹别扭”——这种日常化的小冲突,读者容易共情,会觉得“这事儿我也遇到过”。

2. 冲突要“能快速解决”:小冲突别拖太久,最好“一章内解决”,比如“女儿哭了,主角给她买了个新玩具,女儿笑了”“老婆看到买错的礼物,虽然吐槽但还是收下了”“主角跟配角解释清楚,配角道歉了”——快速解决小冲突,能让读者“心里舒服”,还能保持剧情的“轻快节奏”。

3. 冲突要“攒情绪”:小冲突的核心是“攒情绪”,比如“主角跟老婆拌嘴,其实是担心老婆太累”“配角误会主角,其实是在乎主角这个朋友”——解决冲突时,把这些“隐藏的情绪”露出来,读者会觉得“好甜”“好暖”,对角色的好感度也会上升。

我现在写小冲突,都会控制“解决时间”,基本不超过一章——小冲突就像“零食”,偶尔吃点解馋,别当主食,不然会腻。

第三招:“冲突连环扣”——让冲突“一个接一个,环环相扣”

“冲突连环扣”就是让小冲突和大冲突“串起来”,小冲突为大冲突“铺垫”,大冲突解决后又引出新的小冲突,就像“连环扣”,一个套一个,让读者“刚解决一个冲突,又遇到下一个”,根本没机会弃书。

比如:

– 小冲突(主角跟老婆拌嘴,老婆说“你总不管家”)→小冲突(主角想弥补,准备给老婆买礼物,发现钱不够)→大冲突(主角去古玩市场赚钱,被反派坑,宝物被抢)→小冲突(主角没钱买礼物,还得跟老婆解释宝物被抢)→大冲突(主角找反派要回宝物,顺便赚了更多钱,给老婆买了礼物)。

这种“冲突连环扣”,能让剧情“一直有事儿发生”,读者看得“停不下来”。怎么练这招?两个“连环要点”:

1. 用“小冲突攒问题”:前面的小冲突要“攒下问题”,比如“主角跟老婆拌嘴”攒下“主角想弥补老婆”的问题,“主角钱不够”攒下“主角要去赚钱”的问题——这些问题会“推着”主角遇到大冲突。

2. 用“大冲突解问题+留新问题”:大冲突解决后,要“解决前面攒下的问题”,还要“留下新问题”,比如“主角要回宝物、赚了钱”解决了“钱不够买礼物”的问题,同时留下“反派不会善罢甘休”的新问题——新问题又会“推着”剧情遇到新的冲突。

我现在写剧情,都会在文档里列“冲突链”:先写前面的小冲突,再写引出的大冲突,最后写解决后的新问题——按这个链来写,冲突就不会“断档”,剧情也会“一直有劲儿”。

第三部分:避坑指南——我踩过的4个“冲突崩”的坑,谁踩谁掉追读

练“裂石拳·冲突制造术”时,我踩过的坑能装一卡车——比如“造的冲突读者不关心”“冲突解决得太离谱”,每次都掉追读,后来才慢慢摸透避坑的办法。今天把这些坑列出来,你们千万别再踩:

第一个坑:“冲突太‘假’,读者没感觉”

这是最常见的坑——有人造冲突,全靠“巧合”,比如主角刚想找反派报仇,反派就主动送上门;主角刚缺钱,就捡到一袋现金——读者会觉得“太假了,哪有这么巧的事”,不仅不关心冲突,还会觉得“作者没水平”。

怎么避免?冲突要“有原因”,别靠巧合。比如主角想找反派报仇,是因为主角查到了反派的行踪;主角捡到现金,是因为现金是反派掉的,主角捡到后还能顺藤摸瓜找到反派——这样的冲突,既有原因,又能推进剧情,比靠巧合靠谱多了。

第二个坑:“冲突解决得太‘容易’,读者不过瘾”

有人造了个大冲突,结果三两下就解决了,比如主角被反派诬陷成诈骗犯,刚被警察带走,就有人站出来证明主角清白——读者会觉得“这也太容易了吧?白担心了”,情绪没地方释放,自然会掉追读。

怎么避免?冲突解决要“费点劲”,别太轻松。比如主角被诬陷后,得自己找证据,还得跟反派斗智斗勇,甚至遇到点小挫折(比如证据被反派毁掉),最后才证明清白——这样读者会觉得“主角不容易,终于解决了”,情绪也能得到释放,看得才过瘾。

第三个坑:“冲突全是‘外部冲突’,没‘内部冲突’”

很多人写冲突,只写“主角跟反派打架”“主角跟别人吵架”这种外部冲突,不写“主角的内心矛盾”这种内部冲突——比如主角想报仇,但又担心家人安全;主角想赚钱,但又不想做坏事——这种内部冲突能让角色更“真实”,读者也会更关心“主角会怎么选”。

怎么避免?别只写外部冲突,偶尔加个内部冲突。比如主角遇到“要不要为了救家人,跟反派做交易”的选择,内心矛盾:“跟反派交易,会违背自己的原则;不交易,家人就会有危险”——读者会跟着纠结“主角别答应”“先救家人再说”,对剧情的关注度也会上升。

第四个坑:“冲突‘太密集’,读者看得累”

有人觉得“冲突越多越好”,于是一章里塞好几个冲突:主角跟老婆拌嘴、被反派坑、还被警察误会——读者看得“头都大了”,根本记不住哪个冲突是哪个,还会觉得“主角也太惨了,看得我心累”。

怎么避免?冲突要“有间隔”,别堆太密。比如一章里写一个小冲突,或者一个大冲突加一个小冲突,别塞太多——就像吃饭,一口一口吃,别一口塞太多,不然会噎着。记住:冲突是“调味剂”,不是“主食”,加得适量才好吃。

最后:练这招的“笨办法”——从“看剧找冲突”到“自己造冲突”

讲完心法、招式、避坑指南,我再跟你们说个练这招的“笨办法”——刚开始我也造不好冲突,后来我就“看剧找冲突”:打开热门的电视剧、电影,每看一段,就想“这里有啥冲突?是大冲突还是小冲突?冲突怎么解决的?”。

比如我看《狂飙》时,看到“高启强被欺负,后来黑化报仇”的剧情,就分析:“小冲突是高启强被市场小贩欺负,大冲突是高启强找欺负他的人报仇;小冲突攒了‘高启强想反击’的情绪,大冲突推进了‘高启强黑化’的剧情”。我把这些分析记下来,写文时就照着“小冲突攒情绪、大冲突推剧情”的思路来造冲突,慢慢就熟练了。

现在我手机里有个“冲突本”,看到好的冲突就记下来,比如“主角想给家人惊喜,结果发现家人有秘密”“反派想害主角,结果害了自己”——写文时翻一翻,总能找到能用的灵感。

今天这“裂石拳·冲突制造术”,核心就一句话:“别瞎造冲突,要造‘戳中读者情绪、推动剧情发展’的冲突”——你造的冲突能让读者“着急、生气、期待”,读者就会天天追着你的书看,稿费自然就来了。

下一次,咱们聊《九阴真经》第六式,教你们怎么“埋伏笔、填坑”,别让前面挖的坑变成“读者的吐槽点”,咱们下次再见!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