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阳光刚穿透云层,城南的粮油批发市场就已经车水马龙。大货车的轰鸣声、工人的吆喝声、电子秤的嘀嗒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米香和油脂味。李静坐在老周开的货车副驾上,看着窗外堆叠如山的粮袋,眼神里透着势在必得。
粮食,是末日生存的根基。
货车刚停稳,批发市场的负责人王经理就迎了上来。这人是陈律师托关系联系的,据说在这市场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年,门路广、货源足。“李小姐,您要的货我都备齐了,就在三号仓库,咱们现在去看看?”
“带路吧。”李静推开车门,目光扫过市场里往来的商户——大多是餐馆采购员和小商贩,没人会注意到她这个一次性采购量抵得上普通商户半年需求的“大客户”。
三号仓库足有半个足球场大,码满了各式粮袋。王经理指着堆成小山的货物介绍:“泰国香米五十吨,东北大米一百吨,面粉八十吨,玉米面、小米、高粱米各二十吨,还有您要的各种杂粮,红豆、绿豆、黑豆……每种十吨,都在这儿了。”
李静走上前,随机撕开一袋大米的封口,抓了一把在手里捻了捻。米粒饱满圆润,没有碎渣,确实是上等品。“保质期多久?”
“都是新米新面,密封好了放两年没问题。”王经理拍着胸脯,“我特意给您调的真空包装,比普通包装多存半年。”
“很好。”李静点头,“另外,我要的罐头和干货呢?”
“在隔壁仓库!”王经理领着她转到隔壁,这里的货架上摆满了玻璃瓶和真空袋——黄桃罐头、橘子罐头、肉类罐头堆成高墙,香菇、木耳、腐竹、海带等干货码得整整齐齐。“水果罐头两百箱,肉类罐头三百箱,干货每种五十箱,全是大品牌,保质期三年起。”
李静检查了几箱罐头的生产日期,又拆开一包腐竹看了看成色,满意地拿出手机:“总共多少?我现在转账。”
王经理报了个数字,比市场价略高,但考虑到她要的量和真空包装的特殊要求,这个价格很合理。李静直接转了款,然后对王经理说:“这批货不用运到别处,我让人来取就行。你让工人把仓库清空,我们自己搬。”
王经理虽有疑惑,但收了钱也不好多问,只当是大客户有特殊的运输渠道,连忙招呼工人撤离。等仓库里空无一人,李静立刻关上门,意念一动——整仓库的粮食和罐头像是被无形的手牵引着,一排排、一箱箱地凭空消失,涌入空间的储物区。
看着空间里瞬间堆满的粮食山,李静心里踏实了不少。这些米面杂粮,足够她一个人吃十几年,就算以后遇到需要接济的人,也不愁没粮。
离开批发市场,李静让老周开车去了市区最大的调料市场。这里简直是香料的世界,八角、桂皮、香叶、花椒……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复合香气,呛得人打喷嚏。末日里的食物本就单调,若是没了调料,恐怕再丰盛的物资也难以下咽。
“老板,所有种类的调料,每样来一百斤。”李静走进一家老字号调料铺,指着墙上挂的、地上摆的各式香料说。
店主是个戴老花镜的老爷子,闻言推了推眼镜:“姑娘,你说啥?一百斤?我这铺子开张三十年,没见过买调料论百斤的!”
“我开餐馆的,连锁店,用量大。”李静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您这儿有的都要,没有的帮我调货,今天必须配齐。”
老爷子半信半疑地拿出账本,一边记一边念叨:“花椒一百斤、辣椒面一百斤、八角五十斤……哎不对,你刚才说一百斤?”
“对,一百斤。”李静补充道,“还有各种酱料,豆瓣酱、黄豆酱、番茄酱,每样来五十箱。”
光是调料,就花了近二十万。但李静觉得值——一罐豆瓣酱能让一锅清水煮菜变得美味,一瓶番茄酱能给孩子(如果遇到的话)带来惊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能极大提升末日里的生活质量。
下午三点,李静又出现在市中心的连锁超市。这里要采购的是最基础的速食和日用品:泡面、压缩饼干、瓶装水、卫生纸、电池……她推了两个最大号的购物车,像推土机一样横扫货架。
“这个,整箱拿。”她指着红烧牛肉面,对跟在后面的理货员说。
“那个,所有口味各来十箱。”她指着饼干区的各种礼盒。
超市经理闻讯赶来,以为遇到了故意捣乱的,直到李静出示了公司采购证明(陈律师早就备好的),又当场定下了价值五十万的货物,要求超市闭店后送到指定仓库,经理才眉开眼笑地亲自陪同,还让人专门开辟了通道。
李静没放过任何角落:洗发水、沐浴露按箱买,牙膏牙刷成打囤,连女性用品都包圆了货架上所有存货。她甚至让经理联系了仓库,把所有保质期在一年以上的方便面和瓶装水都调了过来。
“这些也要。”她指着冷藏柜里的速冻饺子和包子,“能冻多久冻多久,全部打包。”
超市闭店时,李静的采购才结束。看着工作人员将最后一箱泡面搬上货车,她站在空荡荡的零食区,忽然觉得有些恍惚。前世这个时候,她正在和张浩约会,抱怨超市的泡面不好吃,从未想过有一天,这些东西会成为救命的粮食。
回到郊区仓库时,天已经黑透了。老周带着人把白天采购的所有物资卸在仓库里,李静支开他们,独自留在仓库,将所有东西收进空间。
意识沉入空间,李静“站”在自己的物资王国里:左边是一望无际的米面山,中间是五颜六色的罐头和调料,右边是成排的速食和日用品,角落里堆着刚收进来的零食和鲜肉……这个曾经只有黑土地和小湖的空间,如今被塞得满满当当,像一个小型的末日堡垒。
“还不够。”李静轻声说。
药品、武器、能源、交通工具……还有太多东西需要准备。但看着眼前的“成果”,她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些。
距离末日,还有二十二天。
她走出仓库,晚风吹拂着头发,带着郊外特有的清新。远处的城市灯火璀璨,依旧是那个繁华安稳的世界。
李静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越野车。下一站,该去联系药品供应商了——抗生素、止痛药、手术器材,这些才是末日里真正的硬通货。
车子驶离仓库,后视镜里,堆积如山的物资已经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存在过。只有李静知道,它们都安全地待在她的空间里,等待着末日降临的那一天,成为她活下去的底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