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奥赛赛场,林晚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她的参赛项目是“公益捐赠智能匹配系统”,核心是用算法解决“捐赠者找不到合适受助者”的痛点。
答辩时,评委问:“你这个系统的创新性在哪里?”
林晚点击PPT退出,展示出系统操作:“比如云溪县的李小花,数学偏科,系统匹配到了想帮高中女生的张女士。张女士不仅捐了辅导费,还每周和她视频讲题,现在小花的数学考了110分;再比如青山村小学小明是5年级的学生,家里距离县城的学校有5公里,每天早上都要步行一个半小时去上学,林女士捐献一辆二手自行车,这样就可以匹配,等等,捐赠者在系统中可以看到自己捐赠资金的流向,公开透明,捐赠者可以选择公开或者不公开捐赠信息,每一笔资金的捐赠及使用都可以溯源”
“这些是我们后台的算法,包含了……”
“现在社会中存在很多善意的举动,往往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中间的误会,甚至可能被网暴,所以我做了这个系统,让不明所以的人知道公益,也让捐赠者不至于寒心”
评委们点头,最终她的项目拿了省级一等奖,直接保送京大计算机系。
比赛结束,林晚看到了上一世的研究生导师,方清宁教授,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林晚同学,你这个系统做的很有意思,有时间我们交流一下吗?”方清宁教授
“方教授,当然可以,好激动可以看到你,我,我之前看到过您采访,‘您说所有的程序软件都是为了方便大家的生活’我们这次的主题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我一直都觉得计算机可以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刚刚听你说了很多,感觉有些事情好像是你的亲身经历过一样”
“其实,其中有些事情确实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点不太好的经历,我今年9月份有成立了一个慈善基金,当时因为考虑受捐助人的自尊心问题就没有选择公开,结果遭到了一些非议,不过后期我们马上公开了资金流向,就好多了,通过这个事情,也让很多企业家还有一些热衷慈善的人看到了我们,有一些捐赠是定向的,我先可能是为了弥补遗憾吧,那既然捐赠者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完全可以做一个这样的系统。”
“你这个想法很好,实用性很强。”
“方教授,走了,我们这边有个研讨会马上开始了”一个评委老师走过来
“那林晚同学,明年九月,我们京大校园见。”
“恩,谢谢您,方老师”
林晚抱着奖杯证书激动给母亲打电话:“妈,我保送京大了,京大计算机系。”母亲在电话那头哭:“我就知道,我的女儿最厉害。”
林晚望着窗外,已经开始飘着雪花了,又回想起前世,突然感谢当年陪着渣男一起创业,这一世,用上一世商业思维把“努力”变成了“高效的努力”,提前拿到了人生的入场券。
一月,林晚已经确定保送,一部分精力就还是转移到晚棠基金这边。她推开门,听见里面传来争吵声:“你们只捐钱有什么用?乡村教师留不住才是关键!”
“可我们没有资源解决教师问题啊!”
林晚走进去,看见王老师和公益社团的社长争执,林晚正准备开口,顾昭走了进来,“林晚同学,不对林晚师妹重新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公益观察》的记者顾昭”
等等你叫我什么“林晚师妹?”
“对啊,”顾昭轻笑道“你好我是京大新闻系的,今年大三,《公益观察》这个平台是我和班里同学一起创办的,也是我们今年的实训项目,很高兴认识你”
“你来得正好我在做乡村教师的调研,发现很多优秀教师因为待遇低、住宿差,没几年就走了。我们基金能不能做‘乡村教师扶持计划’?”
林晚皱着眉:“我之前做过,不是有了解过类似的,之前的情况是钱投进去,要么被挪用,要么教师还是留不住。”
顾昭急了:“可这次不一样!我问了小慧的爸爸,他说云溪县的张老师,扎根乡村二十年,住的还是八十年代的土坯房,工资才三千块!”
林晚望着他眼里的火焰,想起小慧日记里的“想让姐姐看见我的进步”
公益不是“给钱”,是“解决真问题”
我知道你去做了乡村教师的采访,调研,有了一些了解,但是你先别急,这件事情是急不来的。
她沉默了许久,说:“这样吧,给我一周时间,去做调研,调研结束后我们需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后,还需要再次去到当地的每个学校,跟学校的负责人沟通,公开捐赠款项,同步到我们的系统,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资金的流向,如果学校拒绝的话我们宁愿不要捐助,这样是对捐款人的不负责。”
“我们一起去”顾昭说“你一个女生去偏远的地方我不太放心”
‘你个小屁孩’林晚心想‘不对,不能有这个想法呢,老娘今年17岁,不是35岁。’
重生已经将近4个月的时间了,林晚现在的心态已经开始从慢慢的转变了,变回当年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