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三郎跟着大成子回去的时候,姜南已经带着月娘和长生回了溪田村。
姜南昨日来了赵家村,在亲家这待了一晚上,既然人也见了,双方也满意,也该回去了,这时候姜南无比感谢自己长辈的身份,能替月娘说上话。
以防生变,赵氏和赵二媳妇一起去了溪田村,赵氏嘴上能说,赵二媳妇一把力气,吃不了亏,人多了打眼。
姜南觉得亲家考虑的很是周到,到时候如果顺利,直接让亲家把月娘接走,月娘到时候从娘家出门。
第二日一大早,姜南带着月娘和长生去了族长家也就是村长家,村长也是刘姓人,不过和刘家也出了五服了。
族长家位于村子的中心位置,房子在村里是很好的房子了,青砖瓦房,这在村子里是独一份,又有一道石围墙将其围了起来。
围墙外一棵杏树,枝叶婆娑,从院外延伸到院内,如今正是杏果成熟的时节,还没有顾上采摘,杏果在这里成熟后可以挑到镇上去买。这时候村长的两个孙子正守在树下,省得被鸟雀叨了去。
远远看去,正好一颗熟透的果子“啪嗒”一声从树上掉了下来,两个孩子一下就放了手中的木棍跑了过去。
看杏树是很无聊的活,还不能到处跑着玩,不过爷爷说了,如果是树上自然掉下来的捡到的可以吃,也已经是村里孩子难得的零嘴,另外杏卖完了,回来给买糖葫芦吃。
回想起糖葫芦的味道,两人又有了动力。
“学书,学武,你爷爷在家吗?”
村长家的人在姜南的印象里是都读过书的,想起村长家的要求,不管最后能不能读成,都要在村学里上几年。
学的好的可以继续读,学的不成的,也不用成个睁眼瞎,能到镇上找个轻松的活,不用一辈子守着那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
还是村长有见识,村长就是村长,就是能多管管村里长舌妇,少在背后嚼舌就更好了。
“三奶奶,你找我爷爷啊,爷爷在家呢,我去给你喊。”
学武跑的快,隔着门就听见了响亮的声音。
这是姜南第一次正面见村长,上次还是在村里带着长生隔远见了次,大约有五十多岁,头发有些白,不过精神状态不错。
姜南将情况说了说,其实刘三家情况,做为一村之长也知道,村里有啥事,做为村长能帮一把是一把,不过帮的了一时,帮不了一世,能找过来,也是想过不少。
在村长看来寡妇改嫁与其他人关系不大,再说刘三河家媳妇说了,不让月娘带走长生,家里的一切还都是长生了。
不怪姜南改了主意,要是让月娘带走孩子,除非这刘家真是没了人,再说还有自己在,总归不会苦着孩子,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再说月娘改嫁后与杨三郎也会有自己的孩子,到时候长生在哪里总有些不自在,在这边,就这一个,亏待不了他。
孤儿寡母一家子,提出这个想法,虽然刘三河媳妇以后的日子难一些,这是她自己的选择,要不得还有刘家,所以自己同意也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很快就过了关。
姜南觉得月娘改嫁可能遇到些阻力,只是没想到更多的是来自刘家的阻力。
知道这事瞒不住,也没想着瞒,姜南到族长家没一会,刘家一大家就知道了消息,刘家一家子呜呜泱泱的赶了过来。
“刘三家的,月娘改嫁这事我老头子不同意。”
刘老头有自己的私心,刘三河是自己的儿子,分家这事自己为了老二家的稳定,单把老三分了出去,确实做的不地道,自己心中有愧。
老三年纪轻轻没了性命,让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再到孙子出事,如今老三家就剩一个独苗,凭老三媳妇四肢不勤的样子能守住长生吗?
这几年还是能看透一个人的,老三成婚多年,那就不是个过日子的,村里谁家不让媳妇下地,也就老三天天惯着,这些时日不都是月娘把家撑起来的。
有个月娘在,娃的亲娘照顾着,总要好一些,可不能让老三家没了香火。
“月娘改嫁了,长生怎么办,长生不到两岁,啥也不懂的年纪,能离了自己的亲娘?老三家的你什么心肠啊,这事你能同意?三河就这一个孙子,你就是这样给三河当家的?”
刘老头一边说着,一边用手里的拐杖重重的敲着地面,一时间屋里的人谁也不言语。
“那爹的意思,是让月娘把长生带走?”姜南装作没听出话里的意思。
“爹,还是你明智啊,儿媳我也知道长生小,不能离了娘,也不敢做了这个主,这才只让月娘回去,没想到爹这么通情达理。”
“混账,我啥时候说让月娘带走长生了,你是嫌三房人太多了?长生走了,老三的香火以后谁来继,我们刘家怎会你这样的媳妇?”
刘老头这也让姜南见识一把家族权威。
“爹,你也别生气,这只能怪我,怪我和刘家有缘,断不掉的缘分,还是爹给搭的线,你给忘了。
至于月娘这事,你就怪我吧,怪我眼皮浅,看上了月娘的聘礼。
再说我总想着月娘毕竟是长生的亲娘,以后过的好了,不是也能帮衬点长生,即便以后添了孩子,也是和长生留着一样的血液,我以后老了,也有个人弟兄帮忙,也不至于让长生孤苦无依。”
姜南这时候这时候也不顾的好看不好看,将事揽在自己身上,环顾了四周,然后找了个小凳子坐下来开始拍着哭了起来。
“怪我没本事,没有看住守义让让年纪轻轻丢了性命,怪我身体不争气,床上躺着十天半月,耗费了家里的银钱.
怪我说话不中听,不能让刘家兄弟帮上一把,怪我不该为了守着这点田产,欠下一些债务,三河,你咋走的这么走啊,还不如当初跟你一起去了。”
长生见姜南的样子,也哭了起来,好了,像是刘家一家子要逼死刘三媳妇一样,实际上距离逼死也差不离了。
现代一个人带着工作养着孩子还尚且艰难,更何况这样的环境,如果不是姜南穿过来,月娘带着孩子的生活只会更加艰难。
“行了,刘老大,这时候月娘提出改嫁,你们站出来挡着不让,老三媳妇不像话说的却有几分道理。
老三家当初过不下去时候你们一家子在哪啊?多大的村子,又不是隔着几座山,你们不知道消息?但凡你们当初帮衬些,也没有这些事了。
再说三河媳妇不是又没让把长生带走,你们真要挡的话,那以后长生也是你们老刘家的事,以后多帮衬点。”
村长看不下去了,我这村长在这呢,刘家是还准备闹了多久了,不出人,不出力,还想啥都要,总有人贪心的多,得了这还想要那。
“老头子,就听村长的吧,让她改嫁就改嫁好了,长生不还是我们刘家的人?”接到自己自己几个儿媳妇的眼色,刘老太太劝慰道。
旁边刘家二嫂都快眼睛眨瞎了,好不容易分了出去,这十多年分了出去,这要是弄着弄着再住到一个屋檐下,自己做的一切不是白搭吗?
老三没了,三弟妹要是和自家男人燃出火花,可要恶心死,赶紧一个劲的给老太太示眼色。
老太太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家孙子孙女一大堆,两只手数不完,老三又和自己不亲,听村长意思不同意就以后多帮衬点,老天爷啊,自己平时都够头疼了,再多一个不是要了命嘛。
“老三,别怪娘,娘也是没法子,要怪只能怪他你自己没福分,不多活几年护住自己的儿子,孙子。”刘老太太暗暗在心里想着。
“改嫁,多好的事,要按自己的想法,不仅让月娘改嫁,让那老三家的也改嫁好了,至于长生就让他那娘带走,这样,自家老二也不用和老二媳妇天天吵架,自家也能过个平静日子了,至于老三置的房产,正好报了自己的生养之恩。”
当然,这些想法只能在自己心里想想,可不能让老头子知道。
刘老头一见连自己老伴都不支持自己,在看看自己的几个儿子儿媳对上自己的眼光就移了过去。
刘老头心里也泄了气,心里也有些难过,总以为自己和和睦睦,原来也只是表面的和谐,这个家里如今连自己亲兄弟的血脉都容不下。
老三老实,在家里没有存在感,可是现在想想,家里最听话也就是老三,出力最多的也是老三,就是分家后也能想起自己,结果被自己越推越远。
想到此,老刘头有些心灰意冷,罢了,就这样吧,有老三媳妇拉扯着,比放在老刘家好多了。
“那看老三媳妇安排吧。”刘老头挥挥手,不再干涉。
村长见老六头不再发话,知道这事定了,看着这一屋子的人,也真不知道到底有几个是为长生做打算的。
姜南见刘老头也不反对了,抹了抹不存在的泪。
“儿媳替月娘多谢爹成全。”
姜南知道,如果刘老头不同意,即便事情弄成,拖的时间长,月娘的名声更坏,而且这里真心实意为长生着想的也就老刘头了。
他有着大家长的固执,事事都是为着这个大家着想,却又不得不委屈了一些人,保证整个家庭的安宁,对每个孩子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内心还是有着一些善意,而不像现在刘家其他人每个人存在自己的小心思,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即便老刘头挡这一道,姜南也记住了今天这个自私又可怜,又能为长生考虑的老爷子。
“另外村长,你能不能帮月娘写份和离书?”
“三河媳妇,你想清楚了?”
一大把年纪,村里啥事没见过,这么多人在,不放心的确认一遍。
姜南考虑清楚着呢,即便在现代社会也见过各种奇葩事,现在快刀斩乱麻,解决了后顾之忧,以后如果还有什么问题,那就不是自己的事了。
村长又是族长,又会写字,有村长写的和离书,就是以后村子里有不恰当的声音,自己也能有理有据的回怼回去。
话到这里,就一份和离书,随手的事,回屋里拿了笔墨纸砚。
和离书一式两份,一份留在村长这里,姜南拿着新鲜出炉的和离书,这下再也没有人说啥了。
这事,村长帮了这么大的忙,赶紧说上几句好话。
“村长这字写的真好看,咱这村里再找不出来比这好看了的了。”
本来姜南想说十里八乡的,突然想起十里八乡这读书人要多了,村长写了几十年的字,十里八乡可能排不上,那溪田村可以说是独一份的了,这话还是要掂量着说。
“哈哈哈哈哈,老三媳妇过奖了。”
对于读书写字方面,村长还是有些骄傲的,如今听着姜南直白的夸奖,不要太得意,不过也不能太过于显摆。
长生似乎也感受到了姜南的喜悦,两岁不到的孩童扒拉着纸张,重复着:“看,看。”
“村长,这可是真心实意的话,不是我说瞎话,长生都夸着村长写的好。”
一句话又逗的村长哈哈大笑。
“那长生说好就好,等长生长大了,也和村长爷爷一起写字,到时候啊,比村长爷爷写的还要好。”
村长一句话勾起来了什么,又一闪而过。
“那老三媳妇,你还有别的事吗?”
“多谢村长,没了,没了,就不打扰村长了”
老刘头见事已定局,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带着刘家人和姜南一行人一起离开了村长的院子。
等走出一段距离,老刘头又转过头:“老三媳妇,以后遇到什么困难,只管到老宅找我。”
姜南点头应到,至于以后去不去是以后的事,现在不想拒了这个固执的老头。
几人回到刘家,赵氏和赵二媳妇都等的有些着急,想着遇到什么事情了,要是再等一会不回来,都准备一起过去了。
“事情可办妥了。”一进门见姜南表情,疑问的语气,却带着确定。
月娘将手里的和离书让大嫂和二嫂看了看,事情已经成了,在村长家发生的事就没有再说了。
“月娘,我只能做到这里了,接下来你和你大嫂二嫂回到娘家,长生就交给我了。
你别怪娘不让你带走长生,我知道杨三郎是个不错的人选,你带走长生,他也能视为亲子,只是我给你做了打算,娘我也存有私心,也得替自己打算。
你带走长生,你爹置办的这些家产我怕自己留不住被回收族里,娘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总的有个念想,今后你要是想回来看孩子,我不会阻挡,长生交给我你放心,刘家的血脉我会好好看顾着。”
听此言,月娘再也忍不住落了泪,又抱了会长生,竟然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只是开弓哪有回头箭,拜别了自己婆婆,和两个嫂子离开了刘家,离开这个自己生活了三年多的地方,从此不再是刘家的媳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