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县长洪亮的声音还在大队部的上空回荡,那张烫金的喜报,像是一轮小太阳,照得所有人都睁不开眼。

林满仓和王秀兰的眼泪还没擦干,县长又做出了一个让全村人差点把下巴惊掉的举动。

他让随行的秘书从一个黑色的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信封,亲自塞到了林满仓那只还在微微颤抖的手里。

“老哥,这是县里奖励给林晚秋同学的奖金,一共是伍佰元!”县长拍了拍林满仓的手背,郑重其事地说,“这是奖励她为咱们市争了光,也希望这笔钱,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她到了大学里,能安心学习,没有后顾之忧!”

伍佰元!

这三个字像一颗炸雷,在人群中轰然炸开!

“啥?多……多少?”

“我没听错吧?是伍佰块钱?!”

“天爷啊!伍佰块钱得是多厚一沓啊!俺们家一年到头,累死累活,也就挣个百十来块钱!这……”

所有人都疯了。那不是五块,不是五十,是伍佰!对于这些一年到头土里刨食,连分钱都要算计半天的庄稼人来说,这笔钱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盖三间敞亮的大瓦房都绰绰有余了!

前一刻还在心疼自己那半碗香油、一把红糖的婆子们,此刻只觉得自己的心口像是被谁用大锤狠狠砸了一下,疼得喘不过气来。她们不是心疼那点东西了,是后悔!是懊恼!是恨不得坐上时光机回到几天前,把自家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搬到林家去!

要是当初送的不是一把青菜,而是一篮子鸡蛋呢?要是当初多说几句好话,而不是在背后嚼舌根呢?说不定现在,状元女一高兴,从指甲缝里漏出那么一点点,就够她们过个肥年了!

人性的现实和功利,在这一刻,被赤裸裸地展现了出来。

然而,更让她们瞠目结舌的还在后头。

县长看了一眼天色,笑呵呵地对还处在呆滞状态的林家三口说:“走,老哥,嫂子,还有咱们的小状元,今天中午谁也别开火了!我做东,请你们全家去县里的国营食堂,咱们好好吃一顿庆功宴!”

说完,他竟亲自拉开了吉普车的后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去国营食堂吃饭!还是县长亲自请客!

这个消息的冲击力,丝毫不亚于伍佰元的奖金。

国营食堂是什么地方?那是只有吃商品粮的城里人、端铁饭碗的干部才有资格进去的地方!他们这些泥腿子,别说进去吃饭了,就是从门口路过,闻着里面飘出的肉香,都得使劲咽几口唾沫。

而现在,林家,这个全村最穷、最不起眼的一家,竟然要坐着县长的小轿车,去国营食堂吃庆功宴!

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面子!这简直比旧社会中了状元,披红挂彩,御街夸官还要风光!

所有人的眼睛都红了,那里面是毫不掩饰的嫉妒,是滚烫的羡慕,是恨不得以身代之的渴望。

在全村人艳羡到扭曲的目光注视下,林满仓和王秀兰几乎是被县长和村长连推带扶地塞进了吉普车里。林晚秋则平静地跟在后面,从容地上了车。

吉普车在一阵“呜”的引擎声中,带着漫天尘土和无上荣光,绝尘而去,只留给红旗大队的村民们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和满心的五味杂陈。

车子一走,整个村子就像一锅烧开了的水,彻底沸腾了。

口风,是在一瞬间就彻底转变的。

“我就说嘛!晚秋这丫头,从小就透着一股机灵劲儿,跟别的野丫头不一样!这绝对是文曲星下凡!”村口的王大爷一边吧嗒着旱烟,一边用一种“我早就料到了”的语气,笃定地对身边的人说。

“可不是咋地!”张婶一拍大腿,嗓门比谁都亮,“你们是不知道,当初她跟顾家那小子掰了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事儿准有后福!那顾家算个啥?一个城里来的知青罢了,哪里配得上咱们的状元女?现在看来,那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幸亏没让他得逞!”

“对对对!现在晚秋可是要去首都上大学的人了,以后出来就是国家的大干部!那顾家小子,给他提鞋都不配!”

前夫顾长庚,在一瞬间,就从当初人人羡慕的“金龟婿”,变成了人人唾弃的“癞蛤蟆”。

十里八乡的反应,比潮水来得还要快。

消息像是长了腿,不到半个钟头,就传遍了周围所有的村子。

下午,当林晚秋一家坐着县长的车,心满意足地从县城回来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他们家那座破旧的土坯房门口,被堵得水泄不通。

黑压压的人头攒动,男女老少,里三层外三层,一直延伸到村口的大路上。这些人,有本村的,有邻村的,甚至还有十几里外闻讯赶来的。他们手里都提着东西,篮子里装着鸡蛋、白面,布袋里装着花生、红薯,还有的直接抱着咯咯叫的老母鸡,拎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

那场面,比过年赶集还要热闹!

“晚秋回来了!状元女回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哗啦”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来,那眼神,炽热得像是要把人融化。

“晚秋啊,我是你三大爷家的二表姑啊!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一个脸上褶子堆成一朵菊花的老太太,奋力地往前挤,试图拉近关系。

“状元女,这是我家刚下的笨鸡蛋,给你补补脑子!”

“晚秋同学,这是我从县城扯的二尺的确良,给你做身新衣裳上大学穿!”

认识的,不认识的,全都一窝蜂地往上涌,手里的礼物拼了命地往林晚秋和她父母手里塞。那份热情,简直要把人淹没。

他们除了想来沾沾这天大的喜气,更深层的目的,是想在这个未来的“大干部”面前,留个好印象。这是一种最原始、最朴素的投资。万一以后自家遇上什么难事,人家状元女随便说一句话,可能就比他们跑断腿还有用。

而那些在考试前就给林晚秋送过东西的人,此刻更是成了人群的焦点。

村长孙大海站在自家门前的石碾子上,唾沫横飞,脸上的骄傲藏都藏不住:“我跟你们说,我早就看出来晚秋这孩子是人中龙凤!当初她要高考,队里多少人不支持?是我!是我孙大海力排众议,给她开了证明!我们红旗大队,历来就是支持知识、尊重人才的!”

几个邻居也当仁不让,化身成了人形宣传员。

“那可不!晚秋备考那阵子,我家孩子连大声喘气都不敢,就怕吵到她学习!”

“当初我家那口子还送了一碗肉臊子呢!你们看,我这眼光,就是比你们强!这叫啥?这就叫慧眼识珠!”那个送肉的媳妇,挺着胸脯,下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仿佛那张喜报上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所有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疯狂地往自己脸上贴金,拼命地回忆、甚至编造自己与林晚秋的“深厚情谊”,仿佛与状元沾上一点边,自己也能跟着光宗耀祖。

这场狂欢中,最受罪的,莫过于十里八乡的孩子们。

傍晚时分,各村的炊烟还没升起,此起彼伏的哭喊声和叫骂声就响彻了田野。

“你个兔崽子,还知道玩泥巴!你看人家林晚秋姐姐!都考上状元了!你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全!给我滚回去念书!”

“哭?你还有脸哭?从今天起,一天写不满十个大字,别想吃饭!”

那些刚刚还在田埂上、泥地里打滚疯跑的半大孩子们,一个个都被自家爹娘揪着耳朵,拎回了家。他们被死死地按在昏暗的油灯下,面前摆着歪歪扭扭的破桌子和一本崭新的作业本。

“向林晚秋姐姐学习”,这句由大队广播喊出的话,成了所有孩子的噩梦,也成了所有家长心中一盏被点亮的明灯。

他们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看到,原来读书,真的可以跳出农门,真的可以一步登天!

林晚秋,这个曾经被全村人议论、同情、甚至嘲笑的女孩,在这一天,用一张薄薄的喜报,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彻底搅动了这片土地上延续了千百年的观念。

知识的力量,从未像此刻这般,具体、震撼,而又充满了诱惑。

夜深了,林家那盏昏黄的煤油灯,却亮到了半夜。王秀兰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那张红色的喜报,林满仓则坐在炕边,就着灯光,一张一张地数着那伍佰块钱的奖金。

他数得很慢,很仔细,仿佛那不是钱,而是他半辈子都未曾见过的,沉甸甸的希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