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搓着手说:”师傅,最近手头紧,买菜的钱能不能先借我?等收完礼金马上还您。”
易中海心里不快,这些年没少接济贾家,连娶媳妇的彩礼都是他出的,哪次见过回头钱?
但不得不借,他无儿无女,就指着贾东旭养老,不能为了点钱伤了和气,当下掏出50块钱:”拿着,办完酒席还我就行。”
贾东旭眉开眼笑:”一定一定,师傅放心,明天就去采买,周六咱们好好热闹一番。”
清晨醒来,李卫东觉得屋里寒气逼人,被窝里尚可,手臂都不敢伸出外面。
思来想去,还是煤炉太小,决定下班后去买个大的,反正现在不缺钱。
穿戴整齐洗漱完毕,李卫东煮了两个荷包蛋,热油里撒把葱花,香味顺着窗户飘满整个院子。
易中海一早端着玉米粥、小菜和窝头去给聋老太送早饭。
照顾聋老太的饮食起居是易中海坚持多年的习惯,自从老太太被评为五保户就开始了。
聋老太是院里最年长的,与她搞好关系,能让易中海这个一大爷当得更稳,说话更有分量,还能树立尊老爱幼的好形象。
“中海,隔壁那小子的早饭怎么这么香?”
闻到李卫东家飘来的香气,聋老太馋得直咽口水,已经很久没沾荤腥了。
“老太太馋了?明天让翠芬给您煮个荷包蛋。”
“别等明天了,中午就做吧。不过荷包蛋就算了,炒两个鸡蛋,记得用猪油,这才够香。”
别看聋老太年过七旬,对吃食格外讲究,总惦记着让傻柱给她开小灶。
“行,都依您,老太太。”
大院里,易中海算是条件不错的。作为轧钢厂的七级钳工,他每月能拿84块5的工资,养活两口子绰绰有余,即便聋老太太不给他粮票,他的钱也完全够用。
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能吃多少?不过是顺手的事,还能落个好名声,这笔账易中海算得明白。
“老太太,前院贾家明天要给孙子办满月酒,您可得赏脸去。”
聋老太太点点头:“这是喜事,我得去。如今我也是当太太的人了,回头你帮我备个红包,礼数不能少。”
易中海笑着回应:“那是自然,东旭是我徒弟,得喊您一声奶奶,他儿子可不就得叫您太太嘛。红包您别操心,您那份我早备好了。”
见易中海对贾家的事如此热心,聋老太太放下筷子,示意他关上门。
“怎么了,老太太?”易中海有些疑惑,这老太太神神秘秘的,像是怕人听见。
“中海啊,你和翠芬的情况,老婆子我心里有数。你对贾家这么好,不就是指望贾东旭以后给你养老吗?”
面对聋老太太,易中海也不遮掩:“您说得对,我们俩没儿没女,总得早些打算。有我们两口子给您养老,您尽管放心。”
聋老太太叹了口气:“这点我倒不担心。我要说的是贾张氏,那可是个不好相与的,她能答应让贾东旭给你养老?我看这事儿悬。”
“贾东旭在你跟前一口一个师傅,可他就是个没主意的,到头来还得听 。别到时候你白忙活一场。”
易中海一愣,他确实没想那么远,只觉得带出个徒弟,多帮衬贾家,日后养老顺理成章,倒把贾张氏这茬儿给忘了。
“老太太,那您说……我该咋办?”易中海一时也没了主意,总不能再收个徒弟吧?光一个贾家就贴进去不少钱了,再来一个他可吃不消。
聋老太太忽然笑了:“傻小子,眼前不就有个现成的?”
“李卫东?”
老太太撇撇嘴:“我是说傻柱!”
“李卫东年纪轻,家里没长辈帮衬,可咱摸不准他的性子。就这两天的事儿来看,他不合适。”
“柱子不一样,这孩子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虽说脾气冲,但心地实诚,懂得感恩。你要对他好,他能十倍还你!”
“现在院里就傻柱闲着呢,你要是能帮他找个工作,再说门亲事,给他娶个媳妇儿,他能记你一辈子。”
“以后有事多帮衬着点,这孩子肯定给你养老。反正咱们都没儿女,将来把房子留给他也行。”
易中海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老太太早就盘算好了,真是精明啊!
“可傻柱家里还有个何大清呢。”
易中海有些发愁,贾张氏不愿意儿子给他养老,万一何大清也不同意怎么办?
“何大清和贾张氏可不一样,你忘了何家祖上是做什么的?谭家菜,那可是给宫里做饭的,见识哪是贾张氏能比的?”
“贾张氏那眼皮子浅的,只顾眼前那点好处,真要让贾东旭伺候你吃喝,她肯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何大清你尽管放心,在这院里这么多年,我了解他。”
“不过贾东旭那边也别放手,将来的事说不准,多做一手准备总没错。”
易中海点点头,老太太说得有道理。现在让他放弃贾东旭,转头培养傻柱也不现实。何大清还在不说,这几年接济贾家的钱和粮食也让他心疼,总不能白费了。
“我明白了,老太太。柱子这孩子心肠不错,回头我就去厂里问问,看能不能把他安排进后厨。”
易中海是七级钳工,在厂里算得上骨干,领导也看重他。大不了买点东西走走关系,应该不难办成。
“对,这事得抓紧,赶在何大清前头办妥,这可是个大人情。”
聋老太看中傻柱,就是觉得他心思单纯,好说话,还有一手好厨艺,到哪儿都饿不着。
易中海是个行动派,打算今天就去找人打听。
另一边,李卫东吃过早饭,骑着自行车去厂里上班,路上又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
采购科在行政楼二楼,对面是宣传科,厂领导办公室则在三楼。
采购科分两个部门,一个负责生产原料和设备采购,另一个是李卫东所在的后勤采购,各自有办公室和副科长,方便管理。
今天是正式上班第一天,昨天已经和科里的工友见过面,也算是熟人了。他去副科长那儿领了票据和一百块钱,是这个月的招待费,月底统一结算。
李卫东第一天上班就出外勤,目的地是昌平公社贺家村。厂里和贺家村生产队有合作,每隔一个月去收活鸡、野山菌之类的东西,专供小食堂接待用。
贺家村离城里四十多里,骑车来回差不多三个小时,不算远。李卫东还想着能不能弄点鸡仔活鸭什么的,放进农场养着,以后就不愁肉和蛋吃了。
李卫东朝着贺家村的方向快步前行,没过多久便抵达了目的地。他沿途留意着路边的果树,不时从空间里取出柴刀,挑选一些枝条收集起来。
苹果、梨子、杏树、桃树,这些常见的品种都找到了,还意外发现两株葡萄藤。李卫东将这些枝条全部收进空间,打算等农场里的五亩地收割完小麦和水稻后,再腾出地方种植。
农场空间虽然不大,但暂时够用。况且日后还能升级,面积会逐步扩大,倒也不必太担心。眼下这些果树足够他一个人享用,毕竟这年头物资紧缺,水果更是稀罕物。
在北方地区,反季节水果太过显眼,贸然拿出来容易惹人怀疑。李卫东也没打算拿去鸽子市售卖,风险太大,不值得冒险。眼下还是低调行事,安稳度过这段时期才是明智之举。
收集完枝条,李卫东加快脚步赶到贺家村,找到大队支书,用二十斤全国粮票换了两只老母鸡和两条大青鱼。鸡是队里养的,鱼则是村民破冰捕捞的,价格自然不低。
“支书,队里还有活鸡活鸭吗?小猪仔也行,我可以出钱买。”李卫东问道。
老支书左右张望一番,压低声音回答:“小猪仔得过些天,队里的母猪快下崽了,最多能匀给你两头。活鸡活鸭倒是有,不过价格要高些,你也知道,现在这些东西都是要上交公社的……”
李卫东眼睛一亮,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连忙开口:”就要两头,一公一母,鸡鸭也要,最好也是成对的。”
“母鸡七块,公鸡十块,鸭子价钱一样。”
“小猪崽二十块一头,您看行不?”
城里买只鸡要五块钱,还得凭票供应。
老支书琢磨着价格合理,让李卫东坐着等会儿,自己出去张罗。
没过多久,老支书提着两个竹笼匆匆回来,幸好路上没碰见人。
“喏,鸡鸭各一对,都是公母配好的,猪崽得等下次了!”
“可千万别说是我卖的,这年头谁都不容易!”
李卫东会意地掏出钱递过去:”您放心,我还指望着这份差事呢!”
离开老支书家,李卫东找了个僻静处把东西收进空间,蹬着自行车不紧不慢地往回走。
刚到村口,一阵激烈的争吵声传入耳中。
“贺永强你这个没良心的,你爹都要被你气死了,还不快回去!”
“我才不回!那不是我爹,是我二大爷!”
“老东西骗我说慧芝死了,我跟他恩断义绝!”
一个孕妇挺着肚子站在院门口,正指着院里一对男女痛骂。
“狼心狗肺的东西,你爹白养你这么大!”
“没出息的货色,就打算在乡下窝一辈子?”
女人越说越气,抄起木棍就往男人头上抡,看得李卫东直咧嘴。
“好家伙,这徐慧真可真泼辣!”
李卫东一眼认出,这正是前门小酒馆的老板娘徐慧真。
不过现在她还没接手酒馆,贺老头还没被气死,看来是逮着贺永强私奔了。
“疯婆娘你真打啊!”
“现在知道我为啥不跟你过了吧?慧芝比你温柔多了!”
贺永强捂着头暴跳如雷,这女人下手真狠,头皮都打破了。
“我打的就是你这个白眼狼!连亲爹都不认,算什么男人!”
徐慧真啐了一口,抡起棍子又要打,却被贺永强一把抢了过去。
“给脸不要脸!”
在心爱的人面前 ,贺永强怒火中烧,扬手就要打徐慧真。
“永强,住手!”徐慧芝惊声呼喊,生怕这一巴掌落下会酿成大祸。
徐慧真浑身发抖,没料到贺永强竟真要动手,心中最后一丝期盼也消散殆尽。
“对女人动手,算什么男人。”
随着沉闷的声响,贺永强被踹倒在地,疼得直不起身。
“永强!”徐慧芝慌忙扑过去,吓得手足无措。
徐慧真惊魂未定,抬眼望见一位英挺的男子立在身侧,正是他及时出手相救。
李卫东暗自摇头,没想到贺永强连孕妇都敢打,实在令人不齿。
“谢…谢谢你。”徐慧真声音发颤,若真挨了那巴掌,后果不堪设想。
“举手之劳,对这种人不值得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