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神都,皇城。
紫宸殿内檀香袅袅,气氛却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海面。
楚昭帝端坐龙椅,手指轻敲扶手。
笃。
笃。
每一声都敲在人心尖上。
内阁首辅赵高阳躬身禀报。
“陛下,靖南王世子楚墨今日大闹御史侯庸寿宴。”
“他当众送棺,开棺献甲,逼得侯庸下跪谢恩。”
“后又羞辱兵部郎中张绍。”
“吏部尚书韩彰出面弹劾,却被他用先帝御赐金牌挡了回去。”
赵高阳声音沉稳,却掩不住其中的惊涛骇浪。他身为文官之首,本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可楚墨今日的所作所为,实在太过离经叛道。
楚昭帝面沉如水。
“赵爱卿,你怎么看?”
赵高阳沉吟片刻,浑浊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陛下,老臣以为这绝非巧合。”
“楚墨昔日被圈禁王府,声名狼藉。如今一朝入京,却行事乖张,处处与朝廷作对。”
“其背后若没有靖南王授意,绝无可能。”
“授意?”楚昭帝冷笑一声,那笑声带着刺骨寒意,“这分明是靖南王府对朕,对整个大楚朝廷的公然挑衅。”
赵高阳顺势附和。
“靖南王府手握三十万北凉铁骑,镇守国门,功高盖主。”
“如今纵容世子在神都搅弄风云,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
“削藩之策,刻不容缓。”
楚昭帝缓缓起身,走到窗边。他望着殿外那片被宫墙圈住的四方天空,眼神幽深复杂。
许久,他才开口,声音低沉沙哑。
“赵爱卿,你追随朕多年,是朕之肱骨。”
“今日,朕便告诉你一个皇家绝密。”
赵高阳心中一凛。他知道削藩是为了皇权稳固,但听陛下的口气,似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老臣愚钝,请陛下示下。”
楚昭帝转过身,目光如炬。
“因为皇家秘典《天机录》中,有一句关于我大楚国运的预言。”
赵高阳瞳孔骤然收缩。
《天机录》!
那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秘典,据说由大楚开国太祖亲手撰写,能窥探天机,预测国运。
“那预言写了什么?”赵高阳声音微颤。
楚昭帝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全身力气才敢说出那句魔咒般的预言。
“楚祚百年,龙起于南,非皇室血,天命所归。”
十六个字如同惊雷,在赵高阳脑海中轰然炸响。
他整个人僵在原地,脸上血色尽褪。
楚祚百年……大楚立国九十余载,距百年之期近在咫尺。
龙起于南……靖南王府世镇南疆,手握重兵,不正应了这南字?
非皇室血,天命所归……这分明是说,取代楚氏江山的,就是靖南王府!
赵高阳瞬间想通了一切。
为何陛下对靖南王府的忌惮远超其他藩王。
为何要用尽手段打压,甚至不惜将最宠爱的长乐公主作为筹码。
这不仅是君臣权力的博弈,更是关乎国祚存亡的生死之战。
“现在你明白了吗?”楚昭帝声音充满无力与狠戾,“靖南王府就是那条要颠覆我大楚江山的恶龙。而楚墨,作为靖南王唯一的继承人,他就是预言中的天命之人。”
“朕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发生。”
楚昭帝眼中迸发出疯狂杀意。
“朕是大楚天子,这江山是朕的,是李家的。”
“朕必须在他羽翼未丰之时,将他彻底扼杀在神都。”
赵高阳被这惊天秘闻震得心神俱颤。
他终于明白,在陛下眼中,楚墨已不是一个嚣张世子,而是注定要颠覆王朝的宿命之敌。
殿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和宫女惊呼。
“公主殿下,您不能进去!陛下正在议事!”
“滚开!”
清脆愤怒的娇喝响起,紫宸殿门被猛地推开。
长乐公主一袭宫装闯了进来。她俏脸含霜,往日灵动的眼眸此刻写满失望与愤怒,直直射向龙椅前的男人。
她的父皇。
“父皇!”长乐声音带着哽咽,“您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如此逼迫靖南王府,逼迫楚墨?”
楚昭帝脸色更加难看。
“放肆!谁准你闯进来的?这是紫宸殿,议政之地,有你说话的份吗?给朕退下!”
“我不!”长乐倔强抬头,泪水在眼眶打转,“女儿不明白!靖南王府世代为我大楚镇守国门,立下多少汗马功劳?楚墨的父亲如今又战死沙场的!您怎能如此对待功勋之后?”
“您将女儿的婚事当做筹码,逼他入京,如今又纵容满朝文武对他百般羞辱。”
“您于心何安!”
字字如刀,扎在楚昭帝心上。
“住口!”楚昭帝勃然大怒,“你懂什么!妇人之见!朕这么做是为了大楚江山社稷!那楚墨狼子野心,你竟还为他说话?你是不是被他灌了迷魂汤!”
“我没有!”长乐泪水夺眶而出,“我只知道知恩图报是做人的道理!父皇您是一国之君,更该是天下表率!可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只会让天下人寒心!让那些为国征战的将士们寒心!”
楚昭帝气得浑身发抖。
他最疼爱的女儿,竟为了一个必杀的敌人,当面顶撞自己。
看着女儿梨花带雨却写满坚决的脸,他心中刺痛。忽然意识到,女儿维护的不仅是楚墨,更是她心中那份纯粹的是非黑白,以及对自己被当做政治工具的强烈不满。
“好,好得很!”楚昭帝怒极反笑,声音冰冷刺骨,“既然你如此维护他,那朕就让你看清楚。”
“从今日起,禁足长乐宫,没有朕的旨意,不许踏出半步。”
“朕倒要看看,没有你这个公主的庇护,他楚墨还能在神都蹦跶几天。”
他猛地甩袖转身,不再看女儿绝望的脸。
长乐如遭雷击,不敢相信地看着父皇决绝的背影。
她知道,从这一刻起,那份曾经温情的父女关系,已经彻底降至冰点。
碎裂无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