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2章

5202年7月的林山高中,刚送走一波又一波取经的教育考察团,就被“基建狂魔模式”和“招生大战”双重裹挟——塑胶跑道旁的樱花树结满了红果,新种的波斯菊开得正艳,但没人有心思采摘欣赏,校园外围的耕地被圈起,推土机、搅拌机的轰鸣声比李小明的游戏音效还上头,王豪拿着施工图纸,穿着沾满灰尘的工装,活像个“跨界基建总指挥”,嘴里喊着:“一个月!必须给我建成现代化校园!让新生一来就惊掉下巴,让全县知道,咱林山高中不仅成绩牛,硬件更牛!”

一、暑假基建:李建国采购乌龙+一个月逆天完工

高考大捷的余热还没散,王豪就拉着李建国开了“基建紧急会议”,把“智能教学楼、专业场馆群、升级食堂、扩大操场”的清单拍在桌上:“李主任,采购交给你,记住三个关键词:快、好、不买奇葩货!上次的食人花、薄荷草,这次绝对不能再出现!”

李建国拍着胸脯保证:“校长放心!这次我做了功课,列了‘基建采购清单100条’,还让张老师帮我审核了,绝对靠谱!”结果第二天,李建国领着货车进校园,王豪一瞅,差点气笑:“李主任,我让你买智能教学设备,你这拉的是啥?会跳舞的智能黑板?还有这‘自动批改作业机器人’,说明书上写着‘只改数学题,语文作文看不懂’,你是想让刘斌老师失业吗?”

李建国挠着头,一脸委屈:“老板说这是‘未来教育神器’,跳舞黑板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机器人能省力气!”最后没办法,王豪只能让他连夜去换,结果李建国换回来的智能设备倒是没问题,却多买了十台“智能咖啡机”,还得意地说:“老师们备课辛苦,喝咖啡提神,保证教学效率!”王豪哭笑不得:“行吧,就当给老师们的福利,要是咖啡机比学生还多,我就罚你喝一个月黑咖啡!”

基建工程变成了“全校总动员+村民支援队”。王豪把老师们分成“监工小组”:王老夫子负责盯着智能教室的设备安装,拿着卷尺量来量去,嘴里念叨“黑板高度要适合学生,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刘斌负责场馆的文化布置,写了一堆搞笑标语,比如“智能教室学知识,考上名校不费事”“专业场馆练技能,未来人生更全能”;张猛和体育班留校的学生负责操场扩建,赵虎力气大,帮工人搬建材,跑得比训练还快,被王豪喊住:“慢点!建材是搬的不是扔的,摔碎了扣你下学期鸡腿(偶尔提一次超下饭)!”

附近的村民更是热情高涨,张大妈带着一群老太太,每天给工人送绿豆汤、煮鸡蛋,嘴里念叨:“咱林山高中要扩建,咱得帮忙,以后孙子上学更方便!”连之前捐图书馆的赵老板,都派了最专业的施工队来帮忙,还凑到王豪跟前说:“王校长,你看这基建多气派,我再捐200万,只求给我儿子留个入学名额!”王豪笑着摆手:“捐款我收下,名额得按招生规则来,不然对其他家长不公平!”

关键时刻,王豪脑子里的“神秘顾问”(系统)弹出奖励提示:【检测到宿主启动校园现代化升级,基建进度紧张,奖励:“基建加速buff”(施工效率提升50%,质量优化),“智能设备礼包”(含顶尖智能教学设备、专业场馆器材),专项基建经费300万元!】王豪心里一喜,有了系统助力,一个月完工稳了!

施工队昼夜不停赶工,智能教学楼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教室里的智能黑板、全息投影、自动升降桌椅一应俱全;专业场馆群更是亮眼:体育场馆有标准田径场、室内篮球场、健身房,器材全是顶尖智能款;美术场馆有全息绘画室、陶艺室、展览厅;音乐场馆有录音棚、钢琴房、合唱厅;食堂升级成“智能营养餐厅”,能同时容纳500人就餐,还能根据学生口味和营养需求自动推荐菜品。

最让人惊喜的是,王豪还在校园里建了个“逆袭主题公园”,里面有“错题雕塑”(用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做成的雕塑)、“学霸小径”(刻着本校生逆袭故事)、“特长展示墙”(展示艺术生的作品、体育生的获奖证书)。李建国站在主题公园旁,得意地说:“以后新生来,先逛公园,感受咱林山的逆袭文化,激发学习动力!”

7月底,短短一个月,现代化校园奇迹般完工!走进校园,智能大门自动识别身份,樱花树和波斯菊环绕着智能教学楼,专业场馆错落有致,逆袭主题公园绿树成荫,比市区的重点学校还气派。村民们特意组织了“校园开放日”,带着孩子来参观,张大妈笑着说:“咱林山高中现在是‘颜值与实力双天花板’,能在这里上学,太幸福了!”

二、扩校买耕地:王豪谈判笑料多,村民全力支持

校园内部升级完工,王豪把目光投向了学校附近的10亩耕地——要扩大规模,建设室外拓展基地、学生宿舍和教师公寓,这10亩地是最佳选择。耕地的主人是村里的李大爷,一辈子种地,舍不得把地卖掉。

王豪带着李建国,拎着水果去李大爷家谈判。一进门,李大爷就开门见山:“王校长,这地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我舍不得卖,除非你答应我一个条件!”

王豪心里一紧:“李大爷,你说,只要不违反规定,我都答应!”

李大爷笑着说:“我孙子明年要中考,我想让他进林山高中,不用走后门,凭实力考,但要是差几分,你得给个‘逆袭补录名额’!”

王豪哈哈大笑:“李大爷,你放心!只要你孙子有逆袭潜力,就算差几分,我们也有‘潜力测试’,过了就能进!这地我按市场价买,另外,学校建成后,给你留个‘荣誉顾问’的头衔,随时来监督我们办学!”

李大爷一听,立刻答应:“行!王校长,我信你!这地卖给你,我还能帮你动员其他村民,支持学校扩建!”

就这样,10亩耕地顺利拿下。扩建工程继续推进,学生宿舍建成了智能公寓,每间宿舍都有独立卫浴、智能空调、学习桌;教师公寓是两室一厅的智能住宅,配套齐全;室外拓展基地有攀岩墙、素质拓展设施,还种了蔬菜瓜果,李建国说:“让学生们体验劳动,吃自己种的菜,更有成就感!”

三、招生火爆:不唯分数论,新颖方式引疯抢

现代化校园一建成,林山高中的招生电话就被打爆了,智能报名系统差点瘫痪。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带着孩子,挤在学校门口,比春运抢票还热闹。有家长凌晨三点就来排队,带着帐篷、折叠椅,嘴里念叨:“就算排三天三夜,也要给孩子报上名!”

王豪早就定下招生规则:“不唯分数论,只招有逆袭潜力、有特长、认同学校文化的学生!全校规模严控在1000人以内,小班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被关注!”

为了选拔合适的学生,王豪设计了一套“新颖招生三部曲”,搞笑又硬核:

1. 逆袭潜力测试:不考课本知识,而是考“抗挫折能力”“学习动力”“创新思维”。比如让学生解一道“看似复杂实则简单”的数学题,看谁不放弃;让学生分享“一次失败的经历和收获”,看谁有逆袭意识。李小明自告奋勇当测试官,给学生出了道题:“校长买了100个鸡腿,分给30个学生,怎么分最公平?”有的学生算数学题,有的学生说“按努力程度分”,李小明笑着说:“正确答案是‘先让学生们一起努力刷题,考好了再一起吃,人人有份’!”

2. 特长展示会:不管是体育、美术、音乐,还是做饭、讲故事、玩魔方,只要有特长就能展示。有个学生展示“快速记忆英语单词”,一分钟背50个;有个学生展示“用乐高搭校园模型”,搭得惟妙惟肖;还有个学生展示“煮汤圆”,说“我煮的汤圆不粘锅,象征着学习不跑偏”,引得评委们哈哈大笑,直接录取。

3. 校园体验日:让学生和家长在学校住一天,体验智能课堂、食堂美食、宿舍环境。学生们跟着老师上趣味体验课,王老夫子用全息投影讲数学,刘斌用“逆袭故事”教作文,张敏用歌曲教英语;家长们则参观校园设施,品尝食堂的智能营养套餐,纷纷点赞:“这才是我们想要的学校,不仅教知识,还培养能力!”

招生现场热闹又搞笑。有个家长为了让孩子被录取,当场表演“倒立背书”,说“我家孩子遗传我的抗挫折能力,一定能逆袭”;有个家长带着孩子的“错题本”来报名,说“这孩子错题本写了10本,有逆袭潜力”;还有个家长想给王豪塞红包,被王豪笑着拒绝:“你要是真为孩子好,就让他展示自己的潜力,红包不如错题本管用!”

虽然报名的学生超过3000人,但王豪坚决控制规模,最终录取880人,加上原有学生,全校总人数998人,刚好低于1000人。王豪在招生总结会上说:“我们不追求规模,只追求质量!小班教学,每个班不超过40人,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注,都能实现逆袭!”

四、教师招聘:沉浸式升级,大批优秀教师加盟

招生结束后,教师招聘紧锣密鼓地展开。王豪延续了“沉浸式招聘”模式,还升级了环节,口号是“招最会教的老师,招最懂学生的老师,招能跟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

招聘分为“三轮闯关”,搞笑又严格:

1. 情景模拟关:给应聘者设置“学生上课捣乱”“学生成绩下滑”“家长不理解”等情景,看他们怎么处理。有个应聘语文的老师,遇到“学生上课偷偷画画”,没有批评,而是让学生展示画作,还把画作和课文结合起来教学,当场被学生评委打了满分;有个应聘体育的老师,遇到“学生不想训练”,没有强迫,而是设计了“趣味运动比赛”,让学生在玩中训练,引得大家点赞。

2. 趣味授课关:让应聘者上15分钟体验课,必须有趣、贴合林山的“逆袭文化”。有个应聘英语的老师,教学生唱《逆袭英语歌》,歌词是“我不怕困难,我不怕失败,努力学习,逆袭未来”;有个应聘美术的老师,教学生画“我的逆袭梦想”,用简单的线条画出未来的自己,深得学生喜欢。

3. 学生打分关:学生评委占比60%,老师和家长评委各占20%。学生们拿着“打分板”,给应聘者打分,还能提问“老师,你会编错题动画吗?”“老师,你会陪我们刷题到深夜吗?”“老师,你会给我们买鸡腿吗?”,引得应聘者哈哈大笑,也让招聘更接地气。

这次招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有重点学校的资深教师,有刚毕业的名校高材生,有擅长特色教学的年轻教师,甚至有海外归来的教育人才。最终,录取了86名教师,加上原有34名教师,全校教职工总数达到120人,师资结构全面优化,涵盖了文化课、特色课、智能教学、后勤保障等各个领域。

有个来自北京的重点高中教师,放弃了高薪,笑着说:“我就是被林山高中的逆袭故事吸引来的,这里的教育理念太打动我了,我想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五、全校师生情况统计+校园新貌展望

暑假结束前,王豪统计了全校最新的师生情况,数据清晰亮眼,完美实现“规模不超1000人,师资充足”的目标:

– 全校总人数:998人(未超1000人,严格控制规模);

– 年级分布:

– 高三年级:180人(原有72人+新录取108人,含特色班40人);

– 高二年级:260人(原有40人+新录取220人,含特色班50人);

– 高一年级:558人(原有70人+新录取488人,含特色班60人);

– 班级分布:

– 文化班:20个(每个班40-45人),共788人;

– 特色班:体育班3个(60人)、美术班2个(30人)、音乐班2个(20人),共110人;

– 教职工总数:120人(原有34人+新录取86人);

– 文化课老师:75人;

– 专业老师:20人(体育8人、美术6人、音乐6人);

– 智能教学与技术老师:10人;

– 后勤保障老师:15人。

站在崭新的智能教学楼前,王豪看着眼前的一切,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一个月前,这里还是施工工地;一个月后,现代化校园拔地而起,学生们充满朝气,老师们精神饱满,村民们脸上满是骄傲。

智能大门外,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还在报道,家长们带着孩子来参观,开发商赵老板又来凑热闹,说:“王校长,你看这校园多气派,要不咱再谈谈商业街?只卖文具和教辅,绝对不影响学生!”王豪笑着说:“商业街可以搞,但得由学校统一管理,所有收益都用于学生奖学金和校园建设!”

李建国凑过来,笑着说:“校长,现在咱学校是‘全国闻名的逆袭名校’,硬件、师资、生源都顶尖,下学期肯定能再创辉煌!”

王豪点点头,看着夕阳下的校园,樱花树的影子拉得很长,智能场馆的玻璃反射着金光。他笑着说:“这只是开始!下学期,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光,让林山模式继续闪耀,让更多人知道,教育的真谛不是选拔精英,而是培养每个孩子的潜力!”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