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4章

就在李承乾和顾青云敲定“瘸腿保护色”新战略的同时,东宫的前殿,气氛却凝重得几乎要滴出水来。

太子太傅孔颖达,太子詹事于志宁,左庶子张玄素,右庶子许敬宗……

几乎所有东宫的主要属官,全都到齐了。

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脸色复杂,谁也没有先开口说话。

沉默。

压抑的沉默。

许久,还是资历最老、地位最高的孔颖达,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打破了寂静。

“诸位,今日朝堂之事,想必都看到了。”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疲惫。

“太子殿下,以一首《悯农》,不但化解了魏王的攻讦,还一举赢得了陛下和满朝的赞誉,更让那骄横的李泰,被罚俸闭门,连文学馆都被裁撤了。”

“这……这实在是,出乎老夫的意料啊。”

于志宁接口道,脸上满是不可思议:“何止是出乎意料。太子殿下在殿上的那番应对,那‘诛心三问’,那最后将功劳归于陛下的陈词……逻辑之清晰,言辞之犀利,气度之从容,简直……简直判若两人!”

“不错!”以耿直著称的张玄素也忍不住点头,“尤其是那句‘英雄不问出处’,引马周为例,堵得韦挺他们哑口无言。还有最后那番‘此乃父皇教化之功’的论述,更是神来之笔!老夫自问,就算是我在当场,也想不出如此周全的应对之策。”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儒,是整个大唐最顶尖的学者和官员。

他们教导了太子十几年。

可他们教出来的,是一个温吞、仁孝、甚至有些懦弱的储君。

而现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太子就展现出了他们从未见过的政治智慧和斗争手腕。

这让他们感到震惊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挫败和羞愧。

“可……可这都是谁教的?”右庶子许敬宗提出了那个所有人都想问,却又不敢轻易说出口的问题。

“太子殿下亲口承认,他有一位‘老师’,而且……而且只是一个杂役出身!”

此话一出,在座的所有人,脸上都火辣辣的。

他们这些名满天下的大儒,竟然还比不上一个杂役?

这传出去,他们的脸往哪搁?

“荒唐!”孔颖达一拍桌子,胡子都气得发抖,“太子乃国之储君,师从之人,必须是德高望重的硕儒!岂能……岂能与一白身小人厮混?此人到底是谁?他教给太子的,到底是什么‘厚黑’、‘心术’?这若是长此以往,太子岂不是要被引入歧途!”

孔颖达是标准的儒家卫道士,在他看来,治国平天下,靠的是“仁义礼智信”,而不是什么阴谋诡计。

太子今天的胜利,在他看来,虽然精彩,却是“术”的胜利,而非“道”的胜利。是歪门邪道。

“孔公此言差矣。”一个声音忽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发现说话的,是右春坊中允,杜正伦。他年纪相对较轻,思想也更务实。

杜正伦站起身,对着众人一揖,说道:“诸位大人,学生以为,我们不该纠结于那位先生的出身,也不该先入为主地认定他教的是‘歪门邪道’。”

“事实是,太子殿下在这位先生的辅佐下,一扫颓气,重拾信心,并且在与魏王的交锋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而且,《悯农》一诗,悲天悯人,已传遍长安。能作出此等诗篇之人,其胸襟气度,岂会是奸佞小人?”

“我们身为东宫属官,首要之务,是辅佐太子殿下巩固储位。如今太子殿下好不容易有了起色,我们不思如何襄助,反而在这里质疑太子的‘老师’,这……恐怕不妥吧?”

杜正伦的一番话,让在场许多人都陷入了沉思。

是啊,他们的职责,是帮太子,而不是给太子拖后腿。

就在众人心思各异之时,殿外传来通报声。

“太子殿下驾到!”

众人连忙起身,整理衣冠,躬身行礼。

李承乾缓步走了进来。

他依旧是一瘸一拐,但所有人都敏锐地感觉到,今天的太子殿下,不一样了。

他的腰杆挺得笔直,他的眼神平静而自信,行走之间,那条瘸腿带给他的,不再是自卑的气质,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沉稳和坚毅。

“众卿免礼,都坐吧。”

李承乾走到主位坐下,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

“今日召集诸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事相商。”

孔颖达按捺不住,抢先一步出列,躬身道:“殿下,臣有话要说!恳请殿下告知,那位在背后教导您的先生,究竟是何人?此等不经朝廷任命,私相授受之举,有违礼制啊!”

来了。

李承乾心中了然。这正是顾青云预料到的情况。

他没有丝毫慌乱,而是微微一笑,看着孔颖达。

“孔师,您是我的老师,您教我读圣贤之书,学仁义之道,承乾终身感激。”

他先是肯定了对方的功劳,态度极为谦恭。

“但是,孔师,书上学来的,终究是‘道’。而如何将‘道’行于这波诡云谲的世间,则需要‘术’。”

“孤以前,只知有道,而不知有术。故而处处碰壁,令父皇失望,令诸位蒙羞。”

“如今,孤得良师指点,初窥‘术’之门径。今日之胜,便是明证。”

他站起身,看着满堂的属官,朗声道:“孤知道,诸位心中有疑虑。但孤可以告诉你们,我那位先生教我的,核心只有一条——那就是如何将儒家的‘仁政’,真正地落到实处。”

“《悯农》一诗,赢得民心,难道不是‘仁’的体现吗?”

“在朝堂上挫败政敌的构陷,保住储君之位,以便将来推行仁政,难道不是为了最终的‘仁’吗?”

“道为体,术为用。体用结合,方是王道。诸位老师教我‘体’,我那位先生教我‘用’。这,并不冲突。”

一番话,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将“权谋之术”,完美地包装在了“推行仁政”的内核之外。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孔颖达张了张嘴,发现自己竟然无言以对。

他们这些老臣,全都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太子。

这个昔日里在他们面前,总是唯唯诺诺,恭敬听训的年轻人,今天,竟然反过来,给他们上了一课!

而且,他们还反驳不了!

许久,杜正伦率先反应过来,他向前一步,对着李承乾,深深一揖。

“殿下所言,振聋发聩!臣,心悦诚服!”

他抬起头,眼中放着光。

“臣,愿追随殿下,为殿下之‘术’,添砖加瓦!”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