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文学
高质量网文粮草推荐

第3章

秋日的晨光刚漫过桂花林的树梢,苏晓就被手机铃声叫醒。屏幕上跳出陆屿的消息:“豆浆油条买好啦,在你宿舍楼下等你,记得带上周买的野餐垫~” 她揉了揉眼睛,看到窗外飘着的零星桂花,瞬间清醒 —— 今天要去桂花林录音,还要和他一起野餐,光是想想,嘴角就忍不住向上弯。

换好浅粉色针织衫和白色半身裙,苏晓摸了摸无名指上的情侣对戒,又把手工钢笔放进帆布包(陆屿昨天说 “想录你写字的声音,加进歌曲间奏”),才快步跑下楼。陆屿靠在树干上,手里提着早餐袋和录音设备,看到她跑来,赶紧迎上去:“慢点跑,别摔着。” 他把温热的豆浆递到她手里,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手,两人相视一笑,像藏着只有彼此懂的小秘密。

往桂花林走的路上,陆屿给她讲昨晚调试设备的趣事:“社团的学弟帮我改了录音软件的参数,现在能清晰收录三米内的声音,连桂花落在树叶上的‘沙沙’声都能录进去。” 苏晓好奇地凑过去看他手里的录音笔,外壳上贴了个小小的狐狸贴纸 —— 是她上次落在他桌上的,没想到他一直留着。

到达桂花林时,李老师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身边还站着一个举着相机的女生。“这位是校园报社的周记者,” 李老师笑着介绍,“上次听我说起你们的‘AI 与文学’合作,她特别感兴趣,想记录下录音过程,顺便做个专题报道,你们不介意吧?”

苏晓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头:“不介意,谢谢周记者愿意关注我们的故事。” 陆屿则默契地接过李老师手里的备用录音设备,轻声对她说:“别紧张,就像平时一样就好,记者只是记录,不会打扰我们。”

周记者笑着举起相机:“你们放心,我会尽量不打扰,就拍点你们采音的画面,偶尔问两个小问题就好。” 她的镜头扫过苏晓帆布包上的狐狸挂件,又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眼里满是笑意 —— 这对情侣的默契,连空气里都透着甜。

采音开始后,陆屿举着录音笔走在前面,苏晓跟在后面,轻轻拨动树枝上的桂花。“哗啦” 一声,金色的花瓣落在她的发梢和肩膀上,陆屿立刻停下脚步,把录音笔凑到她身边,轻声说:“别动,录一下桂花落的声音,还有…… 你笑的声音。”

苏晓忍不住笑了,声音软乎乎的:“哪有人特意录笑声的呀?” 话虽这么说,还是配合地轻轻笑着。录音笔里传来她的笑声,混着桂花飘落的轻响,像秋日里最温柔的旋律。周记者赶紧按下快门,定格下这一幕 —— 阳光落在两人身上,陆屿专注地看着录音笔,苏晓的发梢沾着桂花,眼里满是笑意。

“再录段我们聊天的片段吧,” 李老师提议,“放在歌曲间奏里,能让听众更有代入感。比如你们聊聊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或者桂花林的感受。”

陆屿握着苏晓的手,对着录音笔轻声说:“第一次见她,是在报到点,她撞翻了我的招新资料,蹲在地上捡的时候,头发垂下来挡住了脸,我还特意多留了几张资料在地上,想多帮她捡一会儿。”

苏晓的脸瞬间红了,轻轻捶了他一下:“原来你那时候就故意的!我还以为你是好心呢!” 她对着录音笔补充,“不过后来他帮我解答大学语文的生僻字,借我钢笔,我又觉得,这个学长好像也没那么‘冷’。”

两人的对话被清晰收录,李老师听了忍不住笑:“太真实了!就用这段,后期稍微调一下音量,放在钢琴间奏里,肯定特别打动人。”

采音间隙,陆屿拿出野餐垫铺在地上,从背包里掏出零食:有苏晓喜欢的草莓味软糖、柠檬味硬糖,还有陆屿妈妈做的桂花糕。“阿姨也太好了吧,还特意给我们做了桂花糕!” 苏晓咬了一口桂花糕,甜香里带着桂花的清冽,瞬间漫进心里。

“她知道我们今天来桂花林,特意早起做的,说让我们‘就着桂花吃桂花糕,更有氛围’。” 陆屿给她递了瓶热可可,又帮她把发梢的桂花摘下来,“对了,上次你说想录写字的声音,现在要不要录?我带了你的手绘笔记本。”

苏晓点点头,拿出笔记本和手工钢笔,在纸上写下:“今天和陆屿在桂花林录音,有李老师和周记者陪着,还吃了阿姨做的桂花糕,很开心。希望这首《桂花树下的约定》,能让更多人感受到秋天的温柔。” 钢笔划过纸张的声音,被录音笔清晰收录,沙沙的,却格外治愈。

“这段声音也加进去,” 李老师眼睛亮了,“放在短诗朗诵的前面,钢笔声接朗诵,再接钢琴声,层次感就出来了!”

正说着,远处传来熟悉的声音:“晓晓!陆屿学长!我们来啦!” 苏晓抬头一看,是林悦、陈书然和夏星,手里提着零食和相机,“我们特意来‘偶遇’你们,顺便给你们加油!”

林悦凑到野餐垫旁,看到苏晓手里的录音笔,好奇地问:“能让我听听录的声音吗?我想听听我家晓晓的笑声好不好听!” 陆屿笑着把录音笔递给她,林悦听完后,夸张地说:“也太甜了吧!这要是放进歌里,肯定能让所有人都羡慕!”

陈书然则拿出相机,给他们拍了很多照片:有两人一起看录音笔的画面,有苏晓写笔记的画面,还有大家一起吃桂花糕的画面。“等以后你们的歌发布了,我把这些照片做成相册,送给你们当纪念!”

周记者也趁机采访了室友们:“你们觉得苏晓和陆屿在一起后,有什么变化吗?”

“晓晓以前很害羞,现在开朗多了,” 夏星笑着说,“以前她写短诗都不敢给别人看,现在会主动读给陆屿学长听,还会跟我们分享他们的小故事。”

陈书然补充道:“陆屿学长也变了很多,以前大家都说他‘冷’,现在他会主动给晓晓留早餐,帮她修社团设备,甚至还会写歌,完全是‘宠女友天花板’!”

采访结束后,周记者看着相机里的照片,笑着说:“你们的故事真的太温暖了,专题报道肯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等报道发布了,我第一时间发给你们。”

夕阳快落下时,采音终于结束。李老师拿着录音设备,满意地说:“今天录的素材都特别好,下周就能开始后期制作,预计下个月就能在音乐平台发布了。对了,还有个好消息 —— 有个音乐平台想邀请你们做直播分享,聊聊‘AI 与文学’的合作,还有你们的创作故事,你们愿意吗?”

苏晓和陆屿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期待。“我们愿意!” 苏晓点头,“能有机会分享我们的故事,还有‘AI 与文学’的结合,我们很开心。”

“太好了!” 李老师拿出手机,“我把平台对接人的微信推给你们,你们可以先聊聊直播的时间和内容。”

收拾好东西,大家一起往桂花林外走。周记者走在前面,陆屿牵着苏晓走在后面,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没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多惊喜,” 苏晓靠在他身边,小声说,“不仅录了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还收到了直播邀请。”

“以后还会有更多惊喜的,” 陆屿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比如我们的 AI 诗歌项目,等单曲发布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准备了。我想做一个能根据用户的故事,生成专属诗歌的 AI,让更多人感受到文学的温度。”

苏晓的眼睛亮了:“真的吗?那我们可以一起收集大家的故事,一起设计 AI 的界面,还要把我们的短诗加进去,当 AI 的‘示例诗歌’!”

“好,都听你的。” 陆屿笑着点头,又想起什么,“对了,下周直播前,我们要不要再去图书馆旁的小树林排练一下?比如模拟一下记者的提问,或者演练一下怎么分享创作故事。”

“好呀,” 苏晓点头,心里满是期待,“我们还可以请林悦他们来当‘观众’,让他们提提意见。”

走到桂花林门口,周记者突然想起什么,把相机里的照片传给苏晓:“这些照片先发给你们,要是有想修改的地方,随时跟我说。对了,专题报道下周会发布在校园报社的公众号上,标题我都想好了 ——《秋日桂花林里的 AI 与爱情:一对校园情侣的温暖创作》。”

苏晓看着照片里的自己和陆屿,心里满是幸福。林悦他们已经先回宿舍了,陆屿送苏晓到宿舍楼下,轻轻抱了抱她:“今天累了吧?早点休息,明天我们一起跟平台对接人聊直播的事。”

“嗯,” 苏晓点头,又想起什么,“对了,直播的时候,我们要不要戴情侣对戒呀?还有你的手工钢笔,也可以放在旁边当装饰。”

“都听你的,” 陆屿笑着说,“只要你喜欢,怎么都好。”

苏晓回到宿舍,迫不及待地把今天的趣事告诉室友们,还把照片给她们看。“直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捧场!” 林悦举着手机,“我还要拉着我们班的同学一起看,让大家都知道我们 302 宿舍出了对‘神仙情侣’!”

夏星则凑过来,好奇地问:“那直播的时候,你们会不会唱《桂花树下的约定》呀?我还没听够呢!”

“应该会吧,” 苏晓笑着说,“李老师说,直播的时候唱现场版,能让更多人喜欢这首歌。”

躺在床上,苏晓拿出手机,看着陆屿发来的直播对接人微信,心里满是期待。她不知道直播会有什么样的反响,也不知道 AI 诗歌项目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但她知道,只要有陆屿在身边,无论遇到什么,都会是最美好的回忆。

只是她还不知道,那个音乐平台的对接人,其实是李老师的朋友,也是一个 AI 音乐爱好者。他不仅想邀请他们做直播,还想跟他们合作一个 “AI 诗歌音乐” 的系列项目,让他们的故事和创作,能以更多样的形式呈现。而陆屿也悄悄准备了一个惊喜 —— 他想在直播的时候,正式公布他们的 AI 诗歌项目,还想邀请苏晓当项目的 “文学负责人”,让所有人都见证他们的 “共同成长”。

这个秋天,从 “意外交集” 开始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他们的未来,也会像这首《桂花树下的约定》一样,充满温暖、惊喜,还有说不完的甜蜜。苏晓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悄悄想着 —— 或许,下一个惊喜,就在直播那天等着他们。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